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44、收复河东(二)

明月出祁连 44、收复河东(二)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同样的一幕也在华州城东上演着,刘锜、姚平仲、翟亮和李岌、苗傅所部的五支骑军在围剿着溃逃的婆卢火、习失骑军。李岘派到华州和潼关的四千火枪兵根本没有派上用场,婆卢火并没有强行攻城,让他的安排白费了心思。

骑兵的数量是三万五对一万,占据绝对优势的西军打的婆卢火是狼狈逃窜,不过,在留守河中府的蒲察、谋衍和投降金国的李植接应下,最终婆卢火逃出了四千余人。

李岘命杨可世和康泰两支骑军追击正在进攻鄜州的娄室部队。娄室在得到挞野所部覆灭的消息后,果然沿着洛水向西夏境内撤退,而驻守延安的鄜延路经略姚炳手上骑兵不足,无法追击和拦截,最终娄室所部顺利地从保安军退到了西夏的洪州。西夏人不敢得罪金国,李祐昌只得亲自陪同,并派兵一路“护送”着娄室的队伍从东胜州撤往云内。

娄室的部队在陕西遭受重创,他属下本就是一支偏师,兵力本就不多,现在娄室的主力在陕北逃往夏境,整个河东只剩下蒲察手上的五千骑后和婆卢火的残部,金军不足一万。即使加上投降和宋军和辽军,也只有不足三万人。

二月十日,李岘率陕西、陇右步骑军七万余人从龙门入河东,同时,刘锜指挥华州地方的五万余步骑军也从风凌渡入河中。

在得到消息后,太行军和河东地方的各路义军也纷纷响应,赵澈所部收复太原;张栓率太行军一部与五马寨等义军一起收复辽州、威胜军和隆德府;刘滔所部与五台义军一起收复忻、代二州;折可求、折可存和折彦质率折家军收复岢岚军、武州和雁门关;梁兴所部克泽州和天井关,封锁了太行陉。

蒲察见宋军之势已不可挡,遂放弃河中,与婆卢火、李植等部从轵关陉退往王屋山之南的济源、怀州一带,一面派人向中路元帅完颜宗翰紧急乞援。

几乎一夜之间,河东之地尽复!

李岘也有些恍惚,他本来预计在河东还要进行几场大战的,没想到会如此轻松。和金军在河北、京东路一样,西军在进入河东后,溜达着就把整个河东给收复了,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金国人逃跑起来,比中原地方的宋军一点也不慢。

想想也是,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中,西军虽然被钱蓋、范致虚两人折腾得损失了大半,在富平之战时,以十八万人面对宗辅统率的十二万金军主力都差一点取胜。若不是张浚那个文官出身的蠢材选错了决战地战,究竟鹿死谁手,都尚未可知。

而现在,陕西、陇右地区西军的总兵力高达四十多万,虽然李岘保留了一半的力量用于防备西夏人,他以七倍的兵力竟然没能全歼娄室的这支偏师就感到很不满意了,况且河东地区还有将近十万的义军进行配合作战。

李岘在靖康二年救援太原时埋下的伏兵现在终于是派上了用场。

此战看似轻松,李岘还做了许多无用功,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于全局的掌控能力远超同跻。先是示敌以弱,放开黄河防线,甚至将同州和华州的兵力及百姓都迁空,给金军造成宋军慌乱溃败的假象。其后一举击败入陕的金军主力,全歼挞野、厄鲁古所部,杀得婆卢火也是丢盔弃甲,其后河东之地便是一鼓而下,根本没给金人任何喘息调整的时间。

其时机也把握得很好,此时宗辅所部主力已经抵达淮西,宗翰的大军也是在南京应天府一带,想要回师增援,根本就来不急。只要守住轵关陉、太行陉和白陉,也就是沁水、丹水和淇水这三条重要的河谷通道,金军主力就轻易无法越过太行山而进入河东。

至于北面,李岘却命令高世宣、何蓟、梁超、李崕包括苗傅在内的三万余骑军继续采取攻势,而在陕北追击娄室的杨可世、康泰所部也从绥德军入河东,与折彦质的骑军一起攻掠云州各地。

此时的河东各地,如果算上折家的五万余兵力,加起来已经聚集了将近三十万大军,整个的指挥和补给系统已经变得非常庞大。李岘也是只能通过一些数字来确认一些事情,具体每支部队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

他现在坐镇晋州,一道道命令发出去:命刘锜为河东南路兵马都统制守太行陉,李孝忠守陕州,王荀守轵关陉,吴玠与梁兴所部守白陉和滏口陉,张栓返回平定军守井陉关和承天军寨。姚平仲和李岌所部两支骑军分驻河中府和泽州,为晋南机动部队。

各部主要的任务是筑城修关,加强防御。

“实际上我们现在完全可以打出太行山,一举收复黄河以北的失地的。”姚友仲很奇怪地看着李岘所下达的命令各部在关隘险要处修筑城堡的命令,于是开口说道。

“太行山以南的河北西路之地就是个鸡肋,四处透风,根本无险可依。除非我们的实力足够强大,才能彻底保有那些地方,否则会牵制住我们很多的兵力。”李岘对姚友仲说道,随之又感叹道:“我们现在还是力量有限,特么的韩泼五、张俊和刘家那俩兄弟也是一点也不争气,手上有着好几十万兵马,见了金人就知道逃跑,恐怕很快金人就会把主要的精力用来对付咱们。”

“杀鸡用牛刀,你这聚集了近三十万大军,就准备窝在河东?”一旁的王庶没好气地怼了李岘一句。

“哼这军队的士气聚拢起来可不容易,我只要出面,这仗就不能打输,你知道不知道?!”李岘翻着白眼,没好气地看着王庶,“这就要开春了,你们今年的任务就是开荒种地,这三十来万大军人啃马嚼的,需要的粮草可不是小数。这河东有不少的良田,都给撂荒了,可惜的很呐,这几天就赶快拿出份军垦的章程出来。”

这话让姚友仲在听了后有些心惊,李岘似乎在有意在西军中树立自己每战必胜的形象。虽然他打仗往往都是凭借着人数来取胜,可细细回想起来,自靖康年间到现在,他还真就没有打过一回败仗,一些风头不对的地方和有风险的战场都被他竭力地给避开了。

“你还想在河东也实行军垦?”王庶有些吃惊地说道,“这河东地方的大部分土地可都是有主之物。”

“呵呵,那有什么?!这些河东的大地主们主动投靠金人,这笔账可需要好好算算,没收土地都算是轻的了,对于那些充当金人走狗的汉奸,等时局稳定后要彻底清算。”李岘的脸上杀机一现,“至于那些出逃的富户,名下的田地则由官方出面购买下来,给他们一些补贴。总之,现在正是需要这些土地养军之时,谁要敢破坏这项工作,就是金人的奸细。”

李岘这是在准备推行土地国有化,没有办法,他需要养军,三国时期曹操所推行的屯田制和西魏宇文泰所推行的府兵制就很不错。府兵制造成了隋唐的兴盛,但是到了后期,由于土地的严重兼并造成了府兵制的彻底破产,而改为募兵制之后因为节度使权力过大,兵力将有的现象也造成了盛唐的衰落。

实际上土地国有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实施屯田的军户就只是国家的佃农。这种问题在这个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可在陇右,李岘、刘法和赵隆三人合伙,早就停止了军功授田,军功只能奖励财物,但是绝不会给新开垦的农地。

至于以后人口过多的问题,这个世界这么大,人多了就向外扩张啊!

“国虽大,好战必亡!”《司马法》里的这句话适用于春秋战国时代那种诸侯混战的局面,强调的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的重要性。秦国不好战,最后能够一统七国?可惜这句话到了汉代却被儒生们给读歪了。一个强大的中原帝国,人口在膨胀,如果再不扩张,那就等着自行崩溃和自相残杀吧。

华夏民族的数千年来内战不休,自相残杀的悲剧正是源于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