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八八六章 风起平羌城

权倾大宋 第八八六章 风起平羌城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郎君,王大郎不按常理出牌,你看,南朝竟然恢复车兵建制,妄图以车制骑,岂不知车兵虽然防御力强,却不是无懈可击。”高升有点难以理解,并不认为恢复车兵高明,却不妨他对王秀的评价。

“他那也是没办法,南朝马军太弱,要对付党项人,不得不用战车。只是自隋唐之后,战车对阻拦马军效果减弱,南朝成立车营殊为不智。”兀术毫不在意地笑了,他就并不看好战车,面对金军铁骑,李纲也曾经用过战车,却被打的一败涂地。

高升点了点头,战车的确能限制马军冲击,但随着时间发展,笨重、机动性差恶缺点,让人实在无法忍受,再加上马军中近程格斗能力加强,隋唐至今几乎抛弃战车。

没办法,战车的作用就是遮挡马军抄掠,随着马军战术和装备的发展,还有大宋行朝战马的匮乏,战车还不如拒马实用。

哪里想到王秀又拾起来,真不知这家伙怎么想的,不由得地笑道:“郎君,该回去了。”

“嗯,既然他已经来了,大军再休整一天,分六路火速南下。”兀术的精神头格外好,甚至有些迫不急耐。

“不用太急,让他等等也好。”

“哎,让人久等,实在太失礼了。”

平羌城的战斗仍在继续,最激烈的战斗转移到东关堡,这不是处制高点,也不是重要的关隘,却处于主关城和大道对面,一旦能东关控制就可以掐断道路,把整个平羌城防御体系分割,相对整体而言,被分割进攻是危险的。

最重要的是,粮道转运线在此,东关城绝不能失守。

东关堡守将正是成蛟,当年的区区效用,如今已经是坐镇枢要的将帅。

他去年刚刚上任西侍军司第六十九旅镇副都指挥使,兼差平羌城东关镇抚使,正是意气风发时,恰好碰到夏军围困平羌城,却眼睁睁看着主关城激烈战斗,一股子邪火没出发,还没等他耐性磨尽,就遭到了进攻。

这就让他精神头一阵,夏军动用了正兵和负担上万人,有两千余人列阵大道,防备主关城救援,其余数千兵马对东关城轮番进攻。

东关城是主关城的防御城堡,扼守通往后方的转运大道,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属于二线的防御堡垒。

但是,宋军初具技术性军队的特性,对后勤保障依赖性加大,况且面对十万夏军的进攻,尤其需要后方支援,道路畅通与否,直接干系能否守住平羌城。

平羌城的得失,又对陕西东线至关重要,一旦防线被突破,泾原路和环庆路会很被动,刚刚部署的进攻部队,会提前展开作战,不利于大军的征战计划。

不要认为敌人来了就打,打完了再进攻,几万大军甚至十几万、几十万大军征战,都要先进入出发阵地,然后分批次投入作战,哪个部队主攻,哪个部队掩护都是有规则的。

要是先期投入战斗,就算是胜了,也需要大量时间休整,重新进行部署,非常的麻烦。

要不,大宋行朝南迁时,除了王秀、宗泽外,武将只有曲端、王渊可主持十万人征战,可见节制大军征战非常艰难,不是随便谁就能胜任,更不是随便就能进行战斗的。

所以,看是二线的关堡防御,实在是重中之重。他所部只有一个不满编的步军营,加上几个辎重队,还有五百环庆弓箭手,不到两千人的守军。

一个副关城集结上万人,哪怕正兵只有五千,对付区区两千人,或许也不算太豪华,却是李世辅调兵极限。

平羌城并非一座城,而是一整套防御体系,以平羌城为中心,依山旁水构建的防御体系,十万大军实际作战部队只有六七万,分摊到各个点,就不那么显眼了,一个副关城集结上万人,堪称豪华阵容。

狭小的空间内,马军只能截断各关堡之间联系,对进攻城垣毫无帮助,只有波喜军发挥了些许作用,面对石头与水泥构成的高大城墙,也是无可奈何,反而被城墙上的床子弩射杀不少骆驼,李良辅只好把这支珍贵的部队撤下来。

数千由汉人组成的装令郎部队,冒死轮流进攻,成蛟组织人马抵抗,他是弹药充足,以逸待劳,连续打退夏军两天的进攻,还显得游刃有余的模样。

城池设计合理,防御器械完善,守军的伤亡也不算大,城垣下尽是夏军尸骨,他们才阵亡二十余人,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守城的优势所在。

不过,东关成和主关城的通道,被对方马军截断,他无力收复,只能伺机酌情处置。

就在夏军围攻平羌城达到**时,西侍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行营整队完成,辎重大军也整装待发,李彦仙、徐徽言、刘延亮、吴玠、邵兴五位大帅准备完毕。

参战禁军有番落、胜捷、云翼、广锐、飞骑、万捷、控鹤、龙骑、云捷、天武十军,另有六路的乡军刀牌手、弓箭手等十余万人,这些都是第一线的部队。

当然,天武军属于殿前司,作为战场上的独立存在。

二线部队分成两大集群,由郑恩、郭浩、王择仁负责统辖,向东防御河东金军,并对一线提供支援。不要小看乡军土兵,陕西的乡军绝对是战斗力强悍。

环庆弓箭手、马军最富名声,环州党项大族慕洧手下十二寨土兵,那是响誉陕西。

无论是将帅还是禁军、乡军,那都堪称顶级奢华版,名将汇集,锐兵如林。

枢密都参军司的王宣率队,也抵达曲端的行辕,指导西侍军都参军司,这也是朝廷的制度。为了贯彻两府的作战意图,都参军司派出行军司将校督战,也算是枢密院的监军。

整个陕西六路那是旌旗招展,枪戈如林,五大行营,形成东、中、西三路坚兵利马,个个磨刀霍霍向猪羊。

此时,西侍军直属的上旅,第四十六旅镇奉命增援平羌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