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拯救 > 090 享月亭中,详解“活动”

明末大拯救 090 享月亭中,详解“活动”

作者:茶碗的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9:52 来源:笔趣阁

李玉觉得,爱好藏书的文老,应该会对苏晋书坊的书籍感兴趣。

李玉买了一堆书,辞别苏文铤,回文府去了。吴日生也买了一堆书,其中包括红楼梦,辞别苏文铤后,也回去了。

苏晋书坊二楼,就只剩下苏文铤和张晋两人。

巳时十点钟左右,书坊中的客人稍减,掌柜的上得二楼,对苏文铤和张晋拱手说道“少东主,张公子。大喜啊,这才短短半个时辰,书坊就售出接近两千册书籍,日销万册,指日可待!”

“呵呵,因为今天全场半价而已,等到了明天,销量就会降下去。对了,红楼梦卖得如何?”苏文铤问道。

“额……少东主,那红楼梦,购买者寥寥,到现在,只售出十余册!”掌柜说道。

“完了完了,苏兄,那红楼梦故事虽好,可没人购买啊,这可怎么办?”张晋急问道。

红楼梦这样的话本小说,将是苏晋书坊以后主打的产品。

经史子集之类的书,天下读书人的需求量虽大,但是这类书籍的产出也大,所以,经史子集一类书,赚不到什么钱的。

话本小说一类的快消品,才是以后苏晋书坊盈利的产品,这一点,张晋被苏文铤灌输了许多遍。

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开局不利。

“这简单,明天红楼梦限购,只放出去二十本,超过二十本的话,就说库存不足,印刷作坊还在加紧印刷,请他们稍等!”苏文铤笑着说道,看起来一点也不急。

张晋用手背摸了摸苏文铤额头,皱眉道“没发烧啊,苏兄,这红楼梦才卖出十余本,怎么还限购呢?”

苏文铤打开张晋的手,笑道“明天你们就知道了,相信我,没错的!”

……

且说那李玉,从苏晋书坊购买了一摞书籍,乘坐马车回到文府,在文府大门口下车,李玉亲手将那一摞书抱着,走进文府。

“李公子,这么多书,需要小的帮忙吗?”

文府内院,一个小厮笑着打招呼,并主动上前帮忙。

“不用了!”李玉摇头,这一摞书籍虽然堆得很高,差点高过李玉的下巴,但李玉也不是那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相反,李玉在文老的调教下,射箭、骑马、驾车等,李玉无一不会,李玉也时常练习,身体自然强健。

抱一摞书,自然不在话下。

“不用,你告诉我,师父他老人家在什么地方?”李玉问道。

“李公子,老爷正在‘享月亭’中垂钓,公子,真不要小的帮忙搬吗?”小厮说。

李玉笑着拒绝,抱着一摞书,抬步向“享月亭”所在方向走去。

享月亭,是文府中的一座凉亭,在府中一座池塘的小岛上,因池中有鱼,文老闲暇时,就会去享月亭垂钓作乐。

享月亭。

“师父,师父,徒儿将书买回来了!”

李玉抱着一大摞书,走进亭子。

亭中的石桌上,糕点茶水等一应俱全,而文老,则手执鱼竿,坐于亭子围栏,专注钓鱼。李玉进来后,文老转头一看,楞了一下,奇道“怎么这么多?对了,你怎么去了那么久,是不是又贪玩去了?”

李玉将书籍放在石桌上,笑道“师父,看您说哪儿去了,徒儿早上出门后,就直奔苏晋书坊。只是那苏晋书坊今日所有书半价,购书者众,辛得徒儿遇到吴日生吴兄,才得以买到这许多书,要不然,恐怕中午之前,徒儿也回不来。”

“哦,既然如此,那你为何买了这么多书回来,那红楼梦竟有这许多册吗?”

文老收杆,在石桌旁的石凳上坐下了,随手抄起一本书,却见书名不是红楼梦,而是一本《论语》。

“师父,那苏晋书坊所售之书,处处透着奇怪,徒儿好奇之下,就买了许多本,师父您翻开一看,便知徒儿为何觉得奇怪。”李玉说道。

文老翻开,轻咦了一声,放下这本书,又翻了另外几本,满脸疑惑。

“为何这苏晋书坊的书,印刷的字,如此微小?”

“师父,徒儿也曾询问过那苏晋书坊少东主苏文铤,苏文铤说将印刷字体缩小,可以节省纸张,节省了纸张,就相当于节省了成本,这成本一减少,售价,自然也降了下来。据苏文铤所说,这是一种‘双赢’!”

文老捻须,赞道“不错,印刷字体缩小,对天下寒门来说,的确算是一件好事。不过,苏家的印刷作坊,可以印刷如此微小的字,也算是他们的本事!”

“苏文铤此子果真非凡,不仅文武全才,更能知晓天下疾苦,不错,李玉啊,你以后,要多与这位苏文铤多亲近亲近,为师虽然被世人尊称为‘文老’,但有些事,有些道理,为师却教不了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应当向苏文铤此子多多学习才是!”

李玉忙躬身拱手,道“是,徒儿记下了。”

文老点头,忽又想起一事,问道“对了,红楼梦呢?”

李玉快速从一摞书中,将那红楼梦寻出,双手递送给文老,道“师父,这就是那红楼梦,只不过,此书……”

“有话就直说。”

“是,师父,此书与正常书籍不同……”

李玉亲自捧着红楼梦,翻开封面,用手点指,说“师父,您看,此书,是这样阅读的,要横着读。”

“嗯?”

文老惊咦,捧着这本书,全神贯注,逐词逐句看去。

初时,文老容易受到习惯的影响而竖向频频出戏。不过文老到底是一代文坛宗师,对文字,对排版,有着独特的敏锐性。

大概读过一页后,文老几乎已经能够十分顺畅地横向阅读过程中,除红楼梦文字简练,诗词称绝之外,文老还有着巨大的发现。

那就是这本书中的“句读”!

或许不应该称之为“句读”,因为这一套符号中,除了“句读”如小蝌蚪以外,还有的是一个小圈圈,有的像一个挂钩,下面一个点的,也有的是一竖,下面一个点的,还有两个点,两点后的上方,有两个反向蝌蚪……

红楼梦行文中,这些符号,反复出现!

文老不愧是文老,习惯横向阅读之后,文老花了一盏茶的时间,将这一册,共三十回全部看完。

看完后,合上此书,回味一遍书中诗词,再次将本书作者——苏文铤狠夸一番。夸完之后,文老皱眉问道“此书,为何如此排版?”

“师父,据那苏文铤所言,经史子集,乃是正统,而此等话本小说,只供人消遣使用,不是正统,故将话本小说横向排版,并加入‘句读’,以此为区分,将经史子集,与话本小说区分开来。”李玉说道。

文老点头,道“不错,该当如此!这横向加上句读,的确也是另外一种阅读体验。可以尝试一下。”

“对了,师父,今天徒儿去苏晋书坊,可算开了眼界……”

享月亭中,李玉执笔,在一张纸上画了一幅简图,大体是一个人的上半身,头部画了一个圈,圈中写有一字人。

胸腹之间也有一个圈,圈中也有一个字兽。

“师父,您请猜猜,从这幅图中,您能猜出什么成语?”

李玉刚才大讲今日的所见所闻,更是将那“看图猜成语”活动的图画,画出来,让文老猜。

文老眉头都不皱一下,脱口而出,道“人面兽心,呵呵,这‘看图猜成语’,果然颇有趣味。”

李玉竖起大拇指,赞道“师父就是师父,当时,这幅图摆在徒儿眼前的时候,徒儿脑中一片空白,竟未猜出。而师父您老人家,只看了一眼,就轻松猜出,徒儿佩服!”

“呵呵,你不是说有十副图吗,赶紧将其余九图画出。”

“是,师父。”

享月亭中,李玉画好一幅图,甚至一幅图只画了一半,那文老竟也能猜出。

“八仙过海!”

“四分五裂!”

“九牛二虎!”

……

“天衣无缝!”

“再来!”

“师父,十幅图已经画完了。”李玉搁下毛笔说道。

文老意犹未尽,随后捻须而笑,道“此乃寓教于乐之道,应该大力弘扬。对了,李玉,此‘看图猜成语’的点子,果真是苏文铤此子想出来的?”

“正是如此!”

“嗯,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然而,当文老听李玉说了苏文铤另外两个活动,“卡牌拼图游戏”与“短篇话本小说征集大赛”之后,又笑骂道“奸商!”

文老人老成精,苏文铤那些小把戏,被文老一眼就看穿,这些活动意义何在?赚钱而已!

李玉得知这个答案后,目瞪口呆了好久。

“对了,今天既然看过了苏家印刷作坊印刷的书籍,非常不错,该给梦龙兄回信了!”

文老来到书房,提笔回信,将苏晋书坊印刷的书籍,大赞一通,并详细讲解了苏文铤将经史子集与话本小说区分开来印刷一事,鼓励冯梦龙接受横版印刷,为了说服冯梦龙,文老还将李玉购买回来的那本红楼梦,与此封信件一起,打包寄给了冯梦龙。

时间来到下午,文老在书房看书,越想越觉得苏文铤在红楼梦中,使用的那一套“句读”,用处甚大,该当好好研究一下的。

可是,买回来的那本红楼梦,上午被他随着信件一起,打包寄给远在福建的冯梦龙了,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应该追不回来。

“哎,算了,让李玉明天再买一本就是。”

文老做出这个决定后,一心只想着那“句读”,竟不能静下心来看书。

文老合上书本,起身在书房中踱步,心中莫来由的,竟有些烦躁。

踱步良久,文老决定出门逛逛。

经过今天上午,从李玉那里知晓苏文铤的那三个“套路”之后,文老越发觉得,应该出门长长“见识”,以免被年轻人比了下去。

两天前,他53岁大寿的时候,在那小小的寿宴之上,文老就起了出门走一走的心思。

算起来,文老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出过家门了,以前年少时,独自一人出门游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被文老回忆起来。

出去逛一逛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文老干脆换了身衣服,避开府中下人,一个人从文府后门,偷偷溜了出去。

文老要去寻找以前年轻时候,那种仗剑走天涯的感觉,带着下人,还怎么找感觉呢?所以,文老一个人也没带。

……

苏晋书坊,巳时,上午十点钟左右。

那苏文铤与张晋两人,见苏晋书坊已经运作良好,步入正轨之后,就纷纷告辞,张晋自然被其二舅王焕带回张府,苏文铤,则骑马赶往城东的长洲千户所。

昨天,忙碌了一天,长洲千户所的杂造局,终于冶铁成功,并练出一些可用的钢铁材料。

今天,将开始打制鸟铳。

打制鸟铳,其实远比冶铁炼钢重要,但是今天,苏晋书坊开业,再怎么说,苏文铤也要等苏晋书坊开业活动完毕,并步入正轨之后,才能去千户所。

苏文铤快马加鞭,赶到长洲千户所的时候,屈窦,已经派人将冶铁高炉的鼓风管,改造完成。

一个大铁管,被“镶嵌”进鼓风管,大铁管下面,筑有一炉,将此炉点燃,就可以将大铁管烧热。如此一来,通过大铁管流入高炉的空气,将不再是冷空气,从而整体上提高高炉的炉温。

同时,昨天苏文铤提出来的水力碾压机,也被屈窦弄了出来。

精铁打造的碾子,依靠水力驱动,被安装在杂造局后面,那条河边。

弄这么一台水力碾压机,并不是困难的事,屈窦,除了是一位出色的铁匠以外,他还是一个木匠。

该水力碾压机,上下两个碾子是精铁打造,其他部件,比如框架,驱动杆之类的,全是木头,正好与屈窦的“专业”对口。

昨天晚上,屈窦加班加点,千户所中,又有那么多帮手,这一鼓捣,一个水力碾压机,就被做出来了。

明末大拯救p

p明末大拯救62328dexhtl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