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十三回 儒生北归式回东 新军六合遇洪才

仁者无相 第十三回 儒生北归式回东 新军六合遇洪才

作者:一技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2:59 来源:笔趣阁

景福二年春

扬州通州大营

在刘鸿返回豫州后,李式也结束岳麓游学返回了扬州,随后便向父亲李亨请命前往通州协助舅父编练新军。

为了防备未来可能的征战,李亨已经命名扬州各部招兵买马编练新军,让自己的儿子掌握军权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所以父亲李亨自然应允了李式的请求。

当李式到了通州大营,舅父林辰本来想直接让他单独领军,但被李式拒绝了,李式要求以一名新兵的身份进入新军。

林辰虽然心疼自己的外甥,他明白但军中以强者为尊,如果李式能从新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那么对李式未来的成长是有很大好处的,便狠狠心同意了李式的请求,千叮万嘱一定要身体。

暗中林辰让暗卫派出一些好手也以新兵的身份进入新军大营保护李式。

李式很快被派到了泰州南大营,这里主要是新兵的训练营。

虽然通州初春依旧寒风瑟瑟,但泰州南大营内外众多军士依旧热火朝天地训练着,林辰虽然同意李式从新兵开始,但让自己的亲外甥从兵丁做起还是不能接受的,稍稍暗示了一下李式就被分到新军骑兵大营成为一名带领十二名骑兵的队正。

李式很快来到了自己的队伍里,这些新训练的骑兵都是从流民或者青壮中招募来的,乱世之中能够吃饱还有军饷拿的军队是许多百姓及流民青壮一个不错的选择。

扬州坐拥富庶的江南道半壁,军中待遇也较其他各州更好,自然的也就更能吸引年轻人的加入。短短半年时间,泰州南大营的新军已经招募训练了近十万步军以及二万骑兵。

因为南方缺少养马的地方,而且河网纵横不适合大队骑兵的行动,所以自古以来南方的骑兵都是比较少,多以步军以水军为主力。

通州在江北以平原为主,为了防备北方的大量骑兵威胁,李亨也让林辰从各处筹集购买军马训练了二万骑兵,加上原来的二万多骑军,勉强在通州江北大营凑起一支五万人的骑军。

李式就被分到了一队骑兵中成为新兵队正。

队伍中十几个军士都是通州城周边城镇招募的,沟通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看到新来的队正,十几人还是有些不爽,李式看起来太书生了,在这些青壮看来文文弱弱的李式能干什么?

他们都担心一次野外拉练就能让李式这个新来的队正哭爹喊娘了,心中都起了轻视之意。

李式感觉到了部下人的轻视,但他什么也没说,因为他明白军营之中只有表现出足够的实力才能获得众人的认可。

寇源是这队人的副队正,本来之前的队正荣升他应该直接扶正成为新的队正,见到李式心中多少有些不满,但畏于军法表面上对李式还算客气其内心也满是不屑。

准备找个机会给李式点苦头尝尝。

骑兵的训练第一步就是磨合骑士与军马的默契,让骑士与军马配合默契,才能在战场上完成军中分派的军令。

所以骑兵训练官经常会带着这些新骑军来个数十里的奔袭拉练,以让骑兵与军马快速地熟悉起来。

寇源等十名军士已经训练了几个月,战马的磨合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而作为新人的李式第二天就被领到军马场领属于自己的军马。

军马场在大营东边的一块相对广阔的场地,有专门的人负责饲养照料。

看着李式文弱的书生样,寇源等人也赶到了军马场准备看李式出洋相,毕竟他们当时选马时几乎都被自己的坐骑摔得七荤八素。

李式在军马司官的引领下走进马场,就看到军马棚里数百头军马正在吃养马军士送来的草料,大多是品相普通的黄骠马。

李式虽然不懂如何相马,但他毕竟饱读诗书也曾读过古人所著的《伯乐相马经》,知道相马也是一门手艺。

古典书籍曾记载古人相马的手段和切入点都各不相同,主要有寒风氏看口齿、麻朝氏看面相、子女历看马目、卫忌看髭须,许鄙看尻,投伐褐看胸肋等等方法。

李式看来相马主要凭的就是眼力,这点李式还是很自信的毕竟刺史府的养马圈里都是好马,自己见的也比较多。

军马司的官员指着军马棚道:

“李队正,这些军马都是刚刚到的一批新军马,都是骟马心性也已经磨合得差不多了。”

骟马就是阉割过的公马,军马有母马自然也有公马,公马在发情期容易暴走,所以军马中的公马都是阉割过的,就是避免在军阵中出现发情暴躁的突发情况,想一想也是,数万骑兵中如果有几百头突然暴走,那对整队骑军的战马是有会有很大影响的。

前唐就有战前一方将领用母马引诱敌方军马,因而一举俘获数千战马的战例。

李式对着司马官点了点头道了声谢,就开始在军马棚中仔细寻找合适的坐骑。

就在李式选马时候,远处的跑马场一只军马的嘶吼声吸引了马场的所有人。

只见一匹全身棕色的雄壮军马正领着一群战马在跑马场上驰骋。

李式一看到这匹头马就知道这是一匹好马。

随即问道:“司官,那些跑马场的军马都可以选吗?”

司马官闻言笑道:“李队正可是看上那匹棕色大马了,那可是我们军马场的头马,自从来到这里就从来没有被谁驯服过,如果李队正能驯服此马,当浮平生一大白。”

李式也来兴致点点头道:“好。”

司马官好心道:“李队正,这匹头马可不好驯服,弄不好会受伤的?马棚里这么多虽比不了这头马倒也不差的。”

李式拱了拱手道:“多谢提醒。”

围栏外看热闹的寇源闻言心中一阵窃喜这要把李式摔伤了,那自己升为队正就名正言顺。

众人看着李式骑上一匹军马,驾驭这匹军马慢慢追上远处跑马场中奔跑的马群。

因为是在围栏内马群没办法全力奔跑,只能绕着围栏内侧绕着跑圈。

所以李式很快就从中间切入慢慢靠近那头棕红的头马,准备伺机跳到头马身上。

周围数十匹骏马一起奔跑激起尘土飞扬,生如奔雷。

看到有人想要驯服头马,跑马场围栏外聚拢来了更多的军士,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马群中的起伏不断的李式。

李式并非莽夫,作为门阀子弟他自小就得名师训练骑术,也算得上是名老骑手了,虽然棕马野性难驯服但他相信自己的实力能够驯服这匹头马。

李式紧紧跟随马群寻找最好的时机,李式所骑战马几次靠近,都被头马快速加速甩开距离。

李式为减少头马的警惕,侧身将自己藏身在坐骑的侧面,终于在一次靠近头马时,李式抓住时机快速跳到头马身上死死抓住马鬃,棕红大马忽觉有人骑到了身上立马暴怒起来,开始使用不同的方法想把李式摔下来。

飞奔急停、疾跑转弯、随后开始跳动后踢等等,周围看着的军士都为李式捏了把冷汗,几次李式都差点被摔下来,引来众人一声惊呼。

好在每次都是差点最后李式又都稳稳地钉在马背上,如此来来回回折腾了小半个时辰,已经筋疲力尽的头马终于被李式驯服,乖乖地在李式的指挥下来到了马棚边,见此情景周围围观的军士发出一阵叫好声,

此时的寇源等人再也不敢轻视李式,仅凭他这过人的毅力就能结结实实地让众人叫声好汉,他们见过太多人被这匹头马摔下马来,而李式是唯一一个驯服头马的。

司马官本想扶着已经有些脱力的李式,被李式不着痕迹地挣开手。

随后李式独自骑着头马走出了军马场,引来周围军士一阵欢呼,

而李式也给自己的新坐骑起了个霸气的名字——凌云。

事后得知此事的林辰让保护李式的暗卫增加一倍,并严令不许李式再做这么冒险的事情。

驯服头马的李式在营中躺了大半天才缓过劲来,浑身都疼。

营中知道李式驯服了头马,那些新军兵士看李式的眼神都有了变化,多了一份敬重与佩服。

随后几次行军拉练李式从来不叫苦叫累,只要有最难最险的事情李式都抢着上,也没有读书人的清高与迂腐,行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渐渐地骑兵队里这些单纯百姓出生的军士都由衷地接纳了这位新人,也因为李式轻财薄物乐善好施,与军中其他几对骑军军官关系也十分融洽。

数月的新军训练在李式看来倒也是一个自我锻炼的好机会。

不过很快李式等人就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

没有见过血的士兵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战士,为了让新军尽快成熟起来,训练新军的将官会让完成基础训练的军士前去扫荡通州周边府县的流寇,既能锻炼新军又能防止周边流寇做大。

这一日李式所在的骑军就接到军令,让他们骑兵配合新军步军前往**县,清剿一群由瑯山中流窜出来的小股流寇。

第二日得了军令的李式带着寇源等人跟着大军出了通州大营便往西而行。

这次领军的主将是训练新军的通州骑军校尉韩炎,他领着由二十名亲兵与包括李式的一百名新军骑兵及五百人步兵新军组合成的清剿军前往**县。

**县位于瑯山东南是广陵城的西北门户,所以当出现流寇的消息传到府衙就引起了官府的重视,立即请求州府派兵围剿,县衙的军事实力防守还行,出城攻击流寇却有心无力。

行军一日后,韩炎领着大队军士便到了**县,准备今晚在城中休整一晚,明日探到流寇方位后在领军前往围剿。

韩炎并没有在意流寇的实力,要知道他们是正规的官军,流寇只是一群拿着农具的农民,即便是新军对付这群流寇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新军不幸死伤几人也在韩炎能接受的范围内。

瑯山这伙流寇的头领叫孙洪才本是淮泗五河人,永昌四年淮泗盐贩洪珍起事后便前往投奔,后来义军被官军几路围攻溃散四逃,他没有跟着大队流寇跑去大别山,而是带着自己的心腹等二千余人偷偷回到了瑯山,因为之前他们劫掠了不少钱粮都藏在瑯山之中,故而这二千多流寇开始也过得不错,藏在山中躲过了官军的几次搜捕。

但随着时间推移,之前存储的粮食已经有些紧张了,孙洪才只得让心腹王大带着数百人下山探探风头,顺带抢点东西。

这王大下山劫掠了几个村子也没有捞到什么油水,倒是让他抓住了几名**县出城催收赋税的税吏,一阵威逼利诱之下税吏透了**县城中存有不少粮草辎重,而且城中衙役卫军不过二百人,王大赶忙回到瑯山告知了孙洪才。

孙洪才既然敢造反自然不是胆小之人,略一思量便决定想办法打下**县城,将城中粮草劫掠道山中。

有了决定孙洪才就把几个小头领招呼道一起商量办法。

好巧不巧!

一名之前是叫花子出身的小头目乔二,早年他曾在**县城待过,一次乞讨之时与豪强起了争执被打晕,以为他死了的豪强就令手下就将他丢入排污的沟渠,醒来后他顺着沟渠一路摸索竟然找到一条可以从城内连接道城外的暗渠。

孙洪才闻乔二之言大喜。

当即任乔二为先锋将军准备夜袭**县城,随后孙洪才留下几百人看家,领着其余小二千人的流寇大队人马趁夜出了瑯山直奔**县城而去。

就在孙洪才领着大队流寇出山之时,在**县城中县令张彦东正设宴款待韩炎等几名将校,虽说军中不许饮酒,但此时大军驻扎在**城内,也就没有那么多顾虑,宾主尽欢畅饮而归。

李式作为一名小小的骑兵队正自然是没资格被县太爷宴请的。

跟着大军在城中腾出的卫军营房中休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训练与生活,寇源等人已经发自内心佩服李式,不再把他当成外人而是他们十几人的领头,踏实沉稳的李式将威信在军士们心中已经慢慢树立了起来。

李式是个严格自律的人,在军中自然严格遵循军中铁律,只要出征在外就睡不卸甲,剑不离身。

入夜后众军酣睡,轮到李式那一队轮岗巡哨时,李式准时起身叫醒寇源等人整理甲胄兵器骑马开始巡哨。

通州军中巡哨有两种:

一种是步军巡哨一般就是在营中按照军规巡视。

另一种是骑兵巡哨,主要是依仗骑兵的机动性在大营外围巡视。

本来在城中驻扎有城墙上的守卫是不必执行骑兵巡哨的,但李式并没有放松,依旧带人开始在营房外围的街道巡视起来。

夜深人静,**城中除了极个别的几处还有灯火之光,其他各处一片漆黑。

正当李式带着十几名骑兵在东街前大街巡哨之时,东街后面的阴冷的暗处乔二带头从污水横流的暗渠中钻了出来,身后陆陆续续不断有流寇钻出。

乔二抹了把沾着污水的脸扫了眼四周确认没人后,挥手带着百余名流寇往东门摸了过去。

东门城外的孙洪才焦急地等待着,因为暗渠太过狭小流寇人多不便通行,他便让乔二带一百名多好手潜入城中抢开东门,准备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县城。

就在乔二带人摸到东门下时,李式带领的骑兵队也巡视到了东门附近,正当李式等人准备掉头返回大营时,坐骑凌云不住地对着城门方向,不安地跺着马蹄打着响鼻,凌云异常的行为引起了李式的警惕,忙让寇源等十人队下马隐蔽。

自己带着寇源轻手轻脚来到东门街道靠近城门的暗处观察东门情况。

只见黑暗中无数个身影偷偷摸向城门洞很快用黑衣人就匕首杀掉了几名卫兵,看到此景寇源大惊就要呼喊却被李式一把捂住嘴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