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诛明 > 第三十三章 小孩子怎么知道的

诛明 第三十三章 小孩子怎么知道的

作者:特别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36:55 来源:笔趣阁

清晨起来,外面已经是茫茫一片,本以为积雪很厚,可出门发现是薄薄一层,小雪还在下,只不过是没化而已。

大同区域直面草原吹来的北风,向来冷得很快,村民们都加了衣服,朱达也穿上了棉衣,虽说这棉衣打了不少补丁,但还算齐整,他记得往年这个时候即便穿上棉衣也觉得很冷,可现在就强了不少,蛋白质和脂肪充足供应和锻炼身体加起来,御寒能力自然跟着大幅度提高。

朱达和周青云刚进了向家院子,还没等开始练武,后面李和就跑了进来,昨日之后,大家关系拉近很多,李和笑嘻嘻的说道:“朱达,我爹喊你有事,还说你们俩要是没吃早饭一起过去吃。”

总旗召唤没有不去的道理,两个人跟着李和一起过去,进院子的时候碰到村里谁家的婆姨正陪着李春花,先前趾高气扬的小姑娘看到朱达后跑到一旁,很是好奇的打量,心想从前那个穷小子家里这么看重。

那婆姨也满脸惊讶,她没想到朱达小小年纪,在李总旗家居然像个正式的客人,居然是李和过去请,这得多大面子,等回去一定要和家里人念叨念叨。

朱达和那婆姨点头打了个招呼,思路却发散起来,按说这年头妇人女眷把名节看得很重,可村里这些妇人在李家当差也很坦然,外面下三路的议论很少,看来李家做得还算正派,不知道别处如何。

偏房里隐约间有呼噜声传出来,李和还回头解释了句:“两个表哥昨天下午回来,晚上跟着我爹去巡夜,才睡下去,辛苦得很。”

堂屋里只有李总旗和李应两个人,总旗李纪满脸憔悴疲惫,也是一夜未睡的样子,早饭还摆在桌上没有撤下,朱达进门的时候,李纪正在和儿子说什么,看到他们进来,很不见外的示意他们坐下,李应还笑着给他们添了两个碗。

早饭是杂粮粥、饼子和咸菜,李总旗家也不是什么锦衣玉食,无非粮食好些,能放量吃,总旗李纪这个态度透着亲热,不把朱达他们当外人,拉拢交好的意思很明显。

“贼兵也只能在咱们卫所里折腾,因为咱们各个百户村子是一盘散沙,地方上的村寨他们为啥不去,因为那边宗族大姓多,碰了一家,一族一宗的出来,那十几个贼兵好干什么,可咱们卫所,一户是一家,百多年前还能上阵,可现在都是小户种地的,又聚不起来,贼兵们自然不怕。”

他只是说道理给儿子听,朱达他们来不避讳一并教育了,当自家晚辈的意思,周青云倒是有兴趣再来一碗,朱达则是听得很仔细。

“卫所屯田是个定数,一家就这么块地,只有大儿子能有的种,其他兄弟也养不起,大了就赶出去找食,有的祖辈和爹妈舍不得,结果一块地不够全家吃,只能败落了,所以咱们卫所没有大家,只是小户,不敢多生孩子,不敢多生儿子,有了直接淹死,作孽啊!”

领着村里青壮巡逻一夜,到现在没有睡,疲惫之极,李总旗现在这个状态朱达理解,和醉酒倒是有些相似,人处于兴奋和放松以及迷糊掺杂,往往会说些平日里不会说的感慨。

刚才这番话让朱达受益匪浅,这个时代多子多福,可白堡村里几乎没有三个孩子以上的,在这种勉强温饱的情况下,按说会放开生才是,这个方向他一直没有想太多,今天李总旗的感慨让朱达豁然开朗,原来是这么回事。

卫所屯田是个定数,每一户的田地也是个定数,家里只有一个男丁能当军丁,这份田地也会继承,如果你想分家的话,估计上面不会阻拦,只要缴纳的税赋不变就好,但分家的人越多,每个人手里的田地就越少,吃饱肚子就越难,为了保证生存,就必须尽可能少生,杀婴虽然残酷,可总比长大了养不活或者整个家赤贫破产好,这个经验想必是无数惨痛的教训累积出来的。

但这样的百户没有任何的凝聚力,自从不用卫所军户打仗之后,军户们已经是纯粹的长工佃户,各家种各家的地,又没有血缘关系,又没有日常的操练,小家小户都顾着自己,上面只顾着收钱粮,组织不起来那就一切休提。

“下马村闹出那么大的案子,那两家进贼后就没动静吗?肯定喊了哭了,周围邻居也听到了,可没有一家去管的,据说啊,被抽丁的人家不敢去管,没被抽丁的人家指望着别人去管,朱达,你将来肯定有出息,你这个共担钱粮的提法让咱们百户抱团了......这帮天杀的贼兵,我去了怀仁那边才知道,半夜狗叫的事情十几个百户都遇到了,这帮贼狗在琢磨那里好下手,咱们村运气好啊!”

听着李总旗的感慨,朱达能想象出那一夜邻村的景象,大家都觉得事不关己,都觉得只要缩头就无事,但这次不管,下次就会落到自家头上。

“总旗大人,我没什么功劳,那一夜要不是你把梆子敲响,贼兵没准就冲进来了,前夜要不是李大哥敲梆子,咱们村的风险也很大。”朱达很严肃的说道。

不管怎么说,李家父子是个有担当的,还有起码为公的心思,不然现在很多事也不会做起来。

这话一说,李总旗和李应都是高兴起来,谁都愿意听夸奖,何况这不是凭空奉承,总旗李纪笑着说道:“朱达,我也是看你长大的,咱们都是一家人,以后不要见外,喊我李伯就好,至于这李应和李和,你叫哥哥就挺好,不过你们俩别觉得自己能当哥哥,有什么事多问问小达,他比你们明白。”

“李伯,青云是我兄弟。”

“对对,青云你也叫我李伯就好,以后多和李应李和来往。”

周青云对这种言语上的远近分辨不出来,只是一边喝粥吃饼子,一边闷声答应了。

那边李总旗打了个哈欠,晃晃头说道:“你们几个先吃着,不够再做,小达,昨晚我带着人巡逻,出来二十号人,改配的那根长矛都用不得了,可庄稼地的家什不好用,贼兵真进来还是无用,总的想个法子。”

这才是喊自己来的目的,对此朱达心里苦笑,倒不是为这个问题,而是觉得白堡村破败如此,李总旗找人商量问计都没有选择,只能找自己,话说回来,他找自己也没错,村里其他人的确不会有什么好主意。

但朱达也知道,这李总旗也是死马当活马医,找自己碰碰运气罢了,只不过他运气的确不错。

“总旗大......李伯,侄儿家里的那根长矛也破烂的没法用,可铁矛尖锈掉了不能用,不如弄个木杆子,把杆子头削尖了一样可以戳人。”朱达出了个主意。

在这个时代,很多知识和技能是被某些阶层和家族垄断的,但在那二十余年中,书籍、杂志、网络上相关的信息浩若烟海,只要你想了解就会找到,什么问题大家都不怯场,都可以跟着去说几句,朱达自然也有相应的知识储备。

听到这回答,李总旗脸上有几分失望,摇头说道:“削尖了用处不大,穿厚一点就挡住了,被刀一砍就断了,我再想想办法,原来卫所还有些旧刀枪能给下来,现在想要就得自己买了。”

大家本来聚精会神,可听到这个回答又觉得很一般,心想这和拿着木棍没有区别,这个主意自己也能想得出来。

朱达在那里笑着补充说道:“李伯,削尖的长棍可以用火烘烤下,这就变硬了,小侄还听人讲,把尖的那头在粪水里浸泡了再烤更有用。”

早饭时候说到脏污事物,大家脸上都有厌恶神情,但李总旗愣了愣,整个人却呆在那里,木棍削尖烘烤后的确会变得更坚硬,沾染粪水后如果刺中划破,那伤口破烂波及全身,杀伤可是不小,这个法子简单,却从未想到,但谁都能想明白其中道理。

“这法子还真好用......”

“李伯,大伙一定要聚在一起,一根长杆子贼兵不怕,要是几十个人聚在一块,贼兵也奈何不得。”朱达又补充了句。

这个道理同样浅显,大家能想明白,越想越觉得这法子好用,李总旗琢磨了下,直接从座位上站起来,盯着朱达说道:“老向居然还会这个,居然还把这个教给你了,他胆子可真不小。”

朱达挠挠头,嘿嘿笑着不反驳,向伯军中出身,有些兵法上的东西自然会被人联想到他那里,这个时代的人当然想不到,他们所认为机密要紧的兵法战策,在那个时代处处可以看到,还有各种专业不专业的分析,让每个想要了解的人都可以足够了解。

“行不行,还要练起来才知道,小达,那个青云,你们俩中午就在家吃饭,阿大,让你娘预备几个好菜。”

屋子里又是安静,李家兄弟两个目瞪口呆的看着朱达,心想自己父亲怎么这么看重朱达,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什么值得这么看重?

“多谢李伯,中午就不必了,我和青云要去接师父,师父中午应该能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