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八十年代 > 【第093章】不可再生资源要好好利用

秦唐没有义务要帮助一汽岸江新厂解决财政紧张的问题,就像当初何老他们仅仅给两万块钱的奖金就把电喷式动机的研究成果拿走一样,跟国家合作,跟政府合作,先要顾忌的是筹码,是自己能掌握多少筹码以至于不用被一两句话就强硬的踢出局。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夸张一点说,如果你欠银行一百万不还,那你就死定了,如果你欠银行一百亿不还,在这一百亿找不回来之前,你都会平安无事,一辈子找不回来,你就平安一辈子,甚至还有人对你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这就是现实啊!

如果忙不迭的把自己的老底给揭出来,把筹码通通奉上,到头来万一事事顺利了,展上了轨道,又遇上政府一个心血来潮拿点奖金什么之类的把人给打了怎么办,所以一汽岸江新厂是要投资,但不是现在,最起码也得等万事上了轨道,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类似财政危机之类的事情的时候,才能抛筹码,对于这一方面,秦唐可是很精的。

所谓雾里看花的事情最好不要去做,秦唐就是信奉这条真理,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哪怕前方有着一座金山给他去挖,他都不会冲动,还是那句老话,身为一个重生人士,是没有必要去做高风险高回报的事情,完全可以有选择性的做一些低风险,甚至是零但还是高回报的事情。

“找你要钱?”何老琢磨了一下秦唐这话,点头似笑非笑道,“一年前你秦小宝同志跟我说的话,敢情是真的,假设不存在有能跟一汽岸江新厂合作的企业,但是却有一笔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汽车的研生产,用资本合作也是一种合作,原来这钱,还真是会出在你头上啊。怪不得你小叔和老包家的小儿子现在能赚那么多钱,呵呵,你老谋深算啊你。”

秦唐无奈道:“这哪是什么老谋深算,我当初已经跟何爷爷您明说了啊,可是当初我又没钱,我怎么敢打包票说这合作的资金一定会出在我地头上,现在嘛……呵呵,不好说,不好说。”

“什么不好说?”何老笑骂道,“连让人拿着比银行现金库还多的巨额现金去倒卖国库券的事情你都敢做。还有什么不敢做的,现在的政策比去年还要开放许多,男子汉大丈夫,有合作的想法就明说出来,想要投钱拿来投便是,扭扭捏捏像什么话。”

男子汉大丈夫?看着七岁的秦小宝那孩子般的模样,何老真是对他自己说出来的话也感觉又好气又好笑。

小财迷秦唐心道现在这样的情况当然巴不得我拿钱来投,可是危难之中显身手不是我地风格,我只是想做生意又个时候来投钱,更何况事情八字还没一撇,万一有个什么风吹草动黄了怎么办,钱容易赚吗?是随便拿来打水漂的么?当然是要等一切事情明朗化了才能出手啊,于是苦着脸说道:“当然想投了何爷爷,可是……唉,我也没钱呐,穷,太穷!”

何老忙道:“秦志国和包太农倒腾国库券赚的那些,不是钱?你别以为我们不清楚。我们可是清清楚楚知道他俩现在手握多少资金呢。”

看吧,跟政府合作。在“平等”的基础上已经处于劣势,人可以把你一切都调查了清清楚楚,不公平啊不公平,既然这样,秦唐只好又道:“我说穷。是我自己觉得我自己很穷,我不知道原来我在何爷爷你们眼里不穷啊。哦,原来我不穷。”

“你小子别来这一套。少跟我贫嘴。没用。来点儿……实际地。”何老示意道。

秦唐也学何老一样。站起来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圈。考虑了一下才道:“何爷爷。一年前我就跟您说过要用资本注入地方式与一汽岸江新厂合作。这当然不是信口开河说着玩玩。要不然我也不会冒这么大地风险让我小叔和包大叔帮我四处捞钱啊。可是投资地事情不是想当然地。在我看来我还没有做好充分地准备。所以时机不对。当然。站在您上现在肯定是希望。后一句又让何老皱起了眉头。

何老心道。你这小子是在跟我打太极呢。

来之前何老倒也没有想到利用找人投资筹到资金地方法来解决占用“城中村”宅基地地问题。只不过刚才说到这事儿。才想起秦唐确实是在一年前就已经有心投资一汽岸江新和包太农又在外面替他赚了大钱。那赶紧拿来投了解决掉一汽岸江新厂眼前遇到地问题。这不是很好么。可是这小子地态度偏偏又模棱两可得很。搞得何老现在是有些着急上火。

“什么叫时机不对?你倒说来我听听。”何老皱眉道。

时机不对就是时机不对,反正他秦小宝就是没这义务,不过这话不好跟何老说,秦唐于是说道:“何爷爷,这些事情咱们以后再说,眼下您是想要解决一汽岸江新厂建设工程的问题,而要解决建设工程的了我以外,好多人都有啊!”

何老盯住秦唐没有说话,就知道这小子肚子里又冒鬼主意出来了。

秦唐正色道:“我是这么想地,何爷爷您看啊,一汽岸江新厂的厂址是原来岸江市内燃机厂废弃地二厂区,这块二厂区的地皮去年如果没有因为一汽岸江新厂这事儿被征用,那么到了现在,应该会被卖掉“岸江市内燃机厂二厂区那块废弃地皮是国家的,谁有权利卖,你怎么会说如果没被征用就会被卖了呢?”

“何爷爷您误会我的意思了,”秦唐解释道,“我说的地被卖了,不是肥了私人地腰包,而是卖地所得还是公家的,公家地地公家卖,卖地所得,也还是进公家的腰包,据我所知除了岸江市,全国各地好多城市地国企现在不都在干这事儿么。”

秦唐前世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开始,不少效益连年低下,自给已经不能自足的国有企业,为了保障企业里头职工地基本生存,不得不在企业现有的国有资产里头做文章,而亏损中的国有企业最大的资产,无疑就是土地。

国有企业,土地一般都由地方政府划拨,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的展,原本荒凉的地段,已经渐渐趋于繁华,而不少国有企业本身是连本生存都无法保障,在这样的时候,拍卖土地,或是租用土地,就成了亏损中的国有企业来钱的最好办法。

岸江市第一纺织厂,解放后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的生产模式下搞得红红火火,因为那时候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纺织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凭票购买的情况下不愁没有销路,但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竞争加大了,老设备生产出来的老产品,即使在质量上能够拔尖,在款式和新颖度上已经跟不上时代展的潮流,最终被市场淘汰。

被市场所淘汰后的岸江市第一纺织厂的土地厂房连同设备通通废弃,一无是处,就在眼看厂里几千职工就要喝西北风,无米开锅的时候,厂长断然决定学习其他一些城市濒临破产国有企业的经验,把土地拿出来拍卖。

岸江市的城市化展给整座城市都带来了机遇,而岸江市第一纺织厂的土地刚好就濒临岸江市市中心的繁华区域,繁华区域的地价当然就得随行就市,极为高昂,最后导致土地拍卖流产,但拍卖流产也没有能够阻止岸江市第一纺织厂深化改革的决心,最终换了一种方式,向银行贷款自建了一个以批衣饰为主的小型商贸城,用于出租。

岸江市第一纺织厂彻底放弃老本行,以“包租婆”的形最后不仅利用租金解决了全厂职工的生存问题,还创造了比以前生产纺织用品更大的效益。

岸江市第一纺织厂这样根本彻底的解放思想,彻底的改变思路,改革也改革得很彻底的决定,非常值得其他国有企业效仿和学习,破产不要紧,不给国家增添任何负担换一种方式又东山再起,如果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们都有像岸江市第一纺织厂厂长那样的见识与魄力,何愁不能适应市场。

而岸江市内燃机厂废弃了的二厂区地皮,如果不是因为一汽岸江新厂的建设被征用掉,当然铁定是卖掉无疑,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闲置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特别是城市里的土地,更是寸土寸金,浪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无疑是要受到鄙视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