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一五三二章 王秀要去前线了

权倾大宋 第一五三二章 王秀要去前线了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蔡易不想洪皓过分难堪,抢先说道:“王文实知兵,我看他本非要指挥各部。天籁小说而是节制诸位大帅行止,协调各部进退,宰相在前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能束缚大将意气用事。”

钟离睿何等聪明人,立即听出蔡易言外之意,立即道:“蔡大人说得是,北帅职事空缺,各大行营无重臣节制,恐怕会误事。”

洪皓看了看蔡易,意味深长地一笑不再作声,任谁都明白,北侍军都指挥并非不能任命,而是某种势力阻挠,朝廷一直就未下定论,宣抚处置司实际代替北侍军都指挥司。

“好了,前方大事还有时间商议,现在渊圣小大王即将入行在,诸位还是快去垂拱殿,”李纲不想再过多议论,直接站起身来道,在他眼中有王秀亲自控制,也未尝不能接受,北帅的任命不可能越过对方,别人和王秀没有两样。

此话,让众人心情沉重,大伙默默起身跟在秦桧、李纲身后一路向垂拱殿而来。

赵炅作为天子,自然在御座上听着众人禀报,朱琏和韩氏端坐帘后,静静地听着众人诉说,当然开头是北方的国事,这可是排在第一的头等大事。

朱琏早就接到王秀的密信,对其意图把握的非常清楚,却只是在听,没有表任何建议。

“王公要伺机决战,并亲自入河北节制各部,也是宣抚处置司的责权,此朝廷关键之战,断不可为些许小事废公务,诸位卿家当对王公策略多给遗补缺才是。”赵炅听完众人诉说,适时地表自己的意见。

尽管,天子的权柄已经大大消弱,不再是有一言决定去留大策,却依旧有着最终决策权,换成另一时空后世的标准说法,那就是改革的不彻底,尚存浓厚的封建制度,绝对是标准的二元君主制,天子除了被分割财权和内外府库,依旧掌控很大的权柄,不过却让政权运行更加健康,最大可能避免了赵佶时代的弊端。

对天子的话众人听的清清楚楚,洪皓眉头微蹙,忍不住道:“陛下,宣抚处置进入河北节制诸军,恐怕和制度相悖。”

蔡易立即接过话茬子,淡淡地道:“洪大人,没听到陛下说关键一战吗?”

“嗯,关键时刻,绝不能有任何的差池,还望陛下明鉴。”沈默自然附和蔡易,支持王秀总揽军政大权。

“朝廷的重点打击对象,还是在兀术的主力,如今各路大军的态势,相信诸位大人都清楚,晚打不如早打。”钟离睿环顾众人,把话题转到具体事务上,又说道:“不惜一切代价,以第一二行营正面北上,虎翼北方行营横断,十一行营东进,三面压缩虏人主力,集中所有力量迫使虏人决战。”

“王文实能有多大把握,能捕捉到虏人主力?”洪皓提出核心问题,你要跟人家决战,那还得看人家跟不跟你打,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既然战场相当紧张,把他的关注吸引过去。

钟离睿瞥了眼洪皓,淡淡地道:“要是一切顺顺利的话,有七成把握。”

抛开出现不可预料的天时,七成把握几乎肯定能够捕捉到金军主力,话多少有些孟浪,连沈默也非常惊讶,要是能战决固然非常好,能减轻多大的财政压力啊!

洪皓冷冷地一笑,目光如刀子般瞥着钟离睿,沉声道:“这是王大人的断言?”

“大人自然有办法,七成恐怕还要高。”钟离睿怎能不明白洪皓意图,却直接来个将计就计,你不是说七成是王秀说的,那就是我说的,换成王秀的话恐怕更有把握。

从战略上去判断,金军失败成为必然大势,关键在于能否歼灭其主力,这里面就有个关键的猫腻,成败是一回事,能否全歼或重创又是一回事。

“现在,我们不能空等各方面条件成熟,战场的变化是持续的,不断地变化完全可以影响整个时局,王大人的意思就是主动捕捉战机,决不能放任虏人主动撤退。”

最后一句话,说的大家暗自颌,兀术绝不会坐等被包围,要么主动出击要么撤退,宋军主动抓战机是必须的,这是兵家的常识。

“虏人会撤还是主动南下?”秦桧担忧地说了句。

“难道还用再说?”钟离睿对秦桧可没好气,不免鄙视其问的愚蠢,进退战和全在形势,谁又能保证?。

秦桧相当尴尬,他对钟离睿是恨到骨子里,却又无法进行报复,只能咬了牙不再言语。

赵炅觉得火候差不多了,道:“诸位,还有何建策?”

李纲没有被说服,却不想再多说,多年和王秀的合作,他隐隐感到其绝不会孟浪行事,看来真的抓住了机会。

朱琏见众人不再说话,道:“算算大军开拔许久了,官家看办一次大庆,能不能动民间募捐。”

“娘娘说的有道理,商人们赚的钵满盆溢,也应该让他们出钱支持朝廷。”赵炅眼前一亮道,一批批人随着政策富裕起来,商贾和工坊主屡屡诞生,是让他们出点血的时候了。

沈默倒是频频点头,尽管国家正在用兵,他也是震天价地叫穷,财政还没有到调敝程度。反倒是近期随着王卿苧动,众多具有实力的商贾北上,一起去分果果去,带动了民间对战争的热情。

大批的战争债券被抢购,仅仅生在这几天里,皇宋银行大门前,就汇集不下千人排队购买,江宁府不得不派公人维持秩序,到了昨天为止,太府已经收入四百万贯。

四百万贯是何等概念?足以支撑一两场大规模的战役。

秦桧眼珠子一转,高声道:“娘娘说的是,数十万将士用命,朝廷给予鼓舞也是必然。”

“让那些商人捐点钱,也是应该的。”李纲捻须认同,那群铜耗子也该刮下几层铜锈了。

朱琏和韩氏悄悄地商量两句,韩氏认为朝廷鼓舞士民得体,却认为办的太奢华,会引起不好传言。

朱琏深以为然,道:“沈大人,今年度支如何?”!!本站重要通知: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无错误、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文字大小调节、阅读亮度调整、更好的阅读体验,请关注微信) 下载免费阅读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