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拯救 > 074 府衙夜宴,知府脑抽

明末大拯救 074 府衙夜宴,知府脑抽

作者:茶碗的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9:52 来源:笔趣阁

所以,他才会被派往府衙大门口,负责迎接从各地赶来的贵客。

但是,任凭他搜肠刮肚,都找不出苏州府到底哪个衙门之中,有苏文铤这样的一号人物。

倘若他都不知道的话,那苏文铤一定是个无名之辈。

无名之辈,怎可放进去参加新任知府大人的接风洗尘宴呢?

若被查出,他可是要吃板子的。

所以,他坚定地拦下了苏文铤,不让苏文铤进去。

嗯?

不仅苏文铤愣住了,刚刚通过这位“老人”的辨识,一只脚已经踏入苏州府衙门槛的张晋,也停下了脚步,张晋将那只踏入府衙门槛的脚,收回来,皱眉看着那位迎客的皂隶。

“他是新上任的长洲千户所千户,苏文铤,放行吧!”

张晋回转身体,淡淡说道。

那皂隶颇有一种“强项令”的勇气,他对张晋拱了拱手,说道:“大人,区区一个千户,还不足以受邀参加新任知府大人的接风洗尘宴。”

皂隶瞥了苏文铤一眼,傲然道:“他不能进去!因为他还不够资格!”

张晋闻言,直接返回,走到苏文铤身边,歉然道:“苏兄,是我准备不周了!”

“没事,其实我本来就不想来的。现在正好,人家不让进,我就不去了呗!”

对苏文铤来说,这种事,没有涉及到他的核心利益,也没有触犯到他的逆鳞,只是丢失一点点面子而已,苏文铤心无波澜。

但张晋可不这么想。

苏文铤是他死皮赖脸硬拉过来的,结果却在门口被拦下了。

在张晋自己看来,这就是他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

比如上次,张晋硬拉苏文铤到翠玉楼参加柳大家的芳辰宴,张晋可是花了巨资,提前帮苏文铤弄到了一张请帖的。

然而,这次却……

张晋很恼火,站在苏州府衙的台阶上,高声说道:“苏兄,既然人家不让我们兄弟进去,那我们就不进去了!”

话毕,张晋拉着苏文铤的手就走,并吩咐跟来的亲卫将马匹准备好。

“这……”

那位皂隶扬了扬手,有心叫住张晋,可是话到了嘴边,他又说不出口。

“强项令”如他,刚才已经放出话来,不让苏文铤进去了,现在难道要他低声下气,请求甚至哀求苏文铤进去吗?

不可能!

他做不到!

然而,有些事他不肯做,有的人却不得不做。

就在苏文铤和张晋跨上马,准备按原路返回的时候,另一位皂隶从侧门冲出,叫道:“指挥使大人,使不得,使不得……”

“班头?”

负责迎客的皂隶,见班头如此低声下气,甚至为了阻止苏文铤和张晋骑马走掉,他顾不得受伤,直接抱住了马儿长长的脖子。

负责迎客的皂隶惊诧,同时心里却也松了口气。

他虽然硬气,但若苏州卫的指挥使大人真被他气走了,他也讨不了好果子吃。

张晋认识抱住马脖子的人,说道:“花班头,你这是作甚?”

接着,张晋语气转为严厉,道:“进也不让我们进,离开也不让我们离开,怎么,花班头是要扣下我们兄弟吗?”

刷刷刷!

卫镇抚,以及两位亲卫,三人一起拔刀,指向花班头。

“哎哟,指挥使大人饶命,我等区区皂隶,如何敢拦住指挥使大人您的去路!”

花班头连连作揖,放开了张晋马儿的脖子。

张晋一挥手,卫镇抚,两位亲卫收刀。

“那花班头什么意思,难道要让我两兄弟在此地等着不成!”

“不敢,不敢,就算借给小的一百个胆子,小的也不敢让指挥使大人在此等候。指挥使大人,您请进,知府大人已在花厅等候多时了。”

张晋点了点头,又指了指苏文铤,说道:“那我苏兄呢,难道让他在这里等?”

“不,这位苏千户大人可随指挥使大人一起进去!”

张晋满意点头,翻身下马,笑道:“这倒像回事。”

随即,张晋拉着不太情愿的苏文铤,大摇大摆地走进苏州府衙。路过那位皂隶时,张晋微微停步,冷哼一声。

苏文铤则看都没看那位皂隶一眼。

花班头在后面跟着,路过府衙大门口时,花班头可不能像张晋那般轻哼,也不能像苏文铤那样无视,花班头狠狠瞪了负责迎客的皂隶一眼,像是要杀人。

那皂隶忙低下了头,不敢去看花班头。

进入府衙后,花班头快一步去见新任的知府大人——陈师泰。

并对知府大人言明刚才发生在府衙门口的事。

陈师泰二十六七岁年纪,正处于精力旺盛的阶段,他身着绯红色官袍,官袍上绣云雁的补子,头戴乌纱帽,这彰显着陈师泰的官衔——正四品!

旺盛的精力赋予陈师泰炯炯有神的双眼,他眼中光芒一闪,淡然说道:“知道了,下去吧!”

太淡定了,就连混迹于府衙大半辈子的花班头,从陈师泰脸上都看不出一点信息,到底是惩罚那位皂隶,以交好苏州卫指挥使大人,还是默认那位皂隶的所作所为呢。

花班头竟然一点也看不出来。

“看来这位陈知府的城府,不是一般的深呐!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退下后,花班头心中念道。

却说张晋与苏文铤进入宴会的花厅后,两人就直奔新任知府大人而去。

陈师泰从一个衙役口中得知,那人就是苏州卫的指挥使大人张晋后,他也起身,往前走两步,笑道:“指挥使大人大架光临,本官荣幸之至,张大人,请上座。”

苏州知府,是正四品的文官,而张晋,是正三品的武官。

从官阶上来说,张晋比陈师泰大。但大明王朝有以文抑武的传统,从实际上来说,张晋的正三品武官,其实只相当于文官的正五品。

所以说,此花厅中官员众多,甚至有官阶比陈师泰高的,但实际上却以陈师泰为尊。

但是,张晋可不是普通的指挥使,他的父亲乃是中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对陈师泰来说,那可是一座需要仰望的高山。

所以,陈师泰不会太过拿大。

再者,对苏州官场来说,他是新来的,需要保持低调。

张晋拱了拱手,笑道:“知府大人,我就是一个粗人,就不和你们坐一起了。对了,恭喜知府大人,荣升知府,以后的苏州卫,还需要知府大人多多支持啊!”

“哪里哪里,应该是府衙需要苏州卫的支持才是……”

商业互吹后,苏文铤和张晋找了个靠边的桌子坐下了,他到底没和那一帮文官坐在一起。

张晋在苏州府来说,算是一个大官了,所以来找张晋攀谈聊天的人非常多,苏文铤见张晋忙于应酬,他就离座起身,去拜见一下在场众人中,少有的几个认识的人。

首先是吴县的知县大人,不仅是苏文铤的父母官,同时也是苏文铤县试时候的坐师,是他亲笔点苏文铤为县试案首的。

“知县大人。”

苏文铤对吴县知县揖手行礼,然后微微侧身,对吴县知县身边的吴日生拱手道:“吴兄,别来无恙乎。”

吴日生,乃是吴县知县之子。

吴县知县微微点头,吴日生则拱手回礼,笑道:“苏兄,能在此相聚,也算一种缘分,待会儿我们坐一起喝几杯?”

“也好!”苏文铤答道。

吴县知县以坐师的身份勉励了苏文铤几句,然后苏文铤又走向另外一边。

黄淳耀、黄渊耀一对举人兄弟,也在此处。

作为在场的众多人中,苏文铤认识的少数人员之二,苏文铤自然要去拜会一番。

黄氏兄弟对苏文铤的印象颇深,上次在翠玉楼,苏文铤以一首《望岳》,歪打正着,最终获得了柳大家的青睐。

那首《望岳》,的确也算是一首难得的珍品,黄氏兄弟早已将之默写下来,做成一幅卷轴,时不时取出吟诵一番。

对于这首诗的作者,黄氏兄弟自然没忘,苏文铤既来拜会,黄氏兄弟自然与苏文铤相谈甚欢。

拜会完黄氏兄弟,苏文铤扫视一圈,见在场众多人中,认识的就只有吴日生父子,以及黄氏兄弟了。

认识的人拜会,不认识的人就算了,苏文铤没兴趣结交不认识的人。

“苏兄。”

苏文铤返回张晋那边的途中,吴日生拱手出现,笑道:“苏兄,我们一起去拜会新任知府大人吧。”

苏文铤驻足,想到此次宴会的主人就是新任的知府大人,按理说,的确应该去拜会一下,因此答道:“也好,请!”

苏文铤和吴日生一起来到新任知府大人桌前,行揖礼,口中称:“知府大人!”

陈师泰虚扶起二人,对吴日生含笑问道:“日生啊,你果然得到了你爹的真传,风流倜傥,一表人才!”

“大人谬赞了!”吴日生拱手说道。

“哈哈,本官听说,你县试和府试已过,今年八月份的院试你可有把握?”陈师泰笑着问道。

“大人,学生对八月份的院试信心十足。不过,我身边的苏兄同样也对院试的案首之位势在必得,以聚齐那小三元之数。”吴日生说道。

“哦。”

陈师泰瞥了苏文铤一眼,复又看向吴日生,笑道:“在县试和府试中表现得好,并不代表在院试中也表现得好,至于以后的乡试,会试,乃至于殿试,汇聚了天下英才。那就更难说了。”

陈师泰又说道:“倘若本官早几个月就任苏州知府,恐怕本届府试的案首之位,会另有其人呐!”

苏文铤微微皱眉。

这陈师泰怎么回事?

又要和我对着干?

苏文铤表面不露声色,心中却已经留了个心。

如果有需要,或者说着陈师泰又要作死,苏文铤不介意让苏州府衙再换个主人。

苏文铤返回张晋旁边,坐下。

此时,张晋已经应付完找他攀谈聊天的人,见苏文铤回归,就指着在场的众人,一一介绍给苏文铤听。

“那个是新任知府——陈师泰,就不用说了吧。”

“陈师泰左边的老头,一脸和善那个,是苏州府衙的同知大人,方肿。”

“陈师泰右边那个人,阴恻恻的那个,是苏州府衙的通判,名为崔檀。此人心胸狭窄,狡诈阴险,最好不要去招惹他。”

张晋一边点指一边说道:“这是长洲知县,这是长洲县丞,那个是太仓州的知州,那个是昆山县知县,那个是常熟县县丞……”

“黄氏兄弟苏兄你认识了,我就不用介绍。哦,对了,还有最后一个,蓄有一脸络腮胡子的那个,是镇海卫的指挥使,姓宁。至于其他的一些士绅,不提也罢。”张晋说道。

新任知府的接风洗尘宴,一共宴请了三个层次的人。

第一个层次,为苏州府衙的属官,如同知、通判等,以及苏州府下辖一州七县的知县,以及县丞等。

第二个层次,为驻扎在苏州府的两个卫所的长官。苏州卫的张晋,以及镇海卫的宁指挥使。

当然,只有张晋才厚脸皮地带了一个千户一起前来,人家宁指挥使可是将“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下属一同带来了。

第三个层次,则是本地有名的士绅。

士绅中,除了黄氏兄弟以外,另外几个都没啥名气,甚至可以说是滥竽充数。

就连张晋都没有和苏文铤介绍的兴趣。

所以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偌大一个苏州府,莫非就只有黄氏兄弟两个士绅不成?

自然不是,准确来说,应该是获得了举人之位,同时又没有到外地做官的,就只有黄氏兄弟了。

其他的举人,此时正在其他地方做官呢,自然不可能为了陈师泰的接风洗尘宴而归。

张晋介绍完,吴日生就过来了,坐在苏文铤另外一边。

“苏兄,刚才……”

“无妨,些许小事,我不会放在心上的。”

“什么小事?”张晋八卦地问道。

此时,众人落座,已有衙役开始上酒上菜。

吴日生则将刚才拜会陈师泰所发生的事讲出:“……新任的知府大人似乎对苏兄……苏兄,你可曾招惹过知府大人?”

“这陈师泰太也小家子气了吧?”

张晋皱眉说道。

张晋和苏文铤心知肚明,一定是因为刚才进门的时候,在府衙门口所发生的事,让新任的知府大人对张晋和苏文铤有了芥蒂。

张晋身份特殊,陈师泰不敢对他表达不满,所以他就将矛头对准了苏文铤!

“些许小事,不提也罢,来来来,张兄,吴兄,我敬你们一杯。”

苏文铤举杯,张晋和吴日生纷纷闭口,也举杯,三人同饮。

宴会开始,陈师泰开口说了几句场面话,然后所有人一起举杯敬新任知府。

再之后,就有络绎不绝的人去给新任知府敬酒。苏文铤等吃了几口菜,也和张晋、吴日生等人一起,组团去敬酒。

敬完酒回来,又有一大波人来敬张晋的酒……

反正是敬来敬去,菜没吃几口,倒先装了一肚子的酒。

苏文铤则和吴日生一起聊着科举学业上的事,一边吃菜,一边喝着小酒,倒也惬意。

宴会进行到一半,陈师泰和张晋等人的酒敬得差不多了,苏文铤和吴日生吃菜也吃得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忽有一队十人的舞姬,飘然而出,在花厅的空地上翩跹起舞,为宴会助兴。

早有一队乐师坐在一旁,吹吹打打,为舞姬的舞蹈伴奏。

“快看,那是林小娘子!”

不知是谁叫了一句,宴会中所有人都注意到,十个舞姬中,当中有一位,清丽出尘,舞姿柔媚,恍若飞仙。

“林小娘子不仅舞姿出色,同时也是苏州有名的‘女校书’,不仅写的一手好诗,品评诗作的水平更是高超……”

“今日实在三生有幸,竟然可以一睹林小娘子起舞,真是不虚此行!”

“也是,今日可是新任知府大人的接风洗尘宴,林小娘子作为苏州教坊司的当红头牌,自然是要当众献舞的了……”

“哎,可惜了,这林小娘子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因父亲犯事,被充入教坊司……”

“这也是提醒我等,莫要犯事,不然家中妻女难逃充入教坊司的厄运。”

本桌和邻桌的议论声纷纷传来,让苏文铤对那所谓的林小娘子有了清晰的认识。

“苏兄,这可是教坊司的舞姬,舞蹈方面乃是一绝。待会儿还有更加有趣的项目,不过苏兄,教坊司这些舞姬不比翠玉楼,待会儿玩玩就好,千万不可当真。”张晋说道。

苏文铤:“……”

很快一曲舞毕,那府衙的通判大人崔檀,起身拍了拍手,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后,高声说道:“各位,各位,今天乃是新任知府大人新上任的日子,为了庆祝今日,我们请来了林小娘子!”

各县知县、县丞等通力配合通判大人,高声起哄,现场一度热闹非凡。

“今天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大家都是斯文人,正所谓无诗不成宴……”

苏文铤眉头一皱,什么?又要写诗?

这群人真是……

“虽然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我们有女校书,林小娘子!大家做的诗文,当由女校书品评,择出优者,是为诗魁。”

“各位,我们此次诗会,有一个彩头,那就是被评为第一的诗魁,可获得林小娘子侍酒的特权!”

崔檀此话一出,参与此次宴会的所有人,除了苏文铤和吴日生以外,全都沸腾了。

苏文铤和吴日生心中虽疑惑,但也没问,他们心想,大概是因为林小娘子身为苏州教坊司头牌的身份使然吧。

当笔墨纸砚备好后,宴会中几乎所有人都起身做诗去了。

当然也有没去的,比如张晋、方肿、崔檀、宁指挥使等。

当然,苏文铤也没去。

吴日生起身,道:“苏兄,不去施展一下你的诗才么?”

苏文铤笑道:“吴兄,我就不去了,在下祝吴兄你一举夺得今日的诗魁。”

“承苏兄吉言!”

吴日生也去做诗了,张晋他们这一桌,就只剩下张晋和苏文铤两人。

“苏兄,你真的对那诗魁不感兴趣?”张晋问道。

“没兴趣!”

“那林小娘子侍酒的机会呢,苏兄也不争取一下?”

“更没兴趣!”

苏文铤回答得相当干脆。

张晋和苏文铤之间的对话,吸引了苏州府衙通判崔檀的注意,他慢步过来,笑道:“这不是本届府试的苏案首么。”

崔檀看了看正在握笔构思的陈师泰一眼,笑道:“如此盛会,苏案首怎么不去参加呢?莫非真如知府大人所说,本届的府试案首之位,其实应该另选其人?”

崔檀笑眯眯,故意看了一眼吴日生的背影,话中的意思不言而喻,崔檀的意思是说,本届的府试案首,应该选吴日生才对。

至于上届知府为什么选中苏文铤,这其中怕不是有什么隐情?

崔檀这话既逢迎了新任知府的意思,又贬低了上任知府,可谓一举二得。

刚才苏文铤和吴日生去敬酒时,知府大人所说的话,崔檀听得一清二楚,那就是质疑上任知府点选的府试案首。

上任知府陈洪谧,教子无方,简直就是苏州的耻辱,人人都以贬低陈洪谧为荣,特别是在新任知府面前,更是一种拍马屁的绝好手段。

再说,人家吴日生都去写诗了,你这位苏案首却不为所动,这说得过去吗?

这个时候,陈师泰等一部分人已经写完诗作,重新回到了座位上。

陈师泰接过话头,说道:“写得如何暂且不说,首先,敢不敢,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陈师泰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苏文铤不敢上台作诗,连这个胆量都没有……

陈师泰一发话,地下的知县、县丞们纷纷以异样的眼光看向苏文铤,悄悄议论,指指点点。

苏文铤按住脸色已经铁青的张晋,正要起身说话的时候,那边厢的黄氏兄弟说道:“大家误会了,其实苏小兄弟诗才惊人,上次在崔玉楼,苏小兄弟以一首《望岳》拔得头筹,就连我兄弟二人,也是衷心佩服。”

说着,黄氏兄弟当场将那首《望岳》诵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