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一六七章 政治斗争的漩涡4

权倾大宋 第一六七章 政治斗争的漩涡4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没有绝对的人,只有觉得理由,盟好女真、攻伐契丹,绝对是与虎谋皮的下下招,他非常清楚历史的脉络,却不能去介入、去改变,做超出能力的事,那人不是博取某种利益,那一定是个傻瓜,至少王秀这样想。

“南北盟好至今近百余年,兵不识刃,农不加役,汉唐和夷狄和亲也不如朝廷怀柔策略,老太师并不是很赞同联盟女真,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兵者不祥之器,万不得已才不得用。当年,契丹举国南侵,真宗皇帝用寇公策略亲征,最终还是遣使议和,从此双方严守盟约。”郑居中口若悬河,说的唾沫横飞,脸也涨的通红。

“庆历年间,朝廷在西北战事正酣,契丹聚兵境上,求关南地为名,仁宗皇帝派富公北上,仅增加十万岁赐,就消弭了一场大战。在下看二位大行皇帝之意,是担心打仗让生民涂炭,才坚守盟约,至今一百十四年,天下逐渐太平,南北不知刀兵。相公突然改变主意,支持官家毁约,恐怕会招来天怒民怨。用兵之道,胜负难料,就算是打胜了,国库也会因为犒赏而空,生民也会因供役困窘,一旦出了乱子,恐怕会危急宗庙社稷。”

王秀从心里赞同郑居中大部分观点,你和女真人结盟,这不是与虎谋皮吗?可是有些观点他不能赞同,大宋朝廷和契丹结盟,并不是机械地恪守盟约。

才定盟三十九年,契丹不就趁大宋兵败好水川,再次举兵讹诈钱粮土地吗?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契丹不可能大宋永久的盟友,女真也不行,南北盟约只能建立在力量均衡上,渡海结盟女真也要建立在威慑基础上,否则一切免谈。

说白了,结盟女真灭契丹没有错,坚守盟约连契丹抗拒女真也行,关键看利益的取舍。当今,大宋朝廷已经不能和太祖、太宗时代相比,与女真谋契丹只能只能自找没趣,相反能让消弱的契丹支撑下去,成为大宋朝廷的屏障,是最符合当前利益的。

也就是想想,他身份低微,就算说出来也没几个人真正关注,蔡京不可能进去听,郑居中也不可能。

却听蔡京淡淡地说道:“达夫也说了,结盟三十九年,契丹就趁火打劫,早就成了败盟,朝廷还坚守什么盟约,官家对五十万岁赐深恶痛绝,才有一劳永逸的念头。”

郑居中狠狠咽了口唾液,厉声道:“汉武讨伐匈奴一次用钱一亿九千万,征讨大宛花费四亿;汉永平年间羌人反叛十四年,汉廷前后花七年时间,靡费八十万亿钱财才堪堪镇压下去,朝廷用区区五十万金,每年就能节省千万钱,何乐而不为。”

蔡京脸色变的很难堪,他找不到反驳郑居中的典故,很生硬地说道:“官家心意巳决,不是你我能阻拦的。”

“若结盟女真,将会让百万生民肝脑涂地,这都是蔡公今日的决断,我不知蔡公将来打算怎样偿还?”郑居中恨恨地瞪了眼蔡京,怒冲冲拂袖而去。

说到这里,王秀就不完全认同郑居中的论调,你妥协刻意,但绝不是乌龟似地一味避让,任何事都有临界点,妥协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事端,并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但是,他对这个人还是敬佩的,一个靠着认亲攀上郑皇后关系,又谋划蔡京第二次复相,打压赵廷之,从而一步步走上两府的人,对家国大事竟然也尽心尽力,可叹当今士人沦丧不假,但胸中还是有血性气的。

“文实,你是怎么看的?”蔡京目送郑居中出了东华门,才慢慢迈动脚步。

“晚辈实在不知。”王秀跟在蔡京身边,他不得不谨慎万分,蔡京可是只老狐狸,可别被他忽悠着卖了,自从赵佶属意他尚茂德帝姬,他虽然竭尽全力摆脱了,但蔡京对他的态度多了一层戒备。

蔡京目光扫过王秀,淡淡地一笑,道:“论事情而已,文实不要藏私。”

王秀尴尬地一笑,轻声道:“晚辈见识短浅,不敢在朝廷大事上说三道四。”

“就当成论学问,老夫原本也不赞成结盟女真,但有些事并不是我能左右。”蔡京长长一叹。

王秀算是很了解蔡京,对朝廷的格局也一目了然,赵佶把最高权力牢牢控制,又是好大喜功的君主,两个先决条件决定了一切,你就是个神仙也左右不了赵佶的喜好,赵官家想做收复蓟北十三州,完成太祖和太宗未尽事业的雄主。

“相公,其实国家大事和做生意是一个道理,无非是大小而已。做任何生意都要看成本多少,有多大风险,你有多少本钱,能承受多大的风险,最终算计你的成本和获利的均衡线。如果,能达到这条极限就克制住,那这笔生意稳赚不赔,要是本钱不够或是贪心不足,超越了这个极限顶点,那就等着亏本甚至血本无归吧!”

“你说的有道理,再细说一下。”

王秀点了点头,道:“不用买卖打个比方,刚才郑相公说汉武和匈奴,作为汉武打击匈奴是对的,他保证了内地郡县免受损失,但三次大战海内人口减半,国库空虚,最后不得不下罪己诏,这就是典型的贪心不足,超越顶点。”

“晚辈再打个比方,汉武经过文景二帝励精图治,国家处于鼎盛时期,但一个国家再富足,也不可能为所欲为。这就决定他实施打击匈奴战略时,需要制定一个进攻顶点,什么时候摧枯拉朽坚定前进,什么时候巩固成果转入安抚,这都需要经过精心的演练,绝不是凭借一时的血性。”

王秀那汉武帝作比喻,把心里想法说出来,也算是问心无愧了,又道:“从突袭匈奴到兵进祁连山收复河南地,已经给匈奴造成严重打击,匈奴王廷的控制力不断减弱,汉家也是筋疲力竭,可以说这个时候是进攻顶点,再前进一步就会丧失最有利的时机。”

“这个时候,应该是派出大臣谈合,趁机拉拢匈奴贵族,瓦解他们的势力,一边慢慢消弱他们,一边恢复自己的力量。等到力量恢复到一定程度,又可以选择一个进攻的顶点,如果还不能消灭对手,那就循环往复,最多不过三次,肯定能在国力承受范围内,彻底消灭匈奴。”

蔡京刚出了东华门就被吸引住,站住了脚步仔细品味,王秀在一旁等待。

“你在说凡事讲究个限度?”

“正是。”

“官家决意结盟女真收复蓟北,文实又有什么看法?”蔡京的脸色很郑重,语气几乎把王秀放在同等两府的位置。

王秀却十分警觉地笑了笑,摇头道:“相公,晚辈只谈论汉武,对军国大事不敢说三道四。”[乡-村-小说-网]的网友上传,(乡)$(村)$(小)$(说)$(网)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蔡京一双老眼盯着王秀看了五六个呼吸,再次恢复了浑浊,笑眯眯地道:“好了,累了一整天,回去吧!”说罢,转身慢腾腾地向自家马车走去,迎面两位家仆过来搀扶。

王秀目送蔡京老迈的背影登车离去,他表情怪怪地,虽然说了那么多也有所保留,或许可能让自己陷入无谓的争端,但他不后悔,如果自己在这场纷争中明哲保身,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做,事后肯定无法原谅自己。

既然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通过蔡京传达了正确的战略,能不能引起朝廷重视,那就不是他能力范围了,没办法一句话:资历积累的不够啊!

算了,他也没心思去公署,索性脱个懒去分店看看文细君布置的怎样了?这丫头热情不是一般地高。

就在王秀忙中偷闲时,赵桓气急败坏地回到东宫,面对脸色不善地太子,宫人们乖巧地低眉顺眼,不敢有任何举动,以免被太子当成了撒气桶,那连哭都没地哭了。

“官人,这是怎么了?”朱琏正在和堂妹朱璇说话,没想到赵桓气冲冲回来。

赵桓气鼓鼓地坐下,端起茶水一饮而尽,说道:“妖道猖狂,可惜我也无力回天。”

“难道林灵素法术?”朱琏是知道的,太子不断接见僧侣,今天又集结二十余僧众斗法,看来是失败了。

赵恒目光复杂地看着朱琏,冷冷地道:“娘子说的一点不错,那位蓬莱散仙,果然是为八面玲珑的人物。”

提到了王秀,朱琏美眸一闪,心不在焉地道:“不知官人为何发那么大的火?”

赵桓喝了茶心情平静选多,把今天的事大概说了,到了精彩的地方,朱璇惊讶地道:“真有那么神奇的法术?”

“这是妖术,妖术。”赵恒瞪了朱璇一眼。

朱璇被吓的急忙住口,乖巧地退到一旁,他嫁入东宫早些,深知赵桓的脾气,平时温和不假,但暴怒时最好躲开。

朱琏静静听着赵恒的抱怨,却淡淡地笑了。

“娘子还有心思笑?”赵恒很不悦,但朱琏是新进门的太子妃,他也得给几分颜面。

“看来妾说对了,王直阁绝不会和妖道同流合污,还深蕴取舍的道理。”朱琏淡淡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