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拯救 > 016 晋开金口,杨柳择婿

明末大拯救 016 晋开金口,杨柳择婿

作者:茶碗的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9:52 来源:笔趣阁

“可是……”

“哎别可是了,苏兄,你还是不是个男人,婆婆妈妈的,机会难得啊!”

“张兄,刚才你说柳大家遍邀苏州名士,可人家也没邀请我啊。我贸然前去,岂不自讨没趣。”

苏文铤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哈哈!苏兄,说到这个,你可得感谢我!”

张晋说着,从贴身的衣服口袋里拿出两封大红烫金的请帖,递了一封给苏文铤,笑道:“我早就准备好了,苏兄,你欠我一个人情!”

苏文铤拿着那封大红烫金的请帖,翻开一看,上面果然写有他的名字。

看来张晋为了带苏文铤去赴宴,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这一张请帖,可要一百两银子呢,苏兄,你可要收好了。”

“一百两!”

苏文铤吃了一惊,这张请帖,大概相当于一张演出晚会的门票,带吃饭那种。一百两换算成现在的钱,就是5万块。

用5万块看场演唱会,再吃一顿饭,苏文铤怎么看,都觉得亏了。

“张兄,我可没钱还你,要不我就不去了?”

张晋拽住苏文铤的肩膀,说道:“苏兄你傻啊,区区一百两银子何足道哉,要是被柳大家选中,哈哈,就算花一万两也值!”

“什么选中?”

“选中……”张晋一拍脑袋,道:“我忘了你本来就不知道这件事的,是这样,柳大家之所以遍邀苏州名人雅士,齐聚一堂,其本意并不只为举办一场盛会而已。其实,柳大家还有一个目的。”

张晋神秘兮兮地说道。

“什么目的?”

“择婿!”

“择婿?”

“对的,柳大家已到二九芳龄,年纪也着实不小了。不过这也不是说柳大家没人要,嫁不出去,只是因为柳大家眼光甚高,向柳大家求婚的才俊犹如过江之鲫,只不过柳大家全都看不上,至今未嫁。所以,柳大家在苏州遍邀青年才俊,其实就有择婿之意。”

“正是因为柳大家看不上的青年才俊太多,很多名气很大的才子都败北而归,所以,柳大家择婿,几乎成了一块辨别才子的试金石。”

“要是有谁被柳大家看中,入了柳大家法眼,那么就说明此人绝对才华横溢,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若被选中,那就是佳人和才名双丰收,对书生来说,无异于高中状元!所以,此次苏州府各地的才子都来了。”

张晋拍打着折扇,像说书先生说书一般摇头晃脑。

苏文铤一笑,拱了拱手说道:“那我就恭祝张兄你此番顺利获得柳大家的青睐,早日抱得美人归!”

“哈哈苏兄你说笑了,我张晋有自知之明,文不行,武也不行,大俗人一个,如何入得柳大家法眼,我只是去凑热闹的。苏兄,其实我觉得,你才极有可能获得柳大家的青睐,并与之结为连理!”张晋笑道。

结为连理么?

苏文铤神色一黯,一张美丽得几近梦幻的脸庞从记忆深处跳将而出,浮现眼前,久久挥之不去。

“小爱,我为了你,接了最后一个刺杀任务。可是任务失败,我也穿越到了明朝。你……在那边过的还好吗……”

“苏兄?苏兄?”

张晋轻轻拍了苏文铤的肩膀几下。

“张兄……怎么了?”

苏文铤从记忆深处回归现实。

“我就说嘛,苏兄你对柳大家绝对有意。这不,都在开始憧憬以后羡煞旁人的美满生活了!哈哈!”

张晋拍打着手中折扇,一脸坏笑。

苏文铤懒得去辩驳,看了看那封烫金请帖,说:“这次就当你请了,下次我再请你喝酒。”

“别岔开话题,苏兄,快给我讲讲,你们才子与佳人之间的生活,到底是怎样一种过法……”

……

翠玉楼,位于山塘街中部。到了翠玉楼之后,再往前走几步,就是象征苏州百姓在天启年间反抗大太监——魏忠贤的五人墓。

五人者,颜佩韦、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也。

为了纪念和颂扬苏州百姓敢于向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张溥于崇祯元年创作了碑文《五人墓碑记》,流传于后世。

“苏兄,我们到了,快随我下车!”

马车一停,张晋掀开帘子,踩着车辙,一步跳下马车。竟是一刻也不愿在车上多待。

苏文铤下得马车,只见好一片热闹繁华景象,翠玉楼附近的街道,灯花社火,花团锦簇,竟有一种不夜城的味道。

苏文铤和张晋凭借大红烫金请帖,入得翠玉楼。

“今天翠玉楼不接待其他客人,只有持有请帖的人方可进入。”

进入翠玉楼,张晋反倒一点也不着急了,他摇动着手中的折扇,一边走一边对苏文铤解释。

翠玉楼为了柳大家的寿宴,可着实下了翻功夫,偌大一个大厅被临时改建,最前方搭建一个临时舞台,下面则是一张张小几,小几后面是一张苇席。

张晋带着苏文铤直接穿过一排排小几,来到第一排。张晋随手一指,道:“苏兄,这是你的位置。”

张晋说完,在苏文铤旁边的小几后面坐下了,他坐下后,见苏文铤茫然无措,于是解释道:“柳大家崇尚魏晋之风,所以,柳大家举办的盛会,从不使用桌椅,都是按照魏晋之制,席地而坐。”

“苏兄,别来无恙乎!”

苏文铤座位另一侧,一位俊秀的书生淡笑着对苏文铤拱手打招呼。

苏文铤起先没注意,仔细一看这人,竟然认识,此人名为吴日生【备注】,吴县人士,乃是苏文铤参加县试、府试的同年。

苏州城分两县而治,一个是吴县,一个是长洲县。苏文铤和吴日生同属于吴县,更神奇的是,苏文铤和吴日生竟十分“有缘”,县试和府试都是同一批次,俗称同年。

只不过县试和府试,苏文铤两试都是第一,两次都拿到案首,稳稳压住万年老二的吴日生。

“吴兄!”

苏文铤淡然还礼。

“苏文铤,还不快坐下,你杵在那里,挡住后面人的视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