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二百八十八回 梅雨时节灵帝崩 诚王有意开新朝

龙兴五年五月初

杭州府

进入五月的梅雨季后,沿长江中下游的大片江南地区,天空终日都是阴沉压抑的,梅雨季节的降水连绵不断,一连数日淅淅沥沥,房舍内外都充满了浓浓的湿气,百姓的被褥衣物因为得不到晾晒,摸上去都给人湿哒哒的触觉,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说的便是江南的梅雨时节。

不同于春雨知时节的雨露均沾,处在梅雨季的江南放眼山川四野,皆是雨雾茫茫的一片,杭州的西湖在在这片烟雨之中更显得迷离幽静,偶尔有些许渔船悠哉悠哉地在湖中游荡,执桨的披蓑渔人、独立船头的一排鹭鸶、一丈有余的乌篷小船,若如在云雾间穿行,在山川秀林的衬托下,就是一副绝美的山川水墨画,别有一番烟雨江南的迷人韵味,让人赏心悦目。

在西湖东南有一片雄伟的建筑群隐在薄薄的烟雨中,只能看到大概的轮廓,哪里便是杭州府修建的皇城,周灵帝赵博便再次居住,出生在西北关中之地的赵博,最不喜江南的梅雨季,这许多日子不见阳光日子,让他倍感煎熬。

皇城东侧的灵帝寝殿中,年轻的赵博裹着裘袍,坐在火炉边烤着火,在炉中火光的映衬下,他的脸上显出一抹病态的潮红,瘦弱的身子显得异常单薄,整个人仿若病入膏肓一般,给人一种衰败的感觉。

殿中的服侍皇帝的贴身宫人,不少都曾是兰陵王府的老人了,这些老仆看着佝偻着身子,缩在被褥中瑟瑟发抖的赵博,心中都是无比的悲凄。

老仆都知道,这位喜欢安静地画画的皇帝陛下,原本身子就较弱,在经历了龙兴元年的上林驿之变后,赵博在皇宫修养了近半年才缓过劲来,但中毒后的身子却大不如前,这几年虽然一直在宫中静心调养,但他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即便诚王李亨遍请各处的名医诊治,却也始终不见有任何起色,只能以调养为主,也许是毒性伤到了赵博的根本,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变的更加糟糕。

特别是近两年,赵博的身子越加的差了,去岁的冬天他曾数次晕厥,差点就没能熬过冬天,让整个皇城上下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般,为了维持朝廷的稳定,关于灵帝身体有恙的消息,除了极少数重要官员知道外,这些年都被严密封锁了。

在进入龙兴五年后,就当所有人都感叹灵帝赵博终于熬过去岁的寒冬,皆松了一口气之时,江南迎来了梅雨时节,就着这时,赵博的身体状况突然恶化,表现的无比畏寒,终日不离火炉,虽然五月的江南早已春暖花开,没有了寒冬的湿冷。

但赵博的寝殿中除了地火龙不曾停息以外,还加了数个火炉以增加室内的温度,也只有如此,周灵帝赵博还能睡个安稳觉,吃点流食,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周灵帝赵博的身子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驾崩。

寝殿外的偏殿中,十余名御医随时待命,诚王李亨安插的暗卫也保持着极高的警惕,随时将灵帝的情况汇报给王府,而诚王李亨急切攻取荆州,也有部分时因为灵帝身子的缘故,灵帝赵博身子骨弱,故而至今没能留下一儿半女的,所以李亨明白一旦灵帝驾崩,诚王府将失去一面号令天下的重要旗帜,所以必须尽快完成统一中原的方略。

但再好的方略有时也赶不过变化,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在龙兴五年的五月初六深夜

一阵碎步从寝殿外的长廊传来,一名服侍灵帝的老宫人,恭敬地托着御膳房刚刚熬好的银耳八宝粥步入寝殿,因为灵帝这几日只能吃些流食,为了调养好赵博的身子,御医特别交待要定时给皇帝吃些补品熬制的粥品。

老宫人将八宝粥送到御前,隔着薄纱轻声道:“陛下,八宝粥熬好了,还请陛下吃些好调养身子。”

轻纱后坐在火炉边,身披被褥的周灵帝没有说话,依旧静静安坐,仿若老僧入定一般。

送御膳的老宫人面露异色,便用眼神示意守在纱帐两侧的宫娥进去看看。

宫娥轻步入内,不多时,突然一声惊呼,随即便慌慌张张退了出来,面色煞白抬手指着内侧,颤颤巍巍道:“陛下~~陛下~~他~~”

老宫人见状,忙丢掉托盘几步冲进内侧,就见周灵帝赵博的脑袋以诡异的姿态低垂着,老宫人紧张地将手指伸过去,探查鼻息,不多时,颓然跪地大声哭嚎:

“皇帝陛下~~驾崩了~~”

就这样,苦熬数年的周灵帝赵博,在内心无比的寒意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崩殂于杭州皇城寝殿,随着周灵帝的突然驾崩,九州时局将再次发生巨变。

很快关于周灵帝驾崩的消息,被暗卫第一时间送到了诚王府,熟睡中的李亨被亲卫唤醒,在得知周灵帝依然死去的消息后,李亨久久无语,他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也没有想到年轻的周灵帝赵博会走的这名快,这么突然。

许久之后,李亨深深叹了一口气,下令暗卫暂时封锁皇城消息,并连夜召集心腹谋士袁公德等商议此事,要知道,周灵帝赵博依然是杭州朝廷明面上的主事人,大周王朝的皇帝陛下,是一面杨阀号令天下的旗帜,现在这面旗帜倒了。

这不但让李亨早先制定的统一九州方略遭到巨大的挫折,而且此时就让他不得不面对,失去这面旗帜后的尴尬处境,因为大周皇族除了赵博外,没有人在他的掌控中了,特别是赵博身弱一直无后,所以接下来能够继承大周皇位的,就只剩下远在长安的皇太子赵恒。

麻烦的地方就在于长安朝廷远在关中,自己鞭长莫及,那么若是赵恒在长安继位为帝,那自己苦心经营数年的杭州朝廷,转瞬变失去了法理的支持,毕竟杭州非大周都城皇族领地,在失去灵帝赵博后,无法与长安朝廷争夺正统,那李亨便既有可能要受制于长安朝廷。

除非!!

“除非!王爷您~废弃大周,开立新朝!“袁公德双目灼灼地看着诚王,沉声道。

“开立新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