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一百七十回 豫州军漠北练兵 纪云威共议军略 (下)

庆阳城军卫署中。

主公刘彻正与纪云威在窗前交谈着。

“哦,那些是纪将军较为看重的?”刘彻转身看着他笑问道。

“事无巨细,井井有条,署中的同僚都是少有的军务方略谋划方面的能人。末将深感佩服。”

“嗯,当初设置军卫署的主要目的就有二个,”刘彻似乎在解释又似乎在回忆。“一是为豫州军制定相关军事方略的具体细节,确保方略的可执行。二是提升豫州军诸将的军事素养,打仗不但要靠武力更要会用谋略。”

当然军卫署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当初设立军卫署时,其下属的军情司与墨云轩的碟司,便是豫州军两条重要的情报收集网,两者的情报工作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同时,如此设置还有更深含义。

说到这里顿了顿,刘彻继续道:

“既然,济源你已经待了一段时日,不知对豫州军未来方略的方向,可有想法?”

若是前几句话是将刘彻向纪云威简单阐述自己设立军卫署的目的,这最后一句话就算是对他这段时间表现的赞赏,毕竟这个问题涉及豫州军最核心的军事方略,刘彻也想知道作为难得的智谋型的将领,纪云威能提供什么样的建议。

闻听主公的话,纪云威的内心顿时起了一丝波澜,与主公谈论下一步豫州军的军士方略,这个话题的较为敏感,要是别的同僚问起,纪云威可能会觉得是试探,当若是主公问起,那么其中所蕴含的信息就太多且太重了,这是获得主公认可的机会,就看自己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了。

好在这个问题纪云威也曾在思考过,这是作为一名将领的本能反应,而且纪云威既然决定好好辅佐主公刘彻,自然不会将自己的目光只是局限在一城一地。

略一思考,纪云威便说道:“回主公,当下原晋州与雍州两州之地已经尽入豫州军的掌控,末将也看过主公推行的土地及精简县府等新政,可谓是锐意革新之举,相信用不了多久,西北两州之地将足够供养二十万豫州军。

若有此等军力,在西北之地主公当下若要动兵戈,则关中之地当为首选。”

刘彻笑而不语,以眼神示意纪云威继续说。

“其原因有三:

其一、西北地利尽在关中,有左右有崤山,陇山,南北有六盘山及秦岭百川,再有潼关、萧关、武关、林水关四大关,在险峻处扼守护卫,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尽西北之地利。

其二、西北之丰皆在关中,古籍《留候世家》中,汉相张良就曾言:“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关中之地,历代王朝励精图治,沟渠纵横,良田万顷,又有渭水浇灌,可农,可牧,可渔。关中之丰足以牧养无数百姓,雄兵百万。

其三、汉人之本在关中,上古三皇五帝,后有秦汉王朝至今数千年来,关中之地皆为王朝都城所在地,前汉王朝鼎盛之时,汉宫绵延关中之地数十里,无数汉人无不倾慕,更是汉人文化的源远流长之地,其中万千人心皆向统一,可谓得关中者便可得天下之基。

(关中之地,作为历代统一王朝的都城所在地,也是最能享受到大一统后国家利益的区域,百姓们知道一个统一的汉人王朝对他们最为有利,所以关中百姓对汉家王朝有着较高的凝聚力,不像其他偏远地区因为获得大一统利益较少,而离心力更强。)

故,主公若欲成就伟业,则必取关中之地。”

说完,纪云威躬身静立,不再言语。

许久~~

“济源,若是让你主导秘密制定攻略关中的方案,”刘彻走近两步低声道,“你可有把握。”

闻言,纪云威的双眸猛然一亮,单膝跪地道:“末将定然不负主公所冀。”

刘彻走到纪云威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右肩,然后迈步离开了军卫署。

等刘彻离开后,纪云威才缓缓起身,庆阳城头原先暗沉的乌云已经渐渐散去,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犹如劈开了云雾的万道金光直入原野,雨后的大地万物此时翠绿盎然,迸发出勃勃生机,纪云威望着远处的盛景,目光无比坚定。

相比于豫州军治下的平静,关中之地却因为最近的大雨招来不少麻烦。

因为渭水河堤年久失修,赶上今岁的几次暴雨引发山洪,冲毁了堤坝淹没了不少良田,造成数万百姓流离失所。

而长安的钱粮只是勉强维持朝廷运转,哪有还有余力去救济这些灾民,只能听之任之,由此关中百姓对长安朝廷越来越失去信任,长安下面水患较重的几个县府,如郑县就已经发生几起灾民暴动,腐朽的长安朝廷如同激流中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浪不知前路。

八月下旬,辽东之战的各类消息逐渐在九州传开。

扬州军在辽东的大败震惊了九州大地,即便杨阀设法严密封锁惨败的消息,将扬州军的大败加以粉饰掩盖,只对朝廷回报损失数万兵马,大军大部安然返回山海关,但汉人大军败给回纥军的事实,却无能如何也无法掩盖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辽东惨败的真相,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自前汉王朝将草原人彻底打败以后,千余年来汉人对阵草原人未尝此等败绩,折损如此之巨,那个数千年来,一直萦绕在汉人心头的强大草原帝国,似乎再次实实在在地威胁到了中原大地,靠近辽东的云州各郡府更是风声鹤唳,部分豪族甚至已经开始秘密南迁。

为了稳定民心,诚王李亨从通州及江南大营再次抽调了十万大军北上,以稳定北部边境,同时派出密使前往辽东与回纥部议和。

最后杨阀密使与回纥可汗在平州城达成和约,史称“平洲和盟”。

和约议定:

其一、诚王以大周王朝的名义默认回纥对辽东的占领,扬州军将不再出兵辽东,回纥部也答应不再南下。

其二、两方同意开放边境,允许商贾开展贸易往来,大周王朝不再限制铁盐等战略资源的正常交易。

其三、同时赔偿此次扬州军北伐给回纥部落造成的损失,合计约一百万两白银。

等等....

最终,双方就此议和罢兵,回纥大军也从兴城开始逐步返回平州,边境紧张的局势逐渐缓和下来,辽东的惨败让天下门阀对杨阀的实力产生了怀疑,为此诚王李亨决定以一场胜利,来重新树立自己的威望,让那些蠢蠢欲动者看清自己的真正实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