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二百八十回 豫州军分兵夺城 刘子润安定关中 (3)

龙兴五年四月初九

方丘祭坛的烟尘还未散尽,烟柱在微风的吹拂下逐渐飘散,龙骁军的士卒们面无表情拍打着落在战甲上的点点褐土,抖落披风上的附着的烟尘,战马被惊走的骑士在袍泽的协助下安慰了坐骑,或是抱着战马的脖颈,或是不停轻抚爱马的面颊,来自主人的安慰让战马们逐渐平静下来。

战场上各路龙骁军开始陆续返回,押送着成群的飞虎军降兵,不过当这些飞虎军看到主祭坛的惨景之时,甚至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在内围防守,不然估计早已死无全尸,降兵的面孔没有太多的恐惧,更像是一种释然与解脱,作为步军的飞虎军在骑兵的冲击下,可以说毫无还手之力,他们都已经被追杀得有些麻木了,或许许多年后,他们还会在深夜惊醒,不愿回忆这惨痛的一日。

外围的小丘之下,

那位高深莫测的灰衣老者就宛若鬼魅一般,来去匆匆,不着痕迹。

待那灰衣老者离去许久,刘彻才感觉紧绷的身体缓缓放松,他转而看着地图上的信怔怔出神。

一旁的铁牛缓过神来第一时间便对亲卫嘱咐道:“速去调拨五百,不~掉一千精骑来此护卫。”

显然灰衣老者展现出强大气息,让铁牛极为忌惮,而且刚刚他切实地感受到了,对方那转瞬即逝的强大杀意,为了三哥的安全,万不得已之时就只能拿人命去填了。

刘彻虽然觉得铁牛有些小题大做,但也并未出言制止,此时他更好奇这位神秘老仆送来的这封信的内容,正待伸手取信,却又被铁牛拦住:“三哥,小心有诈!”

“无妨的,韦相若想杀人,也不会用这种下作的伎俩。”刘彻轻轻罢了摆手道,虽然他与韦相只有数面之缘,但他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韦相与自己是同一类人,或者更准确地来说:曾经是。

听三哥这么说,铁牛自然信得,但为防万一,他依然坚持自己先拆开确认一下。

铁牛的谨慎可以理解,

于公,作为豫州军主心骨的刘彻,自然容不得一丝闪失,这关系到数十万豫州将士的生死。

于私,在小妹、大哥、二哥相继离去后,三哥已经是自己在世仅存的唯一亲人,他决不允许因为自己的大义而造成三哥任何损伤。

就见铁牛小心地拆开信件,其中除了几页信件外,还有两个物件,其一是块外形精美的玉佩,其二是金银两色的两把钥匙,铁牛用试毒针仔细探查了数遍,并没有发现这些物件有任何异常之处,正准备将取出的信件交给三哥刘彻,突然又将信件收回,又凑到鼻尖嗅探一番,再三确认没有问题后,才交给三哥刘彻。

见他的担忧的神色,刘彻的心头流过一股暖流,他知道阿牛对自己的关爱,即单纯又真挚,便微笑着接过信件,仔细看了起来。

通过这封信,刘彻才知道那块玉佩,竟然是潼关龙翔军守将傅士德的家族物件,当年韦相曾对傅氏有大恩,傅氏无以为报,便以玉佩为凭,有此玉佩便可顺利得到潼关。

而金银钥匙是分别地处相府与琅嬛山庄两座宝库的密钥,且信中言明,琅嬛山庄宝库的藏书阁中,除了这些年百官孝敬相府的大量财富,还有一紫檀木盒极为重要,因为其中有几本名册,既记载着关中门阀大族掌控的朝廷官员名单,也有这些年来,韦相所收集的寒门士子的名录。

这些人才在韦相看来大都是治世之才,只是现今朝廷昏聩**,门阀把持各级官职,让这些散落于九州的人才被埋没了,只能隐于山之中,韦相的想法是:他日刘彻若能寻得他们,也将是造福黎民百姓的一大助力。

许久,一直凝神细读信件的刘彻,长长舒了一口气,抬头望着清朗的天空,,心道:

韦相这礼,太重了!

除了对这些物件的解释外,在信中韦相还与刘彻坦诚相言,直舒心怀,从信中字里行间的平述直言中,刘彻看到了这位世人眼中,权倾朝野的权相完全不同的一面,再加上墨云轩所收集的大量情报,最终让刘彻可以透过层层迷雾,更清晰地认识了这位大周宰相的人生际遇。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出身陇右韦氏大族的韦仁美,其作为门阀士族中重要的一员,正是他飞黄腾达的最重要原因,对于这一点刘彻也表示认同,毕竟门阀大家手中所掌控的庞大资源,对韦相的助益显而易见,最优的教育、最强的人脉,这些都是普通士子望尘莫及,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

陇右韦家对于从小就显露出过人天资的韦仁美,倾注了大量物力财力,助力其增长学识能力的同时,也不断借助家族的人脉,让其年轻时便结交了当时还是皇子的赵嗣,在家族的刻意引导下,年轻韦仁美与皇子成了志同道合的挚友,而有志帝位的赵嗣,也看到了韦仁美身后强大是门阀势力,两者在有心人的撮合下,最终结成盟友。

在陇右门阀的大力支持下,赵嗣顺利册封为太子,而韦仁美也自然步步高升,成为太子府最年轻的幕僚长,深得储君赵嗣的信任,拥有极大的权柄。

随着他在太子府阅历增长,年轻韦仁美也真正见识到了大周王朝官场的腐朽与黑暗,以及门阀大族的骄奢与贪婪,更让其痛心的是,他发现自己那两位曾经胸怀天下万民的挚友,也因着对权力的极致渴望,与对手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自古以来,为了坐上帝位,上演了多少父慈子孝的悲剧,那一处最终不是以累累白骨结束,这些人对于至高皇权的争夺就从未停止过,也永不会停止。

但世人之中总有例外,而韦仁美便是其中的异类,面对险恶的朝局韦仁美选择了隐退,这让以韦家为首的陇右门阀极为不满,他们花费巨大资源将其捧到宰相的位置,就是想借此获得更大的利益,而韦仁美竟然选择退出,他们出离地愤怒了,各家族长甚至联合起来向其施压,韦仁美只得以让皇帝与司马家族鹬蚌相争,陇右门阀才好坐收渔利为由,暂时离开了斗争的漩涡。

此后韦相数年间都以麻痹对手为借口,在九州各地游历山川,在旅途中他见到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深切地体会到了民间百姓的疾苦,特别是中原之地,流民饿殍,易子相食的惨景,极大地冲击并震撼了韦仁美的内心。

世间万民的苦难,让这位熟读圣人话语的儒生痛苦不已,同时也让他开始得深刻地反思,为什么在圣人之道流传千年的神州大地上,还会出现如此悲惨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