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海上升明帝 > 第578章 攻守易形

海上升明帝 第578章 攻守易形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6:08 来源:笔趣阁

“文安之这次在汉中打的非常好,当赏。”

朱以海很高兴,满脸笑意。

“拟旨,赐封文安之楚国公爵,许世袭,赐铁券,世降一等。食邑三千户,实封八百户,赐永业田八百亩,特赐莽玉金章。”

对于文安之这个老夫子,朱以海真是非常赞赏,他给了自己太多惊喜。

当初他特旨起复文安之前往郧阳为巡按,这位老夫子独自穿越数百里敌占区前往就任,夺荆复襄,他都立有功绩。再后来升任偏沅巡抚,平叛乱安土司,更是优异。而他在奉节建牙,开始经略川陕五省,一步步的打开局面,表现更是可圈可点。

平四川,收汉中。

完全值得赐封一个国公爵位。

如今绍天朝的爵位,也没以前那么金贵了,但世袭实封国公爵,仍然还是代表着极高的荣誉。

总统秦良玉已是蜀国公,朱以海也特旨封为世爵,给铁券,赏银授地。

朱鹏飞、张世鹏这两位行营提督,各凭此次战功,晋封世袭实封县公爵位。

而秦翼明、冉天麟、马万年、刘进忠一干提督总兵们,也各加官晋爵,赐银授田。

仗打的好,有赏,还有重赏。

朱以海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有功则赏,军功重赏。

“兵部要马上给有功将士们把功劳评定好,赏赐要及时发放。”

报上来斩首六千多级,斩首、协斩等的赏赐加起来,就得十几万两,但朱以海一点不心疼,相比起战争开支来,其实首级赏银真不算多。

哪怕最高的一个满州八旗斩首三十两算,一万人也仅三十万两赏银,若加上协助斩杀的功赏,也不会超过五十万两。

而一支万人满州八旗,其威胁是巨大的,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都要耗费巨大,歼灭砍光,那就是一次性开支,划算。

“朕额外再由内库拔银二十万块,赏赐给汉中大战的将士们。”

身为兵部尚书的朱大典,询问皇帝,“现在鞑子残兵万余,李国翰退守褒城镇,鳌拜则率几千人马驻于鸡头关,有死守顽抗之意,接下来我们该怎么打?”

李国翰失了阳平关,又失南郑,甚至可以说几乎把整个汉中平原都丢了。

如今守着褒城镇、鸡头关,也不过是要守住褒斜栈道,守住陕汉通道,特别是在祁山道、陈仓道失守的情况下。

这是不甘心丢失汉中,想要等待援兵再来夺回。

朱以海让人取来地图,观看着汉中褒斜道。

褒城镇是在勉县辖下,这里正好处在褒谷口,控扼出口,而其中鸡头关,建在褒城镇连城山东侧的半山腰上,东临褒河峡谷。

这里是蜀道必经之路,地势狭窄,易守难攻,人称北栈首险。

汉中甚至有句俗话,出了鸡头关,眼泪不得干,进了鸡头关,心境自然宽。

以这关隘为界,北边那就是几百里的险恶栈道,而南边则是平坦的汉中盆地平原。

李国翰据守褒城镇,鳌拜守着鸡头关,互为表里,遥相响应。

“继续围困,朝廷可派铸炮工匠去汉中,直接在褒城镇外,铸造克虏伯大炮、神威无敌红衣大将军炮等,还可以边围边在褒城镇外建一座棱堡,可攻可守。”

南郑之战后,现在明军在汉中那是占尽上风。

既解决了张献忠这个隐患,又把清军几乎赶出了汉中。

这就意味着明军有了一个安稳的川汉大本营,可以安心恢复生产,放心屯田耕种。

依着秦岭山脉,把个褒谷一堵,再控制了陈仓、祁山、子午几条入陕的通道,可以比较轻松的把清军堵在秦岭以北。

防守起来会很轻松。

鸡头关虽然很险要,易守难关,但明军可以在这边也建棱堡,甚至还可以直接在汉中收集或运输铜、铁过去铸炮,不需要费力从江南运炮过去。

等有了足够的大炮,你再险要的山隘城堡,也抗不住。

就算吴三桂在关中平定了叛乱,也还能够搜刮出粮草,供应他出兵汉中,但被堵住出口,他也难有作为。

拿下汉中后,现在明军在陕甘那也是多面包围关中的。

孟乔芳、吴三桂现在的兵力,守关中也都有些吃力,他敢轻离吗?

他要是主力南下汉中,到时贺弘器、王永镇、米喇印等人就可以进攻宁夏、平凉、凤翔等地,抄他老巢。

“褒城镇和鸡头关围起来慢慢打,”

“兴安府的忠开、郧阳府的忠义还有夷陵府的忠贞,可以趁此机会去打郧阳。”

郧阳的王光恩叛乱后,经兴安会战后,也是实力大损,郧阳府只剩下一座府城还在手中,不过王光恩还控制着襄阳,实力还是有些的。

当然眼下正是个好机会。

“之前湖广那边奏报,计划围荆州,再战武昌,朕以为,还是暂缓攻打大城,硬骨头一块一块来啃,不能贪多求全,咱们这次在西线,就围褒城镇和郧阳城,这两城现在也是陷入我军包围之中,有条件,也必须打。

但荆、襄、武昌诸城,暂时别急。”

围绕着张献忠和汉中,明军部署准备了一年多,最终瓜熟缔落,在汉中前后歼灭六千余鞑子,加上西军杀死的几千,加起来歼虏万余。

可鞑虏仍还有万余,这些兵实力还有,汉中之战赢的也是鞑子轻敌,否则若扎扎实实的步骑来战,也顶多是击退清军,甚至伤亡可能还比清军高,想大败他们,还伤亡远少于他们是不可能的。

这还是占了清军大战西军后来不及休整的巧,趁虚而入。

但这样的机会不是次次都有,现在鞑子退守城堡,硬打的话就攻守易势了,一个不小心可能反而要败,所以宁愿小心谨慎些。

荆州先不打,也是好从湖广提供些钱粮武器给两军支援,集中力量打好围城之战。

“湖南、江西、淮西的我军,可以小股扫荡鞑子坚城外围就行。”

现在已经是八月,朱以海有长期围攻的准备,褒城、郧阳就算围到年底,甚至围到明年初都有可能,围城也是比直接强攻胜数大,伤亡小,但对后勤补给的要求更高。

“今夏、秋河南都先后起蝗灾,尤其是春夏时河南又发大火,导致灾情严重,好在各地积极防范,蝗灾总算没有蔓延太大,但山东、淮南等地,也是粮食减产不少,朝廷要及时赈灾救济!”

仗打到现在,其实不论是清军还是明军,都有些打不动了。

不过对于明军来说,是形势越来越好,只不过背上了淮南河南山东等地负担,得源源不断的往里填坑,消耗了很大的战争潜力。

但这坑不填又不行,不把中原这坑填起来,明军也无法跨越中原进军黄河以北。

鞑子比明军还惨,他们江河日下,前期的战略失误,加上大明中兴气象后,各地反抗越来越多,鞑子的对策就是屠杀威慑,然后经济上圈地、投充,加征等掠夺,这些政策都让鞑子现在不得半点人心。

鞑子各地救火,到处杀人,横征暴敛以维持,但谁都知道,鞑子八旗战斗力虽然还很强,但已经救不了他们了。

从河西到辽东,从北直到河南,鞑子没有一寸安稳的土地。

他们的战争资源越来越少,就算是八旗也撑不住的。

一个汉中,他们就阵亡一万多人,光是这抚恤费加烧埋银子,就得上百万两,更何况损失了汉中这么重要的地块地方。

去年,鞑子彻底的丢失了陇右、河西、汉中,以及郧阳,河南也只剩下一个南阳和一个汝宁,加上半个山东,辽东丢了小半,辽西也不安稳。

现在的情况,其实朱以海都不需要急,只要维持住现在这个态势,自己有个安稳的后方,可以恢复生产,积蓄力量,会一天比一天强。

而鞑子却疲于奔命,连八旗的丁粮,百官的俸禄都会发不出。

朱以海又拿起那份塘报,“这份塘报七月底由汉中发出,六百里加急,专人沿途水陆换乘送来,也用了十多天,有些慢了。”

宋之普解释,“塘报从汉中过来,是先沿汉水而下至郧阳,然后再南下夷陵,再经长江抵南京,再出海乘船北上青岛,又沿胶来运河至来州再到奉天,确实绕了不少远路,主要还是郧阳和襄阳、武昌几地还在鞑子手中,要不然直接沿汉水到汉口入长江,再至南京过来,顺流而下要快很多。”

朱以海点头。

“自崇祯年间,裁撤天下许多驿站以来,驿递这块确实已经毁坏不通,所以朕以为,是时候重建驿递网络了。”

皇帝此言,引的大臣们一时不好接话。

有人曾总结过大明三大弊政,卫所、宗藩和驿站。

明朝宗藩和卫所耗费的钱粮之巨不用说了,而驿站居然能跟之并论,可知道不简单。

而崇祯大规模裁撤驿站,驿卒李自成失去工作,然后造反,最终还打进了北京城。

大明的驿站让人一言难尽。

地方上百姓苦驿站之累,要应役、要摊粮摊银,朝廷也苦驿站的巨大负担。

这确实是个天坑,万历年间曾经改革过,但到崇祯年间仍是十分严重,御史上书说驿递一事,最为害民,今天下州县困于驿站的约十之七八,而驿站用于公务的仅十分之二,用于私事的占十分之八。

最终崇祯下旨精简,一年省了六十八万五千两,结果把崇祯朝省掉了。

驿站惹出了李自成这样的反王,却又确实是三大天坑之一,如今局势渐好,皇帝说要恢复驿站,大臣们也是一时不知道如何接话,因为这坑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