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一一四三章 藩属就要认命

权倾大宋 第一一四三章 藩属就要认命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崔氏不免蹙眉,她是聪慧睿智不假,却怎能和王秀相比,却被说的无言以对,是啊!那个不艳羡中国?就是她来到行在,也惊叹的流连忘返,看大宋行朝的繁华,高丽简直一无是处,连平民的宅院都比她家的要好。复制网址访问vodtw

不要说青石、水泥大道,还有便利的交通和四轮马车,就是那些饮食,提供给她的饮食,恐怕连皇室也比不上。

从宗良平时公务中得知,相对于那些重要藩国,高丽又算得上什么?

只能咬咬牙,挑明白了道:“国主年事已高,久已卧床不起,国事由世子主持,世子对女真向来厌恶,每有女真使节到来,无不是托病不出。”

王秀淡然一笑,崔氏说的是实话,他也早就知道,没人愿意受到别国压制,成为那傀儡之君。话又说回来了,大宋侍卫水军抢占外岛威慑开京,那位世子自然憋了口气,既然不服女真人压力,也不会顺从大宋行朝,人性使然,帝王心术,没有任何可奇怪的。

“毕竟,高丽国小兵弱,朝廷还应当能体恤。”崔氏见王秀面无表情,看不透所想所思,决定再试探一下。

王秀感觉很可笑,虽说是堂堂上国和藩属国,却也属于邦交,何曾存在同情?他紧紧盯着崔氏,玩味地道:“朝廷的大策不能改变,做为属国小邦,应当恭顺体察朝廷旨意。”

崔氏惊讶地看着王秀,话说的非常明白,高丽不过是棋子,大宋行朝驻军却是必须的,只能默认这种状况的存在,不要闹出什么蛾子。

她感到一抹悲凉,在大宋君臣眼中,高丽始终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还利用世子为筹码讲条件,整个高丽王国在王秀眼中什么也不是,进驻外岛不过是布局,高丽就没有进入王秀眼中。

“哦,朝廷驻扎兵马,也是权宜之计,岁赐五万贯不算少,朝廷也缺钱啊!”王秀笑呵呵地道。

崔氏娇躯一震,又被打击了,驻军代价太高?简直是羞辱人,无足轻重倒也罢了,人家却不放在眼中,随时可以抛弃,这才是真正悲哀的,不由地心生悲愤,厉声道:“相公,高丽是小邦,却也有脸面。朝廷对高丽的恩德,国主与世子殿下自然会永世感激。”

“感激就不必了,国主和世子能深明大义,朝廷必然不会忘。”王秀风淡云轻地道,笑话,给你讲那么多坦白之言,就是看在宗良的面子,高丽的感激能值几个钱?

“下国臣女,不敢妄言恩德,却有一事不明,还望相公赐教。”崔氏冷冰冰地,一双美眸等着王秀,如同深仇大恨。

“哦,赐教倒是不用,但说无妨。”王秀感觉很可笑,拿王室的态度要挟他,真把高丽当棵葱了。

“朝廷为堂堂上国,自然为天下道德榜样,大宋宰相却算计下国,难道真是礼崩乐坏?”

王秀哑然失笑,谈什么礼崩乐坏,在大争之世哪有那么多礼仪,不过是征战掠夺的借口,只有弱者才会讲礼仪道义,当下戏虐地道:“只有双方力量均衡时,才能讲礼义廉耻。”

崔氏几乎不敢相信,王秀坦诚的让她吃惊,绝不是在响应该说的话,不由地道:“难得相公坦诚,却不怕传出去?”

王秀批了眼崔氏,发觉很不喜欢这个女人,太有心计了,还用不到正路上,不免邪笑道:“传出去谁信?就算有明白人,那也是局中人,大家心照不宣。”

够坦白了,崔氏无话可说,应该说被逼到了墙角,没来由一阵沮丧,应该是灰心。

“崔公倒是明白人,你家国主和世子能明白,朝廷自然眷顾。”王秀品口茶放下杯子,正色道:“既然嫁到我家,就应该格守妇道,不要玩那些小聪明,你们玩不起的。

崔氏脸色苍白,忽然明白为何王秀见她,态度上是冷冰冰地,在经历风浪的宰相面前,自己还真不一般地幼稚,所言所想无不落入对方眼中,那种要挟简直是笑话。

尤其是那个你们,分明是指高丽的王室,杀伐之意毫不保留。

“高丽国主左右逢源,我又岂能不知,世子也算个人物,我也不怕他们投奔女真,你尽可把话传出去。”

崔氏真的无语了,说白了高丽份量不够,连讨价还价余地也没有,甚至不在意归属,让人情何以堪啊!

王秀也是话尽于此,崔氏应该知道怎么去做,应该效忠于谁,就由高丽国自己拿主意了,他不介意给高丽换个主子。

“那相公暂且休息,妾身告退。”崔氏一脸的失落,心中沉甸甸地,失望地万福退出。

友琴莫言转了出来,幽怨地瞪着王秀,轻声道:“哥哥的话,太伤人了,毕竟人家是公族女,还需要照拂一二脸面。”

“小伎俩,得寸进尺,不训导迟早惹事。”王秀毫不在意,他对岛国没有好感,对两个半岛同样没有好印象,都是小人得志的模样,想想让人作呕。

南半岛他是势在必得,北半岛倒是无所谓,可有可无的穷山恶水,只要占据一两个外岛,足以掌控手中。

友琴莫言哪知王秀心思,不免道:“那也不能说的直白,看县君一脸惆怅。”

“我错了还不行,好了,该去看看那群小子了。”王秀笑呵呵地起身,拉着友琴莫言就走。

“你啊!十四娘在那,也轮不到你。”

“这个小丫头,我还是待会。

“哥哥不是说去?”

“忽然想起一些事,待会就过去。”

随着朝野的按部就班,一切刚刚归于平静,王秀一封上奏再次激起波澜,朝廷废止四川发行宝钞,改在江右以两浙路为中心发行。同时,要求朝廷整顿市面混乱,开仓平衡财货,这就让人觉得风头不小了。

刚刚回到京城一年的范宗尹,迁金紫光禄大夫,罢同权翰林学士院事,以资政殿学士权知江州。

这事就有点耐人寻味了,只是那些老狐狸能看出来,绝对是王秀的手腕,更是权力重新分配的前奏,范宗尹只是恰如其分,同知枢密院事花落谁家,几乎没有意外。

本书来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