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62、暗流(三)

明月出祁连 62、暗流(三)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到了南阳后,张浚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计划,放慢了速度,并不急于赶去长安。他需要时间,深入京西、河东和陕西各军的内部,慢慢地了解现在西军的真实状况。

在汝州,翟兴、杨进等人无意中抱怨李岘行事非常跋扈,喜欢独断专行,让张浚敏锐地意识到西军本身并不是无懈可击,铁板一块,其内部的矛盾也是不小,只不过都被暂时掩盖了起来而已。

从汝州出去往洛阳,张浚在官道两侧所看到的景象与江南、淮西那种满目苍痍的混乱局面截然不同,显得安定了许多。大部分的田野里生长的秋小麦,还有大片的苜蓿地,虽然已经是寒霜初降,但放眼望去,依然是满眼绿色。

河南府和洛阳城在建炎元年曾遭受金兵荼毒,西军大将翟进坚守洛阳,击退完颜挞懒和完颜宗弼两支大军的围攻,力保城池不失,也是一战成名。洛阳也成了自金军南下侵宋以来,第一座没有被大军攻破,让金人铩羽而归的坚城。

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宋地民众抵抗金人的决心。

由于翟进军纪严明,地方安定,京畿周边大量的流民涌入河南府。翟进在流民中招募丁壮,在河南府大规模推行军事屯田,使得河南府在这战乱之时,反而呈现一种畸形的繁荣和安定。现如今河南府及汝州拥有丁户七十余万,反而比战乱前还多出了三成。

而南阳盆地,由于之前李岘所制定的战略是坚壁清野,坚守襄阳,南阳、邓州一带民众被动员南迁到荆湖一带,反而没有河南府这么繁荣。到现在,翟进在中原民众中的声望如日中天,是犹如保护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比西军的统帅李岘还要高得多,在民间流传着不少歌颂“翟爷爷”的童谣和俚诗。

这也是汝州知州翟兴对于翟兴自甘居于李岘之下,听其指挥很不服气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翟兴看来,自家的兄弟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不比李岘差,凭什么要听从李岘的支使?他是小地主出身,只读过几年乡学,眼界和见识自然没有翟进那么多,对李岘的了解也不够,自然不知道李岘在西军主要将领心目中的地位。

他自然没有想到,自己只是随口抱怨了几句,竟然给了张浚莫大的信心。

张浚在汝州还了解到,如今河南府实行屯田的流民都被编入了军籍,实际上翟进手上隐含的军力还有二十多万。也就是说,如今河南府的兵力,实际上超过了三十万之数。在张浚的想象里,如果是自己统帅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汜水关之战中就不会如缩头乌龟般死守城池,而是会选择主动出击,与宗翰进行决战,说不定能够一举歼灭金军主力,驱逐金虏,趁机收复东京乃至是河北之地。

他心怀大志,这种想象更是让他的内心变得无比炽热起来。

只不过到了洛阳后,翟进却给他收复中原的热情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翟进告诉他,京西路诸军明年的战略就是防御,至于fangong中原,收复汴京,那也是两、三年后,等河南、邓州一带军屯稳定下来,粮草储备充足以后的事。而在这之前,京西路各军绝不会冒险出击,主动与金军进行决战。

张浚认为自己这个枢密使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从翟进的言语里,根本看不到任何对于自己这个枢相半点的尊重,他用极为轻蔑的语气轻易就将自己趁机收复东京的建议给否决了。

真是一个极大的侮辱!

张浚认为这主要是太子府和官家互相对抗所造成的恶果,陕西和京西各军只听太子府的命令,而根本不理会那个现在也确实是不知跑到了哪里去的官家。

武人专权,非国家之幸。他张浚要用一己之力,来扭转这种局面,纵然前路千难万险,也无所畏惧!

怀着郁闷而复杂的心情,张浚离开了洛阳,却没有走陕州,而是渡河北上,从孟州走太行陉,进入了刚被收复的河东。

……

在江南,整个朝廷都漂洋出海,没有了音讯,主持长江防线的宰相杜充也是叛变投金,原来他属下的部队也是分崩四散,大多沦为盗匪,靠劫掠为生。

岳飞在脱离了杜充的指挥后,在茅山自立,仍然在坚持高举着抗金大旗。他严明军纪,又不断地招募和收容各地的散兵游勇,在太湖周边取得了数场与金军作战的胜利,名声大振,逐渐发展成为了江南抗金义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宜兴知县钱湛在听说岳飞所部的威名后,特地派人请岳飞率军移师宜兴,以保境安民。宜兴东临太湖,物产丰饶,县城内存粮充足,岳飞在率部移驻宜兴后,终于算是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其时,在宗弼过长江时,曾经在当涂阻击金军渡江,痛击过宗弼的江淮宣抚使司水军统制郭吉在杜充渡江投金后,也带着自己的部下还有一百多艘战船,在宜兴落草为寇,盘踞在太湖东岸一带。

岳飞与郭吉同在杜充麾下任职,原是相识,于是派人给郭吉送信,邀其加入自己的部队。郭吉在江南一带劫掠了不少财富,对当湖匪这一油水丰厚的行当还十分留恋。他知道岳飞是北军出身,比较能打仗,所以也不敢与之对抗,在接到岳飞的来信后,就开始收拾东西逃跑。

岳飞在得到郭吉逃跑的消息后,命部将王贵和傅庆率二千部众进行拦截,结果俘获了郭吉和其部下,尤其是其积累的财物。

于是岳飞就用这一部分财物招兵买马,原来在东京时的战友马皋、林聚等人也前来投靠,于是岳飞愈加声势壮大。但在兵精马壮之后,岳飞仍然能严明军纪,做到与民无犯,安定地方,这在这个混乱的年代是极为难得的。

正是有这份操守,让他得到了民众和地方官员、士绅的交口称誉。也正是因为有这种赞誉,在宋高宗重新返回临安后,让岳飞和他的部队开始得到了朝廷的重用。...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