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海上升明帝 > 第328章 珠连璧合严鲁计

海上升明帝 第328章 珠连璧合严鲁计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6:08 来源:笔趣阁

马国柱听到辰泰喊的很积极,也只能无奈的点头应下,他知道辰泰为什么这么积极,辰泰这个漕运总督虽管着八省漕运,但重心在淮扬,尤其驻地在淮安,他还管着盐,甚至兼着河道总督,又兼淮扬巡抚,偏偏现在淮扬皆在明军之手,他只能被迫呆在江宁。

到现在连漕标三千五,都还没能恢复,因为严我公他们肯定得先就着操江提督、经标、总督标营等来,他天天呆在江宁,运河全线堵塞,半粒秋粮都没法起运,如何不急。

巴不得立马击败明军,然后他回到淮安自己地盘去。

严我公高兴的道,“诸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此战便交由陈提督统一指挥,各督抚标营,驻防八旗,皆汇于镇江,与明决战!”

“决战!”众人为自己鼓劲。

堂堂战无不胜的大清军,现在得用这种方式给自己战前鼓劲了。

会议结束。

严我公回到书房,立即开始写密信,把清军的计划部署,甚至是陈锦的江防工事等,全都详细用约定密文写好,最后用制作成特殊的蜡丸。

叫来心腹族人。

族侄很熟练的把这颗特制蜡丸直接吞入腹中,等见到了鲁监国后,只要再喝点油拉出来就行了。

“一路小心。”

“放心,绝不会泄密的。”

“见了监国,代为请安,监国此次北伐,真是大快人心,”严我公小声道,“江南清军已经尽集结于镇江,此时江宁空虚,若是殿下有意收取江宁,眼下正是良机。”

“还有,一定要当心陈锦的江防,那几龙滚江龙、浮营木城和江心、江岸炮台,都得提防,这些都很厉害,不过只要监国按我所说的办法都能破解,只要破了陈锦江防,则长江仍可来去自如。”

“镇江重兵云集,切防轻敌,江宁空虚,可以来取。”严我公再三交待。

扬州。

明军已经开始准备渡江。

此时淮北的运河黄河都开始封冻,连淮南的运河都也已经快封冻了,朱以海无法在江北呆,为了安全起见,他没留守徐州淮安,甚至也没打算守扬州。

扬州可以充当南京的江北防御点,但无法单独立足。

他也没打算就这样回崇明或舟山。

跟鞑子打了这么久,朱以海现在也算是实力渐强,也对鞑子的底细看的更透,鞑子的入关,确实是充满了很多偶然性。

他们虽然在崇祯时已经能吊打关外明军,但是他们也只是在一隅占据优势,就其体量来说,与大明仍然有不小差距。

崇祯时的明朝内忧外患,确实已经腐朽不堪,但如今朱以海举旗的大明,虽然仍然还很虚弱,但是虚弱之下,却已经有了一支可战之兵。

清军真正能打的也就二十万八旗,而朱以海的十镇御营,现在虽还不能跟二十万八旗硬刚,可在边角的战局中,却已经很强。

二次北伐后,御营仍是十镇,但已经再次扩编了不少人马,比如金吾镇,现在就拥有了八千骑兵,增加了六营。

而勇士、勇卫、旗手三镇步军,也各扩编为八千战兵。

不仅是数量上扩充了,而且装备上也得到许多补充,有后方赶造的,也有前线夺来的。

神机镇也接收了一批新火炮火铳火药弹丸。

二次北伐的胜利,也给这些御营再次注入了更强大的自信,原来鞑子也是如此不堪一击,那些绿营更不值一提。

八旗精锐,也一样在他们面前连城都不敢出。

如今的御营,已经几乎没了有对八旗的心理畏惧。

这是一场场胜利打出来的。

在这种胜利下,清廷主动议和,朱以海却不急。

虽然他也需要缓和需要时间恢复,但现在鞑子更急,而他还有余力,那就先把自己的筹码再多拿几张。

挟北地大胜之威,当然要趁势再扫一波江南清军,有枣没枣先打三竿。

湖广的鞑子、绿营和山东的鞑子与绿营都被隔绝了,眼下江南清军成了孤军,朱以海反而成了不论是士气还是兵力都占优的那个。

优势不大,但毕竟是优势。

“四支舰队都到齐了没?”

“皆已汇聚扬州江边了,殿下,这次咱们要打南京吗?”朱成功刚从长江边来,那里已经汇聚了无数战舰炮艇运兵船,四大水师齐聚,加上御营步马诸镇,这个实力非常惊人了。

“先把陈锦的江防全给扫了,这长江是我们水师的长江,不是鞑子可以撒野的地方。”

陈锦趁着他主力北上之机,在长江偷偷摸摸的搞这些江防工事,朱以海早通过严我公知道了,但一时也没空理会,这次现下,肯定得毁掉的。

陈潜夫进来。

“殿下,老家来亲戚了。”

朱以海马上听明白这暗语,这是严我公又送消息来了。他点了点头,然后独自去见这老家亲戚了。

看完了严我公的密信后,朱以海也不由精神大振。

没想到江南清军现在这般不堪了啊,陈锦水师十二营一万二千人,但从镇江一直守到安庆,江宁这边也就四营四千,经标督标共六千,驻防八旗两千五。

江宁巡抚抚标两千。

这就是现在江宁这里全部的兵力了,一万四千五百人。

原来其它的绿营等都被整编裁撤掉了。

一万四千五,但都是实额。只不过新兵很多,原来绿营的许多老兵,被严我公以这些兵怂不敢战,油滑等理由遣散掉了许多,这段时间的绿营叛乱镇压,又消耗了不少江宁的战兵。

导致现在这一万多兵,新兵数量很多,有经验的军官也不足,披甲率也不高,鸟铳火炮这些,就更少了。

最精锐的还是巴山那两千五八旗驻防兵。

江宁周边也还有一些兵马,分别驻于常州、苏州、太平、和州、安庆等地,不会参与这次镇江之战。

江宁清军的虚实已经完全被严我公透露给了朱以海,包括镇江一带的江防工事。

有严我公在江南搞了几个月的大整顿,江南的绿营现在基本上不是叛乱投明,就是被遣散裁并,原来江南拥有大量的绿营,眼下基本上没了,同样没了的还有他们的武器铠甲等。

这极大的削弱了江南清军的力量,毕竟这些兵虽然怂,但跟在后面打打顺风仗,摇旗呐喊,甚至必要的时候推出去当炮灰等还是比较有作用的。

可现在他们被严我公以整顿之名,给搞没了,明面上这还是他的功劳,毕竟在严我公的报告中,各地绿营问题太多,说是有五千兵,实际只有两三千,甚至有的兵不兵匪不匪,打仗不行,骚扰地方却最厉害。

但实际上当这些原来的明军、顺营等降军绿营被搞没了后,江南这么大地方,防御上就出现了许多薄弱地带甚至是真空地带。

严我公的新军外表看起来确实听话,也很整齐,但新兵太多,缺少有经验的军官,甚至缺少武器铠甲,更没经验。

这样的兵更是样子货,名面上是实兵实额实饷,听从命令军纪良好,但就是不能打,数量还少。

可远在北京的多尔衮哪里清楚这里面的细节猫腻,更料不到他亲自看中十分赏识的江南五省经略,居然会是个高级间谍。

严我公的各种建议,看起来没有问题,甚至比洪承畴当初安抚江南的时候,大刀阔斧改革,是积极政策,但如今江南的这乱局,这般暗怀鬼胎的改革,不过是在不断的砍清军的墙基。

可严我公有成功的榜样摆在那,就是浙西等几府的超佳表现,简直一枝独秀,松江、嘉兴、杭州,再加上如今的湖州,四府安定太平,李遇春、郑继武超能打,朱国藩严继祖潘映娄等更是治理有方。

一边是乱成一锅粥的苏松宁镇,是湖广是江西,一边是一边独好的浙西等地,多尔衮自然也就深信严我公的成功策略。

总督马国柱提督陈锦、梅勒章京巴山等人,面对如今江南乱局,也毫无对策,所以也只能相信严经略,毕竟严经略还有摄政王的大力支持。

可谁又能想到,这位严经略才是江南糜烂的重要幕后推手,是他先把嘉兴悄悄变了颜色,又把松江暗里易了帜。

然后他把张存仁萧起远等一干浙江清朝文武大将给全砍了脑袋,最后还硬逼的吴胜兆李成栋等投明,还把驻防苏州的巡抚土国宝也给拉下了水。

最后还搞没了江南绿营。

更别说把江南底细完全汇报给鲁监国了。

谁又能想的到呢。

正如当初康喀喇巴山他们四将南下,手里本来握有一万精锐八旗,如果使用得当,甚至能扭转江南颓势,可有严我公这个卧底,把他们的部署、路线全都透露给了明军,甚至还故意烧了军粮,让康喀喇被伏击,让巴山等无法及时增援,有人这样拼命的扯后腿,还怎么赢。

江南的清军将领们现在对九王和鲁监国佩服万分,觉得此人用兵高明,鬼神莫测,却不知道朱以海又不是能掐会算,他的处处恰到好处,不过是暗里掌握了他们的计划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