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二百二十六回 大周皇太子召见 后苑凉亭见皇后

悠长的宫道里,除了两侧的石质宫灯柱及那些御林军士外,没有其他物件,肃穆是给人的第一感觉,另外皇城给刘彻的印象便是压抑,每个人脸上都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如同一个模子刻的一般,了无生气,不苟言笑,古板严肃,让人打心里感觉自己的呼吸都不顺畅了。

长安的大周皇宫共分为两大部分,南半边为皇城,北半边为宫城,一共有九门,对应外城的外九门,这皇宫九门又称内九门,这九门除了后苑的两道不常开的城门外,就是分布于东南西三面的七道城门,其中东西各两门分别是东侧的延禧门与迎风门,西侧的安福门与顺义门,南面的含光门、朱雀门及安上门,再算上皇家林苑中秘密设置的二门,共计九门。

这九道城门中,位于宫城后苑内开的两道门最为神秘,普通百姓根本难见其容,传闻其城门格局并非正对北方而开,而是在宫城后苑向渭水南岸凸出的外侧城墙上设立的一东一西两道城门。

其中西侧的一道城门为水门,名为玄武门,出门沿着水道往北便可直通渭水,水道两侧设有高大的围墙将水道秘密护住,水道宽约六丈、深二丈有余,可行龙舟,上游的渭水自此流入长安城中,在城中绕了一圈后,从长安城东北的龙首渠流回渭水的下游,传闻此水门是大周皇族遇到危险之时,可以利用的秘密通道,但具体内情却无人知晓。

宫城后苑东侧的城门向东而开,称之为迎光门,出城门便是一大片皇家园林,名为昌华苑,此地外围常年有禁军驻守,严禁外人入内,景福北征后原来的守卫的禁军被金吾卫替换。

皇城与宫城间有一宽二丈六的夹道,因其横贯东西的延禧门与安福门,故而又称之为延安宫道,其两侧围墙到达五丈,将皇城与宫城彻底分隔开来,只余下三道宫门与一建立于高墙之上的廊桥连接。

因为有宫城大监魏芳领着,刘彻等人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顺利抵达了太子所在的东宫,按照大周律太子未成年前居住宫城内的东宫,成年后便要迁居与宫城东侧相邻的太子府,现在太子赵恒才七岁多,故而生活在东宫之中。

穿过三道宫门,魏芳便将刘彻领到了永和殿夹道大门外,这位身着百花蟒袍的大监让几人在外候着,自个缓步进入院中,半炷香后,就见一内侍太监出了门口,尖着嗓子唱喏道:

“召!豫州将军--刘彻觐见!”

那声音在深宫回廊间回荡,久久不绝!

刘彻等人正待进入庭院,就闻太监缓声道:“刘将军,殿下只是诏将军一人觐见,您的随从可在此等候。”

闻言,池力等人都看向自家将军刘彻,作为随从池力等护卫自然不便见驾,刘彻示意他们在外等候,仅带着铁牛一人,这倒不是刘彻胆小,而是铁牛绝不会让三哥离开自己的视线,那名传话的太监见状似乎略有不满,但他也并未出言阻止,毕竟刘彻只带着一名随从,而且入皇城办事前就已经卸下兵器,在这大内之中数千金吾卫,谅他们也翻不出大浪,更何况殿下身边还有不少大内高手。

随后刘彻便带着铁牛跟着引路的太监进了庭院,这名太监领着刘彻沿着殿前回廊前行,路过大殿正门却并未进入殿中,而是继续沿着回廊向着永和殿后行去。

鹿皮官靴轻踏着大理石铺就地面,发出塔塔的声响,回廊两侧的台阶下每隔数十步便有一名金吾卫持枪伫立。

行了一会,众人便来到了永和殿后,此处紧挨着宫城皇家林苑的东苑,通过一段廊桥将永和殿所在的庭院与东苑连接起来。

到了此处那名太监也停了脚步,躬身抬手示意刘彻由此过桥,刘彻也不疑有他,领着铁牛便踏上廊桥,这一路七转八拐行来让铁牛已经有些不耐烦了,面露不悦之色,低声嘟囔:“都西边的太阳了,谱还真大!”

“阿牛,慎言!”刘彻无奈摇了摇头,低声嘱咐道。

“诺!”铁牛虽然心性鲁莽,但对自己的三哥那是言听计从。

此时已近正午,两人上了廊桥迎面一阵春风吹拂,让人倍感清爽惬意,廊桥下是一湾小河,翠绿的宛若碧玉,河中倒映着无数垂柳,波光粼粼,春色正浓,廊桥对面便是一片翠绿的园林,远远看去假山清池,绿树红花,远近高低各不同,红花绿柳春意浓,甚是养眼。

下了廊桥的刘彻发现蜿蜒在东苑的林间小道两侧,分散着不少守卫,却不再是全套战甲手持长枪的金吾卫,而是如同在上林围场那般身着锦衣的护卫。

就在刘彻不知下一步该去往何处时,一阵银铃般的嬉戏声从不远处的一座假山后传来,循声而去,转过假山眼前豁然开朗,就见假山后是一片数亩地大小的草坪,不远处便是一处宽阔的小湖,湖边有凉亭,有栈道,操场外围插着数面彩色龙旗,迎风飞舞。

在草坪上,数名宫娥太监正陪着一身着杏黄滚龙袍的孩童嬉戏,那童子以锦帕遮住双目,正与众人在玩躲猫猫,孩童显然玩得很开心,不注发出童真无邪的笑声,不远处那名大周太子的大伴魏芳,就静静立在孩童身侧不远处的树荫之下。

“刘将军,请这边请。”一名护卫在外围的锦衣卫首领来到刘彻身边,拱手道。

按照锦衣卫的指引刘彻来到了湖边的凉亭中,刘彻示意铁牛留在外面台阶处,自己则缓步步入亭中。

就见亭中竖着一面绣着百鸟朝凤的金丝楠木秀屏,亭顶雕梁画栋,缎锦帷幕,宫灯高悬,阳光透过菱格撒入亭中,映照在中央的一尊青铜鼎炉上,那升腾的紫烟不断萦绕在一道道光柱之中,上下翻腾,宛若游龙。

“刘将军,请坐。”一声庄重沉稳的女声从屏风后传来。

此时刘彻明了在这屏风之后,才是今日召见自己的正主,毕竟现在的太子才七岁,又能商谈什么大事呢,反倒让自己看轻了皇族。

一旁的太监朗声道:“皇后娘娘懿旨,赐座!”

闻言,刘彻立马反应过来,这屏风后的女子正是太子的生母懿安皇后,忙一甩衣袖跪拜道:

“罪臣刘彻,拜谢皇后娘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