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四八七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3

权倾大宋 第四八七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3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王秀毫不犹豫,沉声道“事关国体,应由宰相做主,下官却不敢擅言。[燃^文^书库][].[774][buy].[]复制本地址浏览biqie”

唐格心下暗自鄙夷,事关国体说的真是好听,你都连祖宗制度也敢挑战,连宣抚副使也敢斩杀,到了使臣任免谦虚了?这也有点太虚伪了,他也不再多说,满脸木纳地站着,想着自个的心思。

张叔夜仍在犹豫,他是知兵的臣,深感曲端和王渊有谋略不假,但他们个个桀骜不驯啊!一般人难于驾驯。话说,人鄙视武人粗鄙,武人何尝不敌视人,尤其是当此乱世,有统兵能力的武人,更不把臣当盘菜,他为难地道“曲正甫和王几道,非易于节制的人,还需要考虑。”

王秀眉头一挑,不以为意地道“非常时用非常人,他们是大将之才,持才傲物很正常,有范大人、宗大人主持宣抚司,还怕不受节制?敢问大人,枢密院是要一触即溃的庸才,还是要决胜千里的将帅?”

张叔夜脸色有点难堪,他并不是说不用王渊和曲端,相反也很看好二人韬略,认为有他们统御北方大军,要说反击那是不太可能,但守卫地方绰绰有余。他不过是算计怎样压制两个刺头,让他们俯首听命,哪想到王秀竟然来这出子,说的他跟宁用庸才,也要将帅听话。

“枢密院要的自然是将才,张大人也是量才而用。”李纲会心一笑,他算是听出来了,王秀的意思很明确,无论怎样抬高武人权力,最终仍限制在官管束下,这厮的手段他人更隐蔽,更能让武人卖命,奚落张叔夜不过是策略,也可以说是某种隐晦。

“李大人高论,只要有能力的大将,朝廷要不吝官爵赏赐,只要能把虏人拦住五年,朝廷可以无忧了。”王秀很有自信,五年的断言是很狂妄,但他绝对有信心,五年时间行朝必然会站稳脚跟,不再是几乎没有抵抗能力。

历史是七八年时间,金军主要将帅开始认识到不可能亡宋,南朝的力量正在逐渐恢复,才有了真正的南北罢兵。他好歹也有点金手指,五年内做不出点成绩,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李纲点了点头,温声道“只要朝廷下一心,沿边将帅齐力,五年时间足够了。”

有了李纲的某些话,张叔夜似乎也明白过来,那事情好办多了!朱琏当即做了决断,对边务进行系列调整。

王秀却发觉有点不对,自己在朝廷的发言力度,似乎有点偏弱,好在达成了一项目地,他却陷入了沉思。

在北方防御战略,范致虚仍为陕西宣抚使,曲端升任宣抚司都统制,李彦仙为副都统制。延安府以东防御由宣抚副使唐重节制,王庶以宣抚司判官,节制秦凤等地,形成陕西北守南攻的态势。

宗泽罢汴京留守,除京畿京东京西五路宣抚使,许翰权东京留守,张所以直龙图阁,权试京畿路经略安抚公事。

至于出使大臣,毫无异议地由孙傅题名的王伦迁朝奉郎、假刑部尚书充通问使,阁门宣赞舍人朱弁为副使,一同出使北方。当然,他们得有个合适的名头才行,嗯,问两宫起居的理由很不错,至少不会丢面子。

还有个小小的波澜,那是王秀举荐丁忧三年起复的刘豫,权知杭州军州事兼领两浙路安抚使,张邦昌迁开府仪同三司,镇安军节度使,以宣和殿大学士知江州,李邦彦迁开府仪同三司,崇信军节度使,以观殿大学士知随州。

范致虚、唐重分别坐镇京兆、延安,曲端坐镇潼关,李彦仙主持沿河备边戍守。熙河、秦凤、泾原、环庆、鄜延、永兴军六路调拨禁军六万,番汉乡军九万,以京兆、延安为心,形成两大战略集团,横山沿边一线,一改战略进攻态势,各处守军转入防御姿态。

原腹地以李纲为宣抚使,许翰、张所主持京畿、京西防御,韩世忠、高平主持的京东防务,但兵力并不算强,禁军只有数万,民兵不少但战斗力不容乐观,很多部队都缺少甲仗,可以说了战场是炮灰。

第二线由刘光世主持淮水防御,沿淮水军由大将张荣统率,但仅有三千人,战船数十艘。曾经跟随王秀的王德,率万余人驻扎亳州,虽然受刘光世节制,但却是京畿的战略支援部队,随时准备增援宗泽。也是说,行朝根本没把原当成防御重点,而是以陕西支援京西,京东为淮水屏障,全部转入防御姿态。

大江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由朝廷行在主持防御,除了十万禁军马步军,还有李宝、官谦、邵青统率的水军,足足有两万余水军,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数十万大军严阵以待,随时应付女真大规模南下,和平解决手段也没放弃,不然王伦也不会北请安,王秀和李纲全权主持防务。

大战一触即发,大建炎首次武举落下帷幕,二百余名武进士新鲜出炉,当此战云密布,武进士格外受到瞩目。

毫无疑问,封元、李长昇、景波、邱云成为武进士,连同商水小学校出身的张过、李子昂等人都成为进士。当然,李长昇意外地成为进士及第第一,双料的及第第一,好大的荣耀啊!亮瞎某些人的狗眼,封元、景波、邱云不用说,绝对的武进士及第。武举期间发生两个小插曲,武进士张过本来武艺、韬略都是佳,但却被认为太激进了,竟然公开质疑当今军事制度过时,禁军屡战屡败全是因制度落后,要求进行军事变革,引起主考官们的侧目,要不是王秀的干系,早被罢黜了,最终落了个同进士出身。另外,还有一位神秘的进士,是天子御笔钦点,没有出现在殿试,只是韬略被重新书写一遍,得到主考官们的认同,没有人反对他成为进士及第,也并不把名字贴黄,而是直接进入兵部考功司最高机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