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一四七章 第一次交锋

权倾大宋 第一四七章 第一次交锋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对可以维持自己奢华用度的‘正事’,赵佶向来是雷厉风行,这些天来在他亲切地关注下,大宋朝廷的中央行政机构,开始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运作。

由于两府大臣对公署的几位首脑人选,基本没有多少异议,都事堂的很快在当天下发各衙门,公署衙门的官吏的任用己经开始在明里暗里的紧张进行。

王秀是实际上的负责人,就跟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一样,

在衙门各司的筹备上,早已经忙的不可开交,唯独不尽人意的地方,他没有太多的职事委任权力。眼看着不少经过重臣门路进来的世家子弟与闲散官吏,让他大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就是连蔡京亦是无能为力。

这是潜规则,你不可能无底线地破坏,从而得罪一大批人,向整个士大夫集团挑战的结局是悲惨的。

让王秀感到意外的是,赵佶在正朔朝回到大内在后苑延春殿召见他,能在这里被召见的,哪个不是亲信的近臣,王黼、蔡攸之流的,这两位恰巧也在场。

“不错。”赵佶大概看完王秀的奏章,对公署和路司设置很满意。看纸面上的有些职责是自己闻所未闻的,可又挑剔不出什么毛病,不仅正副提领相互监督,连各衙门司所之间的权力也是相互监督又相互配合,不仅符合分权监督的祖宗之法,似乎又能平衡各司事务的轻重权责,尤其是严厉的奖惩制度的设立,更好的调起官吏的热情。

最吸引眼球的是银行设置,他把银行分成工商、劝农、和海事三类,并分成商业和风投,这是前所未闻的。当然,现行阶段只是组建商业性的工商银行,毕竟工商银行来钱快,风投还暂不具备条件,他才去说而不办。

王秀淡淡一笑,赵佶要是不说好,那可就太昏庸了。他用了好几天时间,将整整一套现代金融管理机构与现代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监督等机制细细斟酌减合,用他自己的话说:‘可比你赵家艺祖、太宗的那一套高明了多了。’

蔡攸接过来看的时候,脸色明显很不满,王秀没有通过他直接上呈赵佶,虽然是刚刚整理好就被赵佶急匆匆召见,没有时间和他沟通,但那也触动他的神经。

王黼自然把蔡攸心思看在眼里,他慢悠悠地道:“章程制定的不错,但里面有两个弊端。”

赵佶新奇地看了看王黼,问道:“卿家快说。”

王秀一阵丫头,暗骂你个只知道风花雪月的庸才,懂个什么鸟经济,在这里胡说八道。

王黼显然没有看到王秀的鄙视,精神头十足地道:“陛下,公署和银行奖惩设置太严厉,还要限制官吏进身资历,非得要经过选拔,还要精通算学、经商之道的官吏,朝廷以科举取士,进士科有几个人能胜任?”

“是有点苛刻了。”赵佶很信任王黼。

蔡攸看了眼王黼,眼底深处闪过一些不满,但还是道:“我也这么觉得,无论是管理选拔还是管理,几乎到了无人可用的境地。”

王秀当时就急了,要说公署他还能忍下去,那就是一个宏观管理机构,说白了就是外交通商部的雏形,一般职务倒可以让非专业的官吏出任。

但是,银行绝对、绝对不行,作为对天下经济起杠杆作用的金融机构,一旦发展起来,在全国经济中举足轻重,怎么能用外行管理,这也太扯淡了。

当然,他的这招也是为对付人情关系,有明确的条件限制和奖惩条例,到时候办起事能占据主动。

“陛下,银行发展对国计民生影响极大,没有懂行的人决不能胜任,一旦有事造成损失,不是朝廷能承受的。”王秀没有危言耸听,说大宋发生经济危机有点过,可只要有商品流通,就存在经济危机,影响皇朝的盛衰绝不是空话。

王黼冷冷一笑,道:“危言耸听。”

王秀反唇相讥,决然道:“相公知道一加一得几?”

王黼不加思考,讥笑道:“当然是二,你来这也不知道?”

蔡攸脸色复杂,眼巴巴看着王黼,他有种预感,王秀既然敢在赵佶面前问那么弱智问题,绝不会一加一等于二,他需要等等再看看,王黼这厮比他还能恭维天子,让这厮吃点苦头丢面子,他还是乐意看到的。

这群幸臣虽然相互有帮衬,那都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有拆台的机会,他们决不会放过。

“原来相公只有这点见识,难怪苏杭应奉局只能供奉陛下区区百万贯钱财。”王秀的脸色平静,语气也很客气,但言辞间的尖锐却像刀子一样。

王黼的脸色顿时苍白,他心里是有鬼的,王秀话中有话几层意思,他又怎么听不出来,要较真的话,应奉局一笔烂账要算到他头上,这颗大好的脑袋可就难保了。

赵佶却很感兴趣,他压根没有在意应奉局的破事,笑道:“卿家一加一等于二,怎么解释?”

“陛下,正是臣在延福宫解释的银行生钱,用他人的钱生出自己的钱,不用分文就可以获利巨大,不用中国一文钱就可以夺取蛮夷的毛皮牛羊、金银矿山,这不正是一加一大于二嘛?”

赵佶抚掌大笑,喜道:“卿家好谋划,就是说法太不人道,我大宋富甲天下,蛮夷那点货色还不入眼界。”

“陛下盛名,臣受教了。”王秀脸色诚惶诚恐,一副敬佩的模样。

蔡攸和王黼几乎同时暗骂:“小狐狸”,王秀所表现出来的能耐,足以和他们媲美。

赵佶似乎很享受王秀恭维的感觉,捻须含笑道:“银行的任免奖惩章程是有点严厉,但卿家的顾虑也不错,是不是该商议一下,两全其美不是最好。”

王秀一阵牙疼,赵官家也太会和稀泥了,你又想捞钱又想不出麻烦,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但赵佶又是银行成立和运行的关键,他不能不考虑赵佶的感受,只好道:“银行度支、盘贷、质货三房官吏选用决不可马虎,其它的倒可以放宽一二,但也必须要有几名懂行的胥吏。”

度支是财务,盘贷是贷款,质货是运营,这三个环节可不能用外行,其它的知杂、打套等房专业性不是太强,非专业人士也可以承担。

赵佶点了点头,王秀的妥协让他很满意,他也是明白主,牵扯到钱的机构,没几个明白人绝对不行。

王黼很不满意王秀,目光有一丝阴狠,他定了定心神,正要开口诘难王秀时,却看到梁师成进来,他是内宫高等宦官,然有直接入内廷荣耀。

“卿家来了。”赵佶显得非常随和,他的心情确实不错。

“官家,奴臣刚才来到见里面辩论的热闹,不敢打扰官家雅兴,倒有一件事想问问王机宜。”梁师成有意无意看了眼王秀,语气很平淡和缓。

赵佶来了几分兴趣,笑眯眯地道:“说说看?”

“敢问,公署和银行何时才能得利,每岁预计能收入多少?”梁师成看着王秀。

赵恒眼前一亮,原先王秀只是笼统地概述,说的并不那么细致,大概的几百万贯,显然无法满足他的好奇心。本章节由芗`忖`暁`説`網www。XiangcunXiaoshuo.com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王秀稍加沉吟,斩钉截铁地道:“公署要明年才能见成效,统一市舶司赋税,至少能取百万贯。银行组建运营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三四年的时间应该初见成效,如果能组建风投的话,明年就可以获利,收入就看投入多少?”

“这又怎么说?”梁师成惊讶地道。

“所谓风投就是风险投资,综合各种塘报经过周密分析,孤注一掷的押入,求最大的收益。”

赵佶兴趣浓厚,问道:“说说怎样去投,需要多少本金?”

这事办的,本应是庄重的国事议论,竟然成了君臣之间讨论怎样赚更多钱的场合,连王秀也有点害臊。

“陛下,臣打个比方说,北方女真人正攻伐契丹,双方战事正酣,除了大量的人力外,功放器械、粮草金钱无不是紧缺,而朝廷最不缺的就是钱粮器械。这样,朝廷就有三个可选择的风投谋划,首先是均衡双方势力,给他们双方秘密投入钱粮,维持不剩不败格局,坐山观虎斗的同时,朝廷可获取滚滚不断的钱财。”

赵佶吸了口凉气,瞪大眼睛看着王秀,在场无论是王黼、蔡攸还是梁师成,目光都是怪怪的。

“还有这么一说,倒是新鲜。”赵佶自然自语道。

如果说坐山观虎斗的话,大家都能理解,古往今来多少例子,早就不新鲜了,维持双方平衡或联手攻打一方,都是很平常的事,唯独没有听过露骨地要两边投资,大发展战争财的,有点颠覆人伦常识,就连轻佻的赵佶等人,也有点不可思议。

“小人行径,你身为天子门生,竟然有此不仁不义言论,实在太不像话。”王黼厉声呵斥。

王秀被酸的牙疼,这话要从李纲、张浚等人嘴里说出来,还能让他重视,从王黼嘴里吐出来,实在太可笑了。他强忍笑意,嘴角抽了抽道:“天道轮回本就是弱肉强食。”

“再说说其它两个.”赵佶目光闪烁,显然很有兴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