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二百三十七回 扬州军大军压境 荆州阀内斗不止

龙兴五年

四月初的江淮大地春暖花开,去岁的大雪滋润着干涸的大地,在许多沟塘中那一汪汪碧水之中,数不清的杂鱼和小虾在水中游弋,水源的两旁岸上,迎着春光都长满了翠绿的灌木与草甸,田野里长满了各色的野花,许多白色的小蝴蝶与不知名的虫莹在其中飞舞,大地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只是透过远处的杂草与灌木丛,依稀可以看到远处的原野中,散乱着因为战乱与灾荒而被荒废的残破村落,入目皆是塌陷的茅草屋顶,墙角长满了一尺高的杂草,因为无人打理而倒塌的院墙,每一残缺处都像耄耋老者那满口珍稀的黄牙一般,露出两侧黑冬冬的缺口,甚至可以在阴暗处看到被野狗啃食后,散落一地的戚戚白骨,无声地述说着一个个悲惨的故事。

看废墟的规模这座村庄原先可能有数十户人家,但此时早已荒废,中原大地数年的灾荒与战乱,让活着的人不得不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背井离乡迁往别处寻找一线生机,那些孤老为了不拖累家人大多选择留下,明知是死但也别无选择,为了族人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活下去,族群能够延续,他们选择自我放逐。

这样情况在战乱的中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年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苦难的百姓性命在这乱世之中根本不值一提,那些高墙大院中享受美酒佳肴的豪门大族们,只关心他们的佃租是不是按时按量收上来了,至于那些百姓的死活他们不会在意,在他们看来,这些百姓犹如野地里的杂草一般,割了一茬等雨水好些又会疯长起来,世态炎凉,就连活着都成了许多中原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求。

哒哒哒~~~

在扬州与豫州交界的官道上,一队骑兵疾驰而过,迎风的战旗上斗大一个林字异常醒目。

一匹黑色战马之上,一身着绯红官袍,留着长须的儒雅文士,正在数百名彪悍精骑的护卫下向豫州宛城方向行去,这名将军正是李式的舅舅,通州营大都督林辰,也是此次杨阀征战荆北六郡的三军统帅。

这次征伐荆北涉事极大,诚王决计不容有任何失,所以他将自己的舅哥,也是扬州军宿将林辰调往宛城,负责统帅集结在南阳郡的二十万大军,而西进的水军大都督,也是久经战场的广陵水军宿将栾滋,统领水军十五万顺江而上,同时为了牵制荆州南部诸郡的守军,同时调长沙将军王世彦领荆南十万大军屯兵公安港,威势江北。

经过一个月的筹备,在四月初,各路扬阀大军各部按照军令都已经严阵以待,现在只等按照诚王的密令等林辰赶到南阳大营,便可择机号令全军突袭荆北六郡。

而此时荆北六郡的荆州门阀内部还在争权夺利。荆州在失去荆南四郡后,还剩下江北的武郡、随郡、新城郡、江夏郡、宜郡、襄阳郡共计六郡。

原荆州刺史张文忠字正元,光宗元亨二年的进士,其本身出自荆襄门阀,能力还是有的,只是年岁太大了,最终没有挺过龙兴三年的寒冬。

张文忠有儿歌儿子,其中嫡长子名张衍,字文鼎,因为张文忠早年家教严苛,长子张衍在其管教之下,性格极为懦弱,胆小,不被张文忠所喜。

而次子张勐,字文雄,这个小儿子是张文忠二夫人张氏之子,因为是老年得子,又因为张文忠发现管教长子张衍太过严苛,造成大儿子性格懦弱,便对这个小儿子管教的较为放纵。

结果小儿子张勐的性格更老大恰恰相反,胆大包天,冲动易怒,不得已张文忠便将其送入军中磨炼,想不到小儿子反而在军中如鱼得水,与荆州军中的年轻将领们打成一片,与杨阀的数次试探之战中都展现了不俗的战力,立下不少战功,因为性格豪大方故而深得荆州军的拥戴。

话说这张文忠虽然年岁已高,但也知道在这乱世之中,若想拥有一块立足之地,性格懦弱的长子张衍是不行的,便有意让次子张勐接替自己做荆州刺史,但这一想法遭到荆州一批老臣子的反对,毕竟立嫡长子为继承人是自古以来的规矩,这群门阀豪族大多支持长子张衍接任刺史之职。

但张文忠知道,这些门阀豪族只想扶持一个容易操控的傀儡罢了,而性格懦弱胆小的张衍自然比性格豪爽且在军中颇有威望的张勐容易控制,不得已张文忠只得拖着不定,想等张勐羽翼丰满再说此事。

但世事难料,龙兴三年冬因为年岁已高,张文忠突然病重,就在此时他让家人传信给在襄阳郡驻守的次子张勐返回荆门,闻听消息的大夫人王氏暗中拦截了信使,并秘密联络一些老臣商议,决定扶持自己的儿子张衍上位,最后众人等张文忠一咽气,立马捏造了一份遗书,让张衍顺利继承了荆州刺史的位置。

而远在襄阳郡领军驻守襄阳城的张勐,却被一直蒙在鼓里,对此事一无所知,

但这天底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些内情很快传到了张勐的耳中,本就性格冲动易怒的他,立即就领着自己的嫡系亲卫返回荆门想当面与大哥张衍对质。(原本荆州治所在襄阳城,但因为南郡落入杨阀之手,张文忠便将治所迁到南部宜郡治所荆门城)

待回到荆州治所荆门城后,心中有鬼的张衍压根不见这位兄弟,总是推脱搪塞的话语让张勐不由得大怒,竟然领兵冲击了刺史府,但那些老臣早有防备,立即调集埋伏的精兵拦截了张勐一行,并借此机会准备以叛乱之罪拿下他,虽然张勐的性格暴躁易怒,但不代表他蠢,眼见情况不对便领兵杀出重围,逃出荆门城返回了自己驻守的襄阳城。

至此荆州门阀内部矛盾便公开化了,以荆州门阀为支持的刺史张衍一派,与深受荆州军部分年轻将领支持的张勐一派,便为了争夺荆州控制权多次内斗。

现在荆州的江北六郡也早已四分五裂,西南的宜郡、新城郡以及武郡支持张衍,而北部的大郡襄阳郡与随郡则偏向张勐,只有东部的江夏郡太守芦令闻态度未知,对两派都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属于中立的一方。

而在两派斗的昏天地暗之时,猛然间才发现,荆州的四面早已被杨阀数十万大军三面合围,各路大军对荆北六郡早已虎视眈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