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53、汜水关(五)

明月出祁连 53、汜水关(五)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完颜撒八在原地打量着这座关城,城头上宋军平静的表现让他有些暗自吃惊。在他的印象当中,只要金国的大军抵达城下,宋国的守军都会表现得十分慌乱,可是现在,在投石机的攻击下,城头上的宋军旗帜却丝毫不见散乱。

“将军,宋军的抵抗决心十分坚定,这三千人恐怕难以起到什么效果。”跟在完颜撒八身后的张令徽满心忧虑地说道,作为原来“常胜军”的降将,这已经是他手上最后的一些家底,他不知道这支部队打完之后,女真人会如此对待他。

完颜撒八根本没搭理他,阴冷的目光望向城头,然后举起了手中的腰刀,大声喊道:“全军进攻,后退者死!”

去年赛里的失败让他们兄弟颜面尽失,现在正是用鲜血来洗刷耻辱的时候!

“咚!咚咚!咚……”

战鼓声再次响起,喊杀声随之响彻天地之间,三千多金军如同潮水一般,抬着数十架木质的云梯朝着宋军严密把守的关城发起了冲锋。

不到一千步长的关城之上,宋军两千刀斧手和一千名弓弩手站成两列肃立其上,看到城外远处铺天盖地的金国大军,没有见过这阵势的新募河南军士卒大多都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在西军出身的伍长或是队官的指挥下,还是能够保持着战斗的姿态。

由于在三年当中部队的规模几乎扩充了十倍,翟进在到洛阳时所统帅的一万陇右熙河老军,绝大多数都升作了伍长、队官等基层军官,如同纵横交错的骨架一般,支撑起了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随着刘惟辅一声令下,隐蔽在城墙后方,六十多台高达将近两丈,投臂长达三丈的巨大投石机全部都准备就绪。这些投石机和《武经总要》上所记载的最大制式投石机大小相当,但是外形却有了一些改变。

一般而言,投臂越长,投石机上所投掷出去的石块就会被扔得更远。这种投臂长达三丈的投石机能够把重达近百斤的石弹投出三百七十步远,可谓是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攻城或是守城器械。

只不过在宋仁宗年间曾公亮和丁度所主编的《武经总要》所例举的投石机都是需要依靠人力或是畜力来拉动杠杆,若是操作这么一架巨大的拉力投石机,每台投石机需要配备至少二百三十名军卒。

而宋军现在所装备的这种巨型杠杆投石机是依靠配重石箱来进行投掷的配重式投石机,也就是后世蒙古骑兵用来征服将近半个世界所使用的那种先进的投石机。配重式投石机最早起源于西欧或是巴尔干地区,其后被大食或是波斯的商人传到了蒙古,然后在蒙古人手中发扬光大,最终扬名整个世界。

这种配重式投石机并没有李岘什么功劳,而是他的学生们在工匠们的配合下,协作发明出来的。华夏人早在春秋之前就知道杠杆原理,但是并没有明确的动力乘以动力臂长度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长度这个杠杆平衡原理概念。李岘只是把阿基米德公式教给了他的学生们,然后,这种超越时代近一百五十年的东西就被制造了出来。

配重式投石机的最大好处是比拉力式投石机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原来需要二百多人才能操作的这种巨型投石机,现在只需要二十多名军卒就能够完成操作。用绞盘把投臂拉下,另一端装满巨石的配重箱就自然完成了蓄能过程。

号角声此起彼伏,信号旗不断摇动着,所有的三十六台巨型投石机都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工作。

站到混凝土碉堡顶部的刘惟辅目光冷酷地注视着一里多地外黑压压一大片,抬着一架架云梯朝着城头奔行的金军,心里在默算着这些云梯与城墙之间的距离。直到金军的前部已经进入到三百步以内,他这才挥下手中的长刀,下达了反击的命令。

“发射!”

守在投石机一侧,一直在注视着城头上动静的指挥官在见到信号旗升起后,也是随之高声喊道。

四名军卒同时用力扳下拉下投臂绳索的挂钩,另一端的配重石箱迅速下沉,迅速将投臂扬了起来。

嘭!嘭嘭!嘭……

随着投臂高扬,其顶端用绳索系住的皮兜也带着重达九十多斤的石弹飞快弹起,在一声声巨大的崩响之后,这重达近百斤的圆石就被投掷了出去。

眼看着数十枚石弹从头顶飞射而出,城头上的宋军发出一阵巨大的欢呼声。

石弹划出数十道弧线,朝着三百步外密集的金军人群中飞去。

“轰!轰轰!轰……”

随着一块块百余斤的圆石砸下,带着巨大的动能在人群中翻滚,每颗巨石都能开出十数步的一条血肉通道出来。被圆石砸中的军卒顿时变得血肉模糊,场面十分惨烈。实际上投石机的杀伤力十分有限,巨石在砸中数人后就失去了足够的动能,唯有场面看起来是血肉飞溅,触目惊心。

随着哀嚎惨叫声四起,金军冲锋的队形顿时大乱。

“咔嚓!”

一座攀城所用的云梯被拦腰砸断,在宋军投石机的第一波投石反击中,就有数架云梯被毁坏。

天空中,不断有巨石被投掷出来,三千多发起进攻的金军在宋军几轮投石机的攻击之下,出现了近七百多人的伤亡。其余的金军冲过了投石机的攻击范围,进入到了弩弓的射程之内。

城头上守卫的宋军立刻箭如雨下,这些弩箭使用的都是锻制的三棱破甲锥,比原来的铸造三角箭头更具穿透力,杀伤性更强。攻城的金军举着盾牌,还要扛着云梯,冒着箭雨继续冲锋,还是有不少的军卒在中箭后惨叫着跌倒在地。

汜水关城下的护城壕沟已经在先前几天的准备过程中,被金军所填平,数架云梯冲到了城墙之下,百十余名金军猛拉绳索,将七、八丈高的云梯架到了城头。每架云梯上迅速攀附上了十几名军卒,在向城头奋力攀爬着。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云梯被架在了城头,数百名金军如附蚁般蜂拥而上。

第二波支援的数百金国弓箭手也向城头疯狂抛射着羽箭,压制着宋军的防御力量。城头上防守的宋军用长叉叉住云梯,然后集合十数人之力,将梯头向侧外猛推,随着十多架云梯被推倒,城下传来一阵阵凄厉的惨叫声。城头上更是滚木擂石如冰雹般砸下,城下顿时又是血肉横飞。

在金军的箭雨压制下,城头上的宋军也是不断有人中箭倒地,或是从城墙上惨叫着坠落而下,防守的宋军伤亡也在逐渐增加。

第二波攻城的金军又冒着投石和箭雨冲到了城下,不时有一些勇悍的金军冲上城头,不过在宋军的严密防守之下,全部都惨死以城墙之上。由于攻击正面只局限在东关关城一带,宋军的防御基本上十分严密,刘惟辅年青时在熙河军就参加过数次军寨守城作战,经验也算是十分丰富,指挥上基本上也算是无懈可击。金军的进攻虽然很凶猛,但在人数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强行攻城,最终都被宋军全部击退。

越来越多的金军被投入到了攻城之中,到了下午时分,城下已经是积尸如山,遍地血肉,激烈的攻防战渐渐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一直在城头亲自指挥作战的刘惟辅已经调遣了两军到城对进行增援和轮换作战,宋军的伤亡也超过了一千多人,不过攻城的金军损失更大,第一波发起进攻的三千多原来的“常胜军”军卒,差不多已经损失殆尽。

这是一个合理的损失交换数据,一般而言,攻城部队的损失都差不多应该是守城部队的三到四倍。当然,宋国那些屡屡弃城而降的战例根本不能作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