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40、河东(一)

明月出祁连 40、河东(一)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十一月,完颜银术可再次从河阴渡过黄河,却又被宋军翟兴所部杀得大败,银术可身受三处箭伤,居然大难不死,但他在逃回黄河北岸后,就再也不敢轻度黄河。宗翰率主力抵达怀州后,见河南府宋军防守严密,又鉴于杜充扒开了黄河大堤,河南骑军暂时行军不便,遂与希尹、谷神等决定先引军东向,转攻大名府,与宗辅大军会合后,再攻取开封、洛阳。

雪花在零零散散地飘落而下,天空中阴沉沉的。

初冬时节,苍凉的太行山上已经覆盖了一层薄雪,沟壑纵横的大山之间,生长着稀稀落落的矮树和灌木,依然还有大片的黄土或是青黑色的山石祼*露着。整片山地,都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天气中。

在这种天气下,有一小队人马,在山脚下的山谷间小路上缓慢穿行着。

这地方叫乐平山,也就是后世以造梯而闻名的昔阳县大寨大队所在的地方。这片山地间道路难行,有些地方甚至就没有道路可以通行,躲在这种地方,倒是不用担心金国的骑兵能够追踪过来。

行于山间的队伍大约有五、六十人,大约有二十多匹驮着货物的骡马和毛驴,他们在手里拿着武器,头戴毡帽,身背木弓,穿着褪色很严重的朱红军衣,居然是宋军服饰。

太行山区,由于条件艰苦,民风相对剽悍,生活在这一带的河北人和河东人,倒是能与陕北、陇右的平民性格相近。

金人南侵,北宋灭国,原本就活不下去的两河百姓更是纷纷占山为王,在太行山里建立了数十处山寨。原本金人的目标盯在汴梁,幽州、河北、河东地方的各路义军日子还好过一些。但是至今年以来,金军将目标放在了这些义军身上,幽州到河东,有十几处山寨被剿灭,甚至还发生过几次屠杀,让这些山寨抗金的决心变得动摇起来。

这支小队伍的头领是梁进,他是怀德府一带抗金义军“忠义保社”首领梁兴的从弟,此次沿着清漳河直到平乐,是为了联络从真定府退到这一带结寨自保的五马寨义军而来。这梁兴原来是河东泽州厢军队官,在金军南侵后,泽州、隆德府等地厢军溃散,梁兴与赵云、李进等在晋南组织“忠义社”,打起抗金大旗,聚拢了数千人马。不过今年以来,梁兴所部义军被完颜娄室和完颜宗英所部清剿,日子很不好过,于是派人来寻找退到河东的河北路“五马寨”义军,希望大家联手自保,抱团取暖。

虽然大雪开始封山,但金军的清剿力度却一直没有减低,河东各地义军所面临的形势依然是十分严峻。

随着战火蔓延,中原的形势已经是一塌糊涂,乱成了一团。不久前河东的义军听说大帅李岘和姚古回来了,军心都为之一振,可惜的是陕西各军一直紧守着黄河西岸,丝毫没有东渡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河东南部各地的义军大多溃散,或是被金人招安,唯有梁兴所部的“忠义军”依然还在坚持高举着抗金义旗。

在涉县的时候,梁进又遇到了一伙逃到山里结寨的“八字军”余部,对方在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后,将梁进迎入山寨,好生招待了一番,并派出了四个年青人跟着他们一起来寻找“五马寨”的义军。“八字军”自从王彦率主力退回河南后,余部溃散,只不过有些人的脸上被刻下了“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大字,为金人所不容,只得逃进太行山里做山贼。

今年“五马寨”在赞皇县与金军大战一场,结果被金军击破了山寨,余部退到了平定军静阳寨,另外在真定府以北还有一支“太行军”,据说那是一支得到官府正式任命的部队。金人虽然占了河东、河北,但是这些地方毕竟地盘不小,金人兵力有限,也掌握不了地方,特别是太行山区,实际上控制在这些义军的手里。

自从金兵入寇,这河北、河东的官军是望风而溃,大宋国的官员也大多是开门投降,金人没遇到什么象样的抵抗。但是两河地方的民众却是比那些官员们有骨气得多,不甘作金虏的奴隶,好汉们自发地举起抗金义旗,给金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要说起太行山地区的义军,以“太行军”规模最大,不过“太行军”的山寨一般都设在深山里,金军没法清剿,只能暂且放过。梁兴这次派梁进联络“五马寨”,也是听说“五马寨”与“太行军”有联系,意图通过他们与“太行军”搭上关系。

……

赵五带着人马从邢州回来,见到军寨中已经安稳下来,心中大为宽慰。他这一次是奉命去邢州破坏沙河县的治铁监,以避免其用于资敌,行动倒也算顺利。由于事前得了刘滔的警告,“五马寨”在夏天金军的围剿中撤出了一万多人,总算是没有全军覆没。不过太行山区本就没什么农地,粮食出产很少,与真定府和赵州这种平原地区完全不同。

如何养活手下的一万多人马,解决粮食问题,成了赵五最大的心病。

由于受战争的影响,真定府、赵州和邢州一带农田荒芜,流民遍地,不少原本殷实的富户也被各地的“义军”抢劫一空。他这一路从邢州回来,看到路边和村里的榆树都被剥了皮,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干,遍地都是背井离乡,枯瘦如柴的饥民。

这就是战争,没了官府的赈济,最终被冻饿而死的都是老弱的百姓,反倒是那些多如牛毛的“义军”山寨里抢来的存粮不少,还是相对富裕。赵五也曾打过抢劫这些山寨,以解燃眉之急的主意,不过这些山寨都设在险要的山头上,寨堡坚固,想要攻克下来,也非易事。

想到这里,赵五顿觉心中烦闷,于是也没带亲兵,背着手到山寨外散心。

这乐平寨设在清漳河上游,周围都是五马寨的人,倒也不虞有什么危险。

赵五正在思考这支义军的前途,刚走出大寨门外,却远远望见马扩带着几人骑着马从北面的山谷里赶了回来,顿时喜出望外,大步迎了过去。

“怎么样?”赵五见到马扩下了马,立刻迫不急待地问道。

马扩摇了摇头说道:“他们也不富裕,说是可以支援我们一部分粮食,但主要还得要靠我们自己解决。如果我们真想要投靠他们,却需要将部队交到他们手上,进行改编。”

赵五没有吭声,听说太行军在吞并一些山寨后,杀了不少山寨头目,这让他心生忌惮。等到了人家的屋檐下,还不是任由别人摆弄,很明显,太行军是冲着吞并两河地区的义军而来的,而且做起事来有些狠辣。

两人一起回到大寨里,进了聚义厅,赵五又继续看向马扩:“依老兄之见,他们真的是李大帅的人么?”

马扩从火炉上煮着的茶壶里倒了一大碗热茶,捧在手心里慢慢喝着:“这倒没错,若不是我提到与那李大帅还有姻亲,那几个头领也不会答应支持咱们一些粮食。不过太行军军纪很严,那些投靠他们的山寨头领们平日里自大惯了,受不得约束,有几个想拉出自己原来的队伍自立山头,结果却被他们宰了。”

赵五听到这里,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为了兄弟们的出路,某倒是受不得别人的管束,只要不是成心报复就好。”

马扩笑了笑说道:“那倒不至于,大不了呼们把部队交到他们手中,你和我一起去陕西投奔李大帅,也能谋个差事。”

赵五听了后却摇头:“老兄是文武双全,到了大帅帐下倒是有用武之地,咱家大字识不了几筐,也只有呆在军中与敌人厮杀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