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一百五十八回 何左献记里鼓车 刘彻定匠农为本

庆阳城兵器司

一听这逆子竟然跟主公谈条件,何坊监感觉自己的脑门一阵眩晕,好在听主公的意思可以谈,便暗暗呼了一口气。

何左从怀里掏出一张粗糙的黄纸,慢慢展开,就见上面用石墨笔,密密麻麻画着许多大小不一的齿轮及有两个大车轮的车架自,各处标注了具体的尺寸,因为黄纸纸质粗糙,些许地方也有些磨损,但大体可以看这像是一辆造型怪异的马车。

“主公,此车名为记里鼓车。”何左一改憨憨的神态,严肃道。

“记里鼓车?”刘彻闻言皱了皱眉头,这车似乎在那本古书中看到过,但却一时想不起来。便颔首示意何左继续说下去。

“记里鼓车最早由春秋时代的匠人所造,现早已失传,小人只是在族中留有的一些残缺的匠书中,发现些许记录,经过探究才将其复原,此车可以行五十里击鼓一次,而且我标记了备用的齿轮尺寸,更换后也可以十里击鼓一次,且可随时按照要求更换。”

在场的众人听完,大多又是一脸的懵懂状态,带齿轮还能计数的马车??这小子脑子整天都在想啥呢?!众人现在似乎有些明白,何坊监为何说自己儿子异想天开了。

只有刘彻紧锁双眉,好一会才轻声说道:“据前晋崔博士所著《古今注》记载:“记里车,车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镯”。此物又名大章车,却早已失传,若按你所画能造出此车,可抵一季。”

众人见主公竟然能道出此物来由,心中都甚为佩服,只是他们想不到此时刘彻自己心中的震惊,记里鼓车最大的作用就是测量路程,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计量,要知道前秦始皇帝一生最大的功绩之一,便是为汉人确立了统一度量衡这个理念。

度量衡就是指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件的尺寸、容量、轻重的官方规定之物的统称。具体如:计量长短用的器具称之为度,测定容积的器皿称之为量,均衡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度量衡的确立关系天下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没有统一的度量衡,就无法建立一套买卖体系,因为买卖交易的基本前提,就是获得货物的数量与买卖的基础标准,而且这套标准在所有地方都是统一的,所有人都认可的。不能说在长安买一斗米是一百斤,在庆阳买一斗米就是五十斤。

除此之外,百姓生活中还有其他许多方面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说度量衡统一的意义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利在千秋的伟业。

从大的方面说,如现在官府收取的主要赋税便是粮赋,粮食的计量就统一以合,升,斗,石为标准,若是没有这统一的量标准,那官府就无法确定收到的赋税总额,也就无法去衡量国家的财政收支。

小的方面如百姓的衣服,若是没有尺丈的度来丈量,就无法获得一个确定衣服的尺寸,也就没办法裁剪出满足不同人的衣服。

而记里鼓车手所运用的技巧,现阶段可推广的地方就极多。比如:

现在各郡都在新修或者扩建官道,有了记里鼓车就可以很快测算出两地的距离,进而估算出大概需要的人工及物料的数量,就可以让官府根据估算的距离安排钱粮及劳工,这将极大地提高相关工程的进度并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而且刘彻规划收取的商税中就包含筑路税,而收取的标准就初步定为两地之间官道的距离。再如耕地面积的统计与核算都可以用到记里鼓车。以此类推,这种丈量技巧也可以被运用到,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将极大便利于百姓。

在交代完兵器司的相关事务后刘彻便要回郡守府,在回府的马上他不由得,开始思考一些与匠人问题。

数千年以来,匠人们曾经用他们无尽的聪明才智,建造了许多巧夺天工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许多精妙的技艺,可为什么如今大多数古人的高超技艺都早已消失不见?

真的只是因为天灾与**,就完全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吗?

今日何左复原的记里鼓车,只是汉人数千年积累的无数技艺图册中的小一块,在刘彻想来,何左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便是那些流传下来的古老匠书。

所以很多匠人技艺没有流传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将记载这些技艺的书籍保存下来,许多技艺传承就这样如同璀璨的流星一样转瞬消失了。

握紧着手中那张用粗糙黄纸制作的图纸,此时的刘彻得心绪思绪万千。

造纸术已经发展二百余年,(但普通百姓依然用不起材质更好的白纸,大多依旧使用这种材质低劣的黄纸。)虽有记载技艺可用的纸张,也有刻板印刷术的发明,但依然有许多匠人的技艺在逐渐消失,其中肯定有门阀大族的暗中操作,为了愚弄百姓,有意识地限制了书籍的传播范围。另一方也有世人对此类奇技淫巧的不屑,对匠籍百姓的不重视。

毕竟九州数千年来,天下人都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念。

但对于刘彻来说,他并不轻视匠人,相反他十分地重视。

豫州军在大西北这几年的经历,彻底让刘彻明白了,这些匠人与农人才是实实在在地让豫州军不断发展强大的重要力量。

没有匠人不断提升各类生产生活的技巧,现在许多东西都将不可能存在,如那巍峨的长墙、宽整的官道、精美房屋宅邸、闹市的高楼广厦等等,哪一样都离不开能工巧匠们的无尽的汗水付出,更别说铸就强大军力,所需的精良兵甲与大型军械,凡事等等,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匠人们的精心打造。

所以若想保持国家的持续强盛,就必须重视匠人并想办法使得大量实用的技艺得以传承,如此一来,在经历无数代汉人的积累之后,这些技艺将会彻底改变整个九州大地。

通过今日在兵器司发生的事,刘彻开始思考着未来如何提高匠籍的地位,要改变整个世俗的观念,就需要做许多事情。

当下刘彻的方略重心依然是提升豫州军的军力,当下只能先以官府的奖赏匠人的发明,后续刘彻会想办法扩大纸张的适用范围,最好让万千百姓都能用得起材质良好的纸张。

另外喜爱读书的刘彻也思考是不是等合适的时机,成立专门的衙司:以负责收集整理各类知识及技艺,进入民间并收集各类散落的孤本,并拓印保存在一处合适的书库。以官府的名义长久地保存并传播下去。

想到这里,刘彻便隔着门帘对着马车外轻声吩咐道。

“令!狼卫选派一校暗中进驻匠心司,要保护好匠心司的匠人特别是何家人。”

“诺~”一声应答后,便是传来马蹄远去之声。

必须给予匠心司足够的重视与保护,这是当下刘彻立即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马车在庆阳城中的大道缓缓而行,夕阳西下,落日将那一片天地染成绯红之色,那一派景色极为震撼,而马车中的刘彻的心中期待着,那名为何左的年轻能够给一个惊喜,因为今天在兵器司,刘彻数次被其想法所震撼,在内心深处,刘彻仿佛有一种横跨千古的奇妙感觉,仿佛天地之间的一切,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不由得想起来古人的诗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文章与技巧,这两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