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25、再入关中

明月出祁连 25、再入关中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官家前往扬州“巡幸江南”,而在他动身之前,与李纲被贬杭州的同时,支持李纲一派的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也被贬潭州,河北西路宣抚使司也随之被撤销。

宗泽是在建炎元年六月到开封府赴任的,他率领张用、薛广、王善等部一万三千兵人进驻东京,再加上原来留守东京的闾勍所部六千余人,部属将近两万,立刻着手整顿开封城防,并派人大力招抚河北、京畿周边的义军、盗匪,给予粮饷编制,全力在积极准备抵抗金军的再次南侵。

不过,宗泽对于并不服从官家调遣的翟进、杨可世两部人马也是深感头疼。

宗泽派闾勍、王善所部以“看守皇陵”的名义去接收洛阳和河南府,不料却被翟进所部在荥阳击败,闾勍和王善两人只得退守郑州。好在翟进并没有主动挑起宋军内斗的打算,只是结兵自守,并没有主动出击。只是一直在收编京西河南一带的民间武装、溃兵游勇和盗贼山寨,安定地方而已。

此时天下大乱,各地溃兵游勇趁机作乱,烧杀抢掠,为祸乡里,可谓是遍地盗匪。而各地民间也是聚勇自保,号称义军,形成一座座山寨水寨,称霸一方。

宗泽在开封竖起抗金和招安两面大旗,一时引得各地义军、盗贼队伍纷纷投效归附,摇身一变,成为了官军。一时间有王善、杨进、王再兴、张用、曹成、马友等部都投靠到了宗泽名下,在李纲被罢相,官家逃往扬州后,留守东京的宗泽成为了领导北方抗金的中心人物,至少两河地方在名义上都接受他的领导和指挥的“义军”超过了三十万人。

只不过一会儿是官家从扬州发出的圣诣,一会儿是从长安皇宫里传来的太子谕令,让这位老臣感到有些难以适从。

就在官家和太子府之间就定都长安还是江宁府不断来回扯皮的时候,李岘所组织起来的陇右大军开始移往关中。

九月中旬的陇右已经是百草枯竭,落叶纷飞,连山川原野都在泛着红黄之色。虽然还不到下雪的时候,但是气温已经下降到十度以下,在早晚时刻,寒气袭人。

不管赵芸儿和仁玛、依娜有多么的不愿意,李岘再次统军出征的时刻还是到来了。

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出征仪式,三万陇右骑军已经在十多天前就开始分批向关中进发,由于杂事太多,李岘实际上已经拖在了最后,甚至连三千人的亲军骑队都已经随着押送辎重的后军一起过了凤州。

他身边只有一百人的骑军护卫。

因为是快冬天的缘故,父母也是从成纪城里搬到了兴州的庄园来居住,带着护卫马队出了军营,李岘就看到了父亲李振和抱着孩子站在他身后的母亲、赵芸儿、仁玛、依娜,更后面则是李家庄园的管事庄丁和仆妇们。

李岘跳下马来,先对父母深施一礼,然后看着二老脸上担忧的神色笑道:“不用担心,孩儿只是在后面坐镇,又不是去战场上和人厮杀。”然后又看了一眼泪眼婆娑的赵芸儿一眼:“我不在时,可要把家管好,这庄子都交到了你手上,出产可不能比往年差了。”

赵芸儿和仁玛、依娜两个使劲地点了点头,李岘不再多言语,只是冲众人又挥了挥手,然后就头也不回地带头策马驰去。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这一小队骑兵走的是褒斜古道,纵马急行,只用了两日功夫,就在大散关追上了杨惟忠统帅的后军车队。

陇右军中运输粮草辎重的马车大部分已经由两轮马车换成了四轮马车。四轮马车的原理很简单,它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可为什么从来就没有在东方推行开来过呢?这原因还是要找到一直居高不下的官营铁价和历代官府对于铁制品的严格管控上来。

四轮马车的前架转向盘和转向轴因为要承受很大的重量,所以需要有很高的强度,这是木制品所难以承受的,而木制的转向机构很容易损坏,这导致了使用木质转向机构的四轮马车根本不实用。

在战国时期,铁器刚刚出现,冶金技术也不成熟,但到了汉代后,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器到了实用阶段后,汉武帝的一纸《盐铁令》,随着铁器官营,又彻底杜绝了私人经营的矿山和冶铁行业。加之对于铁器的严格使用限制,这让工匠们已经习惯于尽可能地不使用铁器来制造物品,除了打造武器和盔甲。

所以说桑弘羊所推行的这一铁器专卖政策基本上算是坑害了东方帝国数千年,使得东方的冶金工业和金属加工技术自汉代以后,就没有多大的发展。

现在,李岘终于是从根本上开始改变这种局面了。

铁制的零件开始大规模应用到机械制造领域,包括这种运输所用的马车。马车的四轮、车轴、转向机构和连接部位已经全部使用了钢制或是铸铁部件,甚至轮轴和车架之间还加装了三层减震用的弹簧钢板,这极大地减少了震动对于车体的损害,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另外就是钢制的轮毂外侧还用生牛皮、兽胶等紧紧地缠裹成了圆柱形,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车轮的滚动摩擦系数,增加了畜力车辆的载重能力。

这种最新的三匹马拉的四轮马车是原来三马木制双轮马车载重量的三倍以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陇右各军的后勤保障能力。

原来要保证这么一支三万人的骑兵大军后勤供应,至少需要征集一千二百辆马车,而现在只需要四百辆马车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甚至还有一些富余。只不过李岘这次还是运用了六百多辆这种四轮马车,因为这种四轮马车在挽马卸套后,能够直接连在一起,作为临时的营墙来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大军驻营里的麻烦。

大军从陇右入关中,等于是要走一半的蜀道,其实非常艰难。

从汉中到关中,穿越秦岭,就只有褒斜道和另一条走子午谷的子午道。三国时期,诸葛武侯数次北伐,都是走的斜谷道,进攻陈仓和郿县一带。诸葛亮数次举蜀汉全国之力进行北伐全都被魏国边将所击败,由此可见如果失去关中之后,再想收复秦地的难度是很大的。

所以李岘这次也算是想全力先守住陕西不失。

当泾原路经略招抚使刘锜带着他手下的一万泾原军翻山越岭从渭州赶到虢县与李岘会合后,李岘手下的部队达到了六万,三万骑军和三万步军。李岘以高世宣部为前军,李岌与吴玠分统左右骑军,康泰、梁超所部为中军,而刘锜和杨惟忠则统帅三万步军作为后军,这支大军浩浩荡荡地沿着渭河北岸的官道涌向长安。

……

“早岁哪知世事艰,黄河东望气如山。舟船夜雨陈仓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外长城空自许,镜中鬓角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李岘现在无耻得很,一首《凤翔府书赠刘信叔》,引得军中席贡、王似、张深等一众文官惊呼连连,自叹不如。好吧,也不知道现在陆游小盆友生出来没有,以后有机会得补偿人家一下著作权费。而且李岘并不认为以后的生活环境还能让陆游同学写出这样充满悲愤激昂的诗句出来。

“元帅此诗足以流传千古,是不是在题跋中也加上我等的名字?”

无耻!

李岘斜着眼上下打量了一下王似,还是提起笔来又加上了一段题记,把这几个人的名字都写了进去。某家抄诗,尔等沾光,大家也能算作是一丘之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