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二百二十三回 皇城外贵人相助 宫城相府两强现

长安皇城,兵部衙门。

兵部所在的庭院种植了不少银杏树,此时翠绿的叶子都缓缓舒展开,在朝阳中欢心地抖动着,在院中的地面下撒下一片斑驳的光彩,透过这些树叶可以看到树下聚集着不少人,似乎在看什么热闹,还低声议论着什么。

树荫之下,一众兵部的办事官员们及御林军士,扫了眼被打的他娘都不认得的韩琨,又看了看衣服上连一个多余的褶子都没有的刘彻,瞬间无语,你说韩大人偷袭?!不由得在心中暗骂这脏载的太没水平了。

那位御林军校尉见状,不由皱了皱眉头,他常驻此地,自然认识韩琨,但毕竟刘彻是豫州将军,不是他这个校尉所能制约的,只得拱手道:“将军,韩大人办公若有不当之处,自有兵部处置,如此才合规矩。”

“好!”刘彻突然爽快地大声应了小校的话,“那就交给你们处置。”

随着刘彻眼神示意,池力随手便将韩琨丢到御林军身前,几名兵部同僚赶紧上前将其搀扶起来,查看一番发现韩琨虽然被打的鼻青脸肿,但并没有什么大碍,只是现在的情况定然要修养些时日了。

刘彻扫了一眼兵部的官员,沉声道:“本将军的述职呈文已经递交,若是无事本将便回驿馆等消息了。”

“这~~~”小校这时便为难起来,今日他当值而官员被打,虽然看起来韩琨没什么大碍,且刘彻言明是韩琨索贿在先偷袭他在后,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索贿有可能,但韩琨这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是偷袭人的,还被打这么惨,但就此若让刘彻大摇大摆地走出兵部,这事恐怕不好向尚书大人交代。

只得硬着头皮,拱手道:“将军,韩大人被打一事还需让兵部尚书郭大人定夺。烦请将军稍候,我这就派人通知尚书大人。”

门前的刘彻看了眼那名小校,轻轻点了点头,“好!那我就在此等候。”

随着铁牛、池力跟随刘彻步入房中,庭院中的小校不由的松了口气,其他的兵部官员见状便将韩琨抬去医治,等待尚书大人前来。

要说今日好巧不巧,平时极少来衙门的兵部尚书郭大人,其实一早就来了兵部办公,只是一早就被宫城的懿安皇后请去商议要事,其实就是因为小公主遇刺的事,这事普通的衙门根本办不了,需要调集殿前军协助宗府秘密查办。

因为涉及殿前军的调动,需要在兵部走些程序,且公主遇刺之事于皇家颜面有损,故而下了懿旨找郭大人前去商议一二,也是为了保全皇室的面子。

出门时,郭大人似乎还准备交待左侍郎一些事情,但因为宫里的太监催促的紧,便匆匆跟着去了。

就在众人等候空挡,刘彻也在房中稍稍闭目思索,他刚刚打韩琨一顿可并非一时的意气,他心中明白,此次来长安就是要寻机打破原有的平衡,把水搅浑,自己既然明面上前来述职,那就凡事高调行事,越是鲁莽无礼,越是会被那些暗中观察的势力,认为自己是个只知用强的武夫,所以从营救银月湖被袭的皇族公主,到从神武军手中夺船,刘彻这一路就没准备低调行事。

此时,越是高调,越是能将长安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盯着自己的眼光越多,暗地里行事的人就越有顾及,刘彻反倒越加安全,所以不管是神武军,还是这位兵部的员外郎韩大人,都只不过是撞上刘彻刀口的倒霉蛋而已。

兵部衙门里,庭院中兵部官员们也小声议论着渐渐散去,同僚被打他们此时更多的是心在乐乎,可见韩大人平时人缘多差。

而刘彻端坐在厅中静心养神,刚刚他故意在兵部如此大闹一番,又答应留在这里等尚书大人,就是让各方深藏在兵部的眼线们,有时间将自己闹事的情报报给他们的主子,刘彻也断定此时会有势力向自己伸出友谊之手,所以说刘彻此时是有恃无恐。

就在刘彻闭目养神时,兵部外来了几名宫中的太监,他们正抬着一顶代遮阳的软塌,随行数名跨刀执戟的金吾卫,远远看见的御林军军士,便躬身迎接来者,要知道能在宫内用软塌的行走的,必然是备受恩宠的存在,待软塌近了,就发现其上躺着一位三十几岁,白面无须,方面大耳,细柳眉、高鼻梁、身着棕底百花飞鱼锦袍的内官,那微微闭合的双目缝隙中,透着淡淡的寒意。

来人正是宫城的司礼监执笔大太监、太子爷最喜欢的大伴--魏芳。

等在兵部的刘彻想不到最先来捞自己的竟然事宫里的贵人,魏芳亲至带来太子的旨意,诏刘彻入宫叙话,这尊大佛说话了,何人敢说一个不字,御林军也自然不会跟自己人过不去,就这样,刘彻大闹兵部后,又平安无事地跟着魏芳去了宫城。

在皇城东南,有一坊处在皇城于东市之间,这里便是平康坊,此坊东北角有一片好大的宅子,朝南的正门口竟然有一片不小的广场,在这么好的位置还有广场的就极为难得了,宅子门口放着一对雄壮的石狮子,高阶的红门之上恭恭敬敬地写着两个大字,韦府!

这里正是权倾朝野的韦相国府上。

要说这韦家,那可是关陇权贵门阀最顶尖存在,长安韦氏是九州关中地区素有名望的门阀大族,自前汉时期就有俗谚称长安韦氏和东方氏为:“长安韦东方、去天尺五分”,暗喻韦家与东方家族的权势滔天,直逼皇权,可谓事九州数一数二的豪门大族。

要知道,自前秦汉,五代,南北朝数百年来,关中韦氏门阀一族就出了宰相、首辅十二人,另外其宗族中担任俸禄在二千石左右朝廷官员的超过百余人,更是在大周开国出了一对父子孙三世的丞相,乃是关中之地无可匹敌的顶尖门阀豪族,说韦家权势滔天都不为过,也的确有与皇族叫板的本钱。

现任的韦家家主名为韦仁美,字文仲,已六十有一,有二子一女,而韦焯便是其最小的儿子。

如今长安朝堂上的满朝文武,大半是他韦家的门生弟子,朝廷更有一半的军力握在其手九县主官大都是出自关中其他门阀大族,皆仰其鼻息,为其马首是瞻。

可以说现在韦家的权势,远比东方家族气势最盛之时都更强上几分,大周皇族与几大开国元勋的家族合力才勉强制衡韦家,但随着大周皇权逐渐没落,韦家年轻一辈已经不把皇家放在眼中,在朝中更是骄横跋扈,目中无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