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拯救 > 088 各方毫客,如江如海

明末大拯救 088 各方毫客,如江如海

作者:茶碗的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9:52 来源:笔趣阁

唐辰冬没有急着冲进书坊,他站在台下,将那张价值一两银子的书券,拿到手中仔细观看。

巴掌大,纸张的材质非常厚实,正反面都有复杂且细微的纹理,这些纹理当然是印刷上去的,只不过,纹理的粗细,竟然达到头发丝的级别!

这?

唐辰冬作为一个读书人,自然知晓当前的印刷技术,究竟是何水平。像这样印出头发丝级别纹理的印刷技术,唐辰冬那是见所未见,更闻所未闻!

当然,这主要得益于苏文铤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的铜制雕版,这种精雕细刻,即便是当时手艺最高的匠人,也雕刻不出来,因为太细了,太复杂了!

这种铜制雕版如此精细,老爹苏德,以及苏农等人,曾好奇问过,它是如何得来的?

上次苏文铤陪柳如是一起去松江府,半路上遇到的那名英吉利人——奥利弗·克伦威尔,自然做了苏文铤的挡箭牌。

苏文铤说,上次因为救了奥利弗·克伦威尔一命,而奥利弗·克伦威尔,乃是英吉利皇室成员,为了感激苏文铤的救命之恩,所以赠送了许多东西。

那种铜制雕版,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上次苏文铤“取”出的沐浴露与洗发水,也被苏文铤说成是奥利弗·克伦威尔赠送。

唐辰冬拿着书券,再仔细一看,此书券上,竟利用繁复如头发丝的纹理,描绘出许多字样。

比如“苏晋书坊”、“银书券”、“面值一两”等等,另外,还有一串日期,崇祯十年四月……

除了字样以外,书券的正面,许多纹理,竟组合成了一朵花,那是一朵菊花。背面,则是一副山水图,也是由繁复的纹理构成!

唐辰冬抚摸书券上的纹理,竟微微感到一种极细微的凹凸感!

印刷书券的墨水,自然不是普通的墨水,乃是在苏文铤的指导之下,由苏氏印刷作坊的工匠们,慢慢试验出来的一种新型油墨。

这种油墨添加了香料,所以嗅闻书券,会有一种淡淡的香味,同时,印刷在纸上,不易掉色,摸上去也有一种凹凸感。

纹理,还有这种特制油墨,这种书券,在大明王朝,苏文铤不担心有人能够仿制。如果真有高手匠人花费数年时间,仿制出来了,那时候,苏文铤已经启用第二版……

苏晋书坊二楼,吴日生拿着一张书券,看了半晌,终于明白,张晋为什么会说“有人仿制出来,我们就当他们的书券是真的……”

这种书券,谁能仿制?

吴日生断定,在大明王朝没有人可以仿制苏晋书坊的书券!

唐辰冬看完书券,将之贴身藏好,迈动脚步,也挤进书坊。

今天书坊所有书半价,而且涌进书坊的人越来越多,唐辰冬动作不快点,恐怕他想购买的那本《论语释疑》,就被抢光了。

书坊二楼,那吴日生和李玉,以及孙兆奎三人,也一起下楼,进入书坊,开始选书。吴日生纯粹是闲逛,李玉则是购买红楼梦。

“各位客官,外面书架上的书,乃是样品,不买的,只供各位客官翻阅查看。若各位客官需要购书,请到前台,说明购何书,由书坊的伙计从库房取出……”

店中人头攒动,一个书坊的伙计,扯着嗓子不停在那说那句话。

刚进入书坊的唐辰冬、吴日生、李玉等人,第一时间就听到了。

唐辰冬在拥挤的人流中,挤了半日,终于挤到放有《论语释疑》的书架旁。这古代的书坊,书籍排列顺序都差不多,唐辰冬作为一个经常“闲逛”书坊的人,自然知晓他要的那本书,到底在那个书架上。

“找到了!”

唐辰冬终于在书架底部,发现这本《论语释疑》,他取出,咦?这本书拿在手上时,唐辰冬立即察觉到不对。

很薄!

唐辰冬想买这本书想了一年,这一年多来,他进入各家书坊,查看此书的次数,恐怕不低于四五十次。

对这本书的重量,厚薄等参数,唐辰冬早已了然于胸。

这本书,薄了!重量,似乎也轻了!

唐辰冬怀疑拿错了书,定睛一看书本封面,“论语释疑”四个大字分外显眼,没错,就是这本书!

翻开第一页,当唐辰冬看清书中内文时,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此书,相比其他家作坊的书,重量变轻,页数也变薄,这都是有原因的!

原因很简单,此书中的字,非常小,起码是其他家书坊的四分之一大小,或者五分之一大小,比手抄本的蝇头小楷,还小着一号!

但是,尽管本书印刷的字体很小,但却印刷得十分清晰,字迹的墨迹饱满,每一横,每一竖,每一个笔画,甚至每一个钩,笔画拐点上的小突起,全都清晰且饱满地印刷出来了!

整个版面看起来非常舒服与干净,唐辰冬敢断言,苏家印刷作坊印刷的书,是他见过之中印刷得最好的,恐怕也是整个大明印刷得最好的!

快速翻看几页,查看内容无误后,唐辰冬立即将此书放回书架原位,挤入人流,费了老大的劲儿,终于挤进书坊前台前的一条……长队!

第一批冲进苏晋书坊的人,基本上已经看好了自己要买的书,在书坊伙计呼喝下,于书坊前台,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

唐辰冬自觉站到队伍末端,插队,对唐辰冬来说,基本不可能,被唐辰冬紧紧攥着的那一张面值一两银子的“银书券”,就得自苏晋书坊。

而且,唐辰冬此番排队,除了购买那本书以外,还要将手中紧紧攥着的“银书券”,兑换成铜钱。

要是此时插队,万一被苏晋书坊所恶,将他手中的“银书券”收回,那可就糟糕了!况且,书坊的伙计,来回吆喝,在保持队伍整齐。

唐辰冬自觉,作为一个读书人,应当遵守店家的规矩。

“掌柜的,来一本《礼记》。”

“好嘞,客官稍等。”

“掌柜的,来一本《春秋公羊传》。”

“好的,您稍等片刻!”

“来一本《尔雅》。”

“稍等!”

“《墨子》!”

“好!”

书坊前台,由几张大条桌案围成,内里空间颇大,有几个大书架,书架上整整齐齐,堆满了一摞一摞新书。

前台外面书架上的书,是供客人翻看的样书,前台内里书架上的书,则是全新的,未曾翻看过的。

购书的客官只需对坐在前台椅子上的掌柜,说出自己想买那本书,掌柜的则吩咐书坊伙计们,要么从前台内书架上取,要么进入库房中取。

这样的售书方式,速度上,虽然慢了一点,但最重要一点,这种方式,也可以保住每一位客官买到的书,都是未曾翻开过的。

因为部分书中夹着“铜书券”与拼图卡牌,书籍售卖之前,保住其未被翻阅过,这是一种公平!

前台不时出来客官报书名的声音,唐辰冬在长长队伍后面,往前张望,可以看见,前台中的书坊伙计们,不停找书,送书,跑的飞快,像是不停加鞭的陀螺。

“掌柜的,来一千本《论语》!”

这时,前台方向,传来一个声音粗壮与洪亮的声音。这个声音一出,熙熙攘攘如菜市场的书坊,瞬间安静,书坊中众人,纷纷看向前台。

书坊中众人惊诧,并非为那个声音如何粗壮与洪亮,而是他话中的内容。一千本《论语》?

书坊中人都不是傻子,这“一千”的数量,可以让人联想到很多事。

很明显,此人就是来找茬的。

应该是城中其他某家书坊派来,专门“收购”苏晋书坊半价书籍的!

这是一种商业手段,书坊中人,全都擦亮了眼睛,一眨不眨看着前台掌柜,他们要看看这掌柜,如何处理此事。新生的苏晋书坊,能否度过此次难关。

人群中,吴日生、孙兆奎、李玉三人,也凝固了眉头,他们今日是苏文铤邀请的客人,自然不希望看见苏晋书坊出问题。

“孙兄,你在下面看着,我上楼去通知苏兄!”

吴日生留下一脸不怎么情愿的孙兆奎,挤开一条路,从书坊后院上得二楼,却见苏文铤淡定地坐在那里喝茶,并且,一个书坊伙计,正在禀报楼下所发生的事。

吴日生走来,那伙计刚好说完,被苏文铤打发下去,与吴日生错肩而过。

“苏兄,想必你已知晓楼下发生何事了,依在下看来,那定是其他书坊派来的人,专门捣乱而来,苏兄,你要如何处理?”吴日生问道。

“呵呵,吴兄,此等小事,掌柜的就可以处理好。来来,吴兄,你能第一时间上来通报于我,这份情在下记下了,在下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苏文铤倒满两杯茶,递一杯给吴日生,碰杯后,一饮而尽。

吴日生见苏文铤那淡然的样子,心中松了口气,在苏文铤对面椅子上坐下,笑道“也好,等楼下处理完此事,人群稍减之后,我再下去,现在下面太挤了……”

楼下。

“掌柜的,来一千本《史记》。”

“掌柜的,来一千本《楚辞》。”

“掌柜的,来一千本《千字文》。”

……

自那壮汉开口,要一千本《论语》之后,不待掌柜的回答,此人身后,又跳出十多人,一人上前,就吆喝要一千本某某书,转瞬间,就将书坊前台围了起来。

那掌柜的,倒也不惊慌,似乎早就预演过此类事件,他笑着拱了拱手,说道“各位客官,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里。”

明末大拯救p

p明末大拯救62328dexhtl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