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一三九章 秉烛夜谈2

权倾大宋 第一三九章 秉烛夜谈2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王秀惊讶万分,他绝没有想到大钱是钟离秋提出的,看来蔡京的很多改良手段,都有钟离秋的影子,难怪在商水县没人敢撩钟离秋胡须,不是别人太无能,惹不起啊!

“眼看朝政一片灰败,赵官家一心作乐,朝廷公卿大臣争名夺利,我几乎心灰意冷,这才隐居商水县。”钟离秋求的语气依旧愤愤,杂有千万的感慨。

王秀忽然神秘地一笑,道:“看来先生并不甘心。”

“我不甘心,你知道?”钟离秋玩味地看着王秀。

“先生要是彻底失望,名山大川是最好的归宿,何必屈身市井,商水在京畿边地,可以随时观望朝廷动态,先生又进入县学教书,明显有心培养新人。可惜的是,东京左右一马平川,无终南捷径啊!”王秀目光闪烁,不过是文人伎俩,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唐代那些有意功名的‘隐士,’往往在终南山隐居,伺机得到天子的召见,一朝平步青云,而大宋的隐士们却多在市井中国徘徊。

钟离秋露齿一笑,轻捋三寸胡须,正色道:“说的算对,不够任教商水并不是培养新人,而是生活所迫。”

“生活所迫?”王秀差点笑了出来,他显然不相信。

钟离秋淡淡地道:“你要是奉公守法,就算从执政上乞骸骨,今后的吃饭吃药都要自己花钱,还有那么多的人情来往,能不困窘吗?”

“也是。”王秀想想钟离秋说的有道理,这年月可不是干部终身制,也没有正县级之上干部退休待遇,一旦退了下去,一切在任的待遇都不会再有,最多也就是减半的俸禄,吃喝拉撒哪一样不要花钱。就连名震天下的拽相公王安石,退居江宁后,出游行走也得自备汤药,生活相当的窘迫。

“你,是怎么看当今政事的?”钟离秋没有磨叽,直接进入主题。

王秀切牙一笑,道:“能有什么看法,学生刚刚有了功名,可能不久就会被发配到地方。”

钟离秋眉头一挑,笑吟吟地道:“你要这样想那也没办法,我看东京正是风云际会之时,错过了精彩太可惜了!”说着,他品了口荔枝酒,又说道:“哦,以官家和蔡相公对你的期望,你留在东京几乎已成定局。”

王秀一阵沉默,他不能否认钟离秋的话,从心学正论开始,一直到蔡京和赵佶,他的理念似乎一步步向现实迈进,却又不是自己认为的味道。

钟离秋一语成谶,一切不过是满足帝王的贪欲,归根结底一个‘钱’字,唯一的好处是他能留在东京。

“先生,看来学生是错了。”他摇头一笑。

钟离秋正色道:“不,你没错,一点错也没有,错的是人心贪欲。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不愧是圣贤高论。”

王秀又是一阵默然,喝了一大口荔枝酒,沉声道:“学生认为不管他什么目的,也不问谁来主持,只要能对天下有一点辅助,对生民有一丝好处,也值得去做。”

“可惜,朝廷即将病入膏肓,你能力挽狂澜吗?”钟离秋瞥了眼王秀,目光隐隐有些许热切。

“不能,那先生为何回到东京?”王秀迎着钟离秋的目光,没有任何的回避。

钟离秋也凝视王秀,半响才慢慢地笑了,轻松地道:“到目前为止,你做的还不错,但我还是看不到希望,只是抱有希望。”

王秀心里有点恼怒,钟离秋太会折磨人了,你有话就明白说,不带这么磨叽人的。

“有点气恼,好,有血性就好。”钟离秋玩味地看着王秀,笑了。

王秀被折磨的有点受不了了,他压低嗓音道:“先生,我知道先生有匡扶天下的壮志,但你失败了,你看不到希望,那绝不代表我不能,请先生拭目以待。”

钟离秋眼中闪出一抹光华,饶有兴致地道:“我倒要问问你,驱虎吞狼,怎样才能善后?”

王秀小心肝一颤,不能不佩服钟离秋的远见,朝廷大臣有人反对,只能说明他们有眼光,但人在江湖对朝廷边策利弊洞若观火,已经看到联合女真人的不良后果,就不能不说是才智之辈。

他沉吟片刻,才慢吞吞地道:“先生,大乱才能大治。”

钟离秋眼中精光一闪,脸颊明显抽动,几乎是一字一句地道:“十年生聚、十年奋发、十年征伐,你好大气魄,也好狠辣的心思。”

“无可奈何花落去,正如先生说的病入膏肓,不如破而后立。”王秀的声音很低,但语气十分坚定。

钟离秋的目光显得很吃惊,口气也有一丝激动,道:“看来你早有准备。”

“东南。”王秀斩钉截铁地道:“不惜一切代价。”他目光平视钟离秋,平静地道:“嗯,如果、如果有一天不得不去做,先生可有兴趣?”

钟离秋目光回归平淡,足足凝视王秀小半柱香,才开口说了一个字,道:“好。”

聪明人对话就是爽快,不用说的那么明白,王秀知道钟离秋接受了他的主张,有这位睿智之士支持,他相信自己的压力会减轻许多。但是,钟离秋的态度也让他凛然,所谓杰出士人为了自己的宏图壮志,是可以牺牲民众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听张启元说你取了表字,不知是哪位大儒冠表?”钟离秋豁然开朗,态度和蔼了许多。

王秀洒洒笑道:“蔡相公面前,不得已而为之。”

“呵呵,你啊!”钟离秋笑的很爽快,道:“不过,你的谨慎是对的,蔡相公老矣!”

王秀撇撇嘴,他对当初的决断相当的认同,不能近也不能远,利字当头的交换。

“当年,蔡相公对我也有知遇之恩,最终却分道扬镳,人生实在可笑。”钟离秋苦涩地一笑,又道:“如今朝廷中童太尉等人力主联合女真,蔡相公敷衍趋势,唯独梁师成态度模棱两可。”

王秀淡淡笑了,玩味地道:“先生,大势不能阻挡,不知先生是重出入仕,还是继续逍遥江湖?”

“你这是明知故问。”钟离秋难得翻个白眼。

“看来先生要重出江湖,叱咤风云了。”

“蔡相公向官家保荐,我出任直龙图阁。”

“直龙图阁?”王秀撇撇嘴,不屑地道:“蔡相公太小家子气,才给了从六品上馆阁贴职,以先生大才,就算是两府也担当的起,再不济也得给个尚书六部侍郎。”

“呵呵,两府哪里是随便给人的,侍郎已经是担任宰相的本官了。难道你不知道,宰相出自郡县,猛将拔于卒伍。”

“我看出自郡县的那些相公,也不过碌碌无为。王黼有什么能耐?李邦彦也是一个优伶,倒是童贯也算个人才。”王秀评价当朝重臣一点也不厚道,甚至存在恶趣。本章节由芗`忖`暁`説`網www。XiangcunXiaoshuo.com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嗯,你都把朱松说的昏死过去,我争辩不过你。”钟离秋温和地摇了摇头,道:“你在这段时间,一定要谦恭些,千万不要让别人盯上你,尤其是王学士。”

“先生说的是,学生知道该怎么做。”王秀虽然也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也一直在努力去做,但有时候事情发展出乎他意料,他不找事事找他,想要冷静压抑却很不甘心,一时气盛就做了再说,辩论、诗词的确很出风头。

“我觉得你应该在东京呆上两年,然后外放地方,这才是正途。”

王秀忽然想起了宗良、封元他们,想到了居养院,脑海中缠绕有琴莫言绝美的笑容,他似乎有所顿悟,慢悠悠地道:“先生,我倒想回商水办几年学。”

“办学。”钟离秋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王秀,沉声问道:“你什么时候有这个想法的?”

“在宛丘解试的时候,我就有这个想法,那时候连自己也顾不上,自然没有跟任何人提起,现在我觉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应该从孩子们抓起。”

王秀很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他绝不是信口说说,就在刚才他忽然明白,钟离秋这样的睿智之士也对世道绝望,他如同一条小船挣扎在汪洋大海里,还不知道能走多远。

幼年的教育可以影响一生,孩童就像一张白纸,你怎样去刻画,基本可以决定他将来的思想,若果不断培养能继承思想理念的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可以预见将来的某一天,桃李满天的盛况。

虽然,钟离秋不知道王秀的想法,但他却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你的学术想发扬光大甚至不断进步,必须要有学子继承,圣人尚且有三千弟子,何况他们啊!

“想法不错,就是圣人之道,也要有人传下去才行。”

王秀点了点头,冷静地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很无耻地窃取,但他心安理得,拿来才是自己的,再说人人都明白的事,只不过说法是不一样。

“不过,我总得还缺点什么。”

“哦,缺什么?”

“先生,你看要是能提高钢铁质量和产量,再把。再把一些机械技术改良,能不能。”王秀把自己对社会技术改良的想法,谨慎地说了一点。

钟离秋脸色有点怪异,目光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