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二、股份

明月出祁连 二、股份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如今已经是共和十年,梓州路转运使庞崇在去年秋天去逝,赵澈暂时调任梓州,署理梓州路转运使一职。恭州由于位于嘉陵江和大江交汇处,再加上綦江钢铁厂的发展,带动这一带的码头和商业日渐繁华。由于今年皇帝大婚和平定南宋,恭州被升格为重庆府,以示庆祝之意。

赵澈刚上任就接到报告,工部尚书沈深因回籍祭奠父亲沈括,在回程时将路经重庆府,想参观一下綦江铁厂。

赵澈派人去找梓州路通判苏冕,苏冕是前河中府主薄苏过之子,当初在兴元府兴州监做幕僚时曾与沈深有过师生之谊。沈深因为当年在武皇李岘帮助下刊印《梦溪笔谈》的原因,是第一批支持华夏军的前朝老臣,因此官运亨通,成为朝廷中枢重臣。

朝堂之上,除了原来那些出身陇右、关中、河东出身的西北军勋贵集团之外,从前朝所继承的文人官僚集团则以张灏、沈深、曹湛等人为首。

赵澈在见到苏冕后,却见其鼻青脸肿,显然是被人痛揍过一顿,不由有些惊讶:“何人敢对苏公如此无礼?”

苏冕只得大摇其头:“这朝中大势,今后将会拿那些大地主们开刀,税赋必将越来越重。这苏氏一族在蜀中也算是大户,老夫好心回乡劝说他们将家里的农地卖与官家,不料却被族人斥为败家,被族老们给拿着棍棒撵了出来!”

赵澈听后不由笑道:“国朝新立,总有一些政策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国人千百年来以土地为重的观念,这也在所难免。不过,土地国有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这政策是不会改变的。相信过上十几年,大家都会明白过来。”

苏冕在得知赵澈想让他一起去见沈深,为梓州的工业发展争取拨款和投资,不由得面露难色:“我与沈尚书久无相见,偶有书信往来也只是泛泛之语,如今冒昧相见,似乎有些不太妥当吧?”

“现在是他非要到我们这里来,这为家乡争取投资也是你的本分事情。这张尚书手里掌握着地方建设投资的审批大权,他随便答应一点,就是上百万缗的资金投入。”赵澈说道,工部尚书赵澈手里掌握着朝廷的大笔地方工业发展资金拨付权力,不为了搭上老沈这条线,我找你过来干吗?

沈括葬在了老家镇江,在平定了南宋小朝廷之后,已经十几年没有回乡的沈深专程在请假回乡祭父之后,从走水路沿长江溯流而上,其实是有备而来。

华夏高层所制订的经济发展计划中,十座兴建的钢铁基地有四座位于长江沿岸:芜湖、袁州、大治和綦江。虽然农业生产在经济中仍然处于首要位置,但是高层显然对于工业发展的期望要远胜于农业生产。

这次特意选择沿长江走水路返回兴元府,沈深一是为考了察沿江的实业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是准备筹建长江航运公司。

沈深轻车从简,只带着三十多名随员,就到了重庆府。其后由梓州路转运使赵澈陪同先是参观了新开办的棉、麻、丝、呢四所大型的织布工坊,第二天,又兴致勃勃地来到规模宏大的綦江铁厂。

綦江铁厂是当年李岘最早开办的三座铁坊之一,在兴州铁坊完成扩建工程后就开始了改造的扩建工程。目前綦江铁厂能够年产钢铁五万吨左右,是仅次于太原铁厂和兴州铁厂的国内第三大钢铁工厂。也是沿长江一带唯一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冶铁工厂。

綦江铁厂共有生铁厂、炼钢厂、铁货厂、钢轨厂、熟铁厂五个大厂和机器厂、铸铁厂、打铁厂、造鱼片钩钉厂等四个附属工厂,从远处望去厂房相连,烟筒林立。生铁厂建有五十立方炼铁高炉两座,每天可产生铁二百吨。炼钢厂装备有两座购自兴元铁厂制造的碱性转炉和一座平炉,每天可炼钢一百五十吨。

赵澈陪着沈深先参观了炼铁厂,正赶上一号高炉将要出铁,一行人站在离高炉不远处的铁架出铁台上,等待观看铁水出炉的场面。这种场面沈深倒也是见过不少,比起太原和兴州的铁厂,綦江铁厂并不算规模很大。

随着操作的四名工人用手中的长钎转动炉门,猛然之间,一片耀眼的的红光从炉口亮起,随即炽热的铁水如同岩浆般从炉内喷涌而出,顺着场内的铁水沟快速流淌,闪着光芒流向一旁的铁水包,铁水四溅,如同礼花般灿烂。

在场的众人无不惊叹如此壮观的场面,在口中惊叹工业生产所创造出的奇迹。

参观完铁厂,赵澈在江南的虹楼设宴招待沈深一行。

这虹楼位于离铁厂以北大约八里处的江畔,此时风和日丽,登上虹楼,眺望对岸朝天门码头,眼中江水浩荡,随风起伏的波涛上白帆片片,江鸥上下翻飞,倒也是令人心旷神怡,豪情顿生。

沈深在换了一身便服后显得十分随和,在入酒席时特意拉着苏冕和赵澈坐到了他的身旁,这倒让赵澈感到自己有希望从老家伙手里搞到一笔资金。

在吃过饭后,沈深特意把赵澈叫到了楼上的包间里,然后指着浩荡的江水说道:“欲兴工商,必先兴交通。这就是说大部分原本应当赚到的商业利润都因交通不便,被消耗到了转运的半路上,这也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工商兴旺的原因。过去蜀中交通不利,皆因水路上行困难,只能依靠纤夫拖带而行,如今有蒸汽轮船之利,蜀地依靠嘉陵江和长江两条水路,与西北及东南交通已经是方便多了。”

赵澈是聪明人,稍加思索,即明白沈深这番话的目的,随即兴奋说道:“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先生高论。您的意思是在重庆府兴办一座造船厂?!”

沈深点了点头说道:“上面已经决定在重庆府兴建一座机器造船厂和江轮运输公司,不过拨款只有十五万缗,其余不足部分则需要通过变卖綦江铁厂的股份来筹集。这样做法,有些可惜了!”说罢他还摇了摇头。

“啊,变卖股份?”赵澈吃了一惊。

“哼哼,这些勋贵们打下的天下,总得分给他们些好处,这军功授地是没有了,这些股份也算是朝廷所给的补偿。这铁厂要将一半的股份转让出去,勋贵们可以用军功换取优先的购买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