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一百四十三回 西北方略已完结 计算此战之收益(上)

龙兴四年五月底

大西北战事结束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

豫州军的主力军团,之前也从雍州各个主要城池出发,踏上返回庆阳豫州军大营的官道,现在大军各部都已进入安平郡地界,不日就将返回庆阳大营。

敦煌郡及其他新纳入豫州军掌控的地区,其当地驻军已经开始清剿境内的流寇及乱兵,以尽快恢复当地秩序。

当晨光翻过六盘山东麓,将金光撒入庆阳城的每一处角落时,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庆阳府衙中,刘彻也终于见到大半年多,都没在庆阳城露过面的成韬,这位名分上算是他大师兄的能吏,与郑炎林相比,精于算术学识的成韬,是一名极为称职的财贸司主官,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性格及严苛的行事作风,让其能够在数月时间,走遍大西北豫州军掌控的大多数郡府县衙,查看汇总各个县府近些年的所有赋税账目,并完成对晋雍二州赋税及人口户籍的摸底,这样的高效率着实令刘彻都颇感吃惊。

此时在书房中,成韬正埋头吃着刘彻让后厨做的拉面,自从金城的豪绅官员迁到庆阳后,拉面这道面食就在城中火了起来,因为其做法简单,出锅快而且味道还不错,便被后厨用来作为主公刘彻的简餐主食,那面里加了少许辣油及香菜,混合着香料的羊骨汤,让整个书房都飘满了拉面的香味。

刘彻看了一眼抱着面碗,猛喝肉汤的大师兄,心中难免心疼,经过在外数月的历练,此时的成韬早就没有了,当年南阳初次见面时的温文尔雅,长时间的奔波与操劳让他变得又黑又瘦,身上的儒生气质尽去,要不他那身官袍彰显其身份,还以为只是一名行脚商人。

但同时刘彻也从成韬身上看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品质,踏实、肯干、能吃苦的,还有对其职责的担当,作为豫州军的财贸司的主官,名义上的财神爷,他踏实的行事作风就更加可贵了。

刘彻思量着,要不要给这位大师兄下个明令,以后不能如此,事事都亲力亲为了。

长时间在外奔波,不时还需在荒郊野岭上风餐露宿,使得现在的成韬对各类食物来者不拒,一边擦汗一边麻溜地将一大碗拉面吃完。

在刘彻的书案上,堆放着小山般高的一摞账本,刘彻也开始仔细翻看起来,这些都是成韬呈递的晋州及雍州各郡的赋税信息,账目中详细记录了,豫州军所辖郡府及数十个县域的人口户籍,田亩赋税等登记造册的账目,并根据不同县府的具体情况,给出了最佳的赋税方略以供参考。

如金城就建议按照八成田亩税及二成商税收取,而酒泉城就是五成关税及四成农税外加一成商税等等,当然大部分地区还是以新政的田亩税赋为主。

同时成韬带人粗略统计了去年晋州及雍州,所能调拨的赋税具体额度,以及推行田亩税等新政后,各个地区能上缴的赋税数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因为涉及县府较多,光账目书册就有数十本之巨,好在成韬为了让主公刘彻便于查看,单列了一个大目录,可以根据目录直接查看自己想看的地区情况,看着厚厚的数十本账册,刘彻也不由佩服成韬的能力出色,仅仅依靠数十名同门师兄弟组成的衙司,就完成正常需要数百名胥吏才能完成的事,如此巨量的税赋汇总,要是没有高超的算术学识是不可想象的,这也让刘彻对算术之学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这类专业人才所提供的各个郡府的基础信息,对于后期的内政施策有着极大的参考作用。

从各个县衙登记造册的账目及实地勘察的信息,结合在去岁在灵州查看所属县衙的经验,成韬他们大致推算出了,雍州及晋州的真实情况,为了少交朝廷的人丁税,晋州与雍州的地主豪绅隐瞒了大量人丁,再加上瞒报的田亩数,光晋州金城一地就偷缴赋税数万两白银,这还只是一座城池,由此可见晋州与雍州两地瞒报的情况何其严重。

要不是刘彻在推行西北战略时,有意识打压当地豪绅地主势力,极大的虚弱了他们的实力,这样大量偷瞒赋税之事将永远被隐藏在光鲜的账本之下。

根据成韬的汇总,两郡的实际情况也远超了刘彻前期的估算,看着账目上的触目惊心的数目,刘彻神情逐渐凝重起来。

从汇总的账目来看:

晋州的人丁数(满十六岁的成年人),经过实际查看估算后:约为一百七十余万人,而之前晋州州府登记造册的户籍人口为一百一十万,之前竟然被豪绅地主们瞒报了六十余万人人丁,按照大周朝廷的人丁税一年二石(约为0.75两)来计算,五十多万人就是四十余万两白银,如此巨大的赋税银两被贪墨,也难怪大周朝廷收不到足够的赋税。

而且田亩数更是被大量隐瞒,光沿灵水的上好水田就有近一百万亩,还有其他旱地二百多万亩,初步估算晋州从天水至金城一线,就有近三百五十万亩田地,而汇总登记造册的不过二百七十万亩,被门阀豪绅隐瞒了近百万亩,触目惊心,骇人听闻,这些门阀地主们对土地的贪婪远超过了刘彻能想到的极限。

而雍州的情况,从成韬察看后汇总的信息来看,也并不好,有些地方甚至情况比晋州更糜烂。

人丁数方面:雍州所辖面积远超晋州,虽然戈壁及沙漠不少,但其境内的人丁数量并不少,初步估算也有一百余二十万人口,大都分布在凤凰城、卫城、武威、敦煌,酒泉等地,而郡府登记造册的交税人丁数,竟然只有不到百万,同样被瞒报了数十万的人口,看来在瞒缴赋税方面,各个州府的都有着不小的默契,有着大量的瞒报作为。

在耕地方面,因地处河西走廊,靠着丰沛的高山融水灌溉,雍州拥有大片的草场及良田,经估算合计有近三百万亩的良田,以及数不清的草场。再加上其作为中原通往西域唯一的商路,这些年虽然因为中原战乱,商旅减少但实际上并没有彻底断绝,仍然有一笔不菲的关税收入,另外不少豪族大家里通外贼,私自贩卖了不少盐铁等战略货物给草原人,也从中攫取了大量的财富。

同样雍州的大量良田,也都被门阀地主瞒报兼并不少,其中以节度使马岱所在的马家最为贪婪,其家族数代深耕雍州,光武威城周边就有近万亩的草场及数千亩良田为其家族所有,在其私家农庄耕作的庄客就高达数万人。上官如此,下面的豪绅地主自然也不甘落后,雍州百姓十户有八户都成了地主豪绅的佃农,虽然终年辛苦劳作、但面对豪绅地主高达每亩一石二的佃租,生活依旧困苦不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