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二零四章 回乡1

权倾大宋 第二零四章 回乡1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对赵桓的鄙夷是不能说出来的,除非他自找没趣,张启元稍加斟酌,才慢悠悠地道:“殿下,公署早就不在王文实眼中了!”

“哦。”赵楷眉头微挑,稍有几分诧异地看着张启元。

张启元整理一下思绪,慢吞吞地道:“殿下,我和王秀是同乡,对他有几分了解。海商案升格东南海事局,实际上已经把公署抛在一边,从他心学正论上看志向不小,绝不会局限在区区监寺的差遣上。”

赵桓是局中人,当然明白朝廷官员升迁的途径,张启元的意思很明白,王秀想出局了。

“王秀要在地方上历练,不会对朝局形成多大威胁,殿下应关注东京局势。”

“怎么说?”赵桓认为张启元说的有道理,既然王秀主动出局,那就让他出局好了,再怎么说他也是太子,还能特别关注一个地位不高的臣子,简直是笑话。

“三大王已经加封郓王,寓意不小,王黼最近频繁活动,上蹿下跳营造声势,蔡相公和梁大官等沉默不语,还望殿下能审时度势,瓦解小人心思,以免给人可乘之机。”

赵桓点了点头,张启元的意思他明白,赵楷的太傅头衔就让他处于尴尬境地,自从得了进士及第恩宠日盛,不久前加封郓王,这可不是简单的食食邑的累加,其中的味道很足。

嘉王的嘉是没有古国号的王,也就是说赵楷在之前是无国号的嗣王,地位仅比双字郡王高一些,郓王就大不相同了。

郓国是先秦山东古国,皇子加国号的亲王,不仅食邑明显达到万户,而且地位也遽然攀升,一字之差相隔千里,郓王加太傅兼提领皇城司,足以威胁到他的地位。

赵佶对赵楷的宠爱昭然若揭,就差没有把开封府牧给了赵楷,王黼等宵小之辈当然见风使舵,东京看是平静,一场风波正在酝酿中,可能会形成强劲的风暴。

“殿下要谨慎应付,那些宵小不足为据,只是官家那.”张启元欲言又止,事关赵佶他不能说的太明白。

“卿家让我多附和官家?”赵桓明白张启元意思,但他非常看不惯赵佶那一套,甚至可以说不齿。[乡-村-小说-网]的网友上传,(乡)$(村)$(小)$(说)$(网)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殿下,小不忍则乱大谋。”张启元斩钉截铁地道。

赵桓沉默不语,不置可否。

张启元咬了咬牙,赵桓的不回答说明不愿意,他投奔赵桓就是为了出人头地,赵桓要是一再忤逆赵佶的意愿,很可能会被王黼等人搬倒,那时他连哭的地方也没有。

人生就是赌博,王秀又何尝不在赌,他赌上一赌又有何妨,当下鼓足了勇气,又说道:“殿下,退一步海阔天空,王秀尚知道避其锋芒,难道殿下不能忍一忍。”

赵桓显然不喜欢提到王秀,他目光阴郁地瞪了眼张启元,仍然没有说话。

张启元吸了口气,又说道:“其实,臣说的请殿下退一步,并不是让殿下委曲求全,殿下是家国储君,政事还是少参与.”

赵桓眼前一亮,凝视着张启元,目光中赞赏味道更浓。

王秀的回归在商水县引起了轰动,知县、县尉和主薄洪真亲自出城十里,在城外的长亭迎接,给足了王秀面子。

其实,不给也不行啊!人家王秀是直秘阁,身份比知县还要高,回一趟家,你作为父母官不来迎接,用别人怎么说你,还会不会做官啊?

王秀也很低调,对几位县中大佬礼敬有加,甚至有嫌隙的县尉,也做到礼数十足,不给别人任何口实,宾主皆大欢喜。就是嘛!官面上的文章就是相互抬举,你给我面子,我也给你面子,结果大家都有面子,多好啊!

约定了明日为王秀设宴接风,县里的官员才回去,知县还好,他还有几个月就要进京述职,对王秀的到来有了几分洒脱,那县尉却老大的不自在。

不久前比自己如同蝼蚁的小子,短短一年多就成了他仰望的存在,何况他们之间似乎还有点龌龊,让他情何以堪。

洪真比知县和县尉随意许多,他和王秀谈笑风生,说起了秦桧竟然都认识,两人顿时多聊了几句,关系热火许多。

王秀的心态始终放的很正,只是回乡来完婚,别的事她一概不想牵扯。毕竟,他在东京是受关注的人物,在家乡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看在眼中,一旦被别人拿来说事,恐怕到时候十张嘴也说不清楚。

当年,县尉对付他的那点破事,现在在他的眼中无关紧要,他的目光一直在向前看,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显得他太没气度,毕竟自己也没有吃大亏。

王卿苧是义气勃发,一张俏脸就没有消停过,无时无刻不堆着绚烂的笑容,仿佛衣锦还乡的不是兄弟而是她。

回到家里,王秀拜见了父母王成和谢氏,又去委托大姐去李寡妇家拜会,带上了给有琴莫言的礼品,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了顿饭,除了宗良外的孩子们,也回来开了饭桌,一个个兴高采烈,李采薇更是坐到主桌上王秀的身边。

到了晚上,王秀准时上了县衙派来的马车赴宴,几位县里有名望的乡绅作陪,却没有张文山,让他有点郁闷,妈的,还得亲自去张家跑一趟。

第二天,王秀就穿戴一整去了张家,张文山显然没料到王秀会来,急忙出去迎接。

哎,没办法啊!人家王秀的身份已经不同了,比他儿子的身份还高,上次张启元回来交代过,王秀要是回来,一定要谨慎对待,绝对不要怠慢,人家可是入了赵官家眼的人。

宾主上茶,王秀很雅道地和和张文山聊了两句,就把张启元的家书拿了出来,笑眯眯地道:“世伯,子初兄在东京忙碌公务,又和韩家三房的姐婚事临近,脱不开身回来,委托在下捎家书一封。”

张文山起身接过家书,两人重新坐下,他才目光复杂地打量王秀,这个两年前入不得他眼的年轻人,已经成长起来,显得内敛了许多,他轻轻一叹,道:“你们是同年,理应相互照应一二。”

“子初兄在东京如鱼得水,说不得,在下还要他照应呢!”王秀淡淡地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