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八十年代 > 【第657章 】标准院

重生之八十年代 【第657章 】标准院

作者:灰色星晴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05 来源:笔趣阁

看到石头一副天真的样子,秦唐刚才的一脸愁容也顿时舒展开了。他拍了拍石头的肩膀,用缓和的口气说:“不管怎么说,咱都得正确理解,加快发展当地经济的良好心愿。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你为何不懂这个道理!”他下意识地看了一时间,又说:“等会春福来了咱再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我就是不明白,咱自己投资开发不行吗?难道只有请来的和尚会念经?”石头还是坚持他个人的想法。

秦唐转过身问石头:“现在三大娘身体还好吧?”石头说:“三奶奶身体还行,就是耳朵有点背了,腰也有点弯了。小山子过世后,他媳妇带着孩子改嫁去了山后,从此也失去了联系。起初我们也劝过三奶奶到黄河北翠姐那里去,可她老人家死活不去。”

“后来三大娘的生活由谁负担?”秦唐接着问石头道。

“春福当上后曾联系过乡敬老院,让她享受五保待遇,可她老人家死活不愿意离开河套村,村里只好把她当五保供养起来,平时的家务都是我和春福及我们的女人轮流帮着干。”

小山子的事让秦唐已完全失去了登山观景的兴致,他想应该去看看三大娘:“走,咱一块去看看三大娘!”

小山子的母亲独自住着一个大院子,是农村标准的四合院。正房和东西配房都是青砖水泥结构的平顶房,只有南屋两间是起脊的瓦房,这是农村建房的特点,为了便于晒粮。外门很大,足足能开进一辆小轿车,外门的两侧各放着一条长长的石头,三大娘正坐在石头上纳凉。

唐径直走到三大娘面前道:“三大娘,你老人家身体可好!”老人家见陌生人和她说话,怔了一会说:“你就是唐吧,你妈刚从我这里走。你们可都好呀?”看上去三大娘的身体果然很硬朗。这让唐心里多少有些宽慰。秦唐问了三大娘最近的一些情况,怕触动老人的伤心处,没敢多说一些。临走他掏出300元钱放在三大娘手里,可她说什么也不要,说是用不着。什么也不缺。后在石头的一再劝说下才勉强收下了。

秦唐看到三大娘孤仃一人。不禁联想到那个说话利落、干活泼辣的大姐姐翠姐,如果翠姐嫁在附近村庄,三大娘也不至于这么孤单。他清楚地记得早在1972年,年芳二十岁的翠姐跟一个放蜂的人嫁到了黄河北。现在想起来还有点为翠姐惋惜。

那年春上,碧水山半山腰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帆布蓬,帆布蓬的周围摆放着几十个蜂箱。成群结队的小蜜蜂整天围着碧水山“嗡嗡”地叫着、转着,胆小怕蜂的人一时都不敢上山割草、拾柴禾去了。可天生大胆泼辣的翠姐怎能把小小的蜜蜂放在眼里,每天中午收工后她总是要到山上割点猪草。为家里减轻点负担。

陌生放蜂人年龄三十多岁,身材细条,一双不大的眼睛透出他的精明。尽管操一口外地口音却偏偏长着一张甜甜的嘴,他吃住都在山上,一般不跟村里的人打交道。

起初,翠姐也是远远地躲着蜂箱,远远地看着放蜂人戴着蜂罩收蜂蜜、整理蜂箱,但久而久之便有了好奇心:蜜蜂是怎样采蜜的?蜂蜜又是怎样弄出来的?带着这种好奇她一步步地向帆布蓬靠近,还主动与放蜂人打起了招呼。一来二往两人就成了熟人。放蜂人对翠姐提出的问题总是乐此不疲地给予解答,有时还专门让翠姐观看他采集蜂蜜、花粉和蜂王浆的过程。翠姐没上几年学却悟性很高,看了几次就能帮放蜂人采集蜂蜜了。有时放蜂人专门割上一堆猎草,等翠姐中午来装,算是对翠姐帮他做工的一种回报。后来翠知道了放蜂人的一些身世:他老家在黄河以北。祖辈上就以放蜂为生,常年漂泊在外。去年冬天他们到江南放蜂时,过烦了这种漂泊生活的妻子,跟一个做竹席生意的南方人跑了。

放蜂人的不幸经历让翠姐陪着掉了好多同情的眼泪。每当她看到割好的一堆猪草。也出自眼前这位不幸的人之手时,翠姐那颗纯净的芳心开始在溶化。从此翠姐上山割草的次数更勤了。每天中午都能背回一大娄猪草。村里的老老少少无不夸奖她勤快能干,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但不久就传出了翠姐和放蜂人相好的传闻。起初谣言来自村里的几个浑小子,说亲眼看见过翠姐和那个放蜂人“亲嘴”,还描绘地活龙活现。当时好多明事理村民认为这是浑小子吃饱撑得胡说八道,是那些爱嚼舌根的“没事的人”胡咧咧哩,况且老耿头不信,三奶奶也不相信。

一天,太阳早已偏西还没见翠姐回家吃午饭,三奶奶的心立刻收紧了,她感到有一种不祥征兆。她放下手中的活就急急找到山上来,气喘吁吁地赶到半山腰。她刚直起腰一眼就认出了翠姐盛草用背蒌,背蒌就放在帆布蓬的一边,接着她的心又抖了一下。

她鼓足气力紧赶了几步就来到了帆布蓬前。她刚想张口喊翠姐名字,却听到一阵“哼哼”、“啊啊”的声音从帆布蓬内传出。

三奶奶的心和手都在哆嗦,她抢先一步一下子掀开了挡在门前的那块布,一个不堪入目的场面她的面前:翠姐和放蜂人都裸着下身,放蜂人紧紧地压在翠姐那白面肚皮上。

三奶奶张了张嘴一句话没有说出就昏倒在了地上。等三奶奶醒过来时,翠姐和放蜂人穿戴整秦地双双跪在她的面前。

啪!一记耳光重重地打在翠姐的脸上。“你这个伤风败俗的狗东西!”三奶奶指着翠姐的头皮恶狠狠地骂道。放蜂人早已吓得两腿筛了糠,两手不停地打在自己的脸上。

三奶奶狠狠地踹了一脚帆布蓬,泪流满面地向山下走,翠姐两手捂住脸紧紧眼在三奶奶身后。三奶奶把翠姐从山上赶回家后越想越气,就跑到了耿守志的家里,想告发那个放蜂人欺负翠姐,但一见耿守志的面她又犯了嘀咕:告发了他,女儿的名声不就败坏了?以后她怎么嫁人?我又怎么在河套村做人?想到这里三奶奶又没有了主意,后来心一横还是让老耿头拿个主意吧!

当天晚上,老耿头只身上了山。闯进了那个帆布蓬……

看到老耿头闯进蓬来,早吓得放蜂人七魂跑了六魂。他扑腾一声双膝跪地,可怜巴巴地哀求老耿头的饶恕。老耿头却一反常态、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起来吧!我把翠姐介绍给你当媳妇,最近你就把她娶回家去吧!”

放蜂人先是一惊,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后发现老耿头的表情是严肃的。接着他像捣蒜一样接连给老耿头磕了十几个响头。放蜂人连滚带爬地起来。慌忙拿出两瓶蜂王浆双手捧给老耿头说:“大叔,我也没有别的,您老就留下这个补补身子吧!”

老耿头用手轻轻挡了一下,厉声喝道:“这个我用不着。你留着换钱花吧。以后你们年青人做事,一定要光明正大地做、堂堂正正地做,千万别干那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你喜欢翠姐就大大方方地把她娶回家去,只是你要好生善待翠姐,别让她吃苦受累挨饿就行了!”说完老耿头转身迈出了帆布蓬。头也没回。

两天后,翠姐就跟着放蜂人回黄河北老家去了。临走前,放蜂人给三奶奶留下了两瓶蜂王浆、四瓶蜂蜜和一瓶花粉,算是求亲的聘礼。

老耿头毕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听到翠姐的“丑事”后,尽管气得浑身发抖,但表现得非常冷静。他劝三奶奶道:“年青人做点傻事是不可避免的,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等我和翠姐亲自谈谈再说吧!”说完他就随三奶奶来到她家。当时翠姐还在床上蒙头大哭。

老耿头对着躺在床上的翠姐说:“你给我说实话,我就问你一句:你是不是真心爱他?”翠姐慢慢地撩起被角,满脸羞愧地点了点头。

翠姐出嫁后,逢年过节都没忘了给三奶奶寄上点零花钱,却从此没再踏进过河套村半步。

回到春福家时。太阳已经移到了西南方向。晴晴累得都快走不动了,嘴里小声嘟囔唐道:“你是穷开心,受洋罪。”妍妍爬在石头的后背上早已睡着了,晴晴接过孩子把他平放在客厅的沙发上。老太太串门还没回来。春福嫂早已备好了几道菜。

“你叫小秦把车开过来,今天早晚我都得赶回去!”晴晴从屋里出来后小声对唐说。

“看情况今天是回不去了。村里人对咱都这么热情,咱得理解人家的一片好意吧!”

“我一件替换的衣服的也没带,再说这里也无法洗澡。”

“适者生存嘛,就委秦一晚上,明天让小秦早来。”秦唐半劝半哄地说。

晴晴真有点后悔她不该跟着来这里。

“哎呀,妹子,别光站着说话,来先偿偿嫂子煮的花生、大枣香不?”春福嫂扭动着她那水蛇腰,一手端着花生一手端着大枣,放在了天井里那个石头桌上,两只手习惯性地在围裙上擦了擦,瞅着晴晴直看,两眼笑成了一条缝。“妹子,你长得可真水灵,不亏是城里人,像个玻璃人似的。”春福嫂抓了一把花生往晴晴手里塞道。

晴晴让她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接过花生,说:“嫂子你真会夸人,依我看你才是真正的美女呢!”

“嘻嘻,你不来,我还真觉得长得可以呢!村里人背后都叫我水蛇腰,可和你一比我就掉价了。真是,怎么说来?噢,对了!就是那个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春福嫂说完笑得前仰后合,快步走向厨房。

她突然收住了笑声,对着石头大喊:“石头,快洗洗手下厨,今天剩下的菜就交给你了,我得找大娘去。”春福嫂一溜小跑出了外门。

石头并没有专门学过厨艺,只是帮忙多了就自然成了厨师。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有红白事都愿意找石头帮忙,觉得他憨厚实在、主人用的放心,时间长了也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后来由于忙于生意村里的事就应付的很少了,只是在家时上级来人或者春福家来了重要客人他才露一手。

“唐哥,你先喝水,今天我要把我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让你看看!一会咱哥仨得好好练练,来个一醉方休。”石头刚想转身进厨房做菜去。

一阵摩托车的声音由远而近向着这边驶来。石头高兴地说:“春福哥回来了!”说着拉着唐的手就往外跑。刚跑出院外。周春福赶到了他们面前。唐和春福两个二十六年未见面的老朋友终于相聚在了一起。石头接过春福的摩托车推进了院子里。

介绍已成为多余,两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春福哥的脸上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竟把唐的肩膀浸湿了一大片。春福哽咽地说:“唐,今天总算把你给盼来了,我还以为咱兄弟几个。今生今世再也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了。”唐不好意思地说:“刚走的那几年确实很想你们。也很想来看看,可总觉得干不出点成绩无颜见‘江东父老’啊!后来工作越来越忙,大空没有,小空又来不了。就一直拖到现在。说起来真有点不好意思。”接着他叫过晴晴和妍妍介绍道:“这是我的爱人——晴晴。这是我的儿子---妍妍。”

春福用诧异的目光来回审视着晴晴和妍妍,他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这位俊俏的小媳妇和这个天真无邪的顽童,无论如何也不能和年近五十的秦唐是一家人啊!直看得晴晴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唐见春福走了神连忙提醒:“今天商谈的结果如何?”经唐一问,春福才感到刚才的失态,自我解嘲道:“我以为她是你的女秘书呢!”一句话引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春福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大五、六岁。黝黑消瘦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幅礅壮的身材透着一股阳刚之气,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形象。

“唐,今天你们算是给咱村带福来了。”春福抹一把汗高兴的胡须都跟着抖动,兴奋地说,“今天的收获太惊人了。上次来的那个滨海老板已同意投资5000万元,在这里创建碧水山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先期投资2000万元,先建一个高标准的大饭店和一个大型停车场。”

谈话间春福嫂把老太太找了回来。春福赶紧站起来给秦老太鞠了一躬:“大娘,你您老人家身体可好!”

“好好!大家都好!”老太太高兴地拉着春福的手说。“真没想到这些年咱村的变化可真够大的!”

“现在农村的生活都提高了。”

水蛇腰给老太太舀了一盆洗脸水说:“大娘,您老先洗洗脸吧。农村条件不比城好!”

水蛇腰从厨房端上了四个菜放在了院子里的石桌上。她拍拍春福的肩膀说“别光顾着‘卖药’,先让客人吃饭。”又转身招呼道:“大娘,妹子吃饭吧。”

春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好,咱边喝边谈。石头你也过来吧。剩下的菜让你嫂子做。”

等到大家入座春福忍不住又打开了话匣子说道:“这次是真的天上掉馅饼了,县招商局为引进这个项目派人三次到滨海,硬是把人家请回来的。也算是三顾茅庐吧。”

“你就这个毛病,光顾说话不让人吃菜。”春福嫂上菜时看到丈夫只顾说话。怕照顾不好客人,提醒春福道。

春福正在兴致了。让她一打岔,打断了他的思路,一急火就上来了:“老娘们家懂什么,整天就知道吃。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春福嫂讨了个没趣,守着客人又不好发作,只好白了春福一眼愤愤地走开了。她去厨房换回了石头。

“你们谈你们的,我们吃我们的,都误不了。”秦老太太为了缓和尴尬局面插言道。

春福也觉得刚才自己太冲动了,笑笑说:“不好意思,我最烦的就是老娘们插搭事。男爷们说话,你就光听,她老是犯这个毛病。”

唐也附和着说:“女同志都有这个毛病!你继续说你的。”王晴晴听得不顺耳,狠狠地瞪了秦唐一眼。

“秦县长当时也在场,并表态说,只要注册资金到位2000万元,县里就负责把柏油路从国道修到咱村口。真是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了!”春福说到兴奋处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整个身子都跟着晃动。晴晴刚夹了一刀菜放到嘴里,看到他这一举动差点喷了出来。捂着嘴跑了出去。

“还有,现在不是搞什么新农村建设么!里、县里都派出工作组到村里进行帮扶,说是一包就是三年。秦县长也答应了只要引来这个项目,优先考虑把下派到咱县里的工作组优先安排到河套村。”

春福象作报告一样,一套一套地说个不停。从春福的谈话中。唐觉得河套村真的有发展前途。他也为河套村的未来的发展充满的希望。他主动端起酒杯站起身来道:“你们是千年修道,一日成佛!咱们的碧水山也到显灵的时候了。我代表全家为我们村有个良好的开端,美好的未来先敬你们二位一杯!”说完一饮而尽。

“不,”春福和石头也同时站起来说:“该敬的是你们全家。是你们给咱村带来了福音,这么些年你们不来河套村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也没有这么多的好事降到咱村的头上。今天你一来,把好事都给带来了。”

“好,为了咱村今后的大发展共同干杯!”大家一起说道。

吃过晚饭已到了深夜十点。唐一家当天就住在了春福家,春福嫂专门给他们换上新被套,还专门烧了一大木盆热水。

山村人的洗澡习惯成了一种自觉约定,男人不管中午还是晚上,都要到外边河里塘坝去;女人们等男人出门后直接关上大门,弄一大盆水在自家院子里洗。现在有些在意的年青女人,一改过去露天洗澡的习惯,生怕自己光溜的身子被偷看,也改在屋内洗澡了。据说在河套村因为女人洗澡的事。还差点酿成一场悲剧,从这场闹剧中大家忽然发现了一个被忽略问题,从此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三年前夏季的一天,全村公认的大老实人李实干,晚饭后象往常一样爬上他自家的平房顶上纳凉。一会儿一阵哗哗的撩水声传进了他的耳膜,他下意思顺着水声望去,接着“啊”地一声两手捂住眼趴在了平房上。原来隔壁邻居家过门不久的小媳妇,脱得光溜溜的正在自家院子里洗澡哩。

也许李实干看到这个场面后。悄无生息地走下平房,这场无聊的闹剧根本就不会发生。但是偏偏他这一声“啊”给自己招来一场灾害。小媳妇顺声望去。看到一个大男人正趴在李实干的平房上,马上惊呼起来:“有流氓,快抓流氓!”她这一咋呼吓得李实干趴在自家平房上更不敢动了,正好被赶来的小媳妇的婆婆和丈夫逮个正着,摁住李实干就是一阵拳打脚踢。幸好老耿头来得及时,立刻制止了这一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老耿头问起原因时,小媳妇的丈夫振振有词地说:“他耍流氓,偷看俺媳妇洗澡!”李实干当时已羞得无地自容,只是“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为自己辩解。

老耿头心想,就是借给李实干八个胆,他也不敢偷看人家小媳妇洗澡,他相信李实干绝对是冤枉的。老耿头站在李实干的平房顶上向四周望了望,周围四五家了院落尽收眼底。他回头对小媳妇的家人说:“以后再洗澡都回屋里洗去!”小媳妇的丈夫见老耿头有意袒护李实干有些不服,还想再教训一下李实干,但碍于老耿头威望和面子只好作罢。从此,李实干再也不敢上自己平房纳凉了。

从这个事上大家才发现,随着一个个平房的兴建,各家各户的院墙就成了一个摆设,根本起不到遮挡的作用。

水蛇腰把家里的所有男人都撵到了街上,给外门和屋门都上了锁,然后才放心地指着那盆热水说:“妹子,洗吧!一会我帮你搓搓。”看到水蛇腰一直在眼前,晴晴就没有的洗澡的兴趣,听到她还等着给自己搓背,吓得她更不敢脱衣服了。秦老太猜出了晴晴的心思,对水蛇腰说:“走,咱到屋外凉快去,让她一人洗就行!”“好好!我们在外面给你站岗放哨,你就放心地洗吧!”水蛇腰很不情愿地随着秦老太退出了屋门,边走边唠叨:“没想到你们城里人洗个澡还这么讲究!”

夜很深了,偶尔听到几声狗吠。秦唐翻来覆去却没有一点睡意。他开关上灯从床上坐起来,看到甜梦中的妻子依然还是那么地娇艳,一种生理的冲动油然而生。他紧紧地搂住妻子,一只手已悄悄地伸到了晴晴的下身,晴晴痉挛了一下随之发出了一阵呻吟……

月亮像个大银盘悄悄地爬过了树稍。照得春福家、还有整个河套村都特别的亮。

十一黄金周过后。岸江召开了一次大型的工作会议。里设立主会场,各县区设立分会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要组织员集中收听收收看现场直播会议。会议的主题有两个:一、加强务公开,全力打造“阳光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工作效能;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各部门要面向、面向农村、面向群众,再次掀起服务、服务群众的**。里要求直各部门都要成立一个包村工作组,深入到农村第一线进行一对一帮扶。

会议由颜长主持,委马前程作了重要讲话。他要求:打造阳光府、服务型府要从基础抓起,各职能部门,特别是与群众联系密切的部门,要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建立办公大厅,简化办公手续,里将设立联合办公大厅方便群众办事,坚决打破自我封闭、办事拖拉的不良状态。就如何搞好包村帮扶工作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次会议在全引起了强烈反响。

会议过后各部门迅速掀起落实会议精神的**,一场拆墙活动从上到下迅速展开了。

民局、工商局、计生局等有关与群众密切的单位,一周内率先把单位的围墙全部拆除了。突出的办公大楼显得特别雄伟壮观。

赵副台长多次向台长提议应该顺应潮流,立即采取措施拆除围墙,以表达打造阳光单位的坚强决心。可是台长一直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总是一推再推。不过他有他的想法:打造阳光府不是简单地拆除围墙,而在于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他想先把帮扶工作组的成员落实下来。再考虑拆除围墙的事情。

拆墙活动开展了一周有余,电视台的围墙圪然矗立在电视大楼的周围,是全仅有的几个没有拆除围墙的府部门之一。看到周围的部门都采取了积极的拆除围墙行动,从感观上总觉得保留围墙的单位有点不伦不类。

驻村帮扶这副重担派谁去挑?秦唐朝思暮想、展转反复了两个晚上。以至于饭不香、夜不寐,也没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应该说在电视台这个人才辈出的摇篮里。有的是能工巧匠:善于冲冲杀杀的有,老谋深算的有,学富五斗的有,能歌善舞的有,敢于创新的有。可是他思忖良久还是举棋难定……

第二天上班后,秦唐决定召开了台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下派工作组的成员及其他一系列的问题,要求大家集思广益,广泛进行讨论。一、谁带队?带谁去?二、怎么帮扶?帮扶什么?三、三年后应该达到什么效果,这些都是事先前要考虑到的问题。

台里同时制定了几条用人原则:一是台里的骨干不能去,不能顾此失彼影响台里的正常工作。二是不熟悉农村工作的不能去,去了不能发挥积极作用。三是不会干事、干不成事、好出事的不能去。

三个原则看似平常,其实又很矛盾,特别是一、二两条。台里凡是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和有事业心、责任心的人员都是能力较强的台柱子,都是台里的业务骨干,派谁下去包村还真成了一时难破的题。台长办公会开了整整一个上午也没开出结果,秦唐只好宣布休会,下午继续开会。

散会后,秦唐单独把赵副台长留下了。他说:“在派谁去方面你先拿个初步意见,在如何帮扶上我先拿个初步意见,下午专门围绕这两个意见进行讨论。”

中午两位台长都没敢休息。

下午,老赵通报了他制订工作组成员建议名单,同时阐述分析了原因。

这次下帮扶工作组共分三批,第一批工作组成员是:纪连富、邢志刚、方向明、郭忠毅四位同志,纪连富任组长;

第二批:……

第三批:……

三批成员都宣布完后接着他对第一批人员组成的理由进行了阐述。

“按照委、府的要求,这次下帮扶工作组共分三批,每批驻村时间原则上一年,成员由4――5人组成。每批必须由一名台长级的领导带队。”老赵停顿了一下,环视大家想看看有没有别的反应。又接着说:“因为第一批非常关键,帮扶成败关系到我们单位的整体形象,所以在人选上考虑到让年龄稍大、威信较高的老同志和刚参加工作年青同志组成。理由是,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对农村工作也比较熟悉。且在台里没有更重要的工作。家庭没有较大负担,能蹲得住;刚参加工作的年青同志下,是参加实践活动的大好时机,是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大好机会。更重要的是年青人家庭事情较少,能靠得上;新老结合是经验和知识的结合,是稳重与活力的结合,能够干点出成绩。”

赵副台长提到的纪连富是一名老转业军人,他为人忠诚老实。现担任分管后勤的副台长,明年面临离岗。老邢同志是一名老司机,因年龄较大文化不高,现在台里只管收发报纸。方向明和郭忠毅都是去年刚考进的大学生,还在实习阶段,没有具体工作。

通报后,老赵两眼不停地扫视着与会人员,想从大家面部表情上找答案,最后盯在了秦唐脸上。

秦台长向前探探身子首先表态:“赵台长这个方案很具体。很科学,符合咱台里的实际,也有很强的操作性。不过…”他看了一眼老赵接着说:“工作组的整体力量稍微弱了点,不利于在很好地开展工作。我建议把小郭留下,让田家禾同志下去。家禾同志出生在农村。对农村工作比较熟悉,也是我们单位的老职工,便于和农村的群众沟通。关键是第一步棋我们必须走好!”秦唐明确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征求大家的意见。

“我服从台里的安排。本人没有意见!”纪连富第一个站起来表了态。其他与会人员看到老纪答应的很爽快都一致表示赞成。这样人员组成问题就顺利解决了。

秦台长把他亲自制定的《驻村工作组工作意见》进行了通报:

按照委、府的要求,下派驻村工作人员每周在吃住不低于三天。生活用品由台里统一解决;每人每天补助生活费十元。

一、台里拿出一辆客货两用车作为工作组成员的交通工具,除工作需要外严禁作为他用。

二、驻村工作组要结合驻村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具体帮扶措施,重点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三、坚持每年为帮扶村解决一到二个实际问题,办成一到二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四、在驻村期间如果被帮扶村一年内没有起色,或者在调查中有三分之一的群众感到不满意的,台里扣除驻村人员一切补助,两年内不安排其他工作。

五、下派工作人员在包村期间,原则上与本职工作完全脱钩,确有急事台里可以临时调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服从调动。

六、搞好与驻村群众的关系,严格把握帮忙不添乱的原则。注重个人修养,保持良好的形象。

秦台长通报完《驻村工作组工作意见》后,提请大家进行逐条讨论。在讨论中大家没提出任何异议,得到一致通过。

在第二天的点名会议上,台里就宣布了下派工作组成员名单,同时要求当天完成工作交接。交接后,工作组成员可以在家休息,等待里统一安排。

田家禾听到自己被列入首批工作组成员时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能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对他的工作是一种促进,对他的心情是一种放松。况且他对农村一直怀有浓厚的感情,同时也与晴晴拉开了一定距离;忧的是他的女儿明年面临高考,到了后肯定和女儿的联系就少了,怕影响她的学习。再说妻子的工作时间安排的特别紧,几乎没有节假日,更谈不上照顾她。但这个局面不是他个人所能左右的,他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

王晴晴对田家禾下村帮扶竟一点反应也没有,这让田家禾感到非常纳闷:这不是她的性格呀!

田家禾有好多工作要处理,等全部交接完后,已到了下午下班的时间。回到家他发现平时下班很晚的妻子,却赶在他的前头先到了家,觉得有点不是太正常。

“家禾,下午晴晴给我打电话让我早点回家,说有东西送你!”杜友倩边说边从衣柜里拿出一个旅行包,随手放在了家禾面前。

“我不要,你把它给我赶紧退回去!”家禾一听到是晴晴送来的东西,不假思索地冲着妻子就发开了火。

看到家禾这副蛮横的态度,一向温顺的杜友倩也急了:“家禾,你这样做是否有点太过分了!我就是不明白你对晴晴的态度为何总是这样蛮横无理?她哪一点不好,哪一点比你差了?你又有什么资本、什么资格对她那样凶!”友倩越说越激动竟然掩面嘤嘤哭了起来。

“友倩,我不是有意给晴晴难堪,是怕别人说闲话。你想过没有,我俩都在一个单位工作,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眼皮底下,人言可畏、众口铄金呀!”

“其实很久以前我就知道晴晴喜欢你,况且是非常喜欢你。起初我很不理解,也不能接受,心里更不是滋味,她小小的年龄为何要插足我们的家庭呢?可后来发现她只是喜欢你,对我也是象大姐姐一样亲热。仔细想想她在我们面前永远都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妹妹,应该有她的喜怒哀乐,你为何就不能平静地接受呢?”友倩擦了一把泪继续说道,“难道她喜欢你也有错吗?我明白你的难处,可你就不能改变一下方式,让她感到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交往吗?”

家禾拍了拍友倩的肩膀叹气道:“友倩,我很感激你的宽宏大量,同时非常感谢你的理解。可是我们总不能要求别人,都象你一样去看待我和晴晴的交往吧!有时候我们不能不考虑别人怎样看待这种交往。”

友倩抬起脸,用还滚动着泪珠的眼望着家禾:“说白了,是你太敏感,太自私!进一步说是你有花花肠子、弯弯心眼,你心术不正!你以为你很优秀呀,你是假装正经。你以为你不想好事呀,你是怕别知道,你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要退你自己退去,与我没有一点关系。”杜友倩象连珠炮似的猛轰的一通,转身去了厨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