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八二四章 放虎归山?

权倾大宋 第八二四章 放虎归山?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四库书)

朝野局势是变化莫测的,张通古的加码让朝廷陷入为难,也间接凸显王秀的重要地位,看来女真人只能由王相公才能摆平,连李相公也未能为力,想法是相对的幼稚,至少很多士人是这样的想的。

王秀拒不奉诏能得到士人理解,截留帝姬、私通太后,任何一个罪名,换成谁也受不了,没有三分脾气那就怪了。你想扳倒对手,大家都能理解,拿这些龌龊的手段恶心人,最终还没成功,惹了自己一身骚,是个正常人都会反击。

一切议论的,矛头转向了张启元,士林纷纷指责张启元不是,甚至说他居心险恶,为了谋取相位肆意构陷。

王秀的作态是很假,分明是涉险报复,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却都被大家下意识地忽略,受了冤屈不回报,还有没有血性?大家能理解王秀的举止,看着也很解气。

“虏人肆意抬高价码,妄想朝廷低他一头,简直是太过分。如今,王相公称病不出,张通古那个猖狂,连李相公也无可奈何,难道朝廷真是无可奈何了?”

还是有某些人不满意,认为现在是家国关键时刻,断不能以个人意气,坏了加过的大事。

“你懂个鸟,人家几十万大军压境,朝廷北军新败,哪有还手之力,也就是王相公有余威,压住了虏人嚣张气焰。这下可好了,王相公不出,人家开始要价了。”

有人不满,自然会有人出来维护,凡事都会有两面,有反对的必然有支持。

“王相公也是,为了家国。。”

“呸,换成你被平白冤屈,让自己的名声受损,你愿意出来问事吗?还有没有骨气啊!”

“总不能为了受冤屈,置家国于不顾,那也太不像话了。”

“扯淡,王相公有功于社稷,这是有目共睹的。不要说勤王救驾,就看看历次大战,哪次不是王相公力挽狂澜?就看看此战,王相公本来不要分散,集中力量慢慢收复,让虏人没法下嘴。哪知道张学士轻敌冒进,非得要进军河东,自己惹了一身骚不算,还不知道反悔,反而丧心病狂地构陷王相公,想要转移别人目光,简直就是奸佞小人。”

“张学士名声一向很好,恐怕是有误会。”

“误会,老弟啊!你可真够嫩的。张学士这种沽名钓誉之人,也能和王相公相比?人家王相公可是仙真转世,下凡来辅助天下生民,他张学士当年就嫉妒王相公,这是人所周知的事,他屡屡和王相公作对,现在发展到不顾家国安危,肆意构陷王相公,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是,王相公一心为国,差点就被构陷的身败名裂,要真被张学士得逞,那才是真正的坏大事。”

“真是不顾大局,被虏人占了便宜,张学士该贬斥。”

“还说虏人,刺杀王相公的是江宁府小使臣,听说是张学士的人,这厮和路人有勾结。”

“难道张学士通敌卖国?不会吧!就算他结构王相公,也没必要勾结虏人。”

“老弟,这话可不能乱说。”

“怎么叫乱说,刚刚构陷王相公不成,就实施暗杀,这也太巧了,何况陈九坐实了勾结虏人,你说张学士能摆脱嫌疑?”

“那朝廷还不拿下审问?”

“官家早被张学士迷惑,这才迟疑不决,哎,这世道真是乱了,虏人都把手伸到枢密院了,难怪河东会败。”

“好了,咱们小民也就是看看,但愿王相公早点出来主事,虏人使团还在城里。”

的确,张启元的日子很不好过,不要说市井对他的流言蜚语,让他的声誉一败涂地,就是在朝廷行内,也掀起了反对他的声音,台谏官不断弹劾他,竟然每日不绝。

甚至以陈九为引子,出现了张启元勾结女真人的声音,又把河东战败联系起来。是你张启元坚持河东反击,北侍军和西侍军投入六七万大军,竟然遭到惨败,两名都校阵亡,要没有猫腻那才是怪事。

其实,张启元也挺冤枉的,河东战败是战争指导问题,他真心想打一场漂亮仗,只因一场政治阴谋,结果是屎尿都泼到他身上,人倒霉什么事都来了,反正虱子多了不怕咬,把破事都为大家担起来得了。

当然,现在仅仅是有个苗头,一切都在酝酿阶段。

与之相反的是,请王秀出山的呼声日高。

“大人,是时候了!”钟离睿再见到王秀的第一句,就是这样说的。

王秀很认真地在听,他沉吟了几乎半刻钟,脸色逐渐舒展开来,缓缓地道:“真是时候了?”

“官家坚持不了太久,张学士内外交困,虏人使臣似乎已经有了动作。”钟离睿谨慎地道,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看来,一切尽在你的掌握?”王秀玩味地看着钟离睿。

“大人,机速司对虏人间人的监控,并不见得比刑部弱。”钟离睿对自己的掌控力,还是颇为自得的。

从辨认出陈九到布设监控张启元,短短几天就取得重大成果,确定进入张启元府邸的是女真使团成员,因为一名使臣跟随着看此人回到驿馆。

就算张启元是冤枉的,那也是百口莫辩。

“你说,如果张子初宁死不屈,勾结虏人罪名不坐实,最后能把他逼迫到怎样地步?”王秀每次考虑,都先把最坏的拿出来运筹。

钟离睿眉头一挑,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他稍加沉吟道:“还真有可能,他要是坚持到底,不外乎罢黜而已,也不可能剥夺功名,不出十年又会东山再起。”

“十年?”王秀毫不怀疑,如果张启元坚持下去,应该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大宋朝廷对士人尤其宽容,绝不会一棍子把人打死,每次都会给人一线生机。

但是,十年对于一位大臣来说,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是不知张启元有没有那份胆魄。

“大人,我认为张学士能留下,还是有很多好处的。”钟离睿很不愿王秀的做法,那不是放虎归山吗?万一张启元受到重用,绝对是大宋的劲敌。

(四库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