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二七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

权倾大宋 第二七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王秀在利国监的政绩让人无话可说,连同徐州、沂州、兖州甚至淮阳军也响起开发矿山的热潮,京东路皇宋工商银行,成为天下第二个路一级银行。

第一个路一级银行,自然是钟离秋的杰作,皇宋江宁工商银行改组为皇宋江右工商银行。

蔡攸在蔡京的阴影下早就罢了兵权,不过这厮依然受到赵佶的宠信,主管讲义司,还是东京的风云人物。

王秀顺利地接过了权力,却是破败不堪的公署。嗯,现在已经不叫总理各国事务公署了,早在宣和六年,总理各国事务公署让强势的女真人反感,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蔡攸也挺没骨气,建议赵佶把名字改了。

赵佶也没办法,他是以上国自居不假,但强悍的女真人让他打怵,想想不就一个名字嘛!尽量不和女真人发生矛盾。再说,银行和海商司已经事实上独立了,根本就不鸟公署号令,于是乎征求众臣意见,改名为榷货余飨司,把户部的职责划分一部分出来,专门监督榷场和军州税后余款,清贫的不能再清贫了,成了谁也不愿沾手的边缘衙门。

“蔡攸真是个混蛋啊!”王秀用了三天时间,查看了各房的资料档案,真是把他给气死了。你玩也不能这样玩啊!人家王黼和朱勔的应奉司、苏杭应奉局,是搞的天怒人怨不假,但那套班子却非常精干,绝对的高效敛财机器,吸血的不二首选,哪像你蔡攸蔡大相公主持的公署。嗯,应该是榷货余飨司被糟蹋的不成样子,难怪这厮交的那么痛快。

按照他的想法,总理各国事务公署就是过渡,班子搭起来了,那就是今后外交通商部的雏形,这下可好了,又有一阵忙乎了,一片烂摊子的景象,人才大量流失,要不是还有银行接受,恐怕一批有才官吏要流失了。

一连几个月,他都在专注榷货余飨司改组,雷厉风行地裁撤不合格官吏,但并没有恢复职能,反倒是和银行、海事司建立联系,准备地说是清点人才。

家里也很闹腾,有琴莫言和文细君就不用说,还多出了个秦献容,三个女人一台戏啊!他总算悲剧地感觉到,女人多了不是一件好事。

有琴莫言和文细君都有容纳秦献容的意思,王秀本人也认为,如果秦献容愿意,纳了又有何妨。可惜,每次秦献容都笑眯眯地婉绝,并不说明原因,让他心中疑惑却又如释重负,说实在的,多一位知己总比多个娘子要好。

秦献容也挺绝的,自己出钱把旁边一处小宅院买下来,三个女人竟然长期在小宅院聚会,到让王秀成了孤家寡人。

到了四月,王秀阶官两转,直龙图阁,兼任太府少卿,判商税事务,正式步入中高等文官序列。

赵佶的苦心安排,也是看重王秀懂行,希望他能振兴朝廷财货,可谓对他寄予厚望。

蔡京因为他的缘故,又干了一年多的太师总领三省事,但早已禁不住岁月侵蚀,一代名相目不能视,动一动也费很大的劲力,他又把权力交给蔡绦打理。

蔡绦并没有吸去上次教训,他再次用事就卯足了劲,要跟蔡攸斗上一斗。他被任命为龙图直学士兼侍读,主持创设库式贡司,挖地三尺搜各军州府藏槠币,全部献给赵佶作为内库财物,在政事上极为强势,几乎把白时中和李邦彦架空了。他的矛头还对着李邦彦,指责李邦彦去年守孝才两个月,就活动朝臣为之夺情,简直是贪恋权位、不忠不孝之人。[乡-村-小说-网]的网友上传,(乡)$(村)$(小)$(说)$(网)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李邦彦就不要说了,天子宠臣玩伴,白时中是依附蔡京不假,但人家已经是宰相了,相当于自立门户。你一个黄口小子蹲在头上拉屎,能忍下这口气吗?官做到这种层次,哪个是易于之辈,玩玩就玩吧,顺便把你老子也拉下马。

王秀也吃了蔡绦的憋,库式贡司是搜刮军州库藏的,榷货余飨司是监督库藏的,早就被蔡绦视为眼中钉,公署时代就要求裁撤,不然也不会轻易降为司。

蔡绦的狂妄也让王秀很恼火,这就提供了敌人之间合作的契机,没有什么不能合作的,如果要解决眼前的困境,对手也是可以妥协的,前提是对将来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王秀已经决定对蔡绦开刀,但蔡绦也不是傻瓜,尤其经过蔡京的循循教导,老练了许多。蔡绦刻意结交并举荐孙傅、吴敏、李光等人,这些人相对来说并不那么耀眼夺目,甚至有的还挺落魄,但他是心知肚明,这群人简直是逆天啊!决不能贸然出手和这些人彻底交恶。

好机会,拖延了三个月的历史进程终于来临,可以说是一场不是文字狱的文字狱案,一笔政治斗争的糊涂账。

也是蔡绦利令智昏,吹捧苏东坡、黄庭坚,问题就处在孙傅身上。中书舍人是中书省实际负责人,孙傅就担任这个职务,他见高丽来朝入贡,使者所过之处,地方官吏大肆使用民力,引起很大的民愤,就上奏“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这下可好,本来是中书舍人的本分,任谁也说不道道,但坏就坏在白时中、李邦彦正在抓蔡绦的小辫子,孙傅不知所谓地撞到枪口上。

别看蔡绦人品不咋地,但文采却是很不错,他主持编写了西清诗话。书刚刚出来,李邦彦就猫上了,这可是宣扬苏轼、黄庭坚等人作品的书啊!你敢和赵官家对着干,看来还是没长记性啊!

追本溯源,这破事还得从蔡京说起。

崇宁二年,蔡京为了打击旧党,树立新党领袖地位,就和左丞赵挺之等人谋划,掀起了以禁毁苏轼、黄庭坚等元祐旧党人著作为目地的“崇宁书禁”。

两位大佬是得到了天大好处,但他们没想到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蔡绦和赵明诚竟是苏、黄的崇拜者。赵明诚私藏苏轼佳作,最终和老爹闹翻了,蔡绦在重和元年的那场无妄之灾,哪里是蔡攸的高招,分明是赵佶知道蔡绦喜好,故意给他禁足处分。

不记教训,一场不小的风暴正在酝酿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