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二九八章 一自胡尘入汉关7

权倾大宋 第二九八章 一自胡尘入汉关7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其实,赵佶对女真强大攻势肝胆皆裂,早就有把烂摊子撂给儿子打算,自己好赶紧跑路。笔`¥`痴`¥`中`¥`文www.bi~chi但是,童贯的挑拨让他本能怀疑王秀的目的,赵家防范的传统,又让他疑虑太子是不是急不可耐要夺权,这才引发他的忌惮,起了一丝杀机。

王秀正义凛然的言辞,让他无言以对,是啊!回乡二十年的经历,竟然成为黄粱一梦,伤心地大哭起来。

重臣哪个敢再说话,谁也不愿意在局势明朗前引火烧身,但看向王秀的目光渐渐凝重。

或许是投机,也或许是忧国忧民,但这份眼光和果断,让人们重新审视王秀,王黼败的绝不是偶然。

王秀瞥了眼童贯,其实他对童贯并无恶意,双方还有一份善缘,甚至认为童贯是宦官中的佼佼者,可以担负方面重任,但政治就是那么可笑,他必须和童贯角力。

再次看向赵佶时,他神色淡然,平静地道:“时不我待,臣言尽于此,望陛下速速决断。”

赵佶很没风度地抹了把泪,无奈地苦笑道:“朕知道卿家苦心,容朕再想想。”

“谢陛下。”王秀也不强求,他的目地已经达到,再多说那就过了,其他的鸟事,自然会有其它鸟来做。

多年来,他明白了一件事,纵览全局者,欲达目的者,睿智祥和者,并不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审时度势,权衡事态轻重,各方利益的交汇点,然后恰当好处地提出来,当各方势力看到利益时,根本就不需要你去做,后面的是他们会帮你做好,只需要善加引导控制即可。

请赵佶禅位,说起来吓死人,但仔细观察却又恰当好处,金军势如破竹,南征的理由又是拿赵佶说事,让天下士民侧目,相当一部分人是认同女真人理由的,也有很多大臣对赵佶失望,希望谨守礼法的赵桓主事。

最重要的是赵官家本身,对战争金军几乎失去信心,随着金军不断逼近,太子的势力也会从蛰伏中复苏,各方的利益均衡点,就是赵官家逃走,赵桓走向前台主事,唯一争论是监国还是皇帝。

宇文虚中急切地道:“陛下,诏书发布刻不容缓,臣还有罢花石纲等苛政诏,还望陛下速断。笔`¥`痴`¥`中`¥`文www.bi~chi”

一件烦心事接着一件,赵佶实在厌倦透了,真想直接把烂摊子扔给赵桓,他倦意浓浓地道:“再想想,明天说。”

“陛下,童大王从河北来,肯定带了女真的讨伐官塘,何不看看再定。”王秀丝毫没有觉悟,他把历史上李邦彦、吴敏的戏份都抢光了!当然也是引导廷议方向。

童贯眼皮子一跳,他从中山府风尘仆仆地回来,真的带上了女真的讨伐檄文,上面把赵佶写的一无是处,简直就是忘恩负义、数典忘祖的小丑,哪敢给赵佶看啊!

他内心深处也挺煎熬的,不给看吧!纸里包不住火,看了吧,不知赵佶会不会把怒火撒到他的头上,他被封了郡王不假,但归根结底还是皇家的奴臣,朝会后脱下宽袖朝服,换上窄衣侍候官家。他和那些士大夫有本质不同,赵官家就再恼怒,只要不牵扯谋逆大罪,也不会把士大夫怎么样,最多是贬斥罢官,或提举宫观养起来,宦官的命贱,搞不好真要被杀头的。

好端端吃饭的家伙,说摘就被摘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秀的提醒很明显是个台阶,他也不是傻瓜,但又有些不情愿,立即道:“陛下,女真郎主的伪诏在此。”说着从袖中拿出括本递上去。

赵佶大概一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上面只是谴责大宋朝廷背信弃义,勾结契丹复辟势力,阴谋颠覆女真,都是大政国策问题,他的神色好了一点。

王秀眼神一变,瞪着童贯,厉声道:“难道大王还要欺瞒陛下多久?”

众人一惊,不知道王秀为什么对童贯疾言厉色,不要说人家是郡王,你在垂拱殿高声喧哗,本身就是不敬,幸亏今天只有史官记录,没有殿中侍御史。

童贯眼皮子一跳,似乎明白怎么回事,但又有点不甘心,沉声道:“大胆,你竟然喧哗垂拱殿。”

王秀摇了摇头,寥落地道:“大王从河北匆匆回来,恐怕不止有伪诏,刚才在下说的是檄文。”

“对,还有檄文。”赵佶下意识跟了王秀一句,他也想看看女真人说他怎样。

童贯狠狠瞪了眼王秀,不得不硬着头皮,又拿出檄文。

赵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他妈算什么鸟事,不要说那昏庸荒淫、重用奸臣,陷害忠良、压榨生民,还爆料他年轻时私通樊楼李婆子,现在又搞了李婆子干女儿李师师,母女一起上龙床,貌似人品不太地道。

最让人发指的哲宗皇帝的皇后刘氏的死因,说他图谋寡嫂姿色,千方百计要一亲芳泽,不惜违反制度,把嫂子加封为太后,却在施暴时被太后踢中龙根,然后一阵臭骂,恼羞成怒下诬蔑太后私通。

对于赵佶而言,檄文绝对有巨大杀伤力,可以想象他的形象被败坏到何等程度,母女花还有寡嫂的,十足天下第一大淫棍,朝野士民会怎样看他?

赵佶一阵没来由的委屈,天地良心,他是因为哥哥哲宗皇帝的缘故,才加封刘氏为太后的,压根没有一点垂涎心思,一个皇宫里的妇人,太不起眼了,根本勾不起他的兴趣。

之所以赐死刘氏,是刘氏生活作风不检点,耐不住深宫寂寞,又干预外朝事务,绝对是皇家的大忌。

但是,更多的是深深地恐惧,女真人太可怕了,可以想象他们为什么进兵速度那么快,河北士民的抵抗那么弱,不由地心灰意冷,泪水再次不要钱地留下来,扔下檄文一个劲地摇头道:“完了、完了、真完了!卿等先退下商议,稍候朕会召卿等再来商议。”

既然说的差不多了,众人留下也没意思,只好退出来汇集到文字架库旁休息,关系好的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

李邦彦把王秀叫了出来,低声道:“文实,太子任开封府牧,你有几层把握?”

“十层。”王秀斩钉截铁地道,一点由于也没有。

李邦彦吸了口凉气,惊讶地凝视王秀,这个年轻人做事太狠了,他已经把王秀放在同等位置,不再用看后辈的眼光了。要说王秀没有任何目的,打死他也不相信,当朝重臣谁敢在局势不明,赵佶态度暧昧时,提出太子担任开封府牧?没有,哦,有,只有王秀一个人。

王秀恰恰冒着极大风险,已经不能用胆大妄为来形容,心思之缜密、判断之准确、行事之果断,让人不能不叹服。

“太子素来并不。”他犹豫着想说,却又没有说出口,作为赵桓的支持者,自然知道赵桓并不欣赏王秀。

似乎,王秀明白李邦彦的心思,正色道:“相公,在下以事论事,仅此而已。”

“文实高义啊!”李邦彦看着王秀真挚的目光,心有感触,这种既有谋略又有才能,心胸广阔的人才能走得更远,想到诡异莫测的前途,他心里慌乱不已。

“相公,在下还要去公厅,看看有没有紧急官塘。”王秀也不想多说,他没有帮助李邦彦的义务,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相比而言,李邦彦还算没有大恶。

“好吧,你去吧!”李邦彦深深一叹。

正当王秀要走,却见一名内侍匆匆赶来,喊道:“王直阁慢走,官家宣直阁觐见。”

李邦彦一怔,意味深长地打量眼王秀,却没有出声。

当王秀来到内宫时,看到赵佶正在祭拜昊天上帝,屁股都撅到天上去了,他禁不住一阵恶寒,你拜你的大天尊老爹,让我来干什么啊!

他看了眼一旁站立的金门羽客,冲虚通妙先生王文卿,自从林灵素玩完了,张虚白生性清淡,除了吃酒就是神游太虚,唯独这位王文卿热衷在赵官家身边,也很得宠啊!

王文卿看了眼王秀,神情倨傲地稍稍颔首。

王秀也瞥了眼王文卿,他同样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却见赵佶在祈祷昊天上帝,求了一个签文,他立即起身拿给王文卿看,道:“卿家看这是何意?”

王文卿接过来一看,稍加思索,脸色严肃地道:“易经革卦曰:变革依循天时,顺应民心能消弭后祸。陛下,签文上看,知昊天上帝准许陛下革除弊政,一切就会太平无事。”

“卿家也看看。”赵佶目光转向王秀。

王秀一阵牙疼,接过了签文一看,是‘革则无悔’四个字,他再看了眼王文卿,暗道算你老小子有点良知,知道委婉劝谏天子,当下谨慎地道:“女真诽谤陛下,看来昊天上帝让陛下针锋相对,革除一切弊政,区区诽谤谣言不攻自破,到时候天下士民团结一致,再创盛世。”

赵佶大为喜悦,连声道:“卿家说的好,不错、不错,朕要诚心革除弊政,绝不再有半点犹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