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纵横天下 > 第四十五章 算计 下

穿越水浒之纵横天下 第四十五章 算计 下

作者:路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29 来源:笔趣阁

另外几个人全都疑惑的看着向了王世修,王世修微微一笑“诸位放心,咱们这一路走来大家是什么样的人都心知肚明,我绝不会干伤害咱们赤心军的事情来。”话音未落,身边的苗辅已经跳了起来,满脸喜色的大叫一声“武王果然英明啊!”

接下来苗辅将信件传递给其他人观看,凡是看过的人全都面露喜色,张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这一下咱们可是心里有底了,什么人也不怕了!就按照武王的吩咐干吧。”

苗辅却缓缓的站起来,走到了王世修的身边,蓦地对他一躬扫地“文昌兄瞒的我们好苦啊,不过也正是因为你瞒的好,这才有了我们的未来,这一次全都靠你了。”

王世修也急忙还礼“大帅不必如此多礼,我在广西军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完全不值一提,如果不是因为您被武王高看一眼,又怎么能有我的出头之日呢?”

现在发生的事情其实已经大都偏离了历史,很多事情根本就已经不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不过像苗刘兵变这种大事他还是记得住的,毕竟当年在岳飞传中他还演过刘正彦,所以对这两个人还是有些记忆的。

这两个人在历史当中其实不过都是小角色而已,但他们所造成的影响却是深远而巨大的。正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这一场兵变,让赵构彻底失去了对武将的信任,并因为没有身边的亲兵他也只好选择不停的逃跑,其中一段时间他甚至乘坐船只在海上漂泊了几个月时间。

赵构本来就惧怕地方武力和将领拥兵坐大,这次的政变更成了赵构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也加强了他这番心理使赵构终其一生都不再信任任何武将。他频繁调度将领,酒味达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目的,从而使南宋重文轻武的情形加剧。甚至因为苗傅拿徽钦二帝仍在北方来质疑赵构皇位的正统性,并以此为主要理由要求赵构退位,更加深了赵构对此事的耿耿于怀,对于他往后排斥北伐、倾向与大金和议也有深远的影响。

也正是由于这些影响,他才在后来对岳飞那样的忠臣下了狠手,因为岳飞就先后触及到了他两个底线,一个是北伐迎回二帝,另一个就是所谓的岳家军,这一切看似毫无关系的事件其实都来源于这两个小小的人物而已,这也就难怪晁节要对他们另眼相看了。

当他从曹正那里知道在苗辅身边有自己人存在的时候,马上就给苗辅写了一封亲笔信,信里面自然是大加赞赏苗辅和刘正彦两个人不畏金兵,敢于奋力战斗的英勇事迹,并许诺单凭这些事迹两个人的前途也是非常光明的。

然后才又告诉他们千万不要轻举妄动,虽说现在金狗暂时已经被打退,但大宋还依旧处于风雨飘摇之计,还有很多心怀叵测之辈隐藏在暗处没有显露出来自己的本来面目,想要他们现出原形就必须要一个引子,而现在的赵构便是这个引子了。赵构要是不动自然一切无事,只要他一动,那便是他的灭亡之时,自己会立即发兵,到时候才是苗刘二人出手的时候,而现在只需要耐心等待便可了。

要是晁节让他们现在就动手,也许苗辅还会犹豫一下,可晁节让他等待时机,他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当即就高高兴兴的去找刘正彦,并给他看了这封密信,但他并没有将王世修的身份说出来,并且密令自己的亲弟弟苗翊立即将赤心军的主力调离本地,并将其牢牢地掌握在手里。

刘正彦自然也没有别的好说了,他也感觉自己找到了更好的靠山,心里很是高兴,两个人便开始商量下一步应该如何去做,而从此之后他们也站到了王渊等人的一边,不再闹事了。

赵构身边本来就没有多少军事力量,韩世忠、刘光世和张俊迟迟不愿表态,使得他非常倚重自己身边的这支赤心军,现在看到两位将军都不在闹事而且非常配合他们的政策自然高兴得不得了,不但大加赞赏他们而且还加封了他们的官职,之后便开始放心大胆的执行自己之前考虑好的政策了。

一时间无数的圣旨从金陵发出,飞向了全国各地,而接到信件的人各有出身也各怀心事各有自己的打算。

钟相和杨幺由于距离比较近,所以接到信件也很快,当他们看到这圣旨的时候都不禁被上写的东西感到目瞪口呆。钟相本来只是太湖边的一个富户,他利用宗教活动组织当地百姓,很快就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教主,而在金兵第一次攻击大宋时他就曾经派自己的儿子钟子昂率领民兵三百余北上勤王,可被赵构阻挡回去。

当时他就非常不满意赵构的所作所为,直接率军在太湖起义,而杨幺则是他的左膀右臂,两个人是结拜兄弟,自然要在一起行动,这一段时间以来他们一直都打着要北上抗金的旗号招揽了不少英雄好汉,下辖军队也超过五万余,是一直很有实力的军事力量。

赵构这一次是下了血本,直接封钟相为楚王,杨太(杨幺)为韩王,并将他的军队彻底招安成为了羽林军,这让钟相和杨幺都非常开心。毕竟两个人在最开始都没有推倒大宋自立为王的念头,现在朝廷已经认证了二人的身份,他们从叛匪变成了正规军,这已经让他们心满意足了,至于是不是汴梁来的圣旨他们倒也不是很在乎,毕竟他们也说不清楚究竟谁才是正统,所以一看到圣旨马上就同意了招安。

和他们一样的人有不少,这些人根本就分不清楚谁才是真正的皇帝,他们只知道自己接到了皇帝的圣旨,而圣旨当中把他们全都变成了大宋的官员,这可是这些人努力了大半辈子最想要的结果,所以大家自然兴高采烈的同意了。

当然也有一些明白道理的人,比如三方大军的统帅,他们都接到了赵构发来的圣旨,不过和之前他们接到的汴梁圣旨一对比就马上知道谁是正统的了,毕竟人家汴梁来的圣旨上面盖的是正儿八经的传国玉玺,而赵构送来的则不知道是什么玩应。

他们当然都是见过世面的人,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再加上晁节在汴梁和山东战场上连连取胜,这也就导致了这些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按道理说直接投靠汴梁才是正确的选择,但他们同时又担心这个朝廷会重用广西派,而自己则会受到排挤,而投靠赵构则绝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可问题是自己的力量真的可以打败晁节么?虽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宋军和他们交手,但谁都可以从金兵彻底败退看得出来,这支军队绝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就在这些接二连三的问题之下,很多人还想继续选择观望,毕竟到现在为止光看到赵构在不停的运作,而汴梁方面则好像并没有丝毫的举动一般,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战后重建上面了,短短几个月他们不但恢复了不少地方的经济建设,甚至还开始种植粮食了,而这一切却更让人感觉到害怕,谁都能感觉到在这万般的平静之下好像正酝酿着一团巨大的风暴一般,唯一让人不知道的就是这风暴究竟会从哪里开始,会在何时开始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