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一百九十回 刘子润引蛇出洞 韦公子决战庆阳(10)

龙兴五年正月二十六

安平郡庆阳城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晴空万里,天高云淡。

远处的群山白雪皑皑,苍松翠柏都披上了晶莹的披风,天蓝地白,泾渭分明。偶尔有雪狐、雀鸟等小兽在林间游荡,寻找被雪掩盖的松果等食物。

东方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映照在群山峻岭之间,分外明亮耀眼。

咯吱咯吱~~

随着巨门被推动,庆阳城通往豫州军大营的东门已经打开,若将视野放远,就可以看见远处的官道上绵延数里都是宽大的粮车,在大批龙骁卫军的护卫下,他们也正源源不断将大批粮食从豫州军大营中运往庆阳城,也预示着了前后持续数月粮食大战到了谢幕之时。

东门城楼之上,看着外面官道上的粮车一辆接着一辆驶入庆阳城,成韬满脸的震惊之色,

粮食,没有人比成韬更明白此时此刻这些粮食的价值,庾司太平粮库所存放的数百万石粮食,正是主公对付那股神秘势力的底气,而年三十那一夜,太平粮库被烧后,也就相当于毁掉了豫州军最大的依仗,也难怪正在宴请宾客的主公刘彻当场失态,而作为财贸司主官的成韬也背负着极大的压力。

在庾司太平粮库被歹人烧毁后,这大半个月来在主公刘彻的严令之下,财贸司上下百余名官员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四处想办法筹措粮食,但不管是去粮买还是从别的郡府调运粮食,大多都以失败告终,那股潜伏在暗处的势力,已经或明或暗地切断了庆阳城获得粮食的所有渠道,在短时间内根本没有一粒粮食能进入庆阳城。

眼看着郡守府答应的期限近在眼前,成韬心急如焚但却无能为力,今早就在他顶着熬得通红的双眼,就准备去郡守府向主公刘彻领罪之时,却被刚刚出郡守府的钟海带到了东门。

“那~~那里~~弄这么多粮食?”成韬看着一溜看不到头的粮车,激动道。

“哪里弄的??”钟海故作疑惑道:“这不就是主公让你从敦煌、弘农秘密调集的粮食吗!”

“可~~那些筹集的粮食大都存在庾司的太平粮库里,那一夜被一把火烧光了啊!”成韬拧着眉头不解道。“难道~~~”

“哈哈~谁规定粮食只能放粮库的。”钟海看着目瞪口呆的成韬哈哈一笑道。“其实,主公早已调运军粮为名,将太平粮库的粮食秘密运到了豫州军大营中。”

“为什么主公要将粮食秘密进入军营?而且从未说过此事。”成韬委屈地嘟囔道,“这些日子我们财贸司上下都快急死了。”

闻言,钟海走近一步拍了拍成韬的肩膀笑道:“此事主公只告诉了我一人知道,原因是为了确保这些粮食的绝对安全,而安平郡最安全的地方自然是庆阳大营。没有说开是因为需要主公需要所有人都以为粮食就存在庾司的太平粮库中。”

说完,钟海指了指远处的旭日,朗声道:“而现在就是我们反击敌人的时候了。”

东门的粮车一辆接着一辆进入庆阳城,沿途无数百姓都看到了,很快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座城市。

百姓们都涌出了家门,拥簇在街道边看着一辆辆满载粮食的马车,这些马车将粮食直接运到了四集的米行,并很快搬入米库中,一上午就有五千百辆运粮的马车进城,按一辆马车三石来算,光这一趟就运来了一千五石粮食,约三十多万斤。

即便见到如此多的粮车,但城中依旧谣言不绝,都在传郡守府已经没有存粮了,这都开始抽调军粮来救急,若是现在不抢这些仅存的粮食,以后就啥的买不到了。

现在还在正月,看日子还有小半年去岁的冬麦才能收割,到时要是家里没有足够的存粮,那可就要全家挨饿了。

在诸如此类谣言的鼓动下,城中四大米行还是出现了大批百姓抢购粮食场面,而此时因为官府之前的公告,已经答应百姓自正月二十六以后,粮食敞开供应,不再设置任何限制,

所以米行没有限制百姓买粮,以至于很多百姓一次性就抢购了数百斤粮食,更有一些豪族以家中人丁较为由,甚至一次购买数千斤粮食。

如此大量地购买粮食,根据去年官府的公告:超过千斤粮食的买卖都需要直接使用白银。

却仍然有很多豪族大家不管不顾地大量购买粮食,似乎那些白银不是他自己似的,在如此抢购的浪潮下,很快早上运到米行的三千石粮食就售出了一大半,好在运粮的马车依旧在从庆阳大营中运送粮食,勉强维持到米行傍晚歇业。

正月二十六,放开买粮的第一日,五千石粮食从米行直接售出,第二日便米行售出的粮食就增加到了五千五百石,如此逐日递增,一直到五日后的二月初二达到了最高峰,当日卖出粮食七千八百石,此后数日米行卖出的粮食数开始每日递减,而且普通百姓几乎不再购买粮食,依旧在买进粮食的大多是一些豪族大家,但整体购买的粮食数量也开始变少。

到了七日后的二月初九,之前每日不曾中断向米行运粮的马车车队,终于停滞了一天,倒不是庆阳大营的粮食被运光了,而是米行的库房已经装满了,此时除了却又需要买粮的,四大米行外已经没有百姓在拥挤购粮,之前传郡守府已经没有存粮的谣言被无尽的粮车彻底粉碎。

经过近半个月的粮食对冲,整个庆阳城抢粮的势头被完全遏制,粮价也逐步稳定下来,待到了二月十八,整个安平郡的粮价都回到了正常的水平,受波及的相邻郡府开始恢复正常,而且部分地区的粮价在官粮的冲击下,甚至出现了低于往年正常粮价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之前部分囤积居奇的粮商,眼见粮价一直下跌,为了及时止损,不得已也开始抛售之前高价囤积的粮食,更是将粮价压得极低,即便如此,但因为民间此时家家都存储了可食用二三个月的口粮,即便粮商降价依然无人购买,普通粮商又没有长期存储粮食的库房,

这些粮商都知道,即便他们把这些粮食贩卖到外地,加上运费、仓储、售卖分成等等费用,等粮食运出安平郡时,他们价格根本没有竞争力,只得联系当地官府商议低价抛售,以挽回一定的损失。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自己的损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