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海上升明帝 > 第581章 青石关

海上升明帝 第581章 青石关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6:08 来源:笔趣阁

“预备!”

“放!”

青石关堡,随着教官一声令下,赵小楼打开火门,扣下钣机砰砰一排铳响,硝烟阵阵。

一枪放完,赵小楼不敢松懈,赶紧清理枪膛,重新装填,有定装纸弹,装填起来要方便许多,用牙咬开纸壳,往里面倒药就好。

等一套动作做完。

那边已经开始报靶。

赵小楼有些紧张,他原本是神武镇的一名辅兵,驻守登州,后来因表现不错,补充进了神策镇为战兵,调到了青州的博山县青石关。

青石关地势险要,素有齐鲁雄关之盛名,是齐鲁要道的咽喉。

在鲁山的西南脚下,这也是青州府西南往济南府突进去的一个角,青石关附近还是青州大河淄河的源头,也是济南府孝妇河的源头。

过了关,往南面就是泰安府,汶河的支流司马河也发源山脚下。

春秋时期,齐国便筑关于此,以御鲁、楚。

在双峰对峙,中为一线天的谷口南面制高点上筑关,

关下长达十里的关沟,最窄处只能通独轮车。虽说险要,但一直都是齐鲁交通要道。

有时还经常因为独轮车翻车等,能让这里堵车好几天。

神策镇驻守青州,一标人马驻于博山,一营驻青石关,一营驻县城。

赵小楼这营就驻在青石关。

因为泰安、济南还为鞑子所据,所以这里就成了前线,本来交通要道,也就此禁绝,没了往来商贾百姓,这里也就成了个偏僻寂静之所。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守在山上,但日子却并不轻松。

赵小楼甚至经常后悔报名考战兵了,本以为战兵营会好过,起码饷钱比辅营高许多,可来了战营才知道,这日子一点也不轻松。

哪怕明明这关前也没敌人,可他们营官却天天操练弟兄们,尤其是那赵参军,还是本家同姓,结果训起人来,那跟使唤牲口一样。

每天天还没亮,营地就吹响起床号。

所有人都得在规定时间里起床叠被洗漱完,然后到操场集合。

接着就是天微微亮的晨跑,在这山上跑,往返要跑十里,能跑的人腿肚子抽筋,跑出一身汗。

回到营地休息下,吃早餐。

每天跑的慢的,还得罚扫茅厕、挑水等。

赵小楼是步兵,火铳手。

每天上午都要训练,训练内容很多,且每天都有实弹训练,一开始赵小楼领到鸟枪时非常兴奋,最开始实弹射击时,甚至兴奋的手发抖。

但是现在,他已经打枪快打吐了。

每天有实弹练习,但不能乱打,要求严格,要是训练成绩不合规,那就会有一整套的惩罚,什么翻山越岭,泥浆匍匐前进,扛炮箱,扛铅锭······

“赵小楼,中二十六枪!”

听到这个报靶,赵小楼心里松了口气。

他们每次实弹训练,要打三十枪,三十枪都打中为上等,还能享受额外的赏赐和加餐,虽然赏的并不多,但也是个荣耀。

中二十五枪为二等,也会有点小嘉奖。

而中靶不及二十枪,要受罚。

中十枪以下还要挨打。

赵小楼能练到如今的成绩,已经是练了快一年的结果了,别看好像挺容易,实际上却很难。

因为这靶子设在四十一弓之外,一弓就是五尺,大约就是六十多米。

这个距离,如果眼神不好的人,连靶子都看不清。

还要连续开枪后打中二十枪以上太难了。

而且还有开枪的速度要求,甚至分为站射,蹲射,甚至是趴着射。

反正那参军就是变着法子训他们,经常调整难度。

有时靶子是个圆,有时靶子是个人形,有时是个稻草人,有时是马形。

反正是让人吃尽苦头。

“两脚丁字步站定,绷直,腑前胯挑后胯,两脚心蹦平,前手托枪,前胳肘宜合,前甲肩贴腰,后手拢枪把靠脸。”

“后胳肘沉紧贴腰,右眼由斗对星,照准靶心定神沉气后,二指轻轻拢机行火,铅子出枪,端正自然中靶,鸟枪就这么简单,教了这么久,就是只猴子,都能打中二十发以上。”

“朝廷每天给你们提供这么多火绳、火药、铅子训练,你们他娘的就这样对待?

看看你们这队,十二个人,打的是什么玩意?

一个打满的都没有,最多才打中二十七枪,混日子吗?

要混日子,滚回老家抱媳妇混去,这里是大明御营亲军,是天子亲赐的神策军,不是你们混日子的地方。”

“今天所有没打中二十枪的,罚去搬铅块,融铅铸弹十斤!”

“洗茅房、挑水都包了。”

“打中二十五枪以上的,今天晚上加一块把子肉,另赏银一分。”

御营会给军中提供铸好的铅弹,这是采用高塔法大规模熔铅铸造的,造的时候也比较简单,一个十几丈高的塔,顶上有熔铅炉,在塔下面是接铅弹的大水池,制造时,在塔楼顶把铅锭烧熔,然后把融化的铅液直接从高处倒下,融化的铅液在半夜就会呈球形,并在下落时迅速凝固成球形铅弹。

这种就是小霰弹了。

火枪用的铅弹,则是温水斜坡法制成大号铅弹。

不过火枪手们消耗的铅弹数量大,所以每个火枪手一般都会配发一个手工制造铅弹的钳形模具,也就巴掌长,约三两重,有时直接给士兵们发一块铅块。

铅比较软,熔点也低,只要有模具,随时随地都比较方便自己加工。

反正铅弹也不需要太规整,使用时包上垫片也不影响使用。

自己加工的铅弹一般还更好些。

当然,围着火堆,熔化加工十斤铅弹,可不是什么轻松活,会搞的人烟熏火燎很疲惫。

赵小楼暗暗松口气。

幸好他打了二十六发,能得一分银角子赏钱,还能加餐一块大肥肉。

想到肥肉,感觉肚子有些饿了。

打三十铳,也不简单,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装填,瞄准,一遍又一遍,精神又紧张,确实耗费精神和力气。

“解散!”

赵参军黑着脸把众人训一顿,才终于宣布解散。

大家大气不敢喘一个,赶紧熘。

回到营房,一队人坐在那里,开始不由的抱怨起来。

“这鸟枪虽然是少府监皇家兵器局第一铳厂造的,比较精良,但要求四十弓远三十中二十以上,还是太严了。”

“就是,我听说鞑子的鸟枪手,都顶多要求三十步远,中五枪就有赏。而如果四十步远,每放十枪,中一枪以上者就有赏,如果能中八枪,据说能赏银三两。”

“我也听说鞑子的鸟枪兵,一年顶多训练一百天,每天就实发五枪。”

“咱们这跟训儿子一样,天天训,练阵列,训步骑协同,天天还要实弹三十发,还是四十弓远起码三十中二十,这要求太高了。”

今天赵小楼队十二人,就队长和队副及一个伍长加上他打出了二十五枪以上,其余八个人都在二十枪以下,结果都要罚扫茅厕的挑水。

挑水还得从山下泉眼挑上来,挑一担腿都要抽筋。

大家都在那抱怨着,说同是火枪手,人家鞑子兵要求也没这么高。

队长李宝泉听他们越说越不像话,掏出盒烟来,给大家散了一圈,“都少说两句,有这功夫,不如琢磨怎么打好枪,鞑子的鸟枪你们不是没见过,能跟咱们这鸟枪比吗?

咱们这鸟枪那是皇家兵器局第一鸟铳厂造的,是绍天三年式的精品,这鸟枪这么精良,打四十步远过份吗?何况咱们每天打多少发实弹?练了这么久,耗费多少火药,要是打个不会动的死靶子,都还老是打不中,这上战场,还怎么有战斗力?”

“教官总说,平时训练多流汗,战时就能少流血,大家把这精神头,多用做训练上,你们学学赵小楼,以前是辅兵,来我们队时,鸟铳都没摸过,但人家硬是从铳法最差的,到如今的前几名。

今天还又得一分银赏钱,还能加块大肉,这肉不香吗?得了赏银,买烟抽不香吗?”

“好了,都打起精神来,先去吃饭。”

赵小楼把队长给的卷烟夹在耳后,他现在也有了烟瘾,不过比较控制,不敢多抽,烟还是挺贵的。

晚饭果然加了块大肉,厚厚一片肥肉,有巴掌大,煮的软烂,咬一口嘴角流油,香的很。

拌着米饭吃的别提多香了。

队里其它八人,今天只能是糙米饭配上南瓜,看的出大家还是挺羡慕他的。

饭后,大家洗好餐具,一起返回营房。

天还没黑,营房里很闷热,大家便一起搬了小板凳来到门外。

“都坐好,准备上课了。”

刘队副搬出来块小板子,准备上课。

赵小楼对每天晚上的文化课很喜欢,每次都会认真听讲,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不像队里有几个人,每次上课都会走神。

队副是个文化人,据说读了好几年书的,不过连个童生都没考上,但是教他们却是绰绰有余的。

“刘队副,今天教什么啊?”

“今天,教大家首词,岳爷爷的满江红,我先唱一遍给大家听,然后再写在这上面,教你们认。”

“怒火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刘队副是个山东人,他直接唱起来,还挺好听,大家都来了兴趣,也跟着唱。

赵小楼很认真的跟唱,每天训练之余,晚上都会有文化课,讲忠君爱国,也讲仁孝礼义,从大明律法,到皇帝诏旨,甚至有时还会带大家读报说新闻,也会组织大家讲讲过往经历,忆苦思甜,还会教大家认字,写自己名字等,他很喜欢这些。

歌唱完,刘队副开始把这首词写在板上,教大家认。

赵小楼掏出烟,也给大家打了一圈,然后给自己点上一支,很享受的边抽着烟,边认字。

“你说咱们天天守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除了训练就是训练,晚上有点空也不让人安心,还要学这劳什么子字,咱们是当兵的,什么时候能上战场打仗啊,不是说要打济南吗,怎么没动静,这样下去,老子要疯。”队里的张铁柱是个粗汉,这板上的字他感觉好像每个都长的一样,根本分不出差别来,学的心烦意躁,抱怨连连。

刘队副倒是早习惯了,也不理他。

队长李宝泉也很认真的在学字,扭头瞪着张铁柱,“你他娘的别不识好歹,刘队副都没收你束修学费免费教你认字,你还抱怨个屁。也就是在咱们御营,你才有这样免费读书识字的机会,放别处,还会既给你厚饷,又教你认字?”

“打仗打仗,总有打仗的时候,现在还没到机会而已,给老子坐下,再吵吵老子揍你。”

张铁柱五大三粗,平时有几分桀骜不驯的样子,刘队副他不放眼里,但李宝泉一发话,他立马老实了,因为李队长发起火来是真会揍他,那沙锅大的拳头可不是开玩笑的。

“好了,老刘你继续,这怒发冲冠,跟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陈圆圆反李自成这事,有啥关系没?”李宝泉呵呵笑道。

一群人立马来了精神,“刘队,跟咱们再讲讲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事呗,上次都没讲完,”

“就是就是,那陈圆圆现在还在不?”

“真长的那么漂亮吗?”

军中呆三年,母猪赛貂蝉。

整天呆在这山里,一提起女人,全都精神抖擞,两眼放光起来。

------题外话------

早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