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二十二回 要问世间何情重,父子兄弟血浓水。

景福二年冬

荆南岳麓书院

翟老夫子正在藏书阁内的书案边看书,在读书这方面夫子与刘彻一样都是书呆子。

夫子身边不远处一名中年文士已经等了很久了,

但文士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只是静静站立在哪里,仿佛一根圆柱,木讷且无生气。

朝沁幕钟,听到书院高亭上传来的钟声,已经读书许久夫子终于合上了书。

看到不远处静候的文士招招手道:“昭定来了,来!陪夫子我走走。“

中年文士健步如飞赶忙上前将夫子扶起,便在这富有万卷书籍的藏书阁中闲逛起来。

“夫子,知道学生为何而来?“中文士轻声道。

微微一笑的夫子迈着小步道:“成韬给你写信了。“

扶着夫子的文士笑道:“万事都瞒不过夫子。“

闻言夫子停住脚步侧头道:“对于刘彻的施政所行,你那弟子怎么说?“

跟着停住的文士微笑点头道:“甚佳!“

看了眼微笑的文士,夫子转过头去又开始迈着小步走起来。

看着夫子的神色如常,文士叹了一口气黯然不着边际地轻声道:

“可惜那刘裕、刘元德气运将尽,后面恐横生些许波折。“

夫子皱了皱眉毛沉声道:“此乃天道,不能妄言。“

文士神色一凝忙躬身称是。

夫子临窗远眺,看着薄雾在中岳麓山间起伏不断,神色凝重,

今年这荆南的冬意来的早了些,自己这副身子骨不知道熬不熬的到开春的那天。

景福三年春

豫州洛阳城

一辆普通的马车夕阳西下之时,在守城兵丁疑惑的眼神中驶出洛阳城南门。

行了一段便拐上一条官道往西南的叠龙山而去。

驾车老者面色如水,稳稳控制着马车不急不缓地在官道上行驶。

只是车内不时传出的几声咳声让老者露出些许担忧之色。

日落月升,

在月之下行了一个多时辰马车进了山中,随后马车离了官道转入一条隐秘的山道,

渐渐消失在升腾薄雾的树林之中。

而在山道不远处的密林中,一场厮杀刚刚结束不久。

只见数十丈方圆的密林战场之中,无数碗口粗细的树木尽数拦腰折断、周遭大片的草木皆毁。

地上赫然横躺着十余具黑衣人,看样子已没了气息。

几名青衣劲装大汉正在有条不紊地清理战场。

他们将死去黑衣人的尸体一一丢入挖好的深坑之中,浇上火油准备焚烧。

月下林边,就在青衣大汉准备抬最后一具倒在树下的黑衣人尸体时,

刚刚还没有一丝气息的黑衣人尸体,突然如鬼魅般闪电出手,两点寒光激射青衣大汉面门。

虽然黑衣人猝然出手,但这些青衣大汉显然并非易于之辈,

时刻都保持足够的警惕,黑衣人发出的暗器被青衣人一个侧翻险险躲过。

单手杵地的青衣人随即喝道:“还有活口!“

那诈死的黑衣人心知绝不是这些青衣大汉的对手,

在丢出暗器后毫不犹豫转身便向密林深处逃去。

一众青衣人抽出长剑刚准备追杀那逃走的黑衣人,忽觉身边一阵疾风袭过,

一道白影如闪电般向着那黑衣人逃跑的方向没入密林,一闪即逝。

不多时,好大一颗头颅从天而降,直直地落入那挖好的深坑之中。

只见一女子身着青色纱裙,戴精丝面巾,左手持三尺青峰,右手握檀木珠串,

那珠串之上有一块雕着镂空狼头的白玉,在月下发出淡淡的神光,

这名身姿卓绝的女子,就那样静静地的立在一棵巨树的树梢之上,皓月之下浑身散发微光。

犹如明月上树梢。

见此情景。

那青衣众人整齐划一单膝跪地。

为首一人恭声喊道:“银狼卫参见都帅!“

此时女子一双秀美的双眸饱含深意地望向云雾升腾的叠龙山深处,没来由的心中戚戚。

叠龙山深处那辆马车依旧在迷雾中顺着山道前行。

一直到第二日清晨,

车夫驾车才来到了他们的目的地,叠龙山的老君峰下。

到了山门外车夫慢慢将马车停稳,便侧身掀开了马车的布帘。

依旧是一身白衣儒袍的刘裕探出身来,峻拔的脸上面色略显苍白。

朗目如星辰般望着巍峨的老君峰默然无语。

下车轻步走到了山门边,本被薄雾笼罩的山门,雾气竟渐渐散去,

显出一道古朴的石阶蜿蜒通向那仿佛遥不可及的峰顶。

刘裕在山门止住想要跟随的车夫道轻声道:“二叔,上山的路只能我一人。“

刘二叔担忧又无奈地点了点头。

刘裕宽慰道:“无妨的。“

说完便迈步拾阶而上,渐渐消失在小道尽头,淡淡的迷雾将山道再次遮掩无痕。

清风徐过,吹起落叶婆娑,那青石所筑的古老山门边只余一老仆孤身而立。

老君峰是叠龙山的主峰,山下乡野柴夫皆言此山有仙人,常言道仙人秘境路难寻,

所以此处的确是山高路险,那山道两边山势层峦叠嶂,巍峨秀美,无数古树伫立其间。

初升之朝霞金光洒满群峰时,发出巍巍壮观的五彩金光。

刘裕顺着石阶走了近一个时辰也觉得卷了,扶着树干抬眼望那石阶延入薄雾深处,

仿佛没有尽头一般。随后在路边稍事休息的刘裕,深深吸了口气准备继续攀登。

就在这时,一道苍老的声音仿佛从无尽的远处传来,又仿佛就在耳边轻声道:

“元德,回去吧。“

刘裕闻声浑身一震忙道:“师傅!弟子此来有事相求。“

那声音回道:“元德所求,为师已了然,但为师却不愿行此逆天改命之事。“

刘裕沉声道:“弟子自知时日无多,已别无所求,

只求恩师施九转乾坤**将弟子一身气运皆归于吾弟刘彻,弟子万分陈恳求师傅恩准。“

那苍老的声音波澜不惊道:“元德可知如此行之,你阳寿或将不过半载而已!“

刘裕跪地以额伏地道:“我弟刘彻已然入了那学宫的布局,行恩师所托之事当更有把握,

弟子已决意将秘事尽托与三弟,求恩师助我。“

那声音沉寂些许后沉声问道:“元德心意已定?“

刘裕附身跪地轻声道:“求师傅准许弟子最后再任性一次。“

山风轻抚过刘裕额前的一缕长发。

那声音轻声回道:“世间万事皆有定数,去吧!等时机到了为师自去寻你。“

刘裕再次郑重地叩拜,转身毅然向山下走去。

许久之后薄雾深处传来一声叹息~~

也许是心事已了,刘裕感觉身子都轻了许多,

很快就回到老君峰的山门。

山门外老仆刘二急得来回踱步看到刘裕出现忙道:

“大少爷您可算下来了,我都进去寻你几回了,

但这山门古怪的很,我每次走进去转了半天又回到了原地。“

刘裕宽慰道:“二叔,不必如此焦急。“

刘二哭笑不得道:“能不着急吗我的大少爷,你都进去一天一夜了。“

闻言刘裕微微错愕,旋即笑道:“有些事耽搁了。我们这就回城。“

说完回头看了一眼依旧薄雾环绕的老君峰山门,

刘彻转身毅然上了马车离开叠龙山踏上返回洛阳城的山道,那山道虽然依旧蜿蜒曲折,

但刘二叔觉得这下山的路似乎更长,更难走了。

所谓:

兄弟情深不可知,愿舍气运助成事。

要问世间何情重,父子兄弟血浓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