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五回 书山有路勤为径 周家村中观天象

仁者无相 第五回 书山有路勤为径 周家村中观天象

作者:一技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2:59 来源:笔趣阁

豫州洛阳城

刺史府

洛阳的春天极为短暂,仿佛从寒冬转瞬就入初夏。五月中旬的午时已有燥热之感。

“主公,目前长安的局势已经初定。司马微已经上表请辞回乡。”刘裕拱手道。

“哈哈,陛下只要借此机会整合朝堂,再加上东西禁军,皇权大兴有望啊。大兴有望啊。”

老者在书房踱步大喜道。

刘裕躬身微微的咳了几声。

刺史刘会道忙上前几步握住刘裕的手轻声道:

“此次能如此顺利剪除奸相,元德当具首功。”

刘裕忙躬身道:“都是主公谋划,下官只是遵令而行,不敢邀功。”

刺史刘会道看着身形日渐消瘦的刘裕轻声道:

“元德这些日子太过操劳,快快下去休养,豫州离不开你啊。”

刘裕躬身告退慢慢出了书房。

目送刘裕离开后,刘会道缓步走到窗前看着后花园满园春色,百花绽放,绿柳飘荡,

心中百感交集。

在外人眼中昏聩无为一心成仙的先帝周昭宗,其实是一位胸有抱负且城府极深的帝王,

喜好黄老之术只是为了麻痹朝廷内外的对手潜伏的暗探,

其实暗中先帝昭宗一直在缓慢地积蓄力量,十年前自己就是被昭宗暗中招募的心腹,

天下跟自己相似之人的不知多少,都在暗中支持着风雨飘摇中的大周王朝。

眼看到了可以反击的时候先帝却意外壮年驾崩,

剪除奸相重掌禁军正是先帝生前定下的大方略,现在朝廷的每一步都在先帝的谋划之中,

如果在给先帝十年。不。只要在给五年,大周必将一扫颓势中兴有望。

可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只能寄希望于新帝能有先帝的城府与胆识带领大周王朝走向振兴。

此时回到自己房间的刘裕不会知道刺史刘会道所思所想,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刺史刘会道非常信任刘裕,将豫州无论是内政还是军务都交给他处理,

刘裕也被称为影子刺史,整个豫州能在周围强州环伺之下站稳一席之地,

真正的依仗是刘裕这位豫州影子刺史。

刘裕把自己藏得很深很深,甚至出了刺史府都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位刺史府的长史。

回到房中老仆刘二端来亲手熬制的汤药双手递给刘裕道:“大少爷药熬好了。”

刘裕接过药端着又看向桌上摊开的公文。

刘二退在一旁轻轻叹了口气。

“二叔莫急,我看完就喝药。”刘裕依旧保持看公文的姿势仿佛自言自语道。

“大公子,您这每日处理公务连一个囫囵觉都没睡好过,这样下去身子怎么吃得消,

打小您身子就弱,怎么能如此不爱惜自己。”刘二语带哽咽地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

“哎吆。。看把你急得,如果让其他都尉知道堂堂翼狼如此女儿姿态还不笑话你啊。”

刘裕放下药碗看着刘二逗笑道

“那帮兔崽子他们敢。。就是翻了天我也能正过来。”

刘二说这话时不自觉地放出浑身的煞气,整个房间仿佛都冷了几分。

刘裕忍不住又咳了几声。

一听到刘裕咳嗽刘二立马闪身过来给刘裕顺气,又变回那个心疼自家主子的慈祥老仆。

“新帝毕竟太过年轻,靠先帝谋划以雷霆手段重掌东西两卫禁军,得志满满已露骄横之姿,

恐怕难有所为。”刘裕气顺后靠着放了裘皮的软榻昂首闭目轻声道。

“管皇家那劳什子闹心事干嘛,大少爷您身子要紧。”刘二轻声道。

“不谈这个,二弟、三弟那边如何?”刘裕摆了摆手问道。

刘二立马来了精神笑道:

“咦。。二少爷可强了,上月南阳军营中会武选将,

二少爷连败二十七名校尉威震南阳卫军上下,我觉得大少爷可以让二少爷独领一军了。”

“哦,以二叔看来龙骁现在的实力与你可有一比?”刘裕忙笑问道。

“咦。。这可不好说,二少爷走的是军中战将的路子,

若阵前对战我恐怕与二少爷五五开,论其他手段恐怕二少爷还不是行。”刘二郑重道。

“阵前能五五开?二叔莫要如此高抬二弟。”刘裕正色道。

“咦。。哪能呢?大少爷还不知道我的脾气嘛,自家人说话从不含糊,

一口唾沫一个钉,五五开还是我勉强,真正阵前打起来二少爷能有六成胜算。”刘二急道。

刘裕看着刘二笑道:“要是龙骁这家伙听到二叔这话,估计做梦都能笑醒。”

心想自己这个二弟看来这几年实力飞涨,能得翼狼这句赞这武力值也能排进天下前十了。

而且二弟还年轻潜力还很大,心中甚是欣慰。

“子润那边怎么样?”刘裕端起药边喝边问道。

“额。。三少爷那边也没啥,除了在荆南各地巡历就是在书院里看书论道,

大少爷您也知道我大字不识几个,对三少爷那些文人的东西看着就头大。”刘二面露难色道。

“嗯,没事就好。前些日子扬州军击溃了别山聚集的大股流寇,有些流寇渡江南下了,

需防备一二。”刘裕点了点头嘱咐道。

“大少爷放宽心,已经按照您之前的吩咐,暗中有狼卫护卫三少爷左右。”刘二正色道。

刘裕喝完药望着窗外缓声道。

“三弟热衷读书论道也好,当下乱世我若能护他在一方净土证道也对得起父亲临终所托。”

刘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景福元年初夏

岳麓书院

刘彻开始数月都在自己的院中研读夫子抄录的尚书,就连李式和刘宏都被挡在门外,

两人也知道刘彻是个书呆子,遇到好书看起来就是废寝忘食。

一开始只是嘱咐书童多多照顾刘彻的起居饮食,不能把身子弄坏了。

后来一连月旬不见刘彻,二人便担心刘彻熬坏身子,便不顾书童拦阻硬闯了刘彻的住处。

“哎哎。。二位公子不要乱闯啊,我家公子吩咐不见外人的呀。等下会责罚我的。”

书童气喘吁吁地追着李式刘宏二人喊道。

二人也不管书童闪身闯入了刘彻的居所。

只见房中一桌一椅一床,简单朴素,书桌上的蜡烛早已燃尽,

烛泪沿着桌边挂着老长一条,一人正伏在桌案上一动不动。

李式与刘宏二人对视具是一惊,忙冲道桌案边探查起来。

刘宏屏息缓缓探了探刘彻的鼻息,然后拍了拍自己高耸的胸脯道:

“吓死我了,还有气,看来只是睡着了。”

李式也是长吁了一口气。

书童这时走进房中轻声道:“都说了我时时都盯着我家公子,每日食物饮水不断。

二位公子可以放心离开了吧。

莫要吵醒我家公子,连累我受责罚哦。”

刘宏不悦道:

“哪有这么看书的。不行!得让子润放松几日出去透透气,免得真变成了书呆子。”

李式也点头同意道:

“我同意,等子润醒了明日我们就拉着他一起出去游历。”

二人招呼书童将刘彻抬到床上,

刘宏细心地替刘彻脱去鞋子盖好被褥后与李式一起退到门外凉亭。

一直等到快日落西山之时,刘彻才睡眼惺忪地推开房门走了出来,

看到院中等候的李式、刘宏二人竟有恍若隔世之感。

见刘彻出来李式笑道:“子润兄可算醒了,我们等的肚子都咕咕叫了。”

刘宏此时也不说话满脸哀怨地看着刘彻。

刘彻揉了揉脸忙道:“看书都看迷糊了,二位稍候。”

只见刘彻走到廊下那防火的大水缸前,抄起水用力搓揉洗起脸来。

二人吃惊地看着刘彻的行为,狂野中透着狂野。

书童见怪不怪地拿着毛巾送给了自家公子。

擦完脸后刘彻清醒多了笑道:“哎呀。。用力后就觉得腹中甚饥,走。。我们去吃饭。”

刘彻立马就招呼两人一起去膳食坊吃饭,二人苦笑着看着一马当先的刘彻忙追了上去。

书童目送几人离开便回到刘彻的房间,叹了口气开始整理书桌,

心中也好奇自家公子看的那位圣贤的名著一连几天房门都不出了。

便随手翻看那本放在书案上的书来,慢慢露出一脸的疑惑之色,

他翻来翻去好几遍了,这书上一个字他都没有看到。

书童不由笑着道:“我家公子难道真是书呆子。”

说罢随手将书合上与其他书籍一起重新摆放整齐后,哼着小调离开了刘彻的房间。

荆南修水在幕阜山与九岭山之间,

今日幕阜山阳光普照大地,青山照应绿水,浮云穿行其间,鸟鸣之声不绝,

远处村落在薄雾中忽隐忽现,山间水田三三两两的农人正在田间劳作。

数骑与一辆马车组成的旅人队伍正行在山间蜿蜒的官道上。

“好一派祥和美景,观之心旷神怡之。”一名骑马的学子笑道。

“是啊,荆南之地远离纷乱方享太平。想中原大地。。唉。。”一名学子悠悠叹道。

“当此乱世我等当一展心中抱负,扶大厦于将倾,救万民为水火,方对得起圣人之道”

又一名青年学子朗声道。

李式没有理会几名学子的高谈阔论,

看着身旁坐在马上沐浴在晨光中的刘彻心中升起一丝奇怪的感觉。

数日闭门思过式的夜读让刘彻看起来仿佛多了一丝晦明之感,

仿佛他变了很多又仿佛他从未改变让人捉摸不透。

“子润,出来游历这几日感觉如何?”李式想不通便不去深究笑着问道。

“嗯?哦,出来透透气甚好。”刘彻有些漫不经心地回道。

听到刘彻的话,刘宏掀开车帘气呼呼地说道:

“我跟文远好心邀你出来游历放松,你倒好,一副神在神在的样子,早知道继续让你读,

读傻你这个书呆子。”

说罢又闪进车里。

“哦。。我的错,我的错。这几日的确放松许多感觉神清气爽。多谢二位仁兄。”

刘彻忙拱手正色谢道。

“前面有个村子,我们道那里吃点东西在继续赶路。”当头骑马的带队夫子对众人说道。

这位夫子并不是书院那样的饱学之士,而是岳麓书院专门为方便学子游历,

特别从长沙府衙招募的休退衙司,因为他们对长沙周边人文地貌都较为熟悉,

对当地的泼皮顽主也有颇有威慑,夫子因为姓武,故学子们都称其为武夫子。

“诺。”众人自当遵从武夫子的安排,加快脚力不多时就见到官道边出现一座村落,

数十间土坯茅草屋散落在道路两侧,可能因为在官道边村里的人并不见生。

武夫子对村中一名双鬓花白长须过胸的老者低声言语几句,老者慈祥微笑连连点头,

忙招呼众人前往村中一座茅屋。

“过往游历的岳麓学子都到周老爷子家中就食,今日我们也一样饭餐虽然简陋但胜在干净。”

武夫子对众人说罢带头快步追上带路的老人家。

众位学子既然选择出来游历便不是那些娇滴滴的公子哥,

下马将缰绳交仆从照料然后跟着武夫子前往村中。

刘彻边走边打量着村落,茅屋简陋低矮,但村里部分道路上还垫上了宽大的条石,

还算整齐干净,心中升起莫名的亲切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在村北的一个相对宽阔的平台上有五六个顽童,正在一位灰衣老夫子带领下,

摇头晃脑地朗诵着圣人的启蒙之学。

其中一名小女孩看着刘彻等人还调皮地做了个鬼脸,模样甚是天真可爱,刘彻忍俊不禁。

众人走过平台,武夫子带着众人走入一座用半人高的木栅栏围起来的庭院中,

庭中东边有一凉亭,周围的地上都铺上了白色的碎石,西边种了几棵桃树,

山中五月正是桃花烂漫的时节,满树皆是粉色的桃花格外艳丽,正北是三间堂屋,

看得出主人甚爱干净,整个庭院都打理得干劲利落。

老者带众人到庭中的桌边坐下笑道:“诸位公子稍坐,小老儿这就去张罗饭食。”

众人皆起身拱手道:“有劳!”

目送老者离开后,众人又七嘴八舌地聊了起来。

聊了一会刘宏一看刘彻兴致不高,只顾观看周围的山景转了转眼睛笑道:

“哎哎。。此家庭院颇有韵味,我们做个接龙词可好。”

众人哄然应善,

“那刘兄你就起个牌头吧。”一名学子一收折伞笑道。

“那我就抛砖引其了哦,嗯。。就以这桃花为牌头。轻枝摇椅粉红花。好了好了,

下一个。输的付今天的餐金。”刘宏看着众人笑道。

“嗯,花中金钩钓玉碟。嘿嘿。。桃蕊似金可寓桃啊,下一个。”一名学子笑道。

“这个有点难,让我想下。有了。蝶舞花枝显五娇,桃花五瓣没问题吧,下一个。”

接完的对上的学子沾沾自喜道。

“李式到你了,赶紧接,赶紧接。”刘宏指着李式笑道。

李式略一沉吟道:“娇枝轻折唤酒仙。”

一名学子嘿嘿一笑道:

“李兄,你这接龙里可没有桃花啊?算不得数。看来餐金得你来付了哦。”

李氏也不争辩微笑道:“餐金当付得,当付得。”

刘宏沉吟了几句李式的接龙词,突然双目闪亮地笑道:

“扬州人称画圣的唐伯虎唐大家曾作桃花诗,

开头四句就是‘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李兄以唤对换,虽无一字桃却说尽桃花事。这接龙词接得甚妙啊,佩服。。佩服。。。”

其他学子一听刘宏的解释才恍然大悟,连声称赞。

李式倒也意外地看着刘宏,暗想刘宏这家伙脑瓜子转得挺快啊。

刘宏目光一转看向刘彻笑道:“哎哎。。子润,该你了哦。”

众人皆望向刘彻,刘彻自从在庭中坐下便遥看远山神飞天外,

隐隐间感觉有黑云北来煞气逼人,刘宏看刘彻走神了不悦地走过来晃了晃他胳膊。

“啊!啊!刚刚说的那了?”刘彻收回心神茫然地看着众人。

刘宏与李式皆一阵苦笑,一名学子哈哈笑道:“刘兄,接龙词啊到你了,接仙字寓桃。”

刘彻心神初定有些茫然笑道:

“诸位稍候让我思量下。”还没等他反应过来,

庭中一声清脆的童声道:“哈哈。笨瓜,这么简单都不会。仙人皆赴王母会啊。”

众人一听谁人不知王母会自然是有名的蟠桃会了,这个接的又巧又妙的确不错。

刘彻转身一看,对上接龙词正是刚刚在平台上对着自己做鬼脸的小女孩。

“女孩子家,怎能如此无礼。快回屋去。”老者刚刚出来准备招呼众人,却闻孙女所言赶忙道。

刘彻忙起身道:“老人家切勿责备,童言无忌,况且其所言甚妙,吾等甚为喜欢。”

众人皆出自岳麓书院以学问道,忙起身称是。

老者拱手笑道:“诸位公子请餐食已经备好可入厅就食了,山野之地餐食简陋诸位公子莫怪。”

说完做了抬手做请。

众人忙拱手称谢相继步入厅中。

刘彻又看了眼北边群山,晴日当空,万里无云,哪有一丝黑云压顶之象,

摇了摇头便转身跟上众人。

正所谓:

圣典书经归仁者,大道似简起天象,

自此风云皆谈笑,万千世界尽在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