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57、都作院

明月出祁连 57、都作院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李岘一直呆在兴州,第一是要督促施工进度,其二就是为了躲着西军里的这帮老家伙。

这些老货们都是穷鬼,而且还一个比一个无赖。

可是刘法和刘仲武这俩老货只需要传来一纸军令,他就得乖乖地去清水县找他们报到。谁让自己在人家手下混子呢。

李岘在路上故意磨蹭着走了五天,想着这些老家伙们军务繁忙,总会有几个耐不住性子走掉吧。却没想到等他到了冶铁堡,这些人不但一个没少,反倒还多了两个——连何灌和辛兴宗两个也都跑了过来。

当李岘在庄园里听到消息赶到冶铁堡的铁工坊里时,自家铁工坊里的五个水锤机都被西军里的几个老货占据了。在李家的几个匠头的指点下,正一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刘法正站在一副水锤边上,指使着自己的亲军大将翟进在锻造一副骑兵板甲,而赵隆则在手里拎着把铁锤,在一旁的铁砧上仔细地敲打着一副钢盔。铸钢的头盔再经过仔细的锻打之后,外观显得很漂亮,主要是比铜盔结实得多。

而何灌则正在水锤下卖力地打造着一副钢质弓胎。

弹簧钢这东西在大宋国绝对是稀罕玩意,让以善射闻名的何老头见猎心喜,顿时按捺不住,干脆自己动手。用弹簧钢为芯作为骨料,再用牛角剖成薄片把钢片夹裹其中,这样多层叠合在一起的弓臂弹性大增,其强度和威力远胜木胎或是竹胎弓。

复合弓的制作方法早就有之,但却一直没有特别合适强度的骨料,其威力难以提高。

现在,这弹簧钢片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另外就是钢锥形的箭头,这种被称之为穿甲锥的箭头必须用上好的精钢才能打造出来,才能具有很强的穿甲能力,否则就很容易碎裂,而普通的灌钢只能用来打造三角箭头。穿甲锥的制造技术早就有,可惜的是高强度的精钢难得。

而苗履和王禀两人则在仔细研究着怎么来打造陌刀。作为唐代制式武器的陌刀这东西一刀能够斩断马头,即使用来装备步卒也是对付骑兵冲阵的利器。在前唐时期,草原骑兵为什么不敢冲击结阵的唐军步军,就是慑于陌刀的威力。

只有辛兴宗没有动手,他根本抢不过这些老货,只得站在一处铁案前,仔细研究着一副刚从刘锜手里抢来的钢制板甲。这种仿造欧洲中世纪时期骑士式样的锻造板甲,虽然十分笨重,但若是装备到重步兵或是重骑兵身上,其防御力要比现有的锁子甲提升了好几个等级。

这里面唯有已经准备调任东京的刘仲武十分安静地躺在一张长椅上,仔细一看原来是被众人灌得酒多了,正在呼呼大睡。

李岘看到这种场面,脸都绿了,敢情你们这帮家伙一点都不见外,拿这里当自个家了?!这可都是用的我家的东西!另外就是自家的这些工匠们的忠诚度也是实在堪忧,在这帮老货们一顿吓唬之下,就连压箱底的手艺也交待了出来。

当然,也无法埋怨这些匠头们,在这年头工匠们身份低微,这里面随便抻出一个来,拿着刀子砍了这些匠人的脑袋李岘都没地方说理去。

刘法见到李岘进来,把手里的钢板一扔,光着膀子就飞奔过来,一把抓住他的左手:“安国,你来的正好,我要一千副这种钢铠!”他指着刘锜身上的板甲,大声喊道。

声音震耳欲聋,真没想到他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这么能喊。

就这一嗓子,把那正在干活的一帮老家伙全都给吸引了过来,就连睡着了的刘仲武也跳了起来。

你当我是什么?冤大头是吧?!

李岘很坚决地摇头拒绝道:“打造兵器是少府监和将作监的事,私造兵器是朝廷大忌,各位难道是想害死我么?!”

只见刘法这个老无赖根本不为所动,把手一挥,只见翟进身边一名穿着军服的家伙立刻跑到李岘面前,只见他双手抱拳,单膝着地,纳头便拜道:“熙河路都作院巡检许林参见指挥使大人!”

李岘脸上的肌肉在抽抽着,他侧过身子,根本不受那军官的拜见:“你拜错人了,某家是秦凤路的将主,啥时候成了熙河军的人了?!”他知道刘法这老货是在算计自己,把他的将作营扔给自己,而他如果受了这一拜,不仅要替刘法这厮养起几百个工匠,还要替他军中打造兵器、盔甲。

“这事你不用推,我已经报请朝廷批准,熙河军都作院由你代管,连兵部的任职文书和印信老夫都受累替你带来了。”刘法说着话,他手下的亲兵也端着个放着公文和铜印的盘子,放在了他身边的桌子上。

“陕西路四个都作院,哪有什么熙河都作院?”李岘怒道,刘法这老货忒特么不地道,竟然来了个先斩后奏,他忘了这些老货们任命个营指挥使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在自己军中,就是调换某一将的指挥使也都是一句话的事。谁说大宋没军阀,这些老货们都是,只不过是后方钱粮供应一直被捏在文官们的手里。

朝廷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不停地把这些西军的老家伙们调来换去,不时地给挪挪地方,就是不想让他们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这都作院是将作监下属的制造军械工坊,全国总共有不到五十个,这西北永兴军路有四个都作院,分别是渭州、鄜州、华州和秦州,根本就没有刘法所说的这个机构。

却听刘法得意地大笑道:“呵呵,小子,你这秦凤路第三将现驻会川城,现在老子统领熙河兰会路各军,原来老夫还拿你没多少办法,但现在你小子成了老子的麾下,就准备好好卖命吧!嘿嘿,这熙河都作院是老夫刚弄出来的,就设在会川城,你敢有意见?!”

李岘满脸绝望地瞅了瞅四周,发现这工坊里除了辛兴宗外,全都是刘法这厮的人,但这种场合,哪里能轮到辛兴宗说话的份。于是他把救助的目光看向了刚被吵醒的刘仲武。

只见刘仲武打了个呵欠,又揉了揉眼睛这才说道:“安国啊,这想得好处就得替人卖力气,老夫过一阵子就可能要调去京城,临走也没什么送你的,过两天也差人把秦州都作监的印信给你送来,你替人家干了活,等有了事自然也会有人在上面给罩着不是?”

这是在帮我还是在给我找麻烦?李岘也有点懵,靠,你们这些老货还要点脸不?看样子人家就是早已经商量好的,谁特么说这些老家伙们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互相之间争斗不休?!李岘突然发现这好象都是假象,这些西军里的老家伙们个个都是人精,他们这种做法也许只是为了消除朝廷方面的疑虑。

你想啊,要是这些老家伙们抱起团来,能带着人马一下就冲进汴梁城里去。这西军上下二十多万人马,可是大宋国目前最能打,也是唯一能打的一批精锐。

这要是让他们形成了团伙,那还了得?

李岘敢保证,如果在靖康年之后,这些老家伙还都活着,那保险都是些祸害。

可惜的是,当这些老家伙一个个去逝后,西军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再加上整个西军在靖康年之前就已经被拆分得四分五裂,已经无法像现在这样拥有很强的作战能力。有经验的老将们全部凋零,而象刘锜、姚平仲、刘光世、刘正彥等一批新一代的年青人却没能成长起来,他们缺少足够的战争经验和统兵的威望。

因为西夏人被西军给打老实了,在宣和年间西北宋夏边境的形势十分安定,这些并没怎么经历与西夏人交手,只有一些国内剿匪经验的年青将领们在面对如狼似虎的金军时,都多少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即便如此,以刘锜、吴玠等为代表的西军将领仍然在大散关一线击败金军,最终粉碎了金军入蜀的计划,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这些将门子弟里面也只有刘锜一个人算是中兴名将,成了王爷,最后还被民间奉为“蝗神”,据后来的民间传说是他能专治虫灾。

李岘有时会想象了一下如果刘家的麦田遭受到了蝗灾,地里变成一片光秃秃的麦杆,而刘锜这厮站在地头发呆时会是一幅多么可笑的场景。

不过老百姓们崇敬爱国民族英雄,这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习俗。

他们背后没有国家可以依靠,皇帝和大臣们也指望不上,所以只能寄希望于神灵。

否则,谁还会有在乱世的苦难中活下去的勇气!

李岘无奈地接受了一个事实,就是自己没有任何力量能与这些老奸巨滑的家伙们对抗,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砍下自己的脑袋,而且根本不用向上请示。

这在军中任职,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他只能叹气:“好吧,我可以帮你们手下的都作院建起水力工坊,也保证派人教会都作院里的工匠们学会制作和使用这些新机器。但是只有一个问题,这些新建起来的工坊算是谁的?”

一群人渣立刻嗅出了这话里面的铜臭气味,顿时一个个的眼神都变得诡异起来,这事可是有得商量,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未来这些新工坊绝不会是隶属于少府监或是将作监的!

在座的没有一个人愿意让这些工坊落入朝廷那班文人手里。

“工坊要依河而建,而且就近必需有产铁之地,大家仔细想想,那些地方合适,然后咱们再商量每家的份子!”李岘一句话就先给这事确定了基调,这是只一份生意,最好谁也别扯上官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