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二五三章 一锅子烂事

权倾大宋 第二五三章 一锅子烂事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大战后官家肯定会恢复苏杭应奉局,正是海事和银行发展有利时机。你自己的前程自己决定,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人左右,一切要看自己。”钟离秋平淡地看了眼王秀,说的极为轻松。

王秀稍加沉吟,沉声道:“先生说的是,三年一到,我绝不让会小人猖狂。”

无论是战功还是政绩,他都是有目共睹的,任凭你嬉笑怒骂,还是交相弹劾,我自含笑朝天阙。

笑话,你要想得罪一批有实权的将校,要是驳了一大批官吏的颜面,那就放马过来呗,连蔡京这等资历的四朝老臣也不敢做的事,你就来试试看,看谁死得惨点。

现在他有了两年前所没有的资本,完全可以放手一搏,要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

东京上阳宫,刘贵妃香消玉损,令赵佶郁郁寡欢,对于一些妃嫔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她们又可以争宠了。

该死的刘妃总算回到神霄府了,有内有她在外有李师师,简直没有人家的雨露。

“官家,明天那帮逆贼就要押解到京了,官家就不要愁眉不展了。”林月姐一脸恬静,为赵佶剥了个崖州的红果,微笑着道:“听说王直阁在两浙路杀出了威风,没想到还是能文能武,官家还是把直阁召回来,让他为姐妹们填几首小词,也好为官家解闷。”

刘妃的病故,美貌的林月姐得到了宠幸,几天来一直侍赵佶,她不动声色提起王秀。

赵佶眉头微挑,淡淡笑道:“他啊!已经封笔了,我也不好开口,你们要有本事就自己要。不过,御史正要弹劾他,你说他一个风流书生,怎么就那么狠,利国就不用说了,为了守城杀几个喧哗的泼皮,倒也无可厚非,但在两浙路他杀的人比武夫还多,御史们要弹劾他擅杀降人。”

“直阁立了大功,理应朝廷褒奖,竟然还有御史弹劾,妾真不明白。”林月姐黛眉微蹙。本章节由芗`忖`暁`説`網www。XiangcunXiaoshuo.com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赵佶自然不会认为林月姐问政,小妇人伎俩而已,笑咪咪地道:“你们这些妇人,怎知外朝事。”

“妾自然不懂,宫中姐妹们都在说,直阁为朝廷杀贼,却被别人弹劾,幸亏官家明德胜于尧舜,把那些奏章留中不发,才没有寒了志士之心。”

“哦,你们这些妇人也知道?”赵佶颇为诧异,并没有计较妃嫔说外朝事,她们知道的很全啊!

“宫里都在说官家圣明。”林月姐深知赵佶,话说到这里够多了,在往深里说就犯忌讳了。

王秀依然在利国监当他的知监事,对他的封赏很有争议,童贯等人回到东京被大肆封赐,他却依然不动,似乎功过相抵。

赵佶的暧昧态度,让朝野为之揣测,天子到底是什么心思,连王黼、李邦彦、蔡攸也拿捏不稳。

暗中,王黼指使御史言官几次弹劾王秀,却不见动静,逐渐意识到赵佶并不想动王秀,他心里是忌恨,但也只好暂且压下,慢慢等待时机,在赵佶身边不断旁敲侧击,从小事上不断结构王秀,千里大堤溃于蚁穴,很费时却非常有效。

王秀似乎一点也不关心,王卿苧重新来到利国,他一面恢复利国监的铜铁生产,一面悄悄扶持王卿苧。

不能不说,利国的血战让他声名大振,对利国生民又有大恩,尤其是跟随南征的人带回的消息,人人都知道这位温文尔雅的大人,绝对是为杀人不眨眼的修罗,人家那是大手笔,动不动几万人头落地,可不是利国时杀了几个人,轻蔑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地敬畏。

王卿苧的冶铁作坊置办的很顺利,不顺利能成吗?王记百货背后可是王秀啊!不仅成立了大型的工坊,还盘下两处铁矿,并在白土镇和微山各有一处炭窑,陆尧如愿以偿当上了王记百货利国分号的大掌柜。

宣和四年到了,王秀并没有入京述职,而是继续留任利国,但职事扩大了许多,被委任为权试京东西路提举常平判官,兼任海事司提举京东二路海事。

现在还不是回朝的大好时机,他品味出钟离秋的心思,自己也明白大势所趋,朝廷内外斗争太激烈了,他虽然有了资本,要能超脱事外更好,正好借着王黼不愿他入朝,冷眼旁观狗咬狗。

方腊起事,御史中丞陈过庭就上奏说:“方腊起事的罪魁祸首是蔡京和朱勔父子,让方腊坐大的是王黼,把蔡、王流放,朱勔父子处以死刑,则方腊乱事自平。”

王黼对陈过庭恨至切骨,借故陷害流放,但他做贼心虚,在剿灭方腊后对赵佶建议,方腊谋逆并不是为了湖石,而是因为茶盐法,童贯率军南征却听信谣言,把过错归于天子。

其实,他也很矛盾,朱家父子玩的太绝了,不要说蔡京看不过去,就是他也想废止湖石。可惜的是,湖石事关赵佶的享乐,在内侍的劝说下,他上奏赵佶把应奉司设在自家里,他为主,梁师成为副,沉重的负担再次压下来。

出尔反尔还不说,不仅恢复苏杭应奉局,还成立了应奉司,这破事连童贯也看不过去了,说了句‘东南人家连饭锅子也没有了’的公道话,惹的赵佶龙颜不悦。好在咱们的童大官位高权重、深受宠信,又是挟剿灭方贼的大功,一看赵官家龙眼不悦也就闭了嘴,也就被上面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结果下面的人被处罚了。

但是,郑居中却彻底取代童大官,领枢密院、主本兵。

朱勔却因祸得福,再次被赵佶启用,甚至进宫都不用避开妃嫔,可见赵官家在物资的享乐上,追求不是一般地高。

这还是国内的那点破事,最危险的是东南乱事刚刚平定,赵佶在对辽用兵上又有些犹豫。王黼再次粉墨登场,说什么南北虽然是兄弟之邦,但契丹主多次违背盟约,如今是收复蓟北的大好时机,等到女真人拿下来的时候,朝廷永远再无机会收复故地。

这不,几句话让赵佶又灌了**汤,再次吃了秤砣,当了老王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