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8、废宋

明月出祁连 8、废宋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现在的汴梁城里更是一片凄云惨雾,随着太上皇和太子的出逃,宗翰下令将还在城内的宗室、妃嫔、帝姬和一部分宗姬送入金营,又令开封府交出两千五百名歌舞伎。其时帝姬、宗姬在闻讯后多有藏匿于民间,开封府尹徐秉哲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有意迎合金人,命范琼挨户检索,把这些躲藏在民家的宗室子弟、贵女又大多搜了出来,甚至连已经出嫁的也不庭,都强行送入金营。

这日大约有三千多名宫中妃嫔、帝姬、宗姬、宫女被遣送至金营,这些女子哀求啼哭之声不绝于市,令人闻之涕下,但此时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人为此挺身而出,说上一句话。正是: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里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据说当年太宗企图非礼那蜀国后主孟昶的慧贵妃,不料那花蕊夫人誓死不从,赵光义在恼羞成怒之下,杀死了那作出此诗的花蕊夫人,不料天道因果循环,今日却将报应加在了他的子孙后代身上。

这些帝姬、宗姬何辜,今日却要沦落成为那些金国宗室手里的玩物?!

(注:在大部分记载中,花蕊夫人的死因是因为卷入到太祖立储之事之中,被宋太宗找了个借口,在秋猎时所射杀。)

在索要了大量的财帛、牲畜、粮草和女人后,宗翰知道此时的汴梁城里已经榨不出多少油水出来了,便命人将扣押在营内的宋国官家赵桓君臣一行押往南郊青城行宫内的主殿中。此时宗翰、宗望等一干金国宗室坐于大殿内的陛阶之上,如群狼环伺着阶下的宋国君臣。

主持逊位的萧庆高声叫道:“宋国国主与群臣下跪接旨!”

官家赵桓带着几位兄弟和大臣们下跪叩头,口称:“臣等恭听大金圣主诏旨!”

高庆裔随即向众人宣读废宋诏旨,尽管事先已经有所准备,赵桓和群臣在听到后还是如同大难临头,顿时抱头哭作一团。

接着宗翰便命人强行除去赵桓身上的皇帝冠服,这是陪在赵桓身后的吏部侍郎李若水终于忍不住,起身拦在了官家身前,指着宗翰怒骂道:“你们这些蛮夷,岂能不讲信誉,我大宋国的天子,不是你们随意废立的,荒野匹夫,休得无礼!”

完颜宗翰说道:“宋国主失信在先,这才使得南北纷争而起,生灵涂炭,如此无信失德之主,留之何用?”于是命人强行按住李若水,除去了赵桓身上的黄袍、冠冕,此时的官家穿着一身内衣,又惧又怕,浑身颤栗。

那李若水被两、三个军卒按在地下,兀自在高声怒骂:“尔等不讲信誉的猪狗之辈,我大宋圣主只为免生灵涂炭,这才冒死来到金营,以身为质,以示诚意。不想尔等蛮奴如此悖逆天子,当遭天打雷劈!”

李若水指着完颜粘罕大骂说:“你们屡以和议许我,我大宋圣明之主只为爱惜生灵,亲屈至尊,前来军前。你们屡次失信,如今又如此悖逆,天理难容!”

宗翰见他怒骂不休,顿时大怒:“把他舌头割去,省得聒噪!”

李若水被割去舌头,满口是血,却突然发疯似的扑向宗翰,却被那阶前的护卫砍翻在地,这是大变以来,唯一为护主而死的一位忠良朝臣。见到那李若水惨死在面前,大殿内的宋国君臣更是唯唯诺诺,连大气都不敢再出一下。

宗翰在杀了李若水后,也怕激起汴梁城内军民同仇敌忾之心,又下令发还李若水尸身,赐金五百两,由家属收敛厚葬李若水,以表彰其忠义。

自从金人正式宣布废宋后,重新立国和选择傀儡皇帝的事情却是很不顺利。汴梁城里一帮大臣们在听说金军有意退兵的消息后,更是个个推逶,谁也不愿出头来当这个倒霉的皇帝。就连原来很积极地替金人跑腿卖命的王时雍、徐秉哲等人这时也做起了缩头乌龟。

到了二月中旬,见到宗翰这边策立新帝一事还没有眉目,宗望等人急于回兵休整,于是提名让张邦昌来皇帝。这张邦昌在宣和末年任少宰,靖康元年与康王一起出使金营,与宗望多有接触,如今罢相后在家闲居,却不想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宗望之所以推荐张邦昌,一是因为其性格懦弱易于控制,另外就是想让这新立的南朝傀儡政权听命于自己,好排除宗翰、宗磐一系人员的影响。

宗翰虽然知道宗望的心意,但宗望一派人多势众,就连金主完颜杲都无法压制,争执了一顿,最终还是同意了宗望的提名,于是派萧庆和高庆裔等到皇宫里召集王时雍等众人宣布任命张邦昌为新立的大楚国皇帝。

这份任命宣布后,顿时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不光有数十位朝臣联名上书反对立异姓为皇帝,就连张邦昌也是坚辞不就,在家里装病死活不肯出来。宗翰在听到刘彦宗的报告后顿时大怒,于是下令将带头反对策立新帝的秦桧等人和张宗昌一齐都抓到了城外的刘家寺。

张邦昌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金人推到了皇帝的位置上,明知是祸非福,不论金人怎么相劝和威胁,死活是不肯答应,甚至以绝食来对抗。

可惜的是他即没有殉国的觉悟,又没有求死的胆量,在饿了两天后,又被宗翰派了太上皇的幸临过一位恭夫人好言相劝。张邦昌本就意志不坚,一番挣扎之后,还是以保住小命要紧,于是便在口头上应承了下来。

三月一日,宗翰派刘彦宗带着骑兵护送张邦昌回城,王时雍率百官在南薰门列队迎接,范琼、汪长源等则令兵在两侧护卫,将张邦昌迎到皇宫。

张邦昌坚持不到正殿,而是去了尚书省的都堂中办公。

其时金人已经准备撤兵,逼迫张邦昌登基愈急,对张邦昌行册封典礼。张邦昌无奈之下,只能装模作样地恸哭一场,然后在萧庆等人的主持下,接受金国的册封,正式加冕为大楚国皇帝。

张邦昌知道自己这傀儡皇帝根本无法坐住江山,在加冕皇帝后,也是整天愁容满面,知道自己此番是大祸临头,到时能不能保住性命都很难说。在策立了新皇帝后,金军开始带着掳来的宗室、贵女和数万工匠陆续北返,另一边宗弼等人也放弃了对洛阳的包围,撤军返回了汴梁。

这边被吓破了胆的太上皇见金军一撤,不再听从张叔夜、翟进等人让他在洛阳坐镇,等着恢复汴京的劝说,执意要离开洛阳。张叔夜无奈,只得借了李岌所部三千人马,一路护着赵佶前往京兆府“巡狩”。

与此同时,远在东平府的康王一直在关注着东京这边的动静,当废宋的消息传来,黄潜善向康王提议道:“大元帅驻于东平,虽然西面有梁山泺这么一条大湖相隔,安全不用担心,但毕竟离汴梁太远,九大王若是还有所求,最好能动身前往广济军或是应天府一带。”

康王有些犹豫说道:“听说有金军在应天府一带,会不会有危险?”

黄潜善道:“金人已经撤了,看样子似乎有意北返,如今官家被金人所废,身陷虏营,这回恐怕难以安然返回。虽然金人有意立新主,但天下归心,如今九大王登高一呼,天下莫不响应。”

康王赵构听了之后大为意动,于是传令由宗泽统军前往开德府,刘光世所部进军广济军,一南一北,逼近汴梁,自己则在刘延庆、汪伯彦、王渊等人的护卫下,开始动身,从东平府移驻到南京应天府(商丘)。

在扶立张邦昌登基后,金军北撤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