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海上升明帝 > 第313章 金刀计

海上升明帝 第313章 金刀计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26:08 来源:笔趣阁

南昌。

西城,江西提督衙门。

“你是万元吉?”江西提督金声桓有几分怀疑的打量着眼前这个中年文士,看起来就像是个儒雅的私塾先生。

“正是在下。”中年男子淡定而又从容。

金声桓左瞧右瞧,“原太仆寺少卿万元吉?”

“行不改名坐不更姓正是万某。”

“太仆寺应当没有两个同名的少卿吧?”金声桓又问。

“当然没有。”

“你怎么证明你就是万元吉?”

“我是万年三十一年生,天启五年二十二岁中进士,初任潮州推官喂过鳄鱼,后调补归德,捕获过大盗李守志,崇祯四年全国大考,没贿赂主考被贬了官,十一年起复为永州检校的身份代理推官,在那捕过蛇。”

“后来督师杨嗣昌举荐我任大理寺右评事,入杨公军中监察军纪·····”

金声桓点头,“不用说了,果然是你,万铁头,终于见到你了。”金声桓有些激动的喊道,他指着万元吉道,“他娘的,当年老子在关中纵横的好好的,杨嗣昌那老儿搞什么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镇压我们,听说这计划就是他军中左右手的万铁头所献,可是当真?”

万元吉也不惧怕,点头道,杨阁老在军中确实比较信任我,倚我为军中左右手,我也献策不少。

“果然是你,他娘的,当年这个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可是把老子害苦了,逼的上窜下跳几乎走投无路,最后无奈投了左帅。”

“你不知道当初多少人想把你砍了,你个万铁头。”

金声桓一想到这段往事,还气不打一处来,他当年外号一斗粟,过的还挺潇洒,杨嗣昌本是兵部右侍郎兼三边总督杨鹤之子,崇祯十年出任兵部尚书,极得崇祯信任,他主张对清议和对农民军则十面张网围剿,以督师辅臣身份前往围剿农民军,曾经大败张献忠,但最终他的战略还是失败了,张献忠破襄阳后,他惊惧交加而死。

而杨嗣昌是极赏识在官场上不得志的万元吉的,不仅举荐他,而且调到军中后倚之为左右手。

万元吉虽一介书生,却非常有胆识,被军中称为铁头。

连农民军都喊他万铁头。

杨嗣昌死后,万元吉回家乡南昌丁忧守母丧,崇祯十六年才再复出,担任南京职方主事,再升郎中。

在福王南京登基后,万元吉身为兵部职方郎中,主动前往江北调解四镇的矛盾,在他的奔走下,高杰、刘泽清、黄得功等也总算停止争斗,朝廷也认为万元吉有干才,能安抚大镇,于是提拔为太仆少卿,后来又让他监督江北四镇军事。

他还给朝廷不少有用的建议。

南都亡,他回到家乡南昌招募乡勇,后清军攻占九江南昌,他退往吉安、赣州等地继续抗清,张国维到江西督师后,对这个万铁头也是久闻大名,一番长谈后,对他十分欣赏,亲自向朱以海荐举,于是朱以海特下旨授万元吉为江西巡抚。

本来此时万元吉应当在吉安张国维的大军中,结果他却现身南昌,还主动跑到了金声桓的提督府衙,这不免让金声桓十分意外了。

“你孤身前来,可是想归附朝廷?”

虽然曾经被万元吉打的非常狼狈,但他之前也连下九江南昌袁州等地,把万元吉打的败逃,所以现在对对这个老朋友,他还是挺友好的,“以公之大才,若归附朝廷,定可授为江西巡抚。”

“你比那新任巡抚章于天强多了,那家伙除了想办法捞银子,什么狗屁都不懂。”

说起那位大清新委来的巡抚,金声桓十分不屑,因为这家伙不仅贪,而且还贪到他头上来了,之前金声桓与王体中入江西,连破诸府,确实抢了不少钱财。

这章于天一来,居然就找他们要银子。

而且还是狮子大开口,直接向金声桓索要三十万两银子。

原本,金声桓想着这新抚台上任,总得意思意思,打算给他三五千两银子孝敬一下,以后同城为官,互相照应,谁知道这家伙胃口这么大。

金声桓想讨价还价,那家伙居然还口出狂言,说要弹劾他们劫掠地方吃空饷等等,这可就把金声桓惹毛了。

他本就是盗贼起家,好好说话,他还给个面子,可现在被威胁,他也怒了,正好那天喝了点酒,于是把章于天派来的人直接吊起来打了三十杠,让他带话给章于天,三十万两银子没有,但三十杠有。

这下也算是彻底得罪这抚院了,还捎带把新巡抚董学成也得罪了。

金声桓也是个粗人,心想一不做二不休,以后也不用再给面子了,爱谁谁。

“我本就是江西巡抚,鲁监国钦授,巡抚银印我都带在身上。”说着万元吉还真拿出一方银印给金声桓看。

这弄的金声桓都有几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金将军,我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的老朋友了,我来呢,也是想为将军指一条明路,将军现在十分危险,死到临头了,却还不自知。”

“什么意思?”

“金将军自己心里也清楚的,又何必我说的那么清楚呢?你原是关中流贼,后降左良玉,再随左良玉之子降虏,你不愿意缴出兵权,自请来征江西,鞑子委你为江西提督,但你拿下半个江西后,鞑子反授你为江西总兵,你自以功高,想讨一个封侯之爵,但鞑子却退还你的奏疏,甚至还派来了章于天董学成抚按江西,二人到任后为何处处与你做对,你就没想过?”

“若无朝廷授意,他们两个文官新来乍到,敢这么对你吗?毕竟如今可是战时,而且你再细想想,这抚按到后,已经裁撤贬降了多少你所提拔任命的将领?”

听说章于天好几次公然怒指你,问你欲反乎?

这种话能随便说吗?那都是有原因的。

我今得到消息,章于天等暗里已经拉拢了王体中,王体中自认为兵强马壮,打江西多是其功,而你却位居他之上,他不满久矣。又已知悉你暗里拉拢他大将王杂毛,欲以王得仁杀他而代之,心中更恨,于是愿与章于天联手除你。

此事已由章于天上报经略洪承畴,并报于北京多尔衮,章于天称你提督江西,功不及王体中,却贪得无厌,公然向朝廷索爵要官,又大掠江西富户大族,抢掠无数钱财等等,并说你暗里通明,故意对湖广见死不救,如今是步步都要置你于死地,而洪承畴和多尔衮也乐得鸟尽弓藏,在他们眼里,你始终不过是一降将,而且还是曾经为贼匪的降将。”

万元吉一番话说的金声桓眉头紧皱。

“万铁头,我知道你向来头铁,可难道你以为仅凭你一面之辞,我就会中你挑拔离间之计?”

万元吉却很淡定,“我何须挑拔离间?”

“给你先看个东西!”

万元吉掏出几封信件递给金声桓。

“将军识字吧?”

“斗大的字识不得几个,”金声桓拍掌叫来亲兵,让他去请自己的幕僚黄人龙过来。

黄人龙是金声桓十分信任的举人,他把信递给他,让他读给自己听。

几封信听完,金声桓的脸色已经非常难看了,因为这些信居然分别是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等分别写给经略洪承畴、北京摄政王等的,内容则基本上跟万铁头所说的差不多。

“检查一下印章和字迹。”金声桓咬着牙道。

黄人龙也是个饱读诗书的,而且还中过举人,当然也擅长公文信件这些,他仔细检查了几遍,“这上面的印章都是真的,而且这字迹确实是章抚台和董巡按的,我这里还有他们之前写给提督的信件,可以对比。”

“去拿来。”

经过一番对比,就算不识的多少字的金声桓也看的出,这就是一样的笔迹。

“他们怎敢如此!”

气愤的转了几圈,金声桓又望向万元吉,“这些信你是如何获得的?”

“自然有我的渠道,我这里甚至还有一封信。”

他又拿出一封。

黄人龙接过,却是双手都不由的颤抖。

“怎么了?”

黄人龙面带惊恐,“是摄政王发给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的,说江西处长江中上游,南昌九江更是江防要地,说如今上游川湖不平,下游江南不安,这中间的江西就更显重要,又说将军与王体中皆是贼匪降将,不可重用,还说你们二将不和,让郡王坐山观虎斗,先让你们内斗火并,然后他顺势带兵进驻九江南昌······”

后面的话黄人龙都说不下去了,很明显,这金声桓跟王体中内斗激烈,各自没少往上告状,而金声桓又跟新来的抚按关系不和,于是乎现在朝廷对江西的这两员镇守大将,也就打算都换下。

换下的办法也很简单,为防这两个贼匪出身的将领不听话,他们打算先让他们内讧,然后等他们两败俱伤时再出手,到时清军入境,他们若是不听调令,那就以叛军灭掉。

“王体中还以为章于天真跟他是一伙的,现在还傻乎乎的在磨拳擦掌,准备火并将军,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

金声桓表情很狰狞,他叫来亲兵,让看住万元吉,不让他离开屋子半步,然后他匆匆离去。

半天之后,他回到了屋里见万元吉,脸色却非常难看。

“王体中真的在准备兵变,若不是有你提醒,我还被蒙在鼓里,万公,我现在该怎么办?”

很明显,金声桓并不完全信任万元吉的一面之辞,而是得亲自验证过。

“现在有两条路,一是将军已经知晓了王体中的计划,可先下手为强除掉他,或是暗做准备,后发制人。”

“然后呢?勒克德浑已经从安庆过来,要不了多久就能到九江。”金声桓不怕王体中,他有把握能干掉对方,可他怕清军。

“鞑子既然不肯信任将军还欲除之而后快,将军难道还要继续替他们卖命?我劝将军弃暗投明,归附我大明。

“大明能接纳我吗?”

“我是鲁监国钦命江西巡抚,这次来也是与朝廷的两江督师张阁老商议过的,只要你愿意反正,朝廷自然是万分欢迎的。”

“将军反正之后,可据守南昌,张督师会立马带兵来接应,到时不用惧清军。”

“将军若是担心守不住,也可先退往吉安。当然,我劝将军守南昌,张督师的兵就在吉安,离此不过几百里,几天时间就能到。”

金声桓依然还是有些犹豫。

这天下的形势本来已经很明朗了,女真入主中原已是大势所趋,可现在他又觉得有些看不太清。

但偏偏明军刚刚又在湖广大败。

“黄兄?”

犹豫不决的金声桓把目光望向心腹幕僚黄人龙,他如今很喜欢问计于这位军师。

黄人龙平时说话总能引经据典,甚至孙子兵法能倒背如流,说的头头是道。

“督镇如果确定北京有除你之心,我劝督镇还是应当早做打算,总不能为他们卖命,最后还要被捅一刀,那就太不值得了。”黄人龙委婉劝说。

这话让金声桓下了决心,他这些年初率众起义,再后来又归降官军,再降清,如今又复降明。

每一步,其实都非他所愿,都是形势所逼而已。

他面向万元吉,向他拜首。

“请万抚院接受我金声桓反正,代我向监国殿下上表忠心。”

万元吉笑着扶起金声桓。

他这次来南昌,也是冒了风险的,但湖广局势败坏,江西这边也无法再久拖不决,必须得尽快打开局面。

正好金声桓与王体中内讧,而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等又跟金声桓他们不和,加之王体中的不肯剃发,金声桓犯忌讳直接向清廷讨要爵位,不满官职低等表现,也都是让清廷那边非常不满。

大明这边通过严我公、钱谦益这些顶级内线获得这些机密消息,转给了朱以海,朱以海又传给了张国维他们。

他们获得这些机密后,决定好好利用一下,于是姜日广亲自到王体中那边去离间,万元吉则来金声桓这边挑拔。

最厉害的谎言就是十句话里九真一假。

姜日广和万元吉跟金声桓与王体中这两员大将说的话,正是九真一假,两人本就互相猜忌,甚至处于随时火并的边缘,现在这么九真一假的一挑拔离间,火并自然就提前开始了。

关键是万元吉拿出来的那些信都是真的。

发生了湖广和江南的那些事后,现在清廷确实也对这些出身不好的降将很不放心,偏偏金声桓跟王体中还一直作死,互相告黑状不断,真真假假有的没的,这让清廷非常不满意他们,新巡抚章于天再从中搅浑水,更加让事情复杂化了。

“我这就给张督师去信,让他立即派兵赶来接应,不过王体中已经想要先发制人,我们也必须得予以反击。”万元吉道。

金声桓咬牙切齿,“放心吧,王体中虽然兵强马壮,但我金声桓也不是吃素的,既然要干,那就干他个痛快!老子早就看王体中不满了,这次新账旧账一起算!”

“将军是想用王得中反制王体中乎?王杂毛此人应当可用,请将军暗里招他前来,我们与他面授机宜。”

金声桓心里暗暗惊讶,想不到这万铁头真的什么都知道,这都瞒不过他,心里却倒反而踏实了几分。

这说明一切都在万铁头他们的掌握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