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二八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8

权倾大宋 第二八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8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蔡攸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道:“大人,我看还是由童太尉带回去最好。”

“公何故苦苦相逼?”蔡京见童贯、王秀不言不语,蔡攸却咄咄逼人,哀叹自己生的好儿子,不由地勃然变色。

酒宴气氛为之一滞,蔡耕道急忙急声道:“大人,保重身体。”

蔡京脸色不善,浑浊的双目散发锐利的精光,让人不吝而寒,四任宰相的上位者气势可不是玩的,连童贯这种杀人如麻的家伙,也不敢与之对视。

蔡攸被蔡京呵斥吗,老脸通红,却碍于家人和童贯、王秀在场,不敢跟老父顶嘴,生怕传出去对名声不好。

越是名声不咋地的人,越是自以为是珍惜颜面,就像婊子都想立牌坊。

王秀呵呵一笑,道:“太师,蔡相公也是奉了官家旨意,稍有急躁还望太师息怒,不如在下陪太师行个酒令。”

“文实说的是,大人且吃酒。”蔡耕道感激地看了眼王秀。

童贯也打着哈哈,笑道:“太师,在下可是腹中空空。”

蔡京在呵斥后也觉得不对,蔡攸是奉旨前来,代表赵官家的意思,他疾言厉色恐怕让赵佶不悦,心里十分后悔,王秀恰当好处给个台阶,让他不太伤面子,急忙借梯子下来,道:“那就行个酒令。”

蔡攸不免看了几眼王秀,心里却很吃味,无论怎么讲都是人家给他台阶,这是份人情,但儿子的亏却不能不记住,他暗自告诫自己,王秀很狡猾,自己别心软。

王秀根本就没打算和蔡攸和解,秋后的蚂蚱能蹦跶几天?他劝解众人也是为了名声,传出去人家会说他顾大局、识大体,无论怎样都是好事。

酒过三巡,在童贯的旁敲侧击下,蔡京无可奈何地写了致仕奏章交给童贯。但是,老蔡也挺有骨气,可能是感到不可能付出了,以身体不佳为由拒绝再写。

按照朝廷不成文的规矩,为了彰显天子优容爱才、礼贤士人,请辞或请郡奏章都要写三篇,天子拒绝两次,最后在勉为其难恩准,这是朝廷爱才的面子问题。

蔡京的托病让赵佶也哭笑不得,不能不说赵佶对蔡京还是有情份的,也没有十分为难蔡京,让翰林学士院又代写两份致仕奏章,才假惺惺勉为其难御批,准许蔡京乞骸骨。

“真的是很不要老脸啊!”王秀安逸地呆在家中,享受着美酒美人,却又非常感慨。

“官人在说什么?”有琴莫言莫名其妙。

“我在想,什么时候能回商水,看看父母和李大娘,顺便看看学校。”

有琴莫言莞尔一笑,道:“三老自然不用说,只是你这山长当得太笑人,我都不知道除了胖墩,还有谁认识你这位山长?”

王秀一阵汗颜,说实在的他真的没有处理,学子们所学半数是他的思想,但他却没有尽山长的任何职责。都是洪真和李长昇、刘仁凤他们在操劳,从本质上说那些学子,并不是他的学生,而是洪真等人的学生。

“我这不是忙于公务,事情一波接着一波,没完没了的,我还真想回家教几年书,享受一下。”他不好意地笑了。

他已经起了警觉,腾出手来一定要腾时间,亲自教导一些学子,无关争权夺利,而是自己思想的真正继承。

“哥哥说的好听,自从你来道东京,就沉迷于官位,哪有一点治学的心思。”有琴莫言翻个白眼,又笑道:“不过,哥哥做的都是大事、好事,又能开办小学校,也算对得起父老乡亲了。”

这叫哪门子事啊!夸人还是骂人?王秀嘴角猛抽,有琴莫言是温顺许多不假,但刁钻性格却一点没变,让他颇为无奈。不过,有琴莫言的话给了他警示,太沉湎于权力中了,似乎正在渐渐迷失,想想做事手段,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还一副理所应当的心态。

转念再想,世事艰难无比,想要在末世中杀出一片天地,心肠不硬、手段不毒、做事不狠,早就被别人啃得连渣滓也不剩了,还能一群老狐狸中周旋?难怪那些千古流芳的能臣,比遗臭万年的奸臣还要奸,不能说、也说不明白。

“妹子,要是有一天,我做了惊天动地的事,你会自豪呢!还是会阻止?”王秀有点心虚,他很在乎友琴莫言。

“惊天动地,难道哥哥做的还不惊天动地?”有琴莫言白了眼王秀,为了江浙的事,她和王秀怄了两个月的气,动不动就杀人。

“希望你不要介意才是。”王秀一脸的温柔。

蔡京时代的揭过,也代表大宋皇朝的即将的落幕,落职只是落幕开始的结束。

赵佶下诏恢复神宗元丰官制,恢复尚书令之名,虚而不授,三公再次成为阶官,也算是对蔡京以太师总领三省事的补救,以免成了后世的诟病。

童贯得到的好处最多,被封为广阳郡王,食邑一万八千三百户,食实封五千三百户,算是赵佶兑现收复蓟北十三州的诺言,也是对这位宠臣的赏赐。

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自古未闻宦官封王,就算唐代阉寺左右君主废立,也不曾有宦官封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蔡攸刚被加太保阶官,马扩在真定府发来官塘,要求宣抚使司调重兵防御中山和真定。

马扩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是武进士,出使契丹、女真,频频和上层人物交往,可以说是最了解边事的人。他又密信直接递送童贯和蔡攸,断定女真人即将发动南侵,建议火速把西军东调,防备可能的战争

那天,钟离秋奉旨入京,由于皇宋工商银行的不断扩大,已经到了设立专门管理衙门的时候了。总理各国事务公署已经撤销,无论是海事司还是要成立的银行管理衙门,级别都不低于榷货余飨司,相对重新设立公署,赵佶对海事司和银行比较上心,也没办法,海事司和银行有钱赚啊!

王秀就是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在半年里扭转乾坤。

赵佶亲自召见钟离秋、沈默,王秀也陪伴而来,童贯和蔡攸、李邦彦当然在场。

既然是赵官家感兴趣的事,当然一切好办,采取王秀的建议,在东京成立皇宋工商银行,管辖各路级工商银行,这些路级工商银行并非简单案路划分,京东工商银行就涵盖京东东西两路,东南工商银行涵盖面更广,涵盖五个路。

皇宋工商银行定性为监督管理衙门,并不直接干预路级工商银行,提举银行事当然有最佳人选,那就是钟离秋了,哪怕蔡攸和李邦彦眼热,也无可奈何,谁让人家有本事呢?专业性的东西,外行根本玩不转。[乡-村-小说-网]的网友上传,(乡)$(村)$(小)$(说)$(网)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陛下,民间质库横行,盘剥生民利益,不如善加诱导,让他们成立地域性民资银行,作为皇宋银行的补充。”王秀抛出了个大炸弹。

蔡攸嘴角一抽,立即反驳道:“不可,民间质库财力雄厚,一旦成立银行必然和朝廷争利。”

“难道朝廷怕小民争利?”王秀瞥了眼,目光充满不屑。

李邦彦看了眼王秀,撇撇嘴道:“小民逐利,恐怕会变本加厉,扰乱市面。”

钟离秋却不屑地瞥了眼李邦彦,淡淡地道:“相公多虑了,没有竞争哪来的发展。”

“放开民间开办银行事,让两府押后再议。”赵佶毕竟心有疑虑。

王秀就没有打算民间开办银行,这都什么时候了,他心念一转道:“陛下两河工商银行设置,应该暂缓实行。”

“这是为何?”赵佶疑惑地道。

“燕山府路和河东局面不靖,暂不宜大规模设立银行。”

童贯和蔡攸眼皮子一跳,王秀话中有话,明显有所指啊!他们不约而同想起了马扩的密信。

赵佶脸色迟疑,转眼看着童贯,缓缓地道:“两河局势如何?”

蔡攸闭口不言,童贯却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并无大事。”

“嗯。”赵佶松了口气,又笑道:“卿家多虑了,两河工商银行应该早早提上议事日程。”

赵官家想钱想疯了,王秀撇撇嘴,鄙夷地看了眼童贯,平静地道:“陛下,臣却有消息说,女真正在飞狐以北调兵遣将,作为盟邦,恐怕有点不太讲信用。”

赵佶目光一凝,转眼看着童贯,充满了疑惑,盟邦边境调兵,都要知会对方,以免引起误会。

“不过是边臣妄图军功而已,女真灭契丹还没有稳定人心,哪有余力南下骚扰。”蔡攸大大咧咧地道。

王秀听得蹙眉,很不客气地道:“相公,去年三月河东义胜军三千余人反叛,朝廷在两河燕山虚实,尽被女真人得知,女真狼子野心,久慕中原繁华,每次来使朝廷都竭力款待,定然刺激他们的贪欲。”

“直阁多虑了,朝廷在两河、燕山的禁军十万,常胜军、义胜军等也有二十余万,虏人区区数万不足为惧,些许贼军叛乱,岂能动摇我边境。”两河诸军的动荡,也是谭稹离职重要原因,童贯脸色变了变,暗骂王秀真他娘地多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