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海上升明帝 > 第371章 五千貂锦丧胡尘

海上升明帝 第371章 五千貂锦丧胡尘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6:08 来源:笔趣阁

“非常之时,便用非常之法!”

多尔衮早料到会有此反应,但依然很坚决,他告诉在众的王公大臣们,“自朱以海起兵以来,仅我满蒙八旗子弟,就在他手下折损了超五千人,其中我满州八旗就超三千。”

“三千满州旗人披甲啊,一个牛录不过三百旗丁,披甲者多少?这不过半年时间,我们就已经折损了如此之多的满州八旗,确实值得好好反思一下。”

在坐的王公贝勒们对自家的那点家底非常清楚。

清军入关时牛录总数是三百一十八个,一牛录标准旗丁是三百,但实际上有许多不满员的牛录,入关前的满州八旗的旗丁总数是五万五千余丁。

而蒙古八旗,一个标准牛录只有二百,还有大量百人的,以及不满百的,称半牛录,入关前蒙古八旗有一百一十九个半牛录,计丁两万八千七百八十。

汉军八旗数量多些,号称十万,实际情况最多也就如此,但战斗力肯定不如满蒙八旗。

当初清军攻大凌河时,每牛录编甲六十,四十出征,二十留守。

号称国运之战的宁远之战,在满清家门口打的,全面动员,也不过出动了十三万人,战兵更只六万左右。

清军入关后,战斗力依然强悍,能够千里追歼李自成,这种从北京一路追击到湖北的彪悍战绩,确实是相当惊人的,特别是他们还顺便把南明弘光朝给灭了,分兵打到杭州去了。

但是这依然掩盖不了满州总共也就五万多丁的情况,打仗每死一个可就少一个,就算现在鞑子条件好,拼命的生,但一个孩子十月怀胎出生,更还得十几年时间养育成人,其中能披甲上战场的男丁,更少。

但现在半年不到,鞑子就损失了三千满州八旗甲兵,这已经损失了超过百分之五的旗丁了,对于总共才五万来丁的女真人来说,这是相当大的损失。

而蒙古八旗又损失了两千。

蒙古八旗加一起都不到三万人,一下子损失两千,这都损失了超过百分之七了。

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汉军旗损失的数量更多,仅尚可喜就损失了八千,孔有德损失了两千,这就一万了。

然后张存仁、土国宝、辰泰、陈锦、祖可法、孙定辽等这些人损失的汉军旗也有两三万。

至于入关后投降的明军改编的各省绿营就更多不可数了,被歼灭的,击溃的、哗变的、投降的、反正的,逃散的,算下来小十万估计都不止了。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梅勒章京李率泰、巴山,总督张存仁巡抚萧定远,提督陈锦、漕督辰泰、巡抚张大猷等皆战死。

以前八旗虽少,但不说以一敌十,可却也从来都是他们打别人的份,但现在明明上半年才横扫中原,结果下半年开始却各个战场都失败。

“现在江南还有六千八百八旗兵,兖州有一万八旗,湖广有一万,关中有一万。”

三万六千八,虽是满蒙八旗,但满蒙八旗总数才不到九万,之前还折了五千,剩下八万左右,这几处就占了三万六了。

虽然其中有一些不完全是牛录正丁,有一些是带的自愿从征的余丁等,但仍是超过三万,是现在满蒙八旗兵的小一半。

可问题是出动了这么多八旗在外,局势却仍然止不住。

恰相反,江南的那六千八旗兵,现在很危险,多尔衮已经敏锐的察觉到,再这样下去,那六千八极有可能走巴山的那两千五江宁驻防八旗的老路,在江南全军尽没。

武昌那边勒克德浑、佟养和他们的一万八旗,现在也是非常困难,缺粮少械,面对的是一个彻底打乱甚至强拆后的湖广全境,明军现在退守巴东、郧阳、湘西等山区,但仍时不时的跑出来扫荡,今天这里又拆一城,那里又毁一镇。

湖广的那一万八旗,却只能分驻武昌、荆州等几座大城要镇,并不敢出击,也没法出击,缺粮少械,在这个寒冬里他们走不远。

甚至他们的战马都因缺少粮草精料,而在这个冬天饿的瑟瑟发抖马瘦毛长了。

至于绿营,现在江南的绿营彻底没指望了。

洪承畴都不止一次上奏,说湖广现在局势太艰难了,明军退据山区,路远山险,清军若主动进击,可后勤补给艰难,二来容易遇伏,甚至进山了都有可能找不到他们。而明军却能经常小股来袭扰,清军防不胜防。

防不了,追不上,不能进剿,于是更加艰难。

湖广的绿营现在基本上跑的差不多了,洪承畴拿不出粮饷来供给绿营,却又总让他们承担艰巨的任务,明军威胁又大,许多绿营便干脆反正投降了,也有一些直接逃路散掉了,剩下的跟八旗一样龟缩大城,却是城都不敢出。

八旗指望绿营做前锋当炮灰,绿营还想抱着八旗做靠山呢,反正现在都是晚上觉都睡不安稳,平时三餐都不饱。

江南就更不说用了。

江宁现在都只剩下了半座城,苏州第四次被围城了了。

镇江常州等先后失守。

所以多尔衮想来想去,都觉得现在的南方太危险了,这样下去,那几万满蒙八旗有可能都要折在那边。

五千貂锦丧胡尘,这个可再承受不住。

别说都折了,就算江南的那六千八折了,北京都得满城发丧。

“八旗是国之根本,尤其是满州八旗,不能再这样伤亡下去了。”

当着殿上不少汉人大臣的面,多尔衮很不客气的说出了满州八旗至上的话,他提出要把南方的八旗调回来。

扬州驻五千,安庆驻五千,襄阳驻五千,西安驻五千,济南再驻五千,武昌再驻五千。

若将来局势好转,收复江宁,再于江宁驻防五千。

尽量把八旗抱团,不分散开来,以免再被分而歼之,每处五千八旗,再配一万左右的八旗汉军。

荆州、杭州、苏州、松江、镇江、九江、汉中这些重镇大城,都要暂时放弃。

当然不是真的完全放弃,而是改变策略,以前清军是以八旗为主,冲锋陷阵八旗打头阵,汉军旗充当的是辅助的炮兵等任务。

但现在,多尔衮提出满州八旗至上后,满蒙一体,满蒙八旗驻于后方几个要城中,充当战略机动力量。

真正到一线去拼杀的,得改成汉人。

但为了改变绿营不能打,汉军旗数量不多这些问题,就得重新换一套激励办法,这办法就是把南方的诸省拿出来封藩汉将。

封王封公封侯,封世袭总督、提督、总兵等官职,南方诸省除了湖广、江南外,其余的地方,都可以舍弃。

拿来做为给汉将们的封赏。

换取他们为大清出力消灭明朝。

除上爵位世职,多尔滚还提出长江以南,汉军可以随意的抢掠、屠杀,允许他们就地征集、抢夺钱粮等,反正以后那些地方就不再是大清的国土了,那是敌境,可以无所不用其及。

要兵,自己征,征不来可以强拉壮丁。

没有粮饷,直接征或者抢。

随你们抢掠,管他是地主士绅还是普通百姓的,你有本事你就抢,抢到多少都是你的。

这就跟当初他们还在关外的时候一样,每次集结人马出动入关抢掠,号称抢西边,从关外一直抢到山东,从贝勒到包衣,放肆去抢便是。

如吴三桂,他封地贵州,那他就有义务自己去把贵州打下来,打下来后,他就镇守贵州,以后他的军队的钱粮开支等,甚至他自己的俸禄等,都从贵州本地征集。

为了自己的封地而战,为了自己的财富而战,那么汉军必然能从软弱不堪的绿营,变成能战之兵。

不过多尔衮的这个杀招虽然很厉害,但八旗王公们肯支持的却不多。

理由很简单,这招怎么看着都像是损汉八旗利益而肥了汉人,对汉人太好了。

汉人都封王封公侯,都封疆裂土,八旗却反而不如,哪有这样道理?

你多尔衮就算是两白旗的旗主,可你更不能把胳膊往汉人那边拐啊。

豪格更是直接喊出,既然如此,那干脆都分。

也选派八旗有功勋的宗室和王公们分镇各地,豪格甚至主动表示,他愿意去镇守西安。

上次南征到杭州的博洛,这位努尔哈赤的孙子也表示他愿意去镇守济南,代善的儿子满达海表示愿意去安庆镇守。

褚英的儿子尼堪说他愿去武昌镇守。

······

这些个亲王郡王贝勒固山额真们开始争的不口开交,让多尔衮一时都有些意料不到,这他娘的是一副要分家当的意思了。

他良苦用心,是要激励汉将带汉兵去为满清消灭明朝,只要灭掉了明朝,就算封藩这些汉将王公,那又如何?

先把首要之敌灭了再说,至于其它,徐徐图之。

可这些家伙却一个个跳出来要借机封藩,吵的多尔衮脑袋疼。

最终多尔衮看着微笑着的济尔哈朗与代善这两老家伙,还有咄咄逼人的豪格,只好退让一步。

口头答应以肃亲王豪格镇守西安,英亲王阿济格镇守大同,豫亲王多铎镇守锦州。

代善的孙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是多尔衮的人,现在武昌,便由他镇守武昌。

尼堪和博洛这两位努尔哈赤的孙子,也俱由贝勒加封为郡王,分别镇守荆州和扬州·····

奉天、锦州、大同、太原、济南、西安、襄阳、荆州、武昌、安庆、扬州、开封、登州,一下子封十三位王公镇守各地。

每镇两千满旗,两千蒙古八旗,两千汉军八旗,共六千兵,加四千汉军绿营辅兵,一万人马,并移家眷随驻。

不过多尔衮暂只说这十三位王公称驻防将军,而不是分封建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