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82、六分仪

明月出祁连 82、六分仪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除了在广南西路和交趾地区,华夏军已经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由于靖康之后连年的战争破坏,中原地区,特别是开封周边,已经是十室九空,土地荒芜。原先百万人口大城的开封城内,如今只剩下了不足四万人。

黄河入卫州决口,一路改道南下,经东明、考城经古汴渠夺泗入海。

由于河道无人治理,每年春季河水泛滥,造成沿河两岸原本肥沃的土地形成大片的盐碱沙地,杂草丛生,人烟稀少。

华夏高层所制订的政策是以农业为主,先治理河务,修筑堤坝,将地方上的农业生产恢复后,再说发展工业之事。虽然有些地方比如磁州武安县、相州,京东路的莱芜铁监、荆湖路的大冶铁务和江州的袁州铁监都在进行改造和扩大生产,但是总体的投资并不算大。

李岘在看到工部所提交的黄河治理方案后,有些哭笑不得。

按照这个方案,黄河将在徐州以南经骆马湖改由沐河河道入东海,这样的话,骆马湖早晚得让黄河所携带的大量泥沙给填死。不过黄河直接入东海也好,省得象后世一样,将渤海填成了个浅海,而且每年淤积的泥沙造成原本很好的沿海港口淤积严重。

只要不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乱,黄河估计就会一直照着目前的河道延续下去了。

另一个需要治理的河道是南易河与白沟河水系。

这里的河道由于宋初为抵抗辽国南侵,人为地将河道淤塞,从而造成了大面积的沼泽湿地。但是湖泊湿地明显地对于环境和气候有好处,李岘在这份有关南易河水系河道治理计划中作了一些改变,使得河水通过白洋淀和文安洼,并构筑水闸堤坝,尽可能地将这两大片湿地湖泊保留下来。

省得像后世在根治海河时一样,使得许多湖泊湿地随着河务治理而消失了。

至于另一时空淮河水患是因为抗战期间黄河被扒开后,夺淮入海,大量的黄河泥沙造成淮河河道大面积的淤塞,从而形成的灾害。在现在,淮河水系的水患倒并不严重。

土地私有和严重的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历来无法摆脱的痼疾。一部分大臣提出“给地垦荒”的政策,以鼓励农户开垦荒地,进行垦种。但是在赵芸儿的强烈反对下,最终帝国中枢发布禁令,宣布对所有的矿山和无主荒地、新垦土地实行国有化,严厉禁止国内私人之间的土地交易。

也就是说,私人土地想要出售时,只能是卖给国家。

帝国高层出台的政策就是为了打击地主阶级,新的勋贵统治集团,成为大资本家可以,但是绝不允许再次转化为新的地主阶级。

理由就是地主阶级只会把这个国家越搞越糟。

……

随着交趾战役的进行,华夏水军开始驶出内河,走向海洋,从水军开始向海军转变。

但是轮船或是帆船在远离了海岸线后,就失去了陆地上的参照物,从而无法知道自己的位置了。

地球仪早就被制作了出来,原来需要进入兴元学宫之后,方能知道这大地原来是个巨大的球体。到了现在,在普遍的义务教育之下,许多正在读乡学的少年都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围着地球转的道理了。

地理和天文,是形成世界观的另一扇窗户。一个人的世界观是由民族文化历史、国家地理再加上天文物理几个重要的方面所形成的。文化是传承,历史会让一个人知兴衰、知荣辱,在道德方面变得更加高尚一些,而国家地理则会加强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天文物理则会让人学会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人生。

后世的“教育家”们却在极力倡导和强迫自己民族去全力学习别国的语言,极力淡化民族历史和国家地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急功近利,而且忘恩负义,缺乏国家和民族观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出海的渔民们使用古老的“观星术”来确定自己在海上的位置,古代的航海家们就使用这种方法能从阿拉伯海驶到华夏。至于欧洲,现在还是真正的野蛮人之地。虽然这种依靠观测星体位置的方法十分不准确,而且极为依赖航海者的经验,但还算是很有效用。

六分仪的发明和水军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天文院的师生们的发明。

李岘在自己的笔记中记述了一年有365天,而每四年需要增加一天,这种后世得到普遍验证的纪年方法。但是天文院的师生们需要对这一数据进行验证。为了在全国测绘中准确标注自己的测量位置,就需要有一种仪器,它能通过对地平线和中午的太阳之间的夹角的测量,或通过对地平线和某颗固定星之间的夹角的测量来确定纬度。

最初,师生们是用星盘来测量太阳高度,但是有时候在船上进行测量时,由于轮船的甲板随着波浪上下起伏,这种仪器就很难进行操作,而且还不容易测算准确。后来人们用直角仪取代了星盘,在地图上用直角仪及两脚规、量角器、平行尺等计算出所在的位置。

后来经过大量的改进的试验,师生们用一种反射望远镜与水平镜、象限仪组合,发明了一种在海上测量角度的仪器。观察者可通过一面镜子同时看见地平线,它们之间的角度可用边缘标有刻度的象限仪测出,测角范围可达90°,成为一种测纬度的理想仪器。该仪器另一优点是它能使星辰天体的形象与地平线成一直线,而且所测读数更为精确。

不过天文院所研制的量角仪使用的是完整的星盘,其测量范围可达360°,虽然测量效果很好,但很笨重,在海上使用极为不便。于是有人将星盘截取了三分之一,虽然把测量范围限定到了只有120°,但却让其变得极为轻便和易于使用。

这就是最初的六分仪,它所基于的原理很简单: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实际上,六分仪也可以测量任意两物体之间的夹角。

六分仪是由一个三角形的架子组成,一边是一个120°弧形板,上面有刻度和一个可移动的指针。反射望远镜将需测量的有夹角的两天体反射到一起,人们就可以方便地测到角度并计算出目前所处的纬度。六分仪较之以往的测纬度的星盘、卡尔玛和直角象限仪等的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六分仪的出现,使得航海到远洋时,船员确定所处位置的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也为远洋航行和测量提供了一种极为可靠的测量仪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