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二四八章 乱套了

权倾大宋 第二四八章 乱套了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真狠,对敌人狠、对自己也狠,宋江和吴用几乎给王秀下了个定义,绝对是鱼死网破的决心,他不能不佩服王秀的决然,和这种狠人打交道,太郁闷了!

其实,王秀也有本难念的经,他觉得自己一点也不狠,要是手中有三千铁骑,哪有这闲工夫跟你磨叽啊!降不降?给你一炷香时间考虑。

“哥哥,九纹龙擅自出击,并非不服哥哥,而是咽不下那口恶气,还望哥哥尽快发兵救援。”卢俊义急不可耐地道。,他对史进相当的看重,绝不希望其毫无意义地战死。

宋江陷入了沉默,一旦各寨出兵营救,那就代表再次开打,夜间和骑兵作战绝不明智,很可能控制不了战局,导致各寨相互厮杀。

再说了,王秀给他展示的前景,嗯,应该是画的这块大饼,实在是太诱人了,又让他犹豫不决,大好的归顺机会,错过了太可惜,他无法从容做出决断。

“战场胜负是手段,岂能拿到个人恩怨上?”王秀很不高兴,史进还真的心胸狭小,这种人毫无前途可言。正如他的判断,如果能把绘出大饼变成真的,对于宋江、吴用等人而言,牺牲一个史进算个鸟,就是死一半兄弟也值得。

不要认为这群横行无忌的汉子,能有多少义气,是,或许他们真的很讲义气,不然也不可能连败官军。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义气又算得了什么?他想起了当年与何老道的利润之辩,之所以能成道德君子,那就是你有道德底线,没有超过底线的,你就是君子,超过底线的,那还用说吗?

“还请大人传令停止绞杀,在下派兵截回九纹龙,绝不进犯城垣。”宋江退了一步,他仍旧不想放弃史进。

王秀态度非常坚决,决然道:“马队出击,绝无退回可能,我早就吩咐只打击敢于接近城垣的人,绝不会进犯各营寨。如果押司要战,在下就奉陪到底。”

徐中已经全神戒备,对宋江怒目而视。

宋江一阵无语,王秀的防范也在情理中,他们有没有真正的被诏安,人家当然要以防万一,史进率军贸然进攻,被按着头猛打也是活该。双方打仗不假,但人家是请来的客人,要真把王秀怎么样?诏安的路绝对会断绝。

大帐里的形势也发的诡异,可以说一言不合就要打开,王秀仅有一名卫士,想要杀出生天机会渺茫,却并不代表没有机会,无论是宋江还是吴用,他们都在他的十步之内,擒贼先擒王还是有把握的,就看宋江的选择了。

“大人,可否保全我众兄弟?”宋江一咬牙,目光紧盯王秀。

王秀明白这是关键时刻,成败在此一举,刚才说的再好对方还是有疑虑的,史进的乱捣鼓倒也有了效果,让宋江下了最后决心,他语气坚决地道:“战场叵测、生死勿论,他能活下来,我就既往不咎。”言下之意非常明白,史进能在一战中不死,你们兄弟害怕个鸟?

“你.”卢俊义有些气结,王秀的话很明白,生死有命啊!试问几百步拔子在马队的打压下,又能生存几人?

王秀翻个白眼,不咸不淡地道:“既然选择,那就得有承担的觉悟。”

“难道大人孤身前来,就没想到死?”卢俊义不是莽撞之人,但史进是跟随晁盖的原从,他不能不维系一二。

王秀嘿嘿一笑,诙谐地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头领,还是留着有用身,干一番事业的好,别辜负了大好的年华,老来空自悲叹。”说着话,他对徐中挥了挥手,淡淡地道:“收起兵刃,押司不是无信之人。”

徐中有感王秀的胆略,越加的佩服,他收齐了直刀紧紧护卫在王秀身侧,早就打定主意,哪怕是战死也好保护王秀。

“你是。”卢俊义目视徐中,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下徐中,原从头领麾下。”徐中不亢不卑地回应,目光却没有半点迟疑。

“原来是你,你怎么.”卢俊义大惊,他对这个武艺高强的头目印象深刻,哪想到对方竟然投靠王秀,目光闪烁,隐隐有羞愤的杀机。

“良禽择木而息,徐中是我的卫士,还望见谅。”王秀目光不善,语气颇为调侃。

不待卢俊义发怒,宋江笑道:“大人虚怀若谷,在下佩服。”又看着徐中,笑眯眯地道:“跟随大人要竭力维护,但不可有半点马虎。”

卢俊义诧异地看了看宋江,似乎明白其中寓意,再看一脸笑容的王秀,忽然有种气馁的感觉。

“押司,些许小事不要误了大事,要是没有疑议,明日我就上报朝廷,双方整顿兵马。”王秀不愿再节外生枝,再次单刀直入。

宋江默然不语,吴用双目闪烁,卢俊义欲言又止。的确,前景很诱人,史进这点小事又能算什么,王秀已经做出做大的诚意,他们犹豫了!

东京

赵佶已经发了第三道诏旨,严令各处守臣立即解利国之围,连王黼也不敢再做小动作。为何?内宫里有几股子力量,也在为王秀的是奔走,

无论是王妃还是刚刚晋封贵妃的刘妃,一直到林月姐这样的内宫婉仪,一群娇滴滴地美人,都在无时无刻,有意无意地为王秀说话,催促赵官家发兵。

正如林月姐对赵佶说:“利国陷落,恐怕王词成了绝唱,还望陛下救读书人的种子,为东京留下一曲清雅。”

刘贵妃更是利用宠信,几次为王秀的事说话,甚至亲自看着赵佶草拟诏旨,这才喜笑颜开,给赵官家个大大地媚眼。

这一切都是王秀赠词的善缘,他也没有想到,当年不情不愿给后妃写下那些诗词,竟然得到了回报。

三道诏令啊!能让大宋赵官家连下三道诏令,足以见这群内命妇的能量,王黼是得宠的小受不假,但也不能和庞大的内宫抗衡,毕竟赵官家的取向还是正常的。

再说了,不仅仅是内宫,醉杏楼的大娘子,还有泼辣的王卿苧,赵官家也得给几分面子。这就形成了一道风景,大臣们几乎闭口不言利国,说的也是那些御史谏官,还多是王秀手段残暴的破事,整个阴盛阳衰啊!

此时,已经是宣和二年十二月,方腊的起兵造反,斩杀江浙兵马都监蔡遵、颜坦二人,占据清溪县。

更可悲的是,蔡老太师痛失爱子,蔡家老九就在杭州州衙正门,刚刚下马就被提辖武松刺杀,算是倒霉啊!蔡老相公惊愕了半柱香,闭门在家三天。

当月初,方腊又攻占了睦州,拿下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东南第三将正将郭师中率兵讨伐,在歙州和方腊部决战,这伙计骄狂自大,压根看不起一群泥腿子,结果被打的大败,这位号称病关索的朝廷大将,稀里糊涂地战死,第三将三千余禁军将士全军覆没,东南大震。

自此,方腊势不可当,举兵连下[芗-忖-暁-説-網]的网友上传,(芗)$(忖)$(暁)$(説)$(網)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五郡,对江浙中心杭州形成包围。

不仅是方腊的大军席卷江浙,深受苏杭应奉局和湖石迫害的百姓,在一些不甘现状的人唆使下,纷纷拿起武器击杀守臣。

苏州石生,湖州归安县的陆行儿,婺州兰溪县灵山峒的吴邦,永康县方岩山的陈十四,处州缙云县的霍成富等人,纷纷斩杀地方官吏,夺取城池财帛相响应方腊。

这些人多半和方腊没有联系,也防备着方腊的吞并,他们趁着两浙路宋军主力遭到覆灭,趁乱而起占地盘,说的不好听他们就是浑水摸鱼。

真正有威胁,对方腊起到有力支援的是,台州仙居县的吕师囊、越州剡县的仇道人、衢州的郑魔王,这些人都是摩尼教骨干分子,他们起兵夺取县城,造成江浙一片糜烂,甚至威胁江南东路。

最可怕的是,自熙宁以来东南各路成为朝廷经济命脉,无论是市舶司还是商户税收,都举足轻重,以江浙为中心的两浙路是朝廷财政重要来源,方腊的连锁反应,造成对朝廷财政的重大打击,鱼米之乡一片狼藉。

赵佶实在没办法,朝野上下要求撤除苏杭应奉局和苏、杭造作局,罢黜朱勔父子兄弟的呼声很高,连王黼也噤若寒蝉。也是,风头浪尖上,被那群疯狗一样的御史咬住,不死也得掉层皮。

赵鼎算是命大,钟离秋在江宁,命赵鼎督促杭州的海事司和银行人员撤离,并传赵鼎来江宁述职,让他在围城之前名声言顺地得脱生天,宗良也跟着幸免于难。

方腊如日中天,公然提出划江而治、轻徭薄赋,极具煽动性的政治口号,让东南各路震动,一些不甘寂寞的人蠢蠢欲动,就是江宁也动荡不安,一天内百余名持反叛言论的人被处斩,满城血雨腥风。

赵佶再次拿起王秀的无字奏章,想到封元传王秀的话,他后悔自己并没当回事,果然被王秀说中,方腊一发不可收拾,京东增援利国似乎不并顺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