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三零六章 月殿影开闻夜漏3

权倾大宋 第三零六章 月殿影开闻夜漏3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赵桓回过神,心里惶惶然又升起别样味道,王秀的目光非常锐利,声音也极为低沉。笔)痴(中&文bichi他来不及多想了,快步穿过殿门院落,走进保和殿东阁,看也没有看纳头便拜。当他抬起头来,见赵佶半卧在御榻上,面色苍白,宰执大臣们都在榻前,不由得心中暗自惊惶。

不待赵桓多想,太宰白时中用他浓重的寿春口音,道:“陛下龙体不豫,草诏禅位,太子请受禅。”

话音未落,童贯一步抢上去,拉着李邦彦捧着的龙袍,就要去披在赵桓身上,老伙计意识到大事不妙,自己嘴贱啊!赶紧先献好再说。

赵桓来时虽有思想准备,但一切来的也太突然了,没有半点宫廷中的委婉与含蓄,他有些接受不了,这哪里是龙袍,简直是催他命的麻衣,至少别人看他的神色,绝对认为他这样想。

却见,他神经质翻眼,身子一阵剧烈抖动,脸色苍白无色,双膝一软,跪倒在地,猛然放声大哭,坚持不受龙袍,边哭边举体自扑,龙袍也被甩在身下。

赵佶没有做声,目光不善地看着打滚的儿子,在纸上写:汝不受则不孝矣。

赵桓听了白时中的宣读,哽咽地道:“臣若受之,则不孝矣!”

赵佶见状,有些气急败坏,靠,你以为老子想给你啊!为了推卸责任,只好又写了几个字,让内侍请郑皇后前来。

赵桓被童贯和李邦彦扶在一边,脸上一把鼻涕一把泪,搞的童大王和李浪子浑身都是,好不恶心啊!但恶心也得忍着,先保住小命要紧。

梁师成却有点心不在焉,双眼不经意地向殿门望去,似是有不少心事。

就在此时,一个黑影快步到了景龙门,榻上通往郓王蕃邸的飞桥复道。

多事之夜,大内各门关防,增添了不少殿前司诸班直守卫,这些卫士个个全副武装,轮班值戍,不敢稍有大意。

何灌站在殿门外的玉阶上,两旁十余名殿前司步军骨朵子直侍卫,分别把守殿门与东西侧门。

由于新皇尚未醒来,殿中又传出诏旨,以天色以晚,恐扰皇帝安寝,大臣觐见需在外等候。他一点也不敢大意,亲自执剑值戍,大内各殿都有红墙侧门,层层阻隔,向要由外廷进入内宫,非得由各殿门关防通过,其它无路可走。笔%痴#中¥文丫丫电子书

今夜,殿前班直侍卫得到旨意,三千余名班直侍卫,几乎全部都调入大内里外设防,他奉命守卫宫廷关防。

何灌慢步走动,以驱寒夜冷冬,别的侍卫却没有如此幸运,只能在原地稍作活动,以驱严寒,好在班直侍卫是皇家禁卫,待遇优厚,身上穿的都是绵衣。

他心中忧虑万分,河北战事紧张,西路主力禁军全军覆没,金军即将进入相州,离大河还剩下两个州了。

可笑的是,他竟然被加官进爵,就在昨天种师道被任命为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充河北河东路制置使兼都统制,进封开国公,加食邑五百户,他被授予武泰军节度使、充河北河东路制置使兼副都统制,封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估计诏令很快就要下了,心里很不安啊!

朝廷想从京畿调兵北上,他是极力反对的,上奏京城兵力不继,应该加强东京开封府守御,不应该派兵进入河北,可惜没有人听他的话!连他可能也要北上。

打仗,他绝对不怕,怕的是打没用的仗。

“太尉还是到班房休息,末将和弟兄们把守便是。”

何灌豁然一惊,回首见骨朵子直都虞侯王球在身后,他凝神想心事,全然不知王球走到自己身后,万一有人背后袭击?不由地背脊隐隐寒意上窜,目光透出一阵寒光。

王球被何灌凶煞的目光盯的毛骨悚然,他是高等侍卫不假,班直将校在军中地位极高不假,看不起何灌出身河东军不假,却哪里经得住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都校凶煞。

非常之时,他不敢显露不满情绪,有些心虚地道:“太尉有心事?”

何灌摇了摇头,淡淡地道:“今夜太冷,让兄弟们打起精神,轮流进屋喝羊汤暖暖身子。”

王球有些迷茫,但也不敢询问。

何灌瞥了眼夜幕中灯火通明的大殿,本能地感到寒夜实在是太静了,似乎将要发生什么事。

王球刚要说些什么,却闻侍卫喝斥声音:“何人?”

却说在大殿内,不大一会,郑皇后驾到,她轻挪莲步走到榻前,关切地问道:“官家龙体无恙否?”

赵佶对郑皇后使了个眼色,内侍早对郑皇后说明事情原委,她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心领神会。

转身轻轻走到赵桓的面前,俯身温声道:“官家老矣,我夫妇要把残躯托付给大哥,也好过几年清闲日子,哀家知道大哥至孝,不要太过推迟,让官家伤心。”

赵桓仍在抽涕,郑皇后的话又不能不回答,抬起泪眼,嗓子着沙哑道:“爹爹欠安,臣定难从命。”

赵佶见僵持不下,恨不得蹦起来给儿子几耳刮子,但他还是忍了忍在纸上写了,让内侍扶持赵桓前去福宁殿即位,并让等候的众臣去拜见天子。福宁殿是皇帝日常居住的正式寝宫,他如此做的用意,显然是要迫赵桓就范。

内侍连拖带拉,无奈赵桓死不肯行,几个内侍扶着他,他又挣扎不已。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一面是激动,一面又是恐惧未来,惊惧交加之间,他早就将朱琏的话抛到九霄云外。不过,正是这种心理,恰当好处地表现出他的谦恭,你要不三辞那也太不像话了。

梁师成指挥内侍,好歹连拖带拉,把赵桓请到了福宁殿西门,早等候多时的大臣们也上前相帮,终于将他拥入殿中。

大家本想就势扶赵桓就座,不料他身体酥软,昏厥过去,李邦彦无可奈何,只得叫内侍抬赵桓到御榻上休息。

李邦彦多了些考虑,他马上回到保和殿对赵佶说道:“陛下,臣恐太子不敢应诏,耿南仲教授太子十年,张启元也是太子伴读,他们与太子甚为相得,不如让他们进宫侍候。”

赵佶稍加犹豫,脸色很纠结,没有回答。

郑皇后委婉地道:“看把大哥吓的,官家还是赢了吧!”

赵佶看了眼郑皇后,点了点头,正当李邦彦要出去吩咐,他又突然开口,道:“宣王秀觐见。”

李邦彦一怔,点了点头出去吩咐,却嘱托内侍稍晚再去宣王秀。笑话,王秀出去的目的就在于拦截,你把他调来了,万一何灌压不住场子,那乐子可就大了。

“大王,太子已经入宫,大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赵楷坐在书案后,目光如尖刀似的犀利,紧紧盯着下首站立的李彦,听着李彦急促地道:“老奴来时,太子仍未奉召,这会恐怕圣人快到保和殿了。”

赵楷没有做声,只是指尖轻轻敲打着案面,若有所思。

“官家一向龙体康健,怎么会中风偏瘫?”一直在边上坐着,没有说话的王黼,才慢悠悠地问道:“当时,都知可就在场?”他自从被罢相,时常和赵楷往来。这几日,朝中发生许多有利于太子的事情,赵楷自然想到了他,秘密他接入蕃邸商议,正好被前来报信的李彦赶上。

李彦不知王黼用意,只好把这几日宫中事大概说了,急促地道:“官家确实气急生疾,错不了。”

王黼与赵楷对视一眼,见赵楷的目光渐渐热切,但他还是感到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自己也是说不上来。

“大王不能再犹豫了,太子拒绝绝不会超过三次,要接受大臣的朝拜,大王可就悔之晚矣!”李彦在内侍中算有些胆识的,见赵楷虽然有意却有顾虑。

他认定王黼的态度,对于赵楷很重要,偏偏王黼犹犹豫豫,使赵楷下不了决心,情急之下厉声道:“相公,大王与我等荣辱全在今夜,为何相公此时畏惧不前?”

李彦的话相当无礼,可以说是对王黼的侮辱,但他却是淡然笑之,他知道李彦与自己一样,早就彻底投入赵楷的阵营,赵桓即位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看着李彦沉不住气的模样,他轻蔑地一笑,暗道:‘阉寺’。

赵楷有些恼怒李彦的无礼,只是碍于李彦也是为他着想,倒不好出口责备,好在王黼没有出言反驳。只得干咳两声道:“天色以晚,此时入宫恐怕惊了圣驾。”又转脸望向王黼,问道:“相公以为如何是好?”

王黼心底轻轻叹息,赵楷也沉不住气了,尽管赵楷是赵佶最为宠爱的儿子,又提举皇城司,但赵佶传赵桓入宫,分明是意欲将大位传于赵桓。

以他对时局与赵佶的了解,赵佶此举未必是安了什么好心,最有可能的是金蝉脱壳,这个时候赵楷不知深浅的贸然闯宫夺位,以他看来是弊大于利,既然赵楷决心以定,看来劝也没有太大作用。

他并没有开口说出自己心里的疑虑,毕竟这也是个天赐良机,也很有成功的把握,他也心存一丝侥幸。

“都知,宫中可安排妥当?”

李彦阴狠狠地道:“老奴选数十人,只待大王入宫,就能径入大殿。”

王黼点了点头,说道:“但愿天随人愿,大王就搏一次。”

赵楷咬了咬牙,‘霍’地站起身,颤声道:“入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