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三八三章 转折时刻3

权倾大宋 第三八三章 转折时刻3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封元见五六人犹豫不定,立即拔出钢刀,厉声道:“我等行大事,决不能走漏消息,杀。[燃^文^书库][].[774][buy].[]笔`¥`痴`¥`中`¥`文www.bichi”说这话早就欺身而上,手起刀落,斩杀了一人。

右边众人惊愕万分,谁也不曾想封元说动手就动手,他们都是封元所属的马军吏士,也能下得去手。但是,人家说的也对,生死时刻绝不容半点危险因素存在,一些机敏的人,已经拔出钢刀扑上去,这个时候不表现,还要等什么机会?不如紧跟大人步伐,也好杀出个好前程来。

王秀冷静地看着这场一边倒的杀戮,不断传来的惨叫声,并没有影响他半分,甚至没让他蹙眉。

诚然,他并不赞成杀戮自己人,违反了不能袍泽相残的诺言,但深入对方营寨九死一生,万一消息走漏,等待他的会是万劫不复,谁能保证五六人中,没有会去告密的人?最好的办法是让人不要开口。何况,他们在拒绝的那一刻,已经和他划清界限,不再是生死与共的袍泽,是潜在的敌人。

他正盘算怎么办时,封元的突然暴起,引发一场屠杀,固然非他所愿,却不再让他杀伤脑细胞考虑怎么办,更不是他违背诺言下令格杀,只是稍稍延迟喝令住手。

“好了,都住手。”当最后一人惨死在袍泽刀下,他出声阻止,不咸不淡的。

“先生,我违背先生意愿,出手格杀袍泽,愿意领罪。”封元收刀跪在地上请罪。

王秀脸色很不好看,当然是给大伙干的,无论怎样都要处罚封元,不然会让吏士留下阴影。

“大人,太尉是为我等安慰考虑,还请大人宽恕。”

“大人,这几个贼厮鸟贪生怕死,他们肯定会跑去告密。”

“太尉忠心可嘉,请大人恕罪。”

“大人,要是处罚,连我们一同处罚。”

封元平时很关心吏士,虽然年轻但在军中威望很高,出手格杀也是为了大局,吏士纷纷为请命。

时间不能浪费,王秀见火候到了,也不愿过份纠结,沉声道:“好了,人死不能复生,事情紧急,我也不愿多说。四哥你残杀吏士本应斩首,但念你是为大局着想,这些人未战退缩,难道无人去通风报信。笔~@痴~!中@!文~VVww.biChi首发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此次无论怎样,你无功无奖,可服气?”

封元似乎明白王秀所想,立即沉声道:“愿服。”

“好了,把他们遗骨收拾一下,我们立即启程。”王秀不愿再耽搁,立即转身上马,但他看向封元的目光,明显是赞叹的,心中对封元的果断,又高了一层评价。

折彦质本以为金军会在当日渡河,却不想竟然夹河立寨对持,倒是大出意料之外,既然金军不战,他亦是乐的躲过一日,留下兵马把守渡口,全军撤回各寨休整。

哪想到入夜就想起擂鼓声,宋军将士纷纷被惊醒,各自惊疑不定。

折彦质无可奈何,传令安抚各寨军心,李回和燕瑛在坐商议军务。正在没奈何时,更戍官进来禀报王秀到了寨外,让他颇为惊讶,道:“王文实敛兵孤柏岭,怎么回来到我这?”

李回轻蔑地一笑,不屑地道:“让他进来一问,不就知道了,人家可是主场率臣,怠慢了总归不好。”

燕瑛是龙图阁直学士,职事不如李回,但他也不怕这厮,见李回轻佻,很不满地道:“王侍制也是京西率臣,还是出帐迎接妥当。”

李回眉头微蹙,想要反驳却找不出合适理由,一个月前,王秀在被诏旨迁朝请郎,除显谟阁侍制,授京西北路制置使,而不是畿西制置使。

很显然,耿南仲的算计成功,赵桓玩了把中庸平衡,即用他又限制他,京西北路制置使和畿西制置使,绝对没有可比性,就如同地方军区司令官和方面军司令官。

折彦质知道两位不太合拍,李回是力主议和,燕瑛主张抵抗,当下呵呵一笑,道:“不知王侍制来者何意,我先去迎接,二位大人稍候片刻。”

李回是签书枢密院事,燕瑛是龙图阁直学士,一个是两府本兵,一个人馆阁大龙,身份很超然。王秀又是京西北路率,他是宣抚副使不假,但在王秀的地界属客军,本路的率臣到来,作为客军大帅不出去迎接,是不太好。

当他面带笑容地出来,迎面见王秀跨刀走到,满面堆笑,拱手道:“不知侍制来了,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某岂敢让宣抚降阶亲迎,罪过、罪过。”王秀抱拳拱手还礼,笑容满面,却压抑不住生硬的牵强。

二人客套谦让,相互间给足对方面子,不仅颇感舒畅,也让在场行伍出身的将帅开眼,原来文人的道道还挺多。

京西北路将帅张长宁、何正涛、秦良等人闻讯而来,他们都奉旨受宣抚使节制,但同时也听命京西北路制置使,既然王秀来了。他们自然要过来,县官不如现管。折彦质不过是宣抚司使副,那是临时性的差遣,王秀可是正儿八经的上峰,掌握对他的资历的评注,马虎不得啊!

“王大人请。”

“不敢,宣抚大人请。”王秀也不托大,毕竟折彦质是宣抚副使,没有撕破脸前,还需要以礼相待。

王秀进入大帐,意外地发现李回、燕瑛在场,不由地眼前一亮,他们二人在场就不用费事了,出现变数的机会也不算多。李回自然不用说,燕瑛可是他感兴趣的人物,在他熟悉的历史中,此人才是以直学士知孟州,他的出现才让这位夫子成为安抚使。

按说随着官制变迁,转运使不再是一路的最高长官,实际上安抚使地位上升。战时,安抚使兼差制置使,掌管一路军民,却因为赵桓的小聪明,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被人为分割,一职二人见面真是可笑。

相互客套两句,分别落座,王秀腰系直刀也没引起关注,毕竟是打仗,携带武器很正常。

“军旅不易,不曾备得好茶,各位大学莫怪啊!”

李回和燕瑛颇为矜持,含笑不语。

王秀官职最低,当下笑道:“宣抚客气。”说着,端杯品了口,眉头一扬,点头赞道:“好茶,宣抚果是雅士,匆匆戎色间,竟有我辈论道之物。”

折彦质见王秀如此称赞,话中之意已是将他视为士人,不觉大喜。他是折家百余年来,唯一一位赐进士出身的子弟。李纲任宣抚司时以其出身将门,颇知军事,辟为宣抚司勾当公事,成为他晋身一大转折。

但是,他一向以科甲出身为荣,自然认为凭本事跻身士大夫的行列,与进士出身的的文官交往甚多,对行伍出身的大将,倒是心存鄙薄,认为他们都是一些粗人。

同样,深感自己家族是党项熟羌内附,对于出身大族的士人们来说,还是将种异类,时常心怀自卑,才时时作态,以标榜文人从戎,不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武人。

王秀是进士及第,有心学正论早被士林认可,列为儒家学说之中,又有诗赋九变的才名,正儿八经士大夫,能得到对方的认同,他自然大喜,笑道:“侍制过讲,来人,准备酒宴,款待三位大人。”

王秀看了眼李回,含笑道:“在下本是路帅,原应设宴招待宣抚,不想宾主倒置,惭愧,惭愧啊!”

折彦质呵呵地笑道:“侍制是京西路帅,在下身为客军驻泊,理应设宴,今有幸和三位大学聚会河上,有虏人擂鼓助兴,没有就岂不大煞风景。”

王秀双目闪过一道诧异,听折彦质说话,还真有几两胆色,要是对方决意死战,他的计划岂不是无法执行,灿灿笑道:“宣抚是性情中人,下官倒是生受了。”

燕瑛呵呵笑道:“宣抚说的好,有虏人擂鼓助兴,不好好吃一场酒,太对不起虏人心意了。”

李回听了,翻个白眼,没好气地道:“学士,好兴致啊!”他本就力主议和,却被派了领兵巡河的差事,虽然说不上风吹日晒,却比在京城艰苦许多,心里本就很不高兴,燕瑛的话让他一阵子不爽,什么鸟擂鼓助兴,万一杀过来怎么得了。

燕瑛又怎能不知李回何意,不由地冷笑道:“相公可有兴致?”

李回瞪了眼燕瑛,并不去说话,金军都抵达河上了,他还能说什么?这几天都是心惊肉跳地,不断暗骂吴敏、李纲、种师道等**国殃民,不能打非得打,闹成今天的局面,却不曾去想自己一味退让妥协,五十步笑百步。

折彦质见气氛不对,急忙笑着道:“王大人可曾率兵前来?”

“只带了千余骑兵,其他兵马正在向这里靠拢。”王秀实话实说,兵法虚虚实实,既然金军到了河岸,我的大军当然要过来御敌,不然岂不是失职。

嘴上说着,他心中却在算计,计划不如变化快,李回和燕瑛在场是省事不假,但行事难度大大增加,至少不能逼问折彦质战退,有点不好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